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下有糧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8      字數:2756
  哪怕那老伯是仙人轉世,神仙托夢,怕也解釋不通。

  ??可他心裏的猜測還未表現出來,就聽到林秀秀推心置腹的建議。

  ??當即,唐文元又覺得,前頭自己懷疑的那些,似乎都不是事兒了。

  ??甭管她是如何學來的本事,又是打何處而來,至少她對武朝,對百姓未有敵意......

  ??“林娘子善舉,我必會報給朝廷,為娘子請賞。”

  ??林秀秀卻輕笑著擺擺手,“這倒大可不必,不瞞大人說,我這輩子也沒多大的誌向,隻求一日三餐溫飽隨心。至於為民請命,救百姓於水火的事情,還是交給大人們去做吧......”

  ??她說著,就忍不住看了韓毅一眼。

  ??四目相對,簡簡單單卻俱都是笑意。

  ??日光透過支起的窗戶照射進來,落在林秀秀身上,溫暖又柔和。此時的她,仿佛本身就是熠熠發光,哪怕不曾站在高位,可依舊讓韓毅錯不開眼去。

  ??直到棚子車快出村子了,唐文元還意猶未盡的回頭看向村南的方向,“桃溪村林娘子,當真是了不得的人物......”

  ??楚濂跟著眺望,默默點頭道:“天下有糧,百姓衣食無憂......文元兄,你可還記得當年你不顧唐老大人的斥責,堅決請作司農時所說的話?”

  ??唐文元點頭,情不自禁的歎息一聲,“自然記得。”

  ??他雖然是氏族出身,可幼時卻因著後宅爭鬥被送往偏僻鄉下莊子上自生自滅。

  ??一開始的時候,莊子上的下人跟管事還礙著他是主家少爺,不敢輕賤與他。

  ??可隨著主家幾年不聞不問,一副任他自生自滅的樣子,使得那些下人再不拿他當回事。

  ??等到他稍微長大一些時,過得甚至不如一般農家百姓好。到後來,更是因著被欺辱而逃出莊子,自謀生路。

  ??半大的孩童,一無路引子,二無身份文書,就是做最苦最髒的夥計都沒人願意用。

  ??好在他遇到了一戶心善的莊稼戶,把餓的幾乎丟了半條命的他撿了回去,一碗見不著幾粒米的湯水算是把他就活了。

  ??打那以後,無處可去的他,就算是尋到了落腳之處。

  ??就是在那幾年裏,他見識到了百姓疾苦,也見過因收成不好而餓死的孩童家人如何悲痛。

  ??他見過為了一碗米,喪了人性,丟了倫理的事情......

  ??以至於,戲文裏所些的窮小子與牲畜搶食的事情,在他看來都算不得苦難。

  ??後來唐府因著幾十年未能再添男嗣,使得後繼無人的唐大人心中焦急。恰在那時,管家提及莊子上打小個趕出去的大少爺......

  ??無奈之下,身為宰輔的唐大人,隻能把人尋了回去。

  ??他回到唐家的時候,已經八.九歲,曾經那些困頓淒慘的生活,不僅沒有把他心底的善意打碎,甚至越發讓他早早有了悲天憫人的善心。

  ??加上唐宰輔當初給他尋得啟蒙先生,雖是大儒,可卻懷著一副憂國憂民的心腸。所以,自啟蒙開始,就教多了他胸懷百姓的觀念。

  ??以至於在考取功名,可以出仕為官時,相較於那些權謀跟榮耀,唐文元更想做在京城中算不得起眼的司農,為天下百姓謀利。

  ??那時,縱使唐家人如何冷嘲熱諷,唐老大人如何氣急敗壞的嗬斥他,他都不曾改變心意。

  ??尤記得當初,在皇上欲要讓他入翰林時,他擲地有聲的聲音,“臣願為司農,讓天下百姓不缺吃穿!”

  ??那信念,與如今林秀秀所言的“衣食無憂”何等相似。

  ??可沒等他有所建樹,武朝便遇上了百年未曾遇到的天災荒禍。後來他甚至一度開始自我懷疑,哪怕後來與同僚一起,埋頭自古籍裏尋找解決的辦法,也未曾能壓下心頭隱隱的擔憂。

  ??哪裏層想到,在桃溪村這不顯山不露水之地,竟有一句話點破他心願之人。

  ??倆人相顧無言,可彼此又能從對方眼中,看到淡淡的笑意。

  ??是了,為天下百姓謀福祉,讓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在不受顛沛流離之苦,也不收暴動威脅,便是他們的心願。

  ??送走了楚濂跟唐文元的林秀秀,則開始拉著韓毅商量起建造作坊的事情來。

  ??如今宅地算是買下來了,可如何布局還得仔細考慮一番。

  ??現在林氏的作坊,主要就是機房織布、製紙印刷、農作作坊,還有眼下正籌建的榨油作坊。

  ??所以要再建,自然是要獨立掛牌建的。

  ??“現在咱們手裏算是有些銀子,所以我琢磨著,既要再建,就建的寬敞耐住,還要留有餘地。”林秀秀靠著被摞,長舒一口氣,看著韓毅說道,“而且,作坊裏還得建一排後罩房,好讓陶嫂子幾個能在作坊上工的,有個住處。”

  ??其實要解決陶大幾人的住宿問題,隻需幾排後罩房就可以了。

  ??不過林秀秀想的略微長遠一些,現在他們算是跟官府有了合作,日後市場對產品需求隻會越來越多。

  ??哪怕往後有其他人家解鎖她的工藝跟方子,那至少也該是三五年之後的事情了。

  ??更何況,就算到了那個時候,其他作坊一時半刻怕也替代不了林氏的招牌。

  ??可現在桃溪村能招來做工的人,幾乎已經全被她計劃上了。要是日後再擴大生產,必然需得打外麵重新招人,或是再買人口。

  ??如此一來,食宿問題就必須要提前考慮了。

  ??相較於後罩房,其實林秀秀更想建造集成宿舍。隻是建造集成宿舍,一來占地,二來不好以作坊來區分。

  ??韓毅在一旁點了點頭,仔細思索一番,說道:“還有機房這邊,可以起成二層小樓。到時候,一摟拾掇棉花紡線、二樓則留個房間讓二妹幾個繪樣子,設置程序,餘下的空餘房間放機器織布......”

  ??倆人你一句我一句,相互補充著自己的想法。

  ??要是放在有鋼筋混凝土的年代,林秀秀自是有更多想法的。隻是眼下,她畢竟不比韓毅更清楚工匠的技藝,所以多半都是采用了韓毅的提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