第569章 大明好皇帝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172
  朱慈烺看到彈簧鋼生產工藝之後突然問道:“彈簧複進機進度怎麽樣了?”

  管事的一下子汗就下來了:“彈簧……複進……複進機還在設計……設計階段。”

  朱慈烺嗯了一聲,他也沒有指望短期內這個會出成果,彈簧複進機是後裝炮的進階技術,但是並不是必備技術。

  大炮發射之後,後坐力會把大炮向後推,即使炮位固定,也會出現彈跳現象,這導致每發炮彈發射之後,都需要從新校準。

  尤其是在海上,巨艦大炮,說著好聽,但是火炮威力增大,其後坐力也增大,對船身的傷害也更大。

  而且反複把火炮複位的會增加炮兵的額外負擔。

  而複進機分為液壓複進和彈簧複進兩種,液壓這個東西,老實說觸及到朱慈烺的知識盲區。

  但是彈簧複進機,這彈簧不是有了麽,所以朱慈烺讓他們研製這個。

  當然要是能提前研究出來,對於提高前膛炮射速也是有幫助的,但是研究不出來,也就那樣吧。

  管事的見太子並沒有因此而怪罪,心裏鬆了一口氣,彈簧複進機,太子隻給了一個理念,其他的讓大家自由發揮。

  一大幫子工匠,研究了幾個月,才勉勉強強提出幾個方案,現在還在模型階段,具體哪一個更好,這還要出實物之後在看。

  看了一圈,管事的講解到:“今年預計全年能產生鐵二十五萬噸,鋼產量能達到十二萬噸,比起去年有所增加,同時淘汰了一批小高爐和土法煉鋼,降低了製造成本。”

  朱慈烺眉頭一挑:“這是永平鋼廠自己的產量麽?”

  管事的點點頭:“是的,邯鄲、萊蕪那邊也開始試生產,不過產量還不高。預計年底能生產鋼鐵三萬到五萬噸的樣子、

  馬鞍山那邊還在礦石開采階段,煤礦也沒有開始生產,目前還在調試階段。不知道年底能生產多少。”

  朱慈烺點點頭,三五萬噸也不少了,隻要開始生產,明年就能迅速擴大產能。

  朱慈烺突然問道:“如果五年的時間,這些礦加在一起能不能做到年產生鐵兩百萬噸,鋼產量一百萬噸?”

  管事的自然知道五年計劃的事情,立即自信的說道:“隻要不出現意外,幾處礦加在一起肯定能超過這個產量。”

  要知道就算是永平礦,也不過是三年的時間建成現在的規模,而五年之後不說多,至少能在擴大兩三倍。

  也就是說緊緊永平礦一個就能做到產生鐵五六十萬甚至更多,鋼材也能生產三十萬噸。

  其餘幾處礦,用五年的時間肯定也會發展超過現在永平礦的規模。

  朱慈烺繼續問道:“鞍山那邊的探礦隊派出去了麽?”

  管事的開心的說道:“已經安排人前去了,那邊有建奴鐵作坊,很容易就能早到鐵礦,如果那邊也開始開采,五年計劃十拿九穩!”

  遼東鞍山、本溪和鐵嶺,那些鐵礦可是華夏重工業的一個時代標誌。初中高中地理書上,遼中南重工業區的赫赫威名,朱慈烺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當然也得意於讀書學習,使得這些著名大礦,朱慈烺還能記得地點。

  記得當初上課的時候這些地方可是沒少費事死記硬背,什麽江西大餘的鎢,鞍山本溪的鐵,招遠的金,灤縣峰峰的煤啥玩意的。

  誰也沒有想到,這些知識竟然能用在這裏。

  不過這才哪到哪啊!按照地理書的說法,大明境內的鐵礦都是貧鐵礦,含鐵量都不到百分之五十。

  僅有海南石碌一個富鐵礦而已。

  現在朱慈烺出現在這個時代,那麽以後大明境內肯定會不缺富鐵礦,像大堡礁區域,還有什麽亞馬遜鐵四角,以後都將會在大明境內。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得意的時候。

  想到這些,朱慈烺又問道:“安南那邊的鐵礦勘探怎麽樣了?”

  管事的無奈的說道:“安南地區地處偏遠,派去的人來回消息少則三月,長則半年,從上次穿回來的消息看,那些人已經在理藩院的協助下開始探礦工作。

  目前還沒有什麽好消息傳來。”

  安南對於大明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從法理上來說,安南並不屬於屬國,而是大明的國土。

  當年為了下西洋戰略考慮,朱棣出兵安南將那裏納入大明統治版圖。複安南為交趾布政司。

  對安南的征伐,使得西洋諸國被震懾,紛紛納貢請降,大明確立在西洋諸國心目中的霸權地位。

  之後宣德二年,朱瞻基采用全麵收縮戰略,棄置交趾布政司,導致大明對西洋諸國再也沒有那種威懾力,大明失去了交趾布政司,也就失去了西洋。

  嗯……廢棄奴兒幹都司也是他幹的,廢棄奴兒幹,坐看女真做大。

  還有撤軍蒙古使得韃靼人趁機做大,導致後來的土木堡之變。

  廢棄交趾布政司導致大明對西南威懾力下降,從宣德以後,大明西南少有太平之年。而冊封黎朝之後,從此安南擾邊不絕!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是一個好皇帝,因為他聽大臣的話,聽話的皇上當然就是好皇上。

  明朝大臣紛紛稱其為可比肩‘文景’的大明賢明皇帝。朱慈烺隻能攢一句:文臣牛批!

  朱瞻基雖然廢棄了交趾布政司,但是到了嘉靖時,到明年也就是大明崇禎十二年正好100年時間。

  明世宗任命仇鸞為都督,毛伯溫參讚軍務,屯兵鎮南關,準備入越攻莫。大兵壓境,3月,莫登庸遣使至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及戶籍獻於大明。

  次年十一月初三,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向明朝官員納地請降,明朝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從屬國降為屬地,改其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各設宣撫、同知、副使、僉事,聽都統黜陟。

  命莫氏為安南都統使秩從二品,世襲,三年一貢。名義上越南再入大明版圖。

  所以直到現在,安南國名義上還是大明版圖的一部分,但是名義畢竟隻是名義,安南那些人也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