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4-05 23:09      字數:4185
  這無疑是一件象征性的事情,其實自從布爾大法官離任之後,小鎮人一係和養殖場一係之間就已經沒有那麽多的仇恨,再加上麗娜聖女從事宗教事務之後,不再多管俗世,雙方之間的關係其實有一定程度的緩和。

  尤其是隨著易魁洛穩固之後,人族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尤其是多次的勝利,使得易魁洛不斷擴大,人族基本上每一個人都分到了數百畝的土地,即便是最窮的人族,如今也是一個小地主,再加上政府層麵各個基層都有特權,因此他們的生活在兩百多年以後,早已經是社會中上階層的人,彼此之間其實沒有太多的差別。

  因為小鎮人和養殖場人最大的區別便是知識上的差別,小鎮人沒有被禁錮在養殖場中,他們被血族允許保留一部分與修煉沒有關係的知識,因此在對於人族的了解,以及對於一些知識的運用上,要更多一些,而養殖場人被作為牲畜一般養大,連文字都不認識,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確實很容易互相區別。

  但兩百多年過去,如今的人族早已經不是從前的樣子,無論是養殖場的後代還是小鎮人的後代,雙方在易魁洛都是接受自己階層最好的教育,根本不會有太多的差別,但因為成見太深,雙方雖然想融合在一起,但始終缺少一個契機。

  每一代的父母在培養自己的孩子時,依舊會把自己的祖先來自於養殖場還是小鎮人教給自己的孩子,同時雙方之間互相詆毀,小鎮人認為養殖場人沒有文化,野蠻粗魯,而小鎮人則認為養殖場人當初通過背叛人類族群,從而獲得了苟且偷生的權利,雙方之間依舊互相看不順眼,但其實這些東西,流傳那麽長的時間,兩百多年,以二十年為一代,也就是十代的時間,其實對於如今的人族少年少女們來說,祖輩的仇恨早已經淡忘的差不多了,但因為兩百多年來,一直都是如此的家庭教育,因此雙方之間的關係,雖然談不上壞,但彼此之間也是幾乎不怎麽往來。

  而如今,霍華德便是這樣一個契機,作為國家實際上的行政一把手,他的地位和聲望可以讓人族更加團結在一起,尤其是在這個大部落日益壯大的時候,人族就更加需要團結,所以他雖然不是易魁洛最為有才華的候選人,但最終人族還是決定把他推到那個位置上,讓他可以作為雙方團結的象征,以保證人族始終在易魁洛議會占據主導的地位。

  至於君克爾則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領地,並且將家族的爵位讓位與自己的長子,他自己則是開始回到鄉間,照顧自己的子孫去了,對於君克爾,整個易魁洛無疑都非常的尊重,在他告別之際,維克多利特別向他頒授王國大十字勳章,以紀念他的功勳。

  而他的長子也正式繼承德爾大公頭銜,開始參與議會政治,君克爾的退出,表明老一輩的政客們幾乎全部告別政治舞台,新的時代已然來臨,相比起開創國家的老一輩來說,這些新一代成長在易魁洛的強大世紀,因此對於國家要更加的自信,但同時也會帶來很多的問題,比如種族歧視開始逐漸顯現,以及對外擴張的傾向開始壯大。

  不過幸好老一輩的人雖然退出政壇,但大部分還都活著,隻要有他們在,易魁洛要改變國策還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而對於霍華德來說,其實更多的還是跟隨君克爾的道路,繼續推進鐵路的修建以及城市化的工程。

  至於從暗夜人帝國處所得來的殖民地,則是在雙方的合作之下,正式完成交接,其間有幾場叛亂也被阿爾文逐漸平定,不過始終處於混亂的狀態,因為沒有王國法律的保護,因此在承受巨大經濟壓力之下的貴族們,幾乎是毫無限製的對這片土地進行剝削,起義幾乎是此起彼伏的。

