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朱由校的真正目的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4142
  王在晉的奏疏中寫到。

  ??“鹽乃一國之根本,猶如糧食,一日不可或缺,自古以來便由朝廷牢牢把控,曆朝曆代雖多有變革,但卻從未有假商人之手而代之。

  ??現如今我朝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實乃千年來未有之大變,無前人之經驗可借鑒,當慎之又慎。

  ??如今新政所變乃由數百商人代為管理生產,一時雖可為朝廷獲得巨額財銀,但猶要防患於商人之間不利競爭,從而形成一家獨大進而壟斷整個鹽業的事情。

  ??到時,便是大禍臨頭,不可不察。

  ??臣翻遍曆代鹽業之運轉,偶有心得。望陛下不可將全部鹽場用來租聘拍賣,以此來調控我大明境內鹽業市場,從而讓朝廷對鹽業行有效管控”

  ??讀到這裏的時候,朱由校心中已經欣喜萬分了,因為王在晉的這一觀點和自己不謀而合。

  ??朱由校從開始有改革鹽政這一想法的時候,便早已決定要在朝廷手裏留一部分鹽場,由朝廷直接管控,而這一部分鹽場至少要占全國範圍內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不僅如此。朝廷各部官員以及勳貴們手裏所占有的鹽場要控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這樣朝廷直控的鹽場加上官員和勳貴們手裏控製的鹽場則可占全國鹽場的一半之多。從而對整個大明的鹽業進行絕對把控。

  ??就如前世裏許多上市公司的股份一般,手握半數之多的股份,才能對公司進行有效把控。

  ??朱由校此次改革鹽政也是在學習前世裏那些上市公司模式,而此次將鹽場拍賣租聘,不過是上市融資而已。

  ??快速的搞到錢,才是朱由校這次鹽政改革的主要目的。

  ??不然的話,以為朱由校真有那麽好心,會優先供各部官員以及勳貴來挑選租聘鹽場?

  ??關鍵時刻,他們這些人手裏的鹽場是要被朝廷臨時征用,用來調控和對抗民間鹽商的。

  ??其中尤其是勳貴,那可是皇帝的基本盤,他們的利益幾乎和皇帝綁在了一起,所以他們別無選擇。

  ??懷著欣喜的心情,朱由校又接著往下翻看著。

  ??後邊王在晉所寫的內容則是如何運用手裏直控著的鹽場來調控鹽業了。

  ??比如商人們若是囤積期貨,以哄抬價格時,則向市場大量投放鹽;若是鹽的價格實在太低,商人們無利可圖時,則會影響三年後再次租聘拍賣鹽場價格,進而影響朝廷財政收入時,則可囤積鹽,使得鹽價保持在一個合適的價格。

  ??看完王在晉所上奏疏的全部內容後,朱由校微微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

  ??朱由校的這一連串的動作,卻將一直暗暗觀察著他的各部大臣們搞蒙了。

  ??他們實在搞不懂陛下這是什麽意思,究竟是滿意呢還是不滿意。

  ??朱由校沒有理會在座一眾大臣們疑惑的目光,心裏微微歎了口氣。

  ??其實王在晉後邊那一套管控鹽政的方法不能說有錯,但卻並沒有達到朱由校的預期,或許這就是眼界所帶來的限製吧。

  ??更準確的說是,格局有點小了。

  ??此次改革鹽政,朱由校的目的可不單單是如此。他的最終目的是要將這些遍布大明境內的富商如割韭菜一般,一遍遍的從他們身上賺取巨額的財富。

  ??在前世裏,朱由校見過太多人炒股,最終賠的連褲衩都丟了。而那些資本大鱷們是如何操控股市,賺取財富的呢?那些手段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如此以來,和王在晉所提倡的控製鹽業手段相比,簡直是降維打擊,也怪不得朱由校有些看不上。

  ??現如今的鹽政改革和前世裏上市公司何其相似,那些租聘到鹽場的商人們則如那些股市的股民一般,占據著全國鹽場的微小份額。

  ??朱由校利用手裏直控的鹽場,左手倒右手,進而哄抬競拍租聘鹽場的價格可不可以?競拍價格持續走高,則會促使商人們頻繁的出手自己手裏控製的鹽場。

  ??可別忘了,鹽場若是想要交易,朝廷則會收取高額的稅收的,這又是一樣財政收入。

  ??如此種種,一波一波賺取那些商人們手裏的錢財,方法簡直不要太多。

  ??前世裏,朱由校看那些網文小說,皇帝動不動則會抄家滅族,來豐富自己的腰包。說實話,對於這樣粗暴的手段,朱由校有些看不上。

  ??最重要的是,朝廷一旦這樣做了,對於如今疾病重重的大明,甚至可能逼的那些世家豪族來造反起義。現如今的大明可真是比不上明初太祖時期了,那時候朱元璋白手起家,大權在握,最重要的是,整個大明百廢待興。

  ??而如今呢,國情不一樣。

  ??將手裏的三份奏疏一一疊落在桌子上,朱由校看向下首早已等的不耐煩的各部大臣們,似笑非笑的問道。

  ??“諸位愛卿不防猜一猜,朕會選誰來擔這一重要職務呢?”

