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見識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8      字數:2819
  楚濂笑著應了一聲,又問了問在地裏修整溝渠的事兒,就帶著唐文元一路往村裏去了。

  ??他沒有直接帶唐文元去韓家,反倒是真帶著他,好生在田間溜達了一圈。

  ??雖然之前已經早有預想,而且也聽鄉親們說過農家無閑田,可真正見到成片成片長勢極好的苞米地時,唐文元還是忍不住驚歎起來。

  ??“真有許多年,未曾見到過如此鬱鬱蔥蔥的莊稼地了。”他甚至能想象得到,若真把桃溪村種地的法子普及開來,不出三年,各地農田就再不會顆粒無收。

  ??百姓安居樂,再度回到過去那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世間似是再沒有比這更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現在的唐文元,哪裏還有先前的懷疑啊。他現在心裏激動地,都快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反正不管怎麽說,等他到了韓家,在見著大著肚子,一臉幸福的被韓毅扶著遛彎的林秀秀時,是結結實實同她拱手行了禮。

  ??至於官威跟架子,在絕對的能力麵前,都是虛無的。

  ??至少,唐文元自詡研究農田多年,也得承認,自己不如林秀秀這一介農婦。

  ??一聽楚濂說,唐文元是打京城來的欽差,不說別人怎麽著,隻說先前見著楚濂就腿腳發軟的林氏,眼下雙腿就又打了個軟。

  ??欽差啊,那可是隻能在戲文裏聽說過的稱呼。

  ??這麽想到,林氏就撲通一聲,先跪到了地上,“給欽差大人磕頭了......”

  ??其實對於農家人的跪拜,唐文元是受的住的。以前在京城時,相較於京兆尹之類的官職,他這專管農作事物的官員,雖然沒實權,可更受百姓愛戴。

  ??甚至各地多少地方,都有專供司農的廟宇享受香火。雖說那裏頭的神像不是他,可也算是百姓對司農一職的認可。

  ??可眼下,知道武朝許是會因著林秀秀的本事而轉好時,他可就覺得自個有些受不起林氏這一拜了。

  ??他趕忙把人扶起來,連連道:“老夫人快起,我雖為官,可見著另媳的本事後,是自愧不如的,又哪裏受的起這一拜啊!”

  ??唐文元說的情真意切,加上一旁楚濂的勸說,倒是免了一院子人此起彼伏的行禮跪拜聲。

  ??倆人在桃溪村這一待,可就待了大半日。

  ??唐文元是恨不能讓林秀秀,把手劄上自個從未聽說過的法子,講個明白。

  ??好在林秀秀也明白,自個種田手劄的事兒,肯定是得了皇帝看重。這件事,對她而言,絕對是大有裨益。

  ??不說自家的產業日後能靠著這一點,壯大起來吧。

  ??至少得了官方認可的她,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抱上了本朝最結實的金大腿。

  ??所以她是真真沒有半點私藏,把自己手劄上的鹽堿化跟各種有可能出現的土地次生災害,都解釋了個清楚。

  ??甚至如今她提倡的輪作製,還有間作種地的理念,也說了一遍。

  ??擔心自己說的太過簡單,楚濂跟唐文元聽不明白,林秀秀索性就直接舉例,“所謂輪作,其實就是在一田地上頭,在同一年度裏輪換種上不一樣的莊稼。就好比同一塊土地,種大豆小麥跟玉米。”

  ??“要是在南方,一年可能收割多茬莊稼,就可以種植水稻、水稻、油菜、水稻、小麥、水稻這樣的反複輪作。”

  ??“這樣地養地,既能保證收成,又能保證土壤條件。”

  ??實際上,林秀秀更想提倡輪作休耕的製度。隻是在眼下的年經裏,要讓田地休耕一季,別說上位者如何想,便是農家百姓怕都要急白了頭的。

  ??她講得細致,唐文元聽得仔細。

  ??沒到不明白的時候,唐文元都會不恥下問。雖然許多地方,他是將信將疑的,可並不代表他心裏不敬佩林秀秀。

  ??韓毅也未曾打擾幾人,隻是會適時遞給自家媳婦一杯溫開水。

  ??看著在兩位大人麵前侃侃而談,不吝賜教的媳婦,韓毅心裏的驕傲油然而生。

  ??“世間田地如人一般,會因地方不同而出現有不同的情況。可不管的怎樣的田地,既是存在,就一定能種出東西來。所以,真正重要的,還是因地製宜。”

  ??“就是這治田的法子,也並非百分之百想同的。”

  ??“且在田地下種之前,糧種的選擇跟處理,也十分重要。”

  ??“另外,不同農作物,會因著習性不同,有自己的偏好。總之要想得了好收成,糧種、土壤、灌溉跟施肥都要做好才行。”林秀秀將手劄之上的記錄講解一番後,便溫聲說道,“要想天下有糧,百姓衣食無憂,這些方麵都需要看重。”

  ??頓了頓,想到前世看過的文獻中,但凡古人總喜歡從古籍中總結經驗查漏補缺。

  ??相較於現代的先進技術,他們更缺少的,卻是研究。

  ??就如同旱稻一般,實際上自古就有,否則她也不會僥幸得了那一圈的旱稻種子。

  ??可在她之前,竟沒人想過大肆種植。

  ??雖說她有專門的農藥跟化肥處理種子,能保證種子的存活。但即使沒有這些東西,隻要精心伺候,未必不能得了好收成。

  ??想到這些,她微微猶豫一瞬,接著說道:“除去自古就有的莊稼種子之外,其實大人不妨著人四下尋找一些野生糧種,經過培養未必不能得了產量更高的新品種。”

  ??就像是雜交而得到的穀米一樣......

  ??唐文元愣了愣,隨後仔細思索這番話,片刻後拱手恭恭敬敬道:“林娘子說的是,這話真真讓本官茅塞頓開張了見識,現在想想以前真是本官狹隘了。”

  ??其實看著麵容還有些青蔥的林秀秀,唐文元心裏多少也生出些或有或無的懷疑。

  ??就如同楚濂猜測那般,他也覺得,這不過二十出頭的婦人,懂的實在有些多了。

  ??若說她逃難路上學來的,都有些說不通。

  ??尤其是先前的資料上,明明白白記載著她曾說自己身在木匠之家,家中父親是靠手藝為生。

  ??那就證明,前二十年,她並沒有多少機會接觸田地。

  ??如此一來,一個從未下過地的婦人,卻能在逃難路上的短短數月時間裏,學到如此深奧的治田種糧技能,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