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5      字數:4079
  資本的上升,使得鐵路的建造變得更加財大氣粗,同時與火車相關的行業也開始大規模的擴張,鋼筋水泥,魔法燈具,石雕,藝術品,等等,原本這些行業之中,很多人都在觀望之中,或者隻是緩慢的增加工廠生產量,畢竟他們也不確定火車這一新的交通工具是否會長久的建造下去,還是在熱火朝天一陣子之後,快速轉冷。

  這畢竟是難以預測的事情,所以真正敢全範圍投資的人還是非常少的,而如今,看到鐵路運營公司的股票漲到這種程度,所有人的信心都開始暴增,許多沒有進入到鐵路係統的貴族和商人,也紛紛開始購買與之相關的概念股票,如此一來股市大規模擴增,從原本的一萬三千點,漲到一萬六千點。

  這其中一點等於十萬所羅門貨幣,增長三千點,等於是增加三億所羅門貨幣的股票價值,這無疑證明了市場對於未來的信心,而企業在得到這些新的資金之後,自然是大刀闊斧的開始擴增自己的產量,同時原本規劃在火車站周圍的土地也紛紛開始成為熱門的競標地點。

  火車站的出現必然帶動繁華的人潮,這是建造商圈最為理想的地方,甚至可以為一個城市帶來新的繁榮,而鐵路運營公司,在收購土地的時候自然也想到這一點,所以在收購土地的時候,將火車站周圍的大片土地也全部收購下來,等到如今商人們開始爭搶的時候再賣,也算是挽回一部分購買土地所造成的損失,等於是把這部分錢轉嫁到了這些商人的手中。

  不過這些商人也不會虧,買下土地之後,隻要他們經營有道,很快這些土地就會產生利潤,說到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原本擁有土地的人如今賣掉土地之後,就能夠得到大量的錢,而鐵路運營公司再將這些土地賣給商人們,商人們也可以借此賺錢,沒有人會在這一個環節中受損,,因為易魁洛的市場蛋糕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上衝刺,這一點從股票交易期貨市場新一年的手續費就能夠看得出來,相比起去年,足足增長一千萬所羅門金幣的手續費,證明了股票市場真正的繁榮。

  這同時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外資開始更加的看好易魁洛的資產,所以許多吸血鬼們,矮人們,也開始紛紛將自己的家族資產送到易魁洛來進行投資,畢竟那些錢放在自己家裏,隻能夠吃灰,而在易魁洛,在如今股票進入全麵牛市的情況下,隻要不是太過於蠢笨,那人人幾乎都是巴菲特,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讓自己的資產增加一成左右。

  這對於本就擁有龐大資產的他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收入,所以更多的貴族,開始把自己的錢放到股票市場來,而一係列的金融機構也應運而生,這些服務機構,其主要的工作,便是幫助這些貴族和商人,來管理他們的股票。

  在以前,股票市場的規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為一共能夠上市的也沒有幾隻,再加上交通工具的問題,所以真正炒股的人其實並不多,許多貴族也不在乎這一些,而如今隨著火車的誕生,人們在炒股上,自然就有更多的便利,同時股票的牛市,許多傳奇,在報紙的渲染下,使得人人都希望通過炒股拿到一筆財富,所以很多的人,甚至是一部分的中產階級,都開始投資股市。

  而如今的股市相比起剛開始的時候,股票也越來越多,整個末卡維證券交易市場中,登記的股票一共有三百四十支左右,看起來數量不多,但這些企業和公司,以及財團全部都是易魁洛最為強悍的財團,隻有他們才能夠登錄在證券交易市場中,而這些企業的市場總額達到十六億所羅門貨幣,相當於易魁洛政府十二年的財政收入,這無疑是一筆十分龐大的數字,且如今還在上漲。

  在這種狀況下,自然願意投資股票市場的人越來越多,但很多人是不會的,因為股票的增加,股票的難度也呈指數型上漲,哪一個股票更賺錢,哪一個股票不賺錢,這是一件很難決定的事情,而這個時候,金融集資公司無疑就可以幫助他們。

  他們負責把人們的錢集合在一起,然後幫助他們進行投資,這種公司的出現,證明金融市場開始真正成熟起來,許多人開始把自己的錢交給這些金融公司來處理,而他們也確實能夠賺到錢,這使得更多的人願意把錢給他們,從而很快這些公司變成一個個的龐然大物,議會自然注意到他們,畢竟這麽多的錢在他們的手裏,這對於金融市場會不會產生波動,他們還是很懷疑的,但無奈這些金融公司,一個個都是納稅大戶,每年都會為易魁洛帶來十幾萬的所羅門金幣,因此最終議會也沒有對他們進行什麽限製,這為之後的金融股災爆發,埋下了伏筆,不過此時,這些金融公司無疑是在為易魁洛做著很大的貢獻。

  而與此同時,許多公司,包括外國的公司和集團也希望能夠在易魁洛上市,從而可以在投資者的手中獲得大筆的資金以開拓自己的產業,在這一方麵,自然又誕生出一大批的金融公司,來服務與他們,而如今易魁洛,也推出了一係列的促進股市發展的計劃,也允許外國的公司能夠來易魁洛上市,畢竟股票交易所帶來的手續費,每年就是上千萬的,如果有更多的公司上市,有更多的股票在市場流通,對於易魁洛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

