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盧象升麵聖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186
  這邊建奴的消息剛到,王承恩也急匆匆的進來,陛下,信任新軍總督盧象升在殿外,請謝聖恩。

  崇禎愣了一下,這個謝恩就是一個儀式,一般都是早朝之後,皇上吩咐見還是不見,要是見就宣上殿,要是不見,這些升遷、貶謫、調往外省的人,就在殿外謝恩也就過去了。

  這盧象升應該是剛接到聖旨吧,怎麽立刻跑來謝恩?

  看到崇禎疑惑,王承恩沒有等崇禎主動問起,就解釋道:“陛下,盧總督說邊關情勢緊急,他怕耽誤了戰機,所以打算連夜前往喜峰口組織新軍殲敵,所以才匆忙前來。”

  崇禎嗯了一聲,總算來了個有眼色的,想了想又看了看朱慈烺,想想從盧象升抵京到現在自己還沒有召見過,幹脆就趁現在吧:“宣他進來吧!”

  盧象升進殿,並不像一般文臣那樣要麽風度翩翩,要麽執禮甚恭生怕有絲毫逾越。反而龍行虎步頗有一絲勇將風範。

  朱慈烺見盧象升膚色白皙,人很瘦,但是胳膊粗大,有點不協調的感覺,看來傳言他臂力驚人能使用幾十斤的大刀可能是真的。

  行禮之後,崇禎還未開口,盧象升先一步掏出一個折子:“皇上,臣有平賊八急書要上呈陛下。”

  崇禎微微一愣,又有些覺得理所擔任,這些官員,生怕自己的奏章被內閣或者司禮監壓下,所以都喜歡在奏對的時候呈上來。

  崇禎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這種迫害妄想症也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華也罷,反正崇禎也不可能不接。

  崇禎打開奏章,簡單的看了一下,抬頭問道:“軍餉問題?真的有這麽嚴重?”

  盧相升拱手道:“今年剿賊,地方上害怕影響政績,賊寇規模小,或者未圍攻縣城,各地都是選擇瞞報,賊寇有機會搶掠擴大,等朝廷知曉流寇已經做大。

  等朝廷知道以後再調兵,賊寇人多時再增派兵力,這樣隻能被賊寇牽著鼻子走,非常不利於剿賊。

  而軍隊開上戰場然,地方相互推諉,不肯供應軍需,客軍則需要逐級上報,所以士卒上戰場之後第一件事不是剿匪,而是先跟地方打官司要軍餉。

  先討論供應軍餉,部隊會合以後第一件事還是申請糧餉,客軍忍饑挨餓而來,到了地方又餓著肚子打仗,這根本就不可能打勝仗。

  況且就算請到糧餉也不夠用,不是地方困難,就是逐級貪汙挪用漂沒。士兵們吃不飽飯就會跟隨賊寇去搶劫,有骨氣的官軍搶劫賊寇,沒骨氣的幹脆跟賊寇一起搶劫。

  這樣近八年來所召來的部隊都快跟賊寇成同夥了,拚命驅趕流寇,也不知道是為了剿匪,還是為了驅趕流寇幫他們搶劫了。

  剿匪剿著剿著自己都成了匪,有的比流寇還凶殘,民間術語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篦皇上可能不知道,就是跟梳子一樣兩邊有齒子,而且非常密集,用來刮頭發裏的虱子的。”

  崇禎黑著臉擺擺手:“朕知道篦是什麽,你不用單獨解釋!”

  這個問題朱慈烺跟他提過,現在盧象升又提,他並沒有這麽驚訝,麵色平和的看了看朱慈烺,意思很明顯,這個問題處理的怎麽樣了?

  朱慈烺連忙抱拳:“父皇,兒臣已經讓總後勤部跟統計司皇明糧庫商議此事,以後客軍作戰,都可以從當地用糧票購買糧食,然後再由皇明糧庫承兌。

  若是當地府庫糧食不夠,那麽可就近調派,或者自己到皇明糧庫調取糧食,皇明糧庫也會根據戰爭的態勢,對交戰區的糧食庫存進行保障。”

  崇禎真想問問,怎麽又是糧票,怎麽哪都有糧票,直接撥付糧食或者錢不好麽?非要搞這麽麻煩?

  不過為了維護太子的威嚴,他幹脆就不問了,糧票就糧票吧,問題總算解決了不是。

  崇禎接著問小麵一個問題:“你說令出多門,九邊軍驕橫不服從管束?”

  盧象升躬身:“正是,總督總理雖有調兵之權,然其手中既無錢糧,也無直屬部隊,九邊客軍異地作戰。

  一旦聽調,先索要錢糧,開拔銀,否則就按兵不動,任流寇肆虐,導致總督和總理無兵可用。

  所以總督、總理應該掌握有專門的部隊和專門的糧餉。臣建議把鹹寧、甘肅、固原的部隊調派給總督,薊州、遼陽、山海關、寧遠的部隊歸屬總理指揮。

  另外九邊之兵都抽調劫匪,那九邊防禦空虛,就像這次建奴入寇,薊州、遼陽、山海關、寧遠的部隊都來不及回援,所以臣建議以後剿匪多用新軍,讓九邊將士盡快歸建。”

  崇禎嗯了一聲,這樣的建議看著挺好,但是客軍本來就是調用,人家幹完就走,怎麽會聽你的?

  而且這個說到底還是糧餉問題,督臣手裏沒有糧餉,就沒有辦法許之以利,而朝廷本來就沒有給夠糧餉所以對那些邊兵縱容,導致督臣又沒有威。

  也就是既不能誘之以利也不能示之以威,所以督臣才調動不了部隊。而且現在有了新軍,新軍直屬皇家,調動方便,無糧餉之憂。

  等建奴退了,就派一部分新軍剿匪,到時候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崇禎接著問道:“還有什麽問題麽?”

  盧象升說道:“各直省的巡撫大臣都有邊疆重任,不要一有賊警就請求別人增援、調兵,不響應他吧,大家本來就應當同舟共濟,四處去接應他吧,兵力怎麽能跟得上?

  總督大臣兩個人隻講剿法不講堵法,隻講怎麽打不講怎麽守,楊嗣昌雖然上書四“正六隅、十麵張網”的策略。

  但是臣隻見其動嘴,未見其動手,流寇一路從山西跑到江蘇,也沒見一個堵截策略?流寇所過之處肆意破壞,百姓深受其苦。

  為了剿匪各地又強征糧餉,地方胡亂加派,以軍需名義行搶掠之實,流寇過後百姓反而更苦,百姓無法生產,經過小股流寇蠱惑,迅速變成新的流寇。”

  崇禎點點頭,這個還是很重要的,確實楊嗣昌上任以來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為啥流寇一路從陝西跑到江蘇也沒有見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