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細水長流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0-03-01 19:18      字數:2167
  .,

  半成顯然沒達到老越的心理預期。他不鹹不淡地笑了笑,道:“蕭公子說笑了。就算報社確實有不少花錢的地方,也不至於如此不濟。區區半成,實在有負公子仁義愛國的好名聲,還請再斟酌一二。”

  蕭靖訝然道:“足下何出此言?半成已經不少了,一次能收將近二百兩銀子呢。一年下來,便是兩千多兩……難道,這麽多錢還不足以體現蕭某人的一片熱忱麽?”

  老越皮笑肉不笑地道:“這一點點錢,對報社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有什麽值得一說的?公子說起了河東大旱,我聽說河東的一家富戶還蒙皇上禦筆題字“積善之家”呢,為什麽?人家毀家紓難,把家產的一大半都換購了糧食來救人,救活了無數災民,積下了無量的功德!相比他,公子這點又算什麽?”

  蕭靖搖頭道:“話不是這麽說的。那家人的事蕭某也聽說了,我對他們非常敬佩;可是,這就表示蕭某也要傾家蕩產麽?隻怕未必吧!”

  他昂起頭自豪地道:“鏡報問世以來為百姓做了多少事,是有目共睹的,我便不再贅述了。天下蒼生何止巨萬,鏡報難道隻是京城的鏡報?不,它是天下人的鏡報!將來,報紙要鋪開到大瑞朝的每一個角落,要讓“有井水處便有鏡報”成為口口相傳的俗語。

  不過,這都是蕭某的理想。如果稅收走三成,漫說是報社的發展了,就是經營都會出現極大的困難。萬不得已,為了省錢我們隻能少采些消息、少印些報紙,可報紙每少一份,就少了一個能從報紙上得到幫助的人。於我們自己來說,報紙的質量下降不僅對不起讀者,還會影響報社的口碑。時間長了,對鏡報而言便是滅頂之災,將來這世上還有沒有鏡報都要兩說了。

  報社和民間的富戶怎麽能一樣呢?人家是個家庭,隻要田產還在,再從災民中招攬些人做佃戶,日子先將就將就也就過去了。用不了幾年,一家人就可以翻身,甚至能過得比原來更好。

  而報社是個需要經營的地方,要給人發月錢;印報紙、搞合作甚至辦招商會,哪個不要錢?老越啊,我說句實話,三成的稅對鏡報來說就是殺雞取卵,對你對我都沒有半點好處。你也知道報紙的廣告稅能為官府開辟新的財源,那為什麽不讓這財源細水長流呢?”

  如果征上去的稅真的能足額用在公共治理上,那就算人家開口要兩成,蕭靖也也認了。可是,鬼知道這些錢被收走後進了誰的腰包,他才不想做那冤大頭。

  老越又是無奈又是生氣。這人可真是難纏,為啥每次我說出點什麽,他都有這麽多道道在等著?

  “公子一番說教,越某也都明白。可這是公事公辦,容不得半點私情,還請公子多多體諒我的難處。”

  蕭靖笑了笑,耐心地道:“此話有理。國家稅製何其嚴謹,您是公門中人,辦事也講規矩,凡事定然有章可循。若沒有現成的章程,則應該參照類似的例子,定出個規矩來。就好比這報紙廣告吧,它是為商家服務的,按理說應屬商稅。若仿市稅例,則應三十稅一,收三成便征了原稅額的近十倍,如此高的稅率,誰都負擔不起。”

  他頓了頓,又道:“蕭某與不少印刷作坊打過交道,自然也知道些虛實。我還記得按本朝的稅製,印刷書籍是不需要繳稅的,不知可否說錯?報紙雖不是書籍,卻也與之十分相近,畢竟都是印製出來供人閱讀的印刷品……既如此,為何老越你一開口就要三成,到底有何依據?”

  這話就說得不很客氣了。被人當傻子上門要錢,任誰都會有些怒氣。蕭靖憋著火解釋了這麽半天,人家還是不領情,他也隻好把話說得直白一點。

  “豈有此理!”老越一拍桌子,怒道:“我跟你好聲好氣地講道理,你卻百般推脫,真當我是三歲小孩子麽?我就不信了,報社怎麽可能像你說得這般窮?你可有真憑實據!”

  蕭靖淡笑道:“憑據自然是有的。小雅,拿賬簿來!”

  侯在屋外的董小雅很快就送來了厚厚的賬簿。按說,這東西不應該隨便給外人看;可是,蕭靖才不在乎,隻要你看了以後別再找我麻煩就好。

  老越翻看了一會兒,臉色緩和了不少。

  蕭靖對稅務的事早有防備,是以報社的賬也做得滴水不漏。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個漏財的大漏勺,邵寧就經常說他“花錢太誇張”,是以報社每個月真的沒什麽結餘。

  偶爾有些意外之財,比如陸家的賠償之類的,蕭靖都把錢財妥善保管好了,並沒有算在總賬裏。

  “您也看到了,我確實沒誆您。”蕭靖聳了聳肩,道:“光是印刷的費用,就非常嚇人。報紙現在有八處合作印刷點,還有自己的印刷作坊。三天一期報紙,一個月就是十期。每一處印刷點都有紙費、料費、人工費、損耗費、運輸費……光是這些加起來,就有多少錢?

  再比如招商會吧,您可能奇怪,為什麽要花那麽多錢?嘿,不花錢行麽?來的可都是京城商界的大人物,你不搞得體麵點,誰來給你捧場子啊?誰舍得給你一個窮小子掏銀子?一來二去的,這錢可就海了去了。哎,報社確實有這許多難處,還希望您能體諒……”

  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誠然,商人本身在大瑞朝沒什麽地位,可以隨便被人搓圓捏扁;可,那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背後都站著豪門貴族,或者說他們不得不依附於這些傳統勢力。而鏡報一直以“商界精英的盟友”自居,用報紙為他們提供了無數的便利和發展的機遇。兩者的利益,早就捆綁在一起了。

  許多巨商與鏡報關係親厚,這也是人盡皆知的事。真把蕭靖惹毛了,他就跑到招商會上搞個廣告位大加價什麽的……到時,商人們固然會有怨言,可也一定會有人向上遞話,因為這影響了更深層次的利益輸送;最後,縣裏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三成?你也真張得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