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中興大明
作者:五九白丁      更新:2021-07-26 22:02      字數:2301
  兵部尚書馬文升起身問道:“殿下,自太祖皇帝起兵,驅除蒙元,成祖皇帝也曾親率大軍五次北征蒙古,我大明曾在對北方戰爭中占據主動。但自土木堡之變後,如今形式卻是逆轉,現在的形式是韃韃靼人掌握主動,我大明處於守式,不知陳摶老祖可曾言及?”說完之後,馬文升轉身向弘治皇帝深深行禮,弘治皇帝笑著擺擺手,示意無妨。

  ??馬文升這句話如果讓有心人去解讀,那就有映射當今皇帝在對韃靼人的軍事行動上軟弱無作為之嫌,可是作為一名心憂國家的老臣,馬文升真的是心裏著急。還在弘治皇帝是一位難得的賢君,也深知自己這些臣子的為人,所以君臣也不會互相猜忌。

  ??大明自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土木堡”三個字曾經是整個大明朝心中永遠的傷痛,很少有人敢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朝堂上提起。但是畢竟已經距離當時已經過去五十餘年,此事的影響已經逐漸淡化。自弘治皇帝登基以來勤於政事,勵精圖治,大明國庫,日益充盈,軍備不斷革新,國家已現中興之象。雖然現在軍事上依然是韃靼人年年犯邊,大明朝大多采取守式,但逐步改變的形勢,依然讓馬文升等軍方主戰派,迫不及待的要重新恢複,大明朝曾經在軍事上對蒙古人的主動權。

  ??朱厚煒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馬大人一心為國為民,小子佩服。關於你說的問題,那老道曾對我說起,他說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比的不隻是誰的馬多,誰的人多,而是要看兩國的綜合實力。一方及時在某一局部暫時失利,但堅實的基礎會讓他在短期內迅速恢複!在這期間就看誰能夠始終實行正確的決策,確保國力持續發展。誰能夠在戰略、戰術、軍備等方麵的發展上率先取得新的突破,此消彼長,形勢終會逆轉!如今看來雖然我大明處於守式,但我大明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國力遠在韃靼人之上。雖然經曆了土木堡之變,但我大明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精神依然尚存。隻要我們萬眾一心,除故納新,銳意進取,用良將練強軍,那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大明的!”

  ??馬文升心中似有所悟,向朱厚煒行禮後,坐下來細細體會。朱厚煒知道他這一禮乃是給自己那莫須有的師傅行的,也就隻好受著。

  ??大學士李東陽開口道:“殿下,臣有一事相詢,你說我們可以遷移百姓到蠻夷之地繁衍生息,可是百姓乃是我大明的根基,他們都走了我大明怎麽辦?”

  ??朱厚煒笑著說:“李大人誤會了,我提議遷徙漢民去蠻夷之地,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師傅告訴我,其實在我大明之外還有十分廣大的世界,那裏生存著許多的國家和人民,有許多奇異的物種。我們大明通過人口的遷徙不僅可以解決地少人多的問題,給失地百姓找一條活路,又可以轉移國內的矛盾,占領他國的土地,實乃一舉多得。”

  ??大學士劉健又問:“殿下所說向蠻夷傳播文化之舉,當作何解釋?”

  ??朱厚煒回答道:“文化乃是一個民族的根本,隻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子孫後代才知道本民族的曆史,才能堅持自己的信仰。如果我們斷了蠻夷的文化,讓他們都來學習我們的文化,那漢蠻離真正一家,也就不遠了!”

  ??“此計甚妙,隻是所需儒生畢為數不少,我大明飽讀之士又如何可能往番邦?”劉健又問道。

  ??朱厚煒回答說:“劉大人,教化四鄰,讓蠻夷之人皆讀我聖賢之書,那是如何光榮之事,想來會有很多讀書人爭著要去做此事。如果劉大人怕人不夠其實也好辦,我們讓盡量多的大明子民都會讀書寫字,將來讓他們教授那些蠻夷基礎的文字和語言,再另選少數飽學之士講授聖賢之道即可。”

  ??劉健、李東陽、馬文升等人其實都是當時人傑,對這些淺顯的道理豈會不知,隻是受到思想的局限性才一時沒有考慮到,經朱厚煒一點撥,頓時腦海中思路打開,越想越覺得朱厚煒說的話可行。

  ??“那殿下覺得當前我大明發展的當務之急是什麽?”大學士謝遷問道。

  ??朱厚煒回答:“我覺得還是要保持國內的穩定,雖然近年來我大明整體發展良好,但內部問題不斷,百姓生活依然困苦,百業發展不平衡,海外貿易不暢,新型火器發展緩慢等等,這些都是需要盡快改變的。”

  ??弘治皇帝沒有想到,這個以前看著有些癡傻的孩子,今天竟然像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一樣,頗有些舌戰群儒的意思。他越想越是得意,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這讓坐在一旁的楊廷和看在眼裏,心裏不由開始隱隱擔憂:“這位原本被傳說略有些癡傻的二皇子,現在竟然對國家發展之大事都能夠談出個子醜寅卯來。而且看皇上的樣子明顯更偏愛二皇子,假以時日,不知會不會再發生一出奪嫡事件來?”

  ??心裏這麽想,嘴裏可不敢這麽說。楊廷和見所有大佬們都發言完了,開口說道:“殿下夢中的陳摶老祖傳授奇書,雖不能親眼閱覽,但是聽殿下之言亦可知其中所載內容必定新奇無比,實乃我大明之幸。”

  ??朱厚煒忙接口道:“是啊,那老道士對我說,那本書乃是世間第一奇書,深入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探究天地間萬事萬物的奧秘,可以讓人得毀天滅地之威,可上九天摘星攬月、下五洋捕鯊抓鱉。我立誌要精研此書,以壯我大明國力揚我大明國威!”

  ??楊廷和接著問道:“那殿下準備從何處入手?”

  ??朱厚煒笑道:“老道士說,世間萬千事兒皆可為,所以我就準備從貨殖入手,從我的賣場開始,尋找我自己的強國之道,中興大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