  ??嗯?

  ??下邊端坐著的大臣們心頭明顯一愣。

  ??心思百回間,在首輔劉一璟的帶領下,趕忙齊聲說道。

  ??“全憑陛下旨意。”

  ??“嗬嗬。”朱由校笑了笑,再次問道,“真的全權由朕做主嗎?”

  ??“這......”其中幾個大臣尷尬的笑了笑,卻沒有再說話,氣氛一時有些微妙。

  ??對於今天在座的大臣們來說,誰不希望自己支持的那個人來最終贏得競選?否則這麽些天的明爭暗鬥豈不是白忙活了?

  ??將這個權利交給陛下,那麽王在晉勝出的幾率無疑是最大,畢竟是陛下欽點之人。現如今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這麽一個可以公平競爭的機會,怎麽可能輕易放棄。

  ??隻是讓大臣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明明隻是客氣客氣,沒成想,陛下竟然當真了。

  ??最終還是朱由校打破了尷尬的氣氛,示意王朝輔將三份奏疏發放給各部大臣,讓他們輪流閱覽,說道。

  ??“既然如此,諸位愛卿不防也看一看這三份奏疏,也好做出最終判斷。”

  ??聽到朱由校這樣說,大臣們明顯鬆了一口氣。拿到奏疏後,便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來,有比較心急的,幹脆兩人一夥三人一堆的共同翻看。

  ??一時間,整個乾清宮中隻剩下了‘嘩啦’的翻書聲,而朱由校也沒有打擾他們,靜等在座大臣全部閱覽後,再做出最終選擇。

  ??正在這時,一個內侍匆匆走進乾清宮,來到朱由校身旁,低聲耳語道。

  ??“陛下,魏公公差人來報,東長安街的醉鄉樓之中,有幾名商人密議......”

  ??隨著內侍將獲取的情報一點點說出,朱由校的臉已經陰沉的可怕。

  ??那幾名奸商以為自己的行動足夠隱秘,卻不知,東廠早已遍布整個京城,他們的那些小動作自然瞞不過東廠番子們,包括其談論的內容也被一一記錄。

  ??朱由校知道,任何一個行業,隻要利益足夠大,最終走向的結局都將是壟斷,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土地。

  ??而土地兼並不就是一種壟斷嘛。

  ??壟斷所帶來的後果是什麽,隻有加速國家滅亡。

  ??隻是讓朱由校沒有想到的是,鹽業新政才剛剛開始,就有奸商想著要壟斷這一行業了。

  ??此時的朱由校,真不知是該誇這些商人們心思通透呢,還是該恨他們的貪呢。

  ??看來自己想要用鹽業從商人們身上搜刮財富,而商人們也同樣想要利用壟斷從國家身上咬下一口肉來。

  ??之後的道路將會是朝廷鹽場和商人鹽場的各種博弈了。

  ??但是,朝廷完全有掀桌子的能力,這是鹽商們不能比的,利用新鹽政得到一大筆銀子,重組軍隊,軍權在握,到時候大不了馬踏屍骨,直接蕩平罷了。

  ??不要忘了,現在可是皇權在上的封建時代。

  ??朱由校剛剛平息了心情,卻見又有一內侍匆匆走了進來,來到其耳旁低語道。

  ??“錦衣衛田指揮使差人來報,英國公似乎不願意接受陛下對於鹽場的贈與,而且,似乎還和南邊海商有著聯係。”

  ??說著,將英國公張維賢和其孫子張世澤所說的話做了筆錄,交到了朱由校手裏。

  ??待看完這些記錄後,朱由校心中其實沒有什麽波瀾,這些勳親貴族和南方有聯係,簡直太正常了,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張維賢竟然看出了自己的謀劃?

  ??看出自己想要利用鹽場來收取財富的意圖,而想要收取財富,則必須利用他們這些勳貴手裏控製的鹽場,而勳貴一旦這樣做了,無疑將會得罪那些那商人。

  ??這才是英國公不願意接受鹽場的原因。

  ??真是老奸巨猾啊!

  ??想到這裏,朱由校心中忽然一冷。既然英國公都已經看出了這一謀劃,那麽這些在座的大臣們呢?

  ??他們心裏怎麽想的?

  ??王在晉身在獄中都能判斷出商人們將會進行兼並,從而壟斷鹽業,這些大臣們會看不出來?

  ??要麽蠢,要麽壞。

  ??朱由校揮退兩名內侍,眼神有些微冷的看著還依舊在翻閱著奏疏的大臣們,他也很好奇,這些大臣們會對王在晉這份奏疏做出怎樣的評判。

  ??最終做出怎樣的選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