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不必來送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7012
  努爾哈赤率軍疾行,隻用了不到一日時間,先頭部隊便已至蘇子河,到了此地距離薩爾滸已經不遠了。

  ??令後金軍慶幸的是,探馬來報,林丹汗率領的蒙古軍知道努爾哈赤急行趕來,已經提前撤走了,並沒有對後金腹地造成什麽實質性的破壞。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當真的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努爾哈赤還是忍不住長舒一口氣。

  ??在他心裏,林丹汗勢力雖是不弱,但是卻從未真正將他放在心上,不過是一個汗權勢微的蒙古名義上的大汗而已。

  ??此時他還不敢和自己真的決一死戰,更何況也沒有到了必須要一決生死的時刻。

  ??雖不知那明朝的小皇帝許給了林丹汗什麽樣的條件,讓其答應出兵,但是努爾哈赤斷定,林丹汗還不至於蠢到此時和自己死拚。

  ??令努爾哈赤感到有威脅的,從始至終都是來自大明朝。

  ??雖不曾將林丹汗放在心上,可是經過這一次之後,努爾哈赤發現自己錯了,之前有些低估對方了。

  ??否則也不至於關鍵時刻讓其在自己背後搗亂。

  ??暗歎口氣,一種挫敗感從努爾哈赤心底油然而生,已經上了年紀的身體,急行軍過後,此時也有點吃不消了。

  ??正準備下令全軍就地休整一番時。

  ??忽然阿敏興匆匆的驅馬走了過來,抱拳說道。

  ??“大汗,孩兒聽說那林丹巴圖爾已經撤走,所以孩兒和幾位大臣商議過後覺得,我軍此時若是忽然再殺回沈陽城的話,天啟小兒定然想不到。”

  ??很顯然,林丹汗的蒙古軍撤走,不僅僅努爾哈赤得到了消息,其他貝勒和大臣也同樣知道了情況。

  ??努爾哈赤轉身望了望身後他的幾個兒子們,看到他們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心裏明了,這個主意不僅僅是阿敏臨時想起來的。

  ??而是眾人的一致看法。

  ??努爾哈赤低頭思索著,麵露一絲遲疑,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

  ??皇太極和範文程兩人也同樣加入了進來,打馬來到努爾哈赤身旁說道。

  ??“父汗可是在擔心那林丹汗會再次殺將過來?”

  ??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心有智謀,此時看到連皇太極也讚成出其不意殺回去,努爾哈赤心裏其實已經有了決定。

  ??但還是不放心地繼續問道。

  ??“哦?可有應對之策?”

  ??等的就是現在這個機會,皇太極聽到父汗問自己,心下不由一喜,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那林丹巴圖爾雖有些實力,但據孩兒所知,他此時的重心還放在統一蒙古大業之上,並不想和我大金亦或者明廷發生正麵衝突。”

  ??努爾哈赤心底暗暗點頭,皇太極所言和他自己心中所想不謀而合,這也是他之前沒有將對方太放在心上的一個原因。

  ??卻聽皇太極繼續說道。

  ??“父汗所憂慮的不過是怕我大軍和明廷兩敗俱傷之時,那林丹巴圖爾突然率軍殺出,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說著,皇太極忽然壓低了聲音。

  ??“野外之戰,沒有了城牆庇佑,那天啟小兒又沒有任何防備的時候,我軍突然殺出,孩兒相信一定會是我大金大獲全勝,怎可能會出現兩敗俱傷的結果呢。”

  ??“到了那時,我軍損失可忽略不計,而林丹巴圖爾又不敢與我大金正麵接觸,我軍則可全身而退,還可搓了天啟小兒的威望,說不定活捉其本人也尚未可知啊。”

  ??聽皇太極說完之後,努爾哈赤眼睛已經越發亮了起來。

  ??讓朱由校就這麽安然的回到關內,實在不是努爾哈赤想看到的。

  ??不僅僅讓他在自己身上刷了一波威望,更重要的是,遼東的那些豪門世家也將同朱由校一起撤走,這才是對於如今的後金軍最大的損失。

  ??環視了一圈已經躍躍欲試的將士們,努爾哈赤正準備揮手殺回去的時候。

  ??不遠處一探馬疾馳而來,人還在老遠,聲音卻已至。

  ??“報!”