  而如何發掘這些公司的價值,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安穩的上市,這又是一個商機,因此許多與政府有關的人員開始進入到金融市場,成立一個個的谘詢公司,公關公司,同時將這些數據與自己的合作金融公司共享,這一個從上市到購買股票的產業鏈開始形成,標誌著史上最為賺錢的金融市場,開始在易魁洛這片商業的熱土上成熟起來。

  而這個產業,無疑是非常賺錢的,這也讓易魁洛擁有更多的稅收去建立起更加龐大的學校係統,以及醫療係統,同時改善人民的生活,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權利去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

  除此之外,如此巨大的資金湧入到鐵路運營公司中,這也讓設計師和規劃者們對於鐵路本身也有了更加充足的資金,從第二年開始,除了已經在建造的三條鐵路之後,西部鐵路和東部鐵路也都陸續開工,分別自己的中心城市作為核心,開始建造,兩條鐵路分別為一千七百公裏和兩千三百公裏為規劃開始建設,打造一個真正的大都會區。

  這個消息一宣布,易魁洛的各項指標也都開始往上升,同時君克爾也開始執行自己的計劃,那就是加速讓小部落的民眾進入到城市中來,如今的各大城市,工廠對於員工愈發渴求,無數的訂單朝他們湧來,除修建火車站所需要的材料之外,外圍的商場修建,自然也需要新的材料,同時城市的稅收提高,也要修建一大批的基礎設施,比如美術館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來進行,而大量人口的湧進,使得服務業的需求增加,自然也需要人口來增加服務生以及管理人員,如此一來,整個正循環開始持續發力,農村中的人口開始快速向周圍的城市靠攏。

  大量在都會區中的農田開始變成城市的一部分,高樓大廈在其上開始建立起來,在這些都會區,你越來越少的能夠看到農田的出現,而因為火車的發明,原本大都會區的糧食,百分之七十要靠附近的農田來承擔,但如今火車則讓糧食問題變得不再那麽迫切,大城市完全可以從千裏之外運送糧食過來,因此這些靠近城市的農田,自然也不再那麽需要,政府政策的放寬,使得大量農田開始消失,後世意義上的超級都市,開始漸漸在易魁洛遍地開花。

  六大都會區,以因斯布魯克為首,率先突破一千萬城市人口的大關,大量本地區的農村人口被合並入城市之中,同時周圍的城市開始向因斯布魯克擴充,人口不斷的增加,無數的工廠在地麵上拔地而起,工人數量在這一年的時間裏,便增加超過兩百萬人口,工廠突破一萬工人的數量也從原本的四十一個,增加到一百四十餘個,萬人工廠的增加,使得易魁洛的工業化正式邁上快捷通道。

  而大規模開放公司上市,無疑也有這個好處,這些公司一方麵會給易魁洛繳納大量的稅收,同時得到資金的他們,也可以在易魁洛廣泛開設工廠,這些工廠就可以吸納人口,這對於易魁洛的城市化是有著很大幫助的,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易魁洛也提出很多的法案,希望能夠促進金融的發展。

  在這一年裏,整個易魁洛無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大量的鐵路公共工程修建完畢,無數的人開始乘坐火車,來往於各個城市之間,同時廉價的運輸成本,以及更為發達的金融體係,使得商品的價格下降到了一個幾乎人人都能夠買得起的地步,如此一來,商品經濟更加發達,某一種商品不再隻有一種貨物可以選擇,而出現多種商品共同角逐的場景出現。

  就像以前,肥皂隻有一個牌子的,因為生產量有限,全國隻有中產階級以上才能夠用得起肥皂,需求量小,一家公司往往就能夠全部吃掉,根本不需要第二家,而買家即便心裏不滿意這些肥皂,也因為隻有這麽一家在生產,沒有第二種選擇。

  而如今,隨著城市化的人口急劇增加,同時肥皂的價格因為原材料的運輸成本下降,所以商品價格也下降,即便是工人階級也能夠買得起,如此一來,原本用肥皂的人口大約是三百萬,而如今則擴充到七千萬人口,甚至許多農民在家裏都開始用肥皂,市場的擴大,自然使得人們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而這麽龐大的市場,也能夠養得起更多的肥皂公司。

  如此一來,自然有公司會在其中開拓市場,第二家肥皂公司,第三家肥皂公司,彼此推出不同的產品,從而使得客戶們,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而商品經濟也得到長足的發展,這是以前所沒有的,而如今,這種現象正在各個行業之中,蓬勃發展,在以前,隻有貴族們可以有選擇商品的權利,而中產階級和底層是沒有選擇的機會的,而如今,隨著消費的增加,市場的擴容,整個消費市場正在蓬勃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行業內,都開始出現多家公司共同角逐的場景出現,這在以前是絕對看不到的。

  這無疑使得人民群眾的生活開始變得更加豐富,也更加個性化,以前他們隻能夠選擇買可以買到的商品,而如今他們則可以去買自己想要的商品,龐大的市場促進市場的細化,而這些產品在易魁洛經過試驗之後,再賣到其他的國家去,占領他們的市場。

  這其中的原理也不難理解,就像現代中國剛剛開放的時候,放眼望去,許多高端品牌幾乎全部都是外國貨,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外國的商品通過他們龐大的市場,經過了細分,不像中國,往往電視機就是西湖牌的,手表就是上海牌的,自行車就是鳳凰的,收音機就是浦東的,他們有各種各樣的選擇。

  而在中國,同樣也有消費個性化的需求,但因為當時本身市場很小,沒有辦法培養出自己的本土品牌,而外國品牌搶占先機,利用自己產品豐富和資金雄厚的特點,開始在中國布局,最終吃下中國最大的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