  不過因為他們著實沒有什麽戰鬥力,因此無論什麽起義,都無法在易魁洛的軍隊之下堅持太久,而這種殘酷血腥的統治,也讓這片地區的人口不斷下降,一些人開始往外逃,而還有一些則是因為違反領主的法令,從而被全部殺死,剩下一部分則是被領主強製帶走,前往礦山去開礦,以獲得足夠的資金來運作自己的公司。

  這些都讓新殖民地的民眾幾乎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短短三年的時間,因為各種原因而造成的死亡人口就達到三百萬左右,可見易魁洛在國族上的差別已經到什麽地步,這些貴族根本不尊重這些殖民地上的人民,而政府對此也是不管不問,偶爾有媒體報道其中的慘象,也很難激起民眾內心深處的同情心。

  因為對於民眾來說,這些人並不是自己的國民朋友,而隻不過是一群奴隸而已,奴隸死了又跟他們有什麽關係呢?如今的易魁洛,確實跟剛剛建國時已經完全不一樣,當初衣衫襤褸,一路蹣跚走來的人,幾乎都已經老去,埋在了墳墓裏,如今新一代人,生活在嶄新的世界中,他們從來不知道曾經的祖輩是多麽的辛苦,也曾經跟這些奴隸一樣,為其他國家做牛做馬。

  偶然看到,也隻不過是在曆史的教科書上而已,但時間畢竟過去太久,對於新一代的人來說,那隻不過是一段曆史而已,與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可以說如今易魁洛的年輕人們與其他帝國的人有什麽不一樣,其實也已經沒什麽不一樣,唯一的差別或許是他們接受過更好的教育,可以用更加優雅的詞匯來描述這件殘忍的事情。

  以及他們掌握著媒體,其他國家所造成的悲慘故事,會被他們拿來報道,而易魁洛自身所發生的悲慘故事,則被刻意掩埋,可以說如今的易魁洛,確實變得不一樣了,他不再崇尚種族平等,也不再崇尚部落平等,而是像其他國家一樣,展現出帝國主義的模樣。

  不得不說,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經曆的場景,當他變得足夠強大時,就會開始瞧不起那些比他們弱小的國家,這是人類的天性,欺弱怕強,曾經的易魁洛需要忍辱負重,而如今的易魁洛,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告訴別人,他們並不比其他的帝國來的弱,至於那些後來歸順的部落,在他們的眼裏,也似乎是低了一層,不再跟他們一樣想,享受不同的地位。

  即便是本土的小部落人們,在提起殖民地上的部落時,也會用一種嘲諷的語氣,他們在易魁洛王國內本身就是弱者,是被大部落和中型部落欺負的存在,但在麵對殖民地上的那些部落時,他們卻要比大型部落更加瞧不起他們,不得不說,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人類的通病,不過這也正常,這些小部落如今雖然被大型部落和中型部落欺辱,但他們好歹是易魁洛的正式國民,想要一個易魁洛人應有的所有權利,他們可以接受四年義務教育,同時可以享受同等的工作機會和待遇以及福利,他們可以進入政府機構擔任公職,同時可以參軍,而這些權利,在殖民地全部不存在,相反他們要承擔極為嚴苛的稅收製度,包括那些被議會直接管轄的城市,這就是戰敗的下場。

  但其實這些部落也非常的無辜,戰敗跟他們沒有關係,那些戰敗的部落都被吸血鬼們帶走,搬到了原本屬於他們的地方,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園,而他們則背井離鄉來到了這片地方,途中死了不知道多少的人,原本以為來到易魁洛之後,他們的生活會好起來,但結果卻背道而馳,承受嚴重經濟壓力的易魁洛,將他們直接變成了殖民地上的人民,殘酷剝削,使得他們的人口不停的下降,連嬰兒的出生率都開始下降,可見這種剝削到了什麽程度。