  ??大概幾個呼吸的時間,那探馬已經來到眾人的近前,翻身下馬後,跪在地上說道。

  ??“稟大汗,明朝皇帝已經撤出了沈陽城,正在往關內的方向行去。”

  ??雖然後金軍大部隊已經撤走,但是努爾哈赤還是在沈陽周圍布下了眾多眼線,此時終於有了回報。

  ??聽到明朝皇帝的大軍已經撤出了沈陽城,努爾哈赤抑止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天啟小兒,用你們漢人的話說,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那就不要怪本汗不客氣了。”

  ??到了此時,努爾哈心中已經大定,厲聲說道。

  ??“傳本汗之令,全軍……”

  ??“報!”

  ??努爾哈赤話才剛剛說了一半,卻又看到遠處奔來一騎之前布下的探馬,生生讓他後半句話給憋了回去。

  ??在努爾哈赤不善的眼神中,那探馬翻身下馬,硬著頭皮說道。

  ??“稟大汗,明軍撤出沈陽城後讓那周遇吉率軍負責殿後。”

  ??哦?周遇吉?

  ??在如今的後金之中,周遇吉因為之前一戰,已經被所有人記住,所以,此時再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感到陌生。

  ??甚至眾人的眼中全都冒出了複仇的烈火,死死地盯著回來稟報消息的那個後金士兵。

  ??“繼續說下去。”努爾哈赤語氣不善地說道。

  ??那士兵不自覺的吞咽了口唾沫,嘴唇有些顫抖的繼續說道。

  ??“周遇吉將費……費大人的首級掛在了旗杆上,就放在明軍的最後邊。”

  ??靜。

  ??死一般的寂靜。

  ??不知過了多久,隻聽一聲暴喝。

  ??“天啟小兒欺我太甚!”

  ??說著,“啪”的一聲,一條馬鞭重重的打在那後金兵士身上,疼得他悶哼一聲,卻沒有再敢發出其他聲音,也不敢有其他動作。

  ??任舊乖乖的跪在地上。

  ??毫無疑問,在這樣的場合下,這一切都是努爾哈赤幹的。

  ??不僅僅是努爾哈赤,此時後金軍中其他人全都眼裏噴火,嚷嚷著便要去複仇。

  ??關鍵時刻還是範文程這個外人保持著一份冷靜,趕忙悄悄拉了一下皇太極的衣角,說道。

  ??“貝勒爺,奴才覺得其中恐有詐啊。那天啟小兒明知這樣會激怒我大金,卻仍舊如此行事,怕是在引誘我軍前去吧。”

  ??嗯?引誘?

  ??皇太極身為後金中的一份子,同樣感到憤怒,所以當範文程剛剛阻止他的時候,他心中是不滿的。

  ??可是當聽完範文程的分析後,皇太極也感到了其中的陰謀味道。

  ??稍微琢磨片刻,越發的覺得事情不簡單。

  ??於是將同樣的話,分析給了努爾哈赤。

  ??皇太極說完後,努爾哈赤還沒來得及表態,其他貝勒們則開始出言挖苦道。

  ??“皇太極,你自己是個膽小的懦夫,就不要拉著我們一起了。”

  ??“就是,費叔叔跟著父汗出生入死,立功無數,死後卻要受到明軍如此侮辱,本貝勒第一個不服!”

  ??此時的努爾哈赤經過剛才的一打岔,已經恢複了大半理智,慢慢分析皇太極所說,也覺得其中有道理。

  ??此次行動,己方最大的優勢便是要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若是明軍真的早有準備,甚至已經布下重重陷阱等著自己往裏跳的話,結局極有可能會向另一個方向發展。

  ??正在眾人仍舊對皇太極冷嘲熱諷的時候,遠處又有一匹探馬來報。

  ??“報!”

