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與有榮焉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8      字數:2671
  三人進了後間,製藥師傅趕忙打發了藥童去尋管事兒過來。

  ??畢竟,收藥看成色的事情,他在行。

  ??可為東家看顧生意的事情,他可幹不了。

  ??順著後堂的過道走上一截路,便是幾間屋子。除去製藥師傅炮製藥材的房間,還有一間還算雅致的茶水間,平時也做待客或是東家休息所用。

  ??現在,韓毅恰被請到了這間屋子。

  ??製藥師傅親自倒了熱茶進屋,同時趁著管事兒還未過來的工夫,一邊同韓毅攀談一邊仔細查看起他帶來的雪耳來。

  ??“顏色純白,耳花大而鬆散,耳肉肥厚。蒂頭小,無黑斑。朵形圓整,大而美觀。品相倒是難得的好......”製藥大師傅上下打量著盒子裏的雪耳,頗為謹慎的上手摸了摸,片刻後摸著胡子稱讚道,“要不是親眼見到,隻怕說什麽我都不會相信,尋常人家竟能種出這般寶貝的。”

  ??韓毅聞言,心裏越發得意,心道自家媳婦哪裏是尋常人,若是尋常人誰能有媳婦的心胸與能耐?

  ??兩人剛說了幾句話,房間的門就再次被打開了。

  ??這回進門的,卻是個有些年紀的老者,老者到底是做生意的老手,一進門就先抱拳同韓毅打了招呼。

  ??“剛剛聽藥童說,有位兄弟帶了自家種的雪耳來賣,想來就是眼前這位了。”管事兒隱晦的看了一眼自家的製藥大師傅,卻見大師傅正一臉喜意的瞅著手上的物件,當即心裏就有了底兒。

  ??濟世堂的這位製藥大師傅,當年可是在京城字號待過的,甚至當初一度專為達官貴人炮製各種名貴藥材。

  ??若不是後來老父親逝世,為落葉歸根回到本地,隨後他在這裏守孝三年。剛出孝期,又碰上老母親病重,實在不宜舟車勞頓的回京城,他不得不留在本地討生計,恐怕濟世堂也不可能請到這般人物。

  ??許是因著在京城那些年的經曆,讓這位大師傅頗有傲氣。

  ??不僅難以被人買通,而且對各種藥材,哪怕隻是一株並不稀奇的柴胡,都極為上心。不僅容不得旁人弄虛作假,甚至容不得藥房有任何殘次藥材。

  ??所以,他若露出滿意的神情,那基本可以證明,這雪耳品質是好的。

  ??想到這裏,他心裏就踏實了下來,笑盈盈的讓人給韓毅換了新茶點,隨後商量起收購雪耳的事情來。

  ??大抵是見大師傅看重韓毅帶來的東西,又有掌櫃子默許,使得小夥計再上茶點時,都特意換了待客用的。

  ??不過這些,對韓毅這大老粗,顯然沒什麽誘.惑力。甚至,他並沒覺得,在掌櫃子進屋之後,夥計換上的茶點與先前那杯有什麽不同。

  ??他態度隨意,哪怕是端著茶杯喝水,也未曾露出半點驚歎或是感慨神情。

  ??這讓本就見慣了彎彎繞,心思早就九轉回腸的濟世堂管事兒,心裏暗暗稱讚起來,覺得眼前的人實在沉得住氣。一般像韓毅這般,對前後差別對待絲毫不在意的人,要麽是毫無見識之人,要麽便是有足夠底氣跟依仗的人。

  ??而韓毅既能識得雪耳,且還能種出來。再看他不亢不卑,神情坦然,縱然皮相不算好看,卻也是一臉正氣毫無貪婪之色。

  ??這樣的人,若說他是毫無見識,不知者無畏的人,掌櫃子還真不會相信。

  ??思及此處,掌櫃子就越發謹慎了幾分,就是原本想要靠著濟世堂的名望,迫的韓毅多讓一份利的心思,都淡了些許。

  ??倆人寒暄了幾句,就言歸正傳了。

  ??“不知這位兄弟如何稱呼?可是本縣人士?”

  ??要是本縣的,既能種出這般金貴的東西,沒道理一點風聲沒有。

  ??“這位兄弟莫要怪我唐突,隻是我在本地經營藥房幾十年,還真未聽說過咱們這地界能長出新鮮雪耳的,心裏實在好奇的緊。”管事兒說話辦事,到底老道一些。一句話說的滴水不漏,既然是試探,又留了餘地。

  ??若是韓毅心裏不願他追問,也至於惱了。

  ??韓毅也不打含糊,笑道:“桃溪村韓毅。”想到曾經談生意時,因著未提及媳婦的名號,使得許多人都當他才是林氏作坊的當家人。所以,頓了頓後,他又說道,“桃溪村林娘子正是內人,林氏作坊與雪耳的種出,依仗的都是我家娘子。”

  ??這麽一說,管事兒與製藥大師傅就恍然大悟了。

  ??感情是林娘子的功勞,那就不見怪的。

  ??畢竟,現在從縣城到州城,乃至附近行走的客商跟多少走投無路,想要來學種地的百姓,誰還不知道桃溪村活菩薩林娘子此人?

  ??還有一些家中無田地並不關心田地情況的商戶,在吳家一躍成為整個紡織界龍頭後,眼紅之下仔細查探。卻發現吳家那神秘讓他直接打入京城,在京城占了一席之地的新式提花機,竟是從桃溪村傳出來的。

  ??他們隱約打聽到,吳家還往桃溪村送了幾台提花機過去,據說就是送到了林氏作坊。

  ??隻是在往深了,他們可就探聽不出來的。

  ??但凡在桃溪村問的多的,總能被村名一副看細作的眼神審視。要是遇上脾氣暴的,直接就敢扯著嗓子吆喝了在村子裏看護的衙役過來。

  ??漸漸地,他們也就歇了在打聽,或是收買桃溪村老百姓的心思了。

  ??不過在這些事兒後,大夥兒也默契的確認了,吳家的提花機絕對是那位靠種田,而在衙門跟朝廷都得了臉麵的林娘子的手筆。

  ??自然,林秀秀的名號,跟林娘子的敬稱,也就在商圈裏叫響了。

  ??尤其是在前些日子,京城裏傳來消息,說吳家靠著那精美絕倫的花布,一度被些權貴人家推舉為皇商候選。

  ??林娘子的稱呼,就更帶上一種點金手的意味。別說各種商會上,總會有人提起,就是尋常經商的巨富們,在私底下都會派人盯著,生怕林娘子再琢磨出什麽常人想不到的物件......

  ??除去這些人,內宅一些夫人小姐,現在都十分喜歡聽由林娘子為原型編撰的戲本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