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會試結果
作者:漢胄      更新:2021-08-23 18:12      字數:2573
  馬鳴風回到京師,時間正是二月二十四日,這時候其實會試的錄取結果已經陸續出來了,於是就有考官開始填榜,一般情況是先拆被錄取者的彌封,拆完就唱名,唱完名就填榜,拆一名就唱一名,唱一名就填一名,而在貢院得知內情的一些小吏為了獲得賞錢,就與一些報子在門縫中傳遞消息,這些報子就分頭去報喜,以便獲得賞錢。

  僅僅是馬鳴風所在的高升客棧,在那一晚上至少有七名考生獲得了已被錄取為貢士的消息,這其中有馬鳴風所熟悉的方以智和魏藻德。

  因為會試通過之後的貢士參加殿試,就算是最差的也會被賜同進士出身,所以隻要被錄取為貢士,那就意味著已經考中進士了,剩下的不過是名次問題。

  所以在聽到有人中了進士之後,周圍的人無不投以羨慕的眼光,考中了進士絕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從此之後平步青雲,春風得意,尤其是在大明,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已經成為一種傳統,所以考中進士,就有資格衝擊內閣了,這可是大明朝等級最高權力最大的官員等次了,封侯拜相,這就是臣子們最高的追求了。

  正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在看到了那幾個人中式的消息後,更多的考生則是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這一科錄取,如果錄取不了,又要虛度三年的光陰,而這三年間的花費都不是普通殷實人家所能夠承受得起的,更何況是那些本來就窮困的書生?

  馬鳴風也知道考中進士的重要性,畢竟隻有考中進士才有機會入翰林,隻有入翰林才有機會入內閣,等進入內閣成了首輔,才真正可以算得上是有一定的話語權了,在民間可以被尊為相了。

  當然,明朝的內閣跟宰相是有本質區別的,這個不提也罷,但是這在當時已經是人臣的極限,無法追求更高了。

  其實馬鳴風就算真的考不中也沒關係,畢竟他的老爹馬士英會在幾年後擔任南明的首輔,到了那時他的權力自然也不會小了,但是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既然馬鳴風想要把南明打造成一個能夠跟清人相抗衡的勢力,自身的實力資格自然也很重要,他的資曆越高,實力越強,自然越能夠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也更能夠服眾。

  所以考中進士對馬鳴風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能夠得到一個好名次,因為這樣才能夠更有機會被點為翰林。

  不過今天晚上恐怕是沒有機會了,畢竟時間都已經過了三更天了,看起來這一科很可能有些黃了,馬鳴風的心中很是不甘,他實在有些想不通,自己的文章絕對算得上很優秀了,就連老爹都說,如果他當年在考場上,也寫不出這麽漂亮的文章,如果真出這個題目的話,考中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報子沒有找到馬鳴風所住的地方,或者雖然考中但是名次很低,所以才沒有人前來報喜,所以一定要等明天放榜以後才有定論。

  然而就在這時,卻見幾個報子走到了店中,大聲問道:“貴州貴陽府的馬鑾老爺可是在這裏投宿?”

  “是是,馬老爺在東跨院休息。”店主人站起身來,一臉恭敬的說道:“幾位差爺這麽晚了才來報喜,莫非是馬老爺中了五經魁?”

  報子一聽這話頓時笑著說道:“店主人你也是老人了,自然知道到了這時候前來報喜的,都是那些中了五經魁的老爺們。”

  原來在填榜的時候,一般都是從第六名開始填起,等到第六名以後的都填完了才從第五名一直倒著填到第一名,這被稱為倒填五魁。

  正是這個原因,等到倒填五魁的時候,都已經達到四更天了,所以報子才會來的這麽晚,這也是因為馬鳴風所住的高升客棧離得近,有離得遠的,如果能夠接到消息,估計很有可能會在天亮以後。

  隨後店主人帶著報子一起前去馬鳴風所在的東跨院,那幾個報子一邊走還一邊高喊:“恭喜貴州貴陽府的馬鑾老爺高中本科會試第三名!”

  消息傳來,馬鳴風身邊的那些人全都心中驚喜,其實這時候所有人都已經睡下了,就算是馬鳴風也都有了一絲的睡意,可是在聽到外麵的報子喊了這麽一聲之後,所有人全都一骨碌的起來了,他們極為迅速地穿上衣服,一起走出房門,想要從報子那裏看個真切。

  馬鳴風因為準備迎接報子,一直等到晚上三更,所以一晚上連衣服都沒有脫,現在一聽自己高中第三名,立刻從炕上跳起來,穿上鞋子就往外走。

  “請問哪位是貴州貴陽府的馬鑾老爺?”在看到馬鳴風等人之後,報子滿臉的喜悅,恭敬的抱拳說道。

  馬鳴風連忙抱拳說道:“晚生便是。”

  報子連忙說道:“不敢當,恭喜老爺高中會試第三名,想來在一個月的殿試,老爺定能名登金榜,雁塔題名。”

  雁塔題名已經是唐朝進士的風俗了,不過到了這時,雁塔題名的風俗雖然已經不再,可是卻也成為高中進士的代稱了,這名報子其實說的都是廢話,因為會試過了,就意味著進士已經妥了,可是畢竟從貢士到進士還有一步之遙,不管怎麽說這也都算是再進一步,這其實也就是一句討喜的話。

  馬鳴風連忙道謝,同時取出一百兩紋銀,直接打賞給兩位報子。

  兩位報子一看頓時大喜,這位馬老爺又年輕,出手又闊綽,將來絕對前途無量,自然不住的送高帽,把馬鳴風可勁兒的誇了一回,又祝馬鳴風在殿試中名登一甲,進士及第等等。

  馬鳴風笑著命人把報子送走,隨後對大家說道:“今天我們早早的吃飯,然後去貢院看榜去,如果你們有別的事情,也可以自己去辦事,不過不要忘了在日落之前回來,今天晚上我們要去太白酒樓,好好慶賀一番。”

  這個時候卻沒有任何人去辦私事,他們都想跟著馬鳴風去看榜,就連年紀最小的劉兆麒也都歡呼雀躍著要去看榜。

  自從得知馬鳴風中了進士,其中的許多人都覺得跟著馬鳴風混更有前途了,畢竟成為進士已經是功名的巔峰了,就算是外放,最差的也是一個七品縣令,而且就算是縣令,升遷也不會慢了,熬個十幾年最差也會成為知府甚至布政史之類的官員,而如果被點為翰林的話,那升遷就更快了,十幾年的時間如果升遷快的都有可能入閣了。

  而在軍中,如果是個大頭兵,就算升遷再快,十幾年的時間做到百戶都極為稀少,更不用說更高級的軍官了。

  所以如果過說之前這些人願意追隨馬鳴風那是因為馬鳴風的恩義和他們無路可走,現在則是因為跟著馬鳴風能夠混個出人頭地,這讓這些人能夠對馬鳴風更加忠誠,就連俞振龍,原本跟馬鳴風是半師半友的關係,之所以聽馬鳴風的安排主要是出自感恩、兄弟情和幫忙的動因,現在卻又多了一種服從的意味。

  這並不是說俞振龍的人品不好,隻不過華夏一千多年的科舉崇拜和六百年重文輕武的傳統早已經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即便是俞振龍這樣的人也不例外,當初範進不過是中了個舉人,他的老丈人胡屠戶就不敢再打他了,更何況馬鳴風是進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