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開始組建班底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3260
  回到宮裏後,朱由校又拿起那本記著諸多名臣名將的小冊子。

  ??在上邊鄭重其事的寫下了周遇吉,黃得功,孫應元等幾人的名字。

  ??看到這幾個人的名字,朱由校笑了。

  ??其實在校場的時候,朱由校聽到那個士卒自報家門,自己叫周遇吉時,便已經有了怎樣改造京營的想法。

  ??所以才會邀請張維賢等勳貴們參加自己大擺的宴席。

  ??在原史中,崇禎剛一上台便讓李邦華整頓京營。

  ??李邦華果然不負重托,占役,虛冒,賣閑,等京師諸多痹端,在他的整頓下幾乎杜絕,偷奸耍滑者被治罪,老弱病殘者被淘汰,京營的麵貌頓時煥然一新。

  ??可是,整頓的力度過大,得罪了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勳貴們。

  ??結果可想而知,借著在正德門和建奴會戰的原由,李邦華被言官們群起而攻之,最終被罷免。

  ??京營很快又恢複了往日死氣沉沉,懶散的樣子。

  ??後來,崇禎又拋開文官,派遣太監提督京營,但是太監也不傻,知道這是一個得罪人的活差事,不敢有大動作。

  ??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崇禎七年的時候,又讓太監曹化淳整頓京營。

  ??曹化淳吸取了李邦華的教訓,沒有全麵整頓京營,而是將原來的四衛營訓練整改為勇衛營。

  ??從京營中大肆網絡忠勇敢戰之士,周遇吉,黃得功,孫應元等等這些顯赫一時的名將們,便是在這個時候加入的勇衛勇,從而展露頭角,在史書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沒錯,這就是朱由校的計劃。

  ??沒道理在崇禎時候都能組建起來的勇衛勇,在自己手裏就搞不起來。

  ??更何況,按照正常發展,崇禎時期的京營,應該比現在的京營還要爛。

  ??現在的京營雖然整體很爛,但是精挑細選之下,忠勇敢戰之士還是有的。

  ??這不,張維賢自作聰明已經替朱由校選好了不是。

  ??這也是朱由校今日在校場上看到那些正在訓練的士兵忍不住頻頻點頭的原因。

  ??張維賢雖然是為了掩飾其管理之下京營的糜爛現狀,但是歪打正著之下,正好選出了京營中那些真正忠勇敢戰之士。

  ??不管數量多少,起碼自己手裏得先有一支自己能夠直接掌控的武裝力量,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想到軍隊,朱由校就想起了燧發槍,不知畢懋康這個武器專家這麽長時間了,有沒有研製出來。

  ??朱由校信步踱到桌前,從厚厚的奏疏裏邊隨意的翻找著。

  ??按說燧發槍研製出來之後,畢懋康會按照約定第一時間來稟報此事,不知有沒有他上的奏疏。

  ??屬於畢懋康的奏疏沒有找到,許多官員請求隱退歸家的奏疏卻是不少。

  ??朱由校有些得意的笑了,看來名聲這個東西很真是文人士子們的軟肋。

  ??不出意外,那些屍位素餐之輩盡皆上了辭呈。

  ??想想也是,一方麵是朱由校派人大力度的調查,另一方麵是登報毀其名聲,正常人誰都扛不住這樣的壓力。

  ??當然,朱由校也不是刻意去針對東林黨,其他黨派的官員也有。

  ??任何黨派一家獨大都沒有什麽好處,更何況齊,浙,楚還是三個黨派,如果沒有了東林黨威脅的話,不用想也知道,他們自己馬上便會分裂,為了搶奪勝利的果實,再次陷入內鬥中。

  ??朱由校隨意的翻看著。

  ??吏部尚書周嘉謨上了辭呈。

  ??戶部尚書李汝華上了辭呈。

  ??兵部尚書黃嘉善上了辭呈。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周順昌上了辭呈。

  ??......

  ??吏部文選司和兵部武選司是朱由校想要拿在手裏的,所以看到周順昌上了辭呈後,還是比較高興。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隨便翻了翻,就可以知道,在自己的朝堂上東林黨的勢力究竟有多大。

  ??吏部尚書是東林黨人,掌控著官員的升遷和任免。

  ??督察院左督禦史是東林黨人,乃是掌權者攻擊政敵的得力工具。

  ??禮部尚書是東林黨人,禮部尚書可稱之為‘儲相’。

  ??內閣中還有兩個明麵上站在東林黨陣營的閣老。

  ??這還隻是進入朝堂中興的高官們,其他什麽侍郎,員外郎,主事等更是不在少數。

  ??東林黨最可怕的還不是朝堂上這些展露的冰山一角,最可怕的是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朱由校咂舌過後,把那些奏疏又仔細翻了翻。

  ??哎?禮部尚書孫慎行的辭呈呢?這種高壓下也呆的住?

  ??還真有不要臉的啊?

  ??這真是該上辭呈的不上,不該上的反而上了。

  ??該上辭呈的自任就是禮部尚書孫慎行了,對於這個人,朱由校沒有一點好感,處處和自己明裏暗裏作對,典型的官僚主義者。

  ??至於不該上辭呈的則是戶部尚書李汝華了,這位老先生是萬曆八年進士,在朝廷做官已經整整四十年,七十多歲的老人了。

  ??之前便以年老體衰為由上過幾次辭呈,考慮到當時自己才剛登基,朱由校一直沒有同意。

  ??這次借著這個機會,老先生又一次上了辭呈。

  ??這次朱由校總不能再拖了吧。不然其他人都同意了,偏偏隻留下了李汝華的,怎麽都說不過去。

  ??其實,按照真實的曆史,李汝華會在天啟元年,也就是明年便逝世。老先生七十多歲的人了,身體是真的撐不住了。

  ??這次無論如何也得放這位老臣歸家養老了。

  ??對於這個老先生,朱由校打心裏是由衷佩服的,

  ??這位老先生和袁可立是同鄉,真的是無黨無派,一個好官。

  ??其他的先不說,常常親赴各種自然災害現場救濟災民,陝西,江西,山東等省,皆因李汝華而活命無數人。

  ??福王就藩,所賜田畝太多,是李汝華極力建議減少的。

  ??周永春巡撫遼東是李汝華提議的。

  ??朱由校從奏疏中移開目光,對旁邊的王朝輔說道。

  ??“詔徐光啟徐閣老進宮來見朕。”

  ??剛說完,朱由校想了想後又說道。

  ??“周永春周閣老也一並叫來吧。”

  ??王朝輔答應一聲向外快步走去。

  ??現在大批朝臣辭去,是該讓徐光啟來接手,安插自己所需要的人手了。

  ??至於該怎樣讓徐光啟來接手這個攤子?怎樣讓安插進去的人手既是自己想要的有能力之人,又能夠很好的執行自己的各項政策?

  ??朱由校雖然心裏已經有了些眉目,但和這些大明土生土長的文臣們相比,經驗還是差的遠。

  ??得找徐光啟等人商議了才能最終決定。

  ??至於劉一璟,隻是不知道他這個首輔最終會做何選擇了,希望不要讓自己失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