  可以說,這些部落是非常悲慘的,在暗夜人帝國被當做可以犧牲的籌碼,在易魁洛王國也被當做畜生一樣對待,他們的生活不見天日,是著實非常慘的一群人,但現實往往就是如此殘酷,沒有一個強大的部落和政權來支撐他們,這些弱小的民眾就會任人魚肉,易魁洛境內的小部落們許多也是如此想。

  自己在易魁洛王國雖然被剝削,被欺辱,但比起其他國家的小部落們被隨時像畜生一樣趕來趕去,他們的待遇無疑要好得多,且大型部落和中型部落雖然瞧不上他們,但在對待他們的時候,也不可能將他們當做奴隸一樣,隨意處置,他們終究是這個國家的國民,因此他們的心中還有那麽一絲絲的慶幸,起碼他們當初站隊的時候,沒有選錯目標。

  尤其是如今隨著易魁洛的城市化率越來越高,這些小型部落的民眾也可以到城市中,分享易魁洛發展的機遇,而他們原本那些繁重的農業勞動,則由殖民地的人代勞,如今易魁洛已經開始流行將殖民地上的人進行買賣,從而讓他們進入到內陸,從事農業勞動。

  這些勞動力深受地主們的喜愛,因為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易魁洛人民開始進入城市中生活,而農村之中的人口開始越來越少,地主們雇傭農戶來種地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原本他們賺取的傭金開始不斷的減少,在這過程中,這四千萬勞動力自然成為了搶手餑餑,首先這些人非常便宜,相比起給農戶們土地,然後讓他們耕種,繳納租金,這些奴隸可以以更加廉價的方式進行雇傭。

  同時這些人沒有法律的保護,即便死去,也不會有任何人來管他們,所以地主們在缺少勞動力的情況下,便願意去雇傭這些奴隸來為自己工作,而易魁洛政府也是允許的,畢竟他們從地主們的手中搶奪了大量年輕的勞動人口,如果不給他們其他勞動力作為補充的話,那麽易魁洛大量的土地都將荒廢,而地主們的收入銳減,這會造成社會的動蕩,尤其是對於基層來說,就更是如此。

  所以易魁洛在這件事情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讓小型部落的人們在麵對這些殖民地上的人們態度會更加的高傲,因為一般中型部落的人和大型部落的人都生活在城市中,他們的生活中很少會接觸到殖民地人,往往是通過報紙和傳聞來形容這些人,而小型部落的人,生活在農村的話,基層生活就會接觸到這些人,當這些人在你麵前不停鞠躬的時候,優越感自然會油然而生。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同時心中也會對易魁洛更加愛戴,畢竟如果沒有易魁洛的保護,他們這些小部落也都會被其他國家蹂躪,在這件事情上,反倒是讓易魁洛變得更加團結起來,隻不過團結的是國民,至於那四千萬不到的殖民地人,自然是被人們忽略的,可以說易魁洛的發展過程中,從原本對內壓迫小型部落開始轉向壓迫殖民地人民,帝國主義的模式正在漸漸開始發揮其作用。

  而這是不由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另外一方麵,各大鐵路也重新開始擴建,南北貫通的鐵路不停的穿梭在易魁洛的土地上,使得易魁洛的城市化率不斷的提高,以六大都會區城市人口全部突破一千萬作為標誌,整個大都會區全部整合完畢,如果從高空俯瞰下去,這些大都會區就像是一個個的巨無霸,每一個都是由十幾二十個城市所組成,中間連一寸多餘的農田都沒有,到處都是人為的建築在土地上,密密麻麻,猶如是蜜蜂的蜂巢一般,盤踞在土地上,直到此刻,人們才會感慨科技帶給人們的改變,這樣巨大的都市,在以前人口二十萬便叫做大城市的時代,是絕對不可能想象的。

  單單是每天運送到城外的糞便,垃圾都足以車載鬥量,而運行這樣的城市,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在這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大都會區的公務員數量就以十幾倍的數量暴增,原本幾百名公務員的模式根本無法運轉這些上千萬人口的大型都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