  ??“稟大汗,蒙古軍並沒有走遠,就停在鐵嶺城附近。”

  ??這則消息一出,直接使得在場的眾人全都閉上了嘴,顯然,他們已經預料到了一種可怕的後果。

  ??於是,再不敢出言挖苦諷刺皇太極一句,甚至此時在想起皇太極剛才所說的話,隻覺得頗有見識。

  ??“哈哈哈哈。”

  ??眾人全都閉口不言的時候,現場卻突兀的響起一陣哈哈大笑聲。

  ??隻見努爾哈赤捂著肚子已經笑的前俯後仰,仿佛有什麽特別開心的事情一般。

  ??看得眾人不由全都愣住了。

  ??好一會,才勉強止住了大笑,看到眾人一臉怪異地看著自己,努爾哈赤望著沈陽城的方向,說道。

  ??“時常聽人提起,那天啟小兒多智,林丹巴圖爾善戰,卻也難逃本汗這遍布整個遼東的眼線。”

  ??說著,努爾哈赤仿佛是在回憶過去一般,繼續說道。

  ??“想我自十三副鎧甲起兵,輾轉半生,攻城伐地,未嚐一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善於用間。”

  ??說完後,不再理會眾人,掉轉馬頭,大聲喊道。

  ??“回城。”

  ??接下來的路程裏,整個後金中再沒有任何嘈雜的聲音,隻是一個勁地悶頭趕路,整個隊伍都在一種壓抑的氣氛中度過。

  ??待後金軍全部過了蘇子河後。

  ??多爾袞率先忍受不了這樣憋悶的氣氛,跑到一路無言的努爾哈赤身旁,落後半個馬身,並騎而行。

  ??“父汗,難道咱們就這樣放棄了嗎?”

  ??聽出了多爾袞話語中的不甘心,努爾哈赤仰頭看了看頭頂的藍天,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

  ??“還能如何,咱們必須這樣做啊。”

  ??看到父汗這個樣子,多爾袞愣了一下,剛才還一副豪氣萬丈,視天下所有英雄如糞土一般的樣子,為何此時卻是一副頹敗的樣子。

  ??轉頭撇了一眼多爾袞迷茫的小臉,努爾哈赤內心苦笑。

  ??這就是作為一個政權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素質啊,即使已經被逼迫到隻剩下一條路可選的時候,也得在自己臣下的麵前表現出一副,是自己早已看透一切,不屑於做其他選擇的樣子。

  ??“你是不是覺得父汗此舉有失我大金之勇啊?”努爾哈赤幽幽地問道。

  ??“孩兒不敢。”多爾袞趕忙小聲答道,雖然口中說著不敢,可臉上的表情卻早已出賣了他。

  ??對此努爾哈赤也沒有在意,繼續說道。

  ??“明朝皇帝將你費叔叔的人頭掛於旗杆之上,就是要告訴本汗,他知道我軍有可能會殺回去。”

  ??“在對方有了準備的情況下,即使我軍勝了也是慘勝。況且,在明軍的地盤上,護主心切之下,明軍很有可能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戰力。”

  ??說到此處,努爾哈赤想到了在沈陽城下看到明軍麵對後金軍時的態度,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這一切都是因為明朝皇帝在沈陽城中的緣故。

  ??“我軍慘勝之後,又來回奔波,早已疲憊不堪,到時,那林丹巴圖爾再伺機殺出來.....這大概也是蒙古軍想要看到的結果吧。”

  ??“我大金不能被他人當作刀子來使啊。”

  ??道理雖懂,可是多爾袞小孩子心性,仍然覺得憋屈,說道。

  ??“可是明朝的皇帝說不定會在此次喪生,那樣的話……”

  ??不等多爾袞說完,努爾哈赤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語,語重心長的說道。

  ??“孩子,記住了,明朝的這個皇帝沒了,他們可以再換一個,大明仍舊還是那個大明。”

  ??“可我大金隻要一次大敗,便會傷筋動骨,甚至直接覆滅。”

