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絕佳機會
作者:乘風破浪      更新:2021-08-16 16:57      字數:2103
  大爺的嘴唇微動,想說點什麽,可似乎又想起什麽,眼裏的光突然暗淡了下去,止住了話頭。

  李秀成不解,繼續問道:“大爺,你們這村子的天麻一年產量有多少啊?”

  大爺直勾勾地盯著李秀成,不說話,把李秀成看得心裏毛毛的。

  “大爺?你看我幹嘛?”

  “你是想來收天麻的吧?”

  你大爺不愧是你大爺!

  “嘿嘿,大爺,過來看看,這天麻可是好東西,就讓它呆著這山坳坳裏,你不覺得可惜了嗎?”

  “年輕人,別想了,林業局管得嚴著呢!

  “我們村有個小夥子腦子靈,去外麵打工回來的,偷偷拉出去賣,被林業局抓了,還進去坐了兩年牢呢!”

  現在這個時期的這種土政策就是這麽的蠻橫霸道,不過用不了就會被及時更正。

  現在正是國家準備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大力發展的民營企業的時候,通縣所在的江東省,處於兩江匯聚之地,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豐富,屬於重點地區。

  李秀成記得好像再過兩年,江東省這邊要出一個大政策,凡是注冊資本超過五十萬的民營企業,還可以給予企業進出口貿易許可證。

  乘上這個東風,那未來的發展簡直就是一騎絕塵。

  李秀成過去就沒有抓住這個商機很是遺憾,後麵要拿到進出口的資質就是難如登天啊。

  而且受國際社會的影響,國家成立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大搞工業發展,但是對於農副產品的精加工在國內簡直就是一片空白,大部分都是山貨,買不上什麽好價。

  抓住這個空白,直接把產業鏈一條拉通,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壟斷市場。

  多少商界巨鱷就是從食品加工零售發家的。

  江東省這個契機就是最絕佳的黃金機會。

  現在隻要打通林業局這條路,接下來就好走了。

  “大爺,你放心,要是我真要收,我肯定不會坑你們的。”

  “我現在就是了解了解,如果行得通,我才做,犯法的事兒,咱可不能做。”

  “大爺,你們現在村裏的產量都有多少,您清楚嗎?”

  大爺放下煙袋,又看了兩眼李秀成。

  “我們村一共108戶,有60戶種天麻,一年產量大概有七八千斤吧。”

  李秀成在心中快速盤算了一下天麻產量,成本,售價,在心中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利潤。

  以紅廟子村為例,七八千斤的產量,收下來的成本大概在八千到一萬。

  從水路出發過去,運輸成本大概在八百到一千。

  賣到沿海那邊售價初步估計就算十五塊一斤,那就是十二萬。

  刨開額外的其他成本,就紅廟子村這一個村,倒手就能賺10萬。

  這通縣這樣的村子絕不下幾十個,按著這樣算,一年下來,幾百萬的收入是完全沒問題的。

  更不用說,起勢之後帶來的影響,那時願意種植天麻的人,隻會多不會少,這產量還會翻番。

  這心裏一盤算,李秀成對吃下通縣這塊肥肉是勢在必得。

  而且作為見過現代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的人,李秀成還不局限於直接賣山貨。

  李秀成想要拿下天麻,更看重的是天麻背後的藥用價值。

  成立藥材廠,將天麻進行加工,做成中成藥再進行出售,並以此為基礎,打開藥材市場,這才是李秀成的的終極目的。

  隻不過目前條件還不太成熟,沒有成熟的技術將天麻加工成藥材,更找不到合適的人來為天麻背書,隻能就先轉手賣,坐等後續的機會。

  “大爺,你可以給我看看你們這兒產的天麻嗎?”

  李秀成期待地搓了搓手。

  老大爺徑直走向田裏,隨手撿起撂在一邊的鋤頭,瞅了瞅田裏長得茂盛的天麻植株。

  猛的一鋤頭,就從土裏挖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天麻頭。

  李秀成圍在旁邊,瞅著這天麻平相是真不錯。

  “誒,大爺,你們這兒產的天麻都這麽好啊?”

  大爺從田裏爬上來,把天麻往李秀成的腳邊一扔。

  “我們村的天麻長得好些,賣得價格也好些,所以我們村種天麻的人也就多些。”

  “原來是這樣啊。”

  這村子產的天麻要是都這品相,那賺的利潤至少還能再漲一半。

  “大爺,你們自己吃天麻嗎?”

  “吃得少,那麽貴的東西都跟肉一個價了,我們咋會吃。”

  李秀成有些唏噓,養蠶人穿不起蠶絲,種天麻的人也吃不起天麻。

  李秀成繼續又在跟大爺聊了聊,才知道原來他是這村裏的老村長,現在的村長是他兒子。

  當年縣裏讓大家種天麻的時候,他作為村長,就是帶頭的那個,所以算是最早一批開始種天麻的人。

  大爺大部分的土地都用來種天麻了,隻留了兩畝薄田種點一家人吃得糧食。

  因為林業局仗著壟斷市場,經常壓價,所以這日子過得也還是緊巴。

  就是因為這個,都有些人不願意再種天麻了,看不到出路。

  李秀成得到這個信息很重要,這是和林業局談判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通縣作為天麻人工養殖的試點,上麵非常重視,一定的天麻產量是政績的體現。

  但是林業局也不可能完全為了做出政績,拋棄利益,提高收購天麻的價格,以此讓老百姓都去種天麻。

  因為據李秀成所知,通縣現在的天麻大多都傾銷在江東省省城。

  江東省雖然也富裕,但是對天麻的需求量遠不如沿海城市,價格也是相距甚遠。

  所以在這樣的限製條件下,林業局在中間隻能權衡利弊,保持現有的穩定局麵。

  但這樣看似是沒問題的,實則啥都沒撈到,政績做不出,錢也賺不到。

  如果能夠解決好這兩方麵的問題,對各個方麵來說都是好的。

  農民賺到錢,種天麻的積極性就上去了,產量就漲起來了。

  產量一漲,政績就出來了,林業局,通縣都高興,還能順勢打出天麻之鄉的名號。

  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均分的問題,江東和周邊市場李秀成準備留給林業局,他隻做沿海一帶和日後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