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文華奏對
作者:五九白丁      更新:2021-07-26 22:02      字數:2606
  其實自上次從昏迷中醒來,朱厚煒為了掩蓋自己真實的夢境,隻好隨口編了一個謊言,如果當時弘治皇帝真要細問起來,朱厚煒沒準就會被問的破綻百出。自那天之後,朱厚煒時常會想起自己的那個夢,也時常想起自己撒的謊。

  ??常言說“人要是撒一個謊,就要編千百個理由去圓這個謊”。為了讓那個自己的撒的謊更加真實可信,朱厚煒可是沒少動腦筋,此時見弘治皇帝問起,正好拿出來應對。

  ??朱厚煒故意側著頭,看著弘治皇帝說道:“父皇,你忘了,就是前段時間,孩兒突然昏迷過去的那次。孩兒醒來後,您曾詢問孩兒因何昏迷,孩兒告訴父皇當時孩兒做了一個夢,曾夢見一位老道士給了孩兒一本書……”

  ??弘治皇帝頓時想起當時情景,拍手道:“對、對,當時為父想要詳細詢問,可是被你母後阻止。你母後也是擔心你剛剛清醒過來,身子本就虛弱,如果為父再與你長時間交談恐傷了心神。後來為父因為國事繁忙,倒是把這件事兒給忘得一幹二淨啦。”

  ??朱厚煒接著說道:“父皇,其實當時孩兒確實是夢見一位老道長,那位老道士白發蒼蒼、一襲青衣,手持拂塵、長著花白的胡須,自稱‘扶搖子’。”

  ??“‘扶搖子’,殿下你說他自稱‘扶搖子’?”內閣大學士謝遷突然插話問道。

  ??“是啊,他就是這麽說的。”朱厚煒看著謝遷答道。

  ??“陛下,小殿下夢中之人若果真自稱‘扶搖子’,那其人就即有可能是宋朝的陳摶老祖。”謝遷有些激動的說到。

  ??弘治皇帝點點頭,說道:“朕也是這麽想的,愛卿先莫激動,煒兒,你再繼續講來。”

  ??“是”,朱厚煒恭恭敬敬回禮道:“當時,他說正在神遊,突然看到孩兒,覺得孩兒是一可造之才,所以就想收孩兒為徒。孩兒當時本就稀裏糊塗的,想也沒想就答應了。然後那老道士給了孩兒一粒丹藥讓孩兒服下,說可以幫助孩兒清腦明心,還給了孩兒一本書,說可以讓孩兒大展宏圖、成就一番事業。”

  ??聽了朱厚煒的話,在場大多數都是都有些難以置信。雖說古人大多敬畏天地、信奉鬼神,儒家雖然提倡“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儒家也是相信鬼神的存在,隻是不提倡人們信奉鬼神而已。可是要是讓這麽多能臣勳貴上來就相信一個六歲孩子的夢話、鬼話,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眾人雖不大相信,可是現場有一個人卻是對朱厚煒的話十分感興趣,就是坐在他旁邊的太子朱厚照。這位朱大皇子大叫道:“二弟,那個老道士給你本什麽書,都寫些什麽東西?”

  ??朱厚煒暗暗舒了口氣,原以為自己的謊言能夠騙過這些大明朝最聰明的人,沒想到大家都不怎麽信,就在朱厚煒不知如何說話時,朱厚照很好的起到了“捧哏”的作用,讓朱厚煒心裏也有些小激動。

  ??衝太子朱厚照點點頭,朱厚煒繼續說道:“名字我當時記不得了,隻是書中有許多奇怪的內容,師傅告訴我說都是可以濟世安邦、富民強軍的,而且名字都很乖,什麽經濟、科技、軍事、金融、物理、化學等等,都十分奇怪,大多數內容我根本看不懂。師傅跟就一點一點教我。可是很多東西我一時半會還是理解不了,那老道士又突然說有事要去辦,讓我先回去,後來我就從夢中醒了過來。”

  ??朱厚照問道,“那現在讓你寫,你能把書上的內容寫出來嗎?”

  ??朱厚煒搖搖頭說:“我醒來之後對書上的大多內容都不記得了。”

  ??“你那天在同福樓說的那番話,也是那本書中所寫的嗎?”朱厚照接著問道。

  ??朱厚煒答道:“當時,我也是腦海中會突然浮現那些內容,我就隨口說出來了。”

  ??“哎、哎……”,就在朱厚煒說完之後,他隱約聽到了好幾聲歎息聲。朱厚煒心說:“幸好我說沒記住,要是我說還記得,那他們豈不是要我把後世的教材全部給搬出來?這麽費力的事兒我可不想幹。”

  ??“那我兒後來可曾在夢到陳摶老祖?”弘治皇帝問道,不管信不信,至少在父親眼裏還是願意給孩子些夢想的。

  ??朱厚煒又搖搖頭,話語中帶著些埋怨的說道:“從那以後孩兒再也沒有過師傅,想來是那老道士現在太忙了,沒時間管我了吧?”

  ??看著朱厚煒嘟著小嘴的樣子,眾人頓時都“嗬嗬”的笑了起來。

  ??“殿下,老臣有一個問題想想殿下請教。”英國公張懋說道。

  ??“英國公,您老太客氣了,有什麽事您隻管將來,厚煒自當知無不言。”朱厚煒答道。

  ??英國公張懋也不客氣,直接開口問道:“殿下在同福樓時,曾經說道,要從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麵采取行動。打擊敵人,我們派出精兵良將,用韜略奇謀打敗敵人,這個老夫可以理解。但是要靠一群手無縛雞治理的文人和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去打敗敵人,這我就想不通了,還請殿下教我。”

  ??從張懋的話中,朱厚煒聽出來,這位英國公對朱厚煒的話語並不讚同,軍人的驕傲讓他們認為馳騁疆場、保家衛國都是軍人的事情。朱厚煒擺擺手說:“老國公莫急,且聽我慢慢講來。不知在座諸位大人是否聽過買鹿製楚、和買狐降代這兩個典故。”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朱厚煒說道:“這兩個故事還是太子哥哥給我將的,說的是春秋時期,齊桓公欲伐楚又害怕楚國強大而不獲成功,向管仲請教辦法。管仲讓桓公以高價收購楚國的活鹿,結果楚國幾乎是全國總動員為捕捉生鹿而奔忙,放棄了糧食生產,結果當楚國的百姓無糧可食時不得不想齊國投降。同樣,管仲依靠同樣的計策,令人到代國去高價收購狐皮,造成代人放棄農業生產,結果當北方蠻夷入侵時,因為沒有糧食,代國隻好投降齊國,齊國一兵未動而征服代國。這就是經濟手段的威力。至於文化的手段,當時我曾說過始皇帝‘書同文’的典故,雖秦二世而亡,但經過幾代人後,七國的後裔也不在自稱齊人、趙人,而是皆稱自己為‘漢人’。這就是斷其文,改其言的威力。”

  ??英國公張懋聽了朱厚煒的話,不僅吸了一口涼氣,“這是要挖人祖墳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