  ??“明廷可以輸三次,四次,十次,可是我大金卻輸不起一次。”

  ??鐵嶺城外。

  ??此時林丹汗率領的蒙古軍正在這裏駐紮,時刻關注著明軍和後金軍的動向。

  ??可是奇怪的是,此時的蒙古軍卻顯明的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林丹汗率領的察哈爾等幾個部落的兵馬,而另一部分則是喀爾喀各部的人馬,以他們如今名義上的盟主炒花為主。

  ??兩支蒙古軍互相戒備,卻又全都共同等待在這裏。

  ??遠遠的,炒花問林丹汗。

  ??“大汗,據探馬來報,明朝的皇帝已經離開了沈陽城,而且還攜帶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大汗為何不率兵劫掠回來。”

  ??林丹汗看了看不懷好意的炒花一眼,心中冷笑,嘴上卻說道。

  ??“哦?既然有這樣的好事,那不如我們一起前去,豈不是收獲更大?”

  ??聽到林丹的提議,炒花嘴角不著痕跡的抽動了一下,然後尷尬的笑了。

  ??炒花本意是想讓林丹汗和明軍拚個兩敗俱傷,到時都不需要他們喀爾喀各部的人馬出手,後金軍就會派兵坐收漁翁之利。而他們喀爾喀各部則可以順勢接下原屬於林丹汗察哈爾部的牧場。

  ??如此,他們喀爾喀各部不僅實力劇增,還可以打破如今四麵皆敵的局麵。

  ??卻沒有想到林丹汗竟然也早已識破了這一點。

  ??炒花也沒有灰心,畢竟想靠著這些就讓林丹汗上當,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於是轉頭又問道。

  ??“那明朝的皇帝說好了讓我們在這裏等著,他才會派人送來另一部分的白銀,怎麽還不到啊。大汗,你不會是被他耍了吧?”

  ??“他敢!那天啟皇帝若是敢毀約,明年本汗便率軍攻破長城,馬踏中原!”

  ??林丹圓眼一瞪,冷冷地說道。

  ??事實上朱由校規定他必須在這裏交接的原因,林丹汗心裏也明白,無外乎是想讓後金軍明白,蒙古軍還沒有走遠,隨時會有回去的可能。

  ??從而使後金軍不敢輕舉妄動。

  ??林丹汗心裏更清楚,此策可不僅僅針對的是後金軍,同樣還有他蒙古軍,要知道,蒙古北元勢力和明朝敵對了二百多年,此時絕對不可能是朋友。

  ??後金軍不敢輕舉妄動,他蒙古軍同樣不敢。

  ??……....

  ??明軍中。

  ??此時朱由校的禦駕已經走出了沈陽城,並且已經有相當大一段距離。

  ??夜不收覆蓋著周圍數十裏的範圍,但凡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們的眼睛。

  ??不一會,一名夜不收回來稟報道。

  ??“陛下,我軍後方發現有建奴的探馬。”

  ??“哦?”朱由校想了想,笑道,“周遇吉將那費英東的首級掛在旗杆上了嗎?”

  ??“回陛下,已經掛在了上邊。”雖然不解陛下為何執意要將那建奴的人頭掛在旗杆上,但是那名夜不收還是老實的答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心中默默算了算距離,自己已經出沈陽城走了如此長的距離,無論是建奴還是蒙古軍,都沒有追來,看來自己之前的虛張聲勢的一番布置已經有了效果。

  ??不由心中有了底。

  ??朱由校忽然想到在原史中,皇太極率軍馬踏中原後,出長城時曾在其身後掛一個牌子,牌子上對身後追來的明軍寫道。

  ??‘謝君遠送’幾個字。

  ??這一次,朱由校忽然也有了搞一番惡作劇的心態,於是吩咐道。

  ??“去,在我軍後邊掛一個牌子,牌子上寫幾個字。”

  ??聽到朱由校的吩咐,周圍的人都有些不知所以,愣愣的等著下文。

  ??“就寫:不必來送。”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