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4      字數:4310
  當然,為了保證君克爾能夠當選,或者說,為了保證人族能夠當選,自然其中也就會有那麽一丁點小貓膩,不然人族議員僅僅隻有一百人不到,隻要有幾派相互勾結,人族就有可能落選,那到時候這個國家就真的不是人族的王國了,這是所有人都不可以接受的。

  犧牲如此多的同誌,若是最終因為人數的原因從而使艱苦奮鬥的成果付之一炬,無論誰都不可能接受這一成果,起碼百年之內沒人能夠接受,至於後代子孫在於異族相處的過程中,能不能夠實現融合從而接受這一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也不是君克爾等人能夠掌控的。

  起碼從現在開始,這個國家還得是人族來掌控,如今的人族剛剛從血族的奴役中掙脫出來,對於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度充滿著熱切,此刻讓他們交出最高權力這是不可能的,至於未來會不會將議長變成真正的選舉產生,君克爾不否認這一結果,起碼國王並不經過選舉,因此無論如何,人族始終掌握有三權之中的一權。

  或許在兩百年,或者三百年以後,人族能夠心平氣和的看到一個異族成為議長,帶領人民也猶未可知,但起碼現在不行,大家顯然並不放心讓異族來領導這場戰爭,因此,雖然製定了議會的法規,但也通過其他的手段,以避免除人族之外的人登臨議長的位置,畢竟如今聖子尚且年幼,若是讓異族擔任議長,沒人會放心的。

  其中第一條便是戰時法令,如今易魁洛正在與血族作戰,此時若臨時更換議長,必然會對整個國家產生巨大的危機,因此在國家和平之前,議長將不進行任何的選舉,隻由君克爾個人出任,直到戰爭結束之後再進行改選。

  另外一點則是將議長的任期定位十年一屆,並可連任無期限,這樣一來,君克爾就能夠始終保持議長的位置,而不至於因為年齡的問題而被迫離開,至於第三點,則是規定選票的權重,當然,這裏麵自然不能夠涉及到種族,不然就有分裂的危險,因此隻使用財富,或者是土地來平衡選票的輕重。

  比如人族的公爵,所擁有的土地達到十萬平方公裏,那麽他所擁有的票數就等同與四個擁有兩點五萬平方公裏的公爵,而在土地上,因為消滅了大量的大部落以及中小型部落,因此人族如今在易魁洛所占據的土地大概是占整個國家大約三成左右,其上的人口非常的少,但土地確實很龐大,單單一個堪培拉,所擁有的土地便是一百萬平方公裏,其中八十萬是屬於人族的。

  可以說為了這一點,君克爾和多勒早就在布這一個局,當初驅趕堪培拉境內的部落離開堪培拉,前往其他地方,就是為了能夠讓人族占有更多的土地,而這一點無疑是成功的,人族的議員不到議會的七分之一,但所擁有的土地卻是十分之三,因此投票的比重就要大得多。

  除此之外,人族還大力拔擢附屬部落,將塔塔爾人,北落基狼族都列為是公爵,同時賜予他們大量的封地,並且將許多中小型部落賜予他們作為封臣,從而極大的增強這些部落的實力,以使得他們所擁有的土地麵積也擴大十倍不止,這樣一來,人族所擁有的土地加上附屬部落所擁有的土地,大約占據整個王國的四成左右,這便是巨大的優勢。

  同時人族還通過將中小型部落賜予大型部落作為誘惑,將許多大型部落拉攏過來,這樣的話,人族起碼能夠保持一兩百年議長的位置而無可動搖,而君克爾和多勒都相信,這麽長的時間裏,人族必然會更加強大,到那時,無論是誰來當議長,那麽作為國王的聖子一脈,都將可以憑借人族龐大的力量,將整個國家控製在手中,這就是兩人的策略,也是人族的集體智慧。

  通過這一種方法,縱然會有人不滿,但卻不是因為種族問題而不滿的,矛盾就得到了轉移,同時通過土地來賜予投票的加權,無疑也是十分合理的事情,當然,這座人類也自然會受到反噬,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人族所掌控的土地,大部分人煙稀少,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無人區,而將這麽多的中小型部落從土地上趕走,自然給了大部落們吞並的極好借口。

  這也是為什麽君克爾和多勒要把這些中小型部落冊封給大型部落的原因,因為本身就已經很難拿捏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做一個順水人情,一方麵算是承認了這些大型部落控製中小部落的合理性,另一方麵也通過這一點,將整個王國的製度得以確立,從國王到公爵,侯爵,依次為伯爵,子爵,男爵,勳爵,騎士,每一個階層都層層細分,然後層層隸屬,建立起一個組織嚴密的國家。

  這無疑充滿了無窮的政治智慧,也極為符合如今人族所麵對的情況,相反,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若是妄圖想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王國,反倒是不可能的,單單是部落的叛亂,就足以讓人族筋疲力盡,更何況是與血族開戰,或者是包圍國家不被侵犯。

  通過這一場建國運動,可以說在尚貝裏的君克爾等人,算是初步將整個國家得以穩定,當然,這其中一定還會有變動,也會有投機者產生,但起碼在大局上,這是一個無論人族還是其他種族都能夠接受的結局,他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權利和自主權,而人類則得到了整個王國。

  接下來自然是要整軍經武,將這些散落四處的力量糾集在一起,與矮人和精靈們一道,去摧毀血族那最後的堡壘,為此,君克爾和多勒,以及新成立的議會,立刻開始向整個王國發布命令,無數的部落開始篩選強悍的士兵,無數的物資開始向著尚貝裏集中,四十萬大軍遠遠不夠,君克爾需要更多的軍隊來應對即將到來的慘烈戰爭。

  而身處於多明尼加的喬治則在為大軍不停的籌措糧草和兵甲,同時也在積極的準備著過冬所需要的物資,經過長久的戰爭,如今許多部落在過冬準備上都明顯不足缺少糧食,缺少衣物,缺少煤炭或者是木柴,這些都需要喬治來管不然這一個冬天,會有大量的人無法挨過去。

  若是放在血族時代自然無所謂,因為血族也根本不在乎自己治下子民的死活,而血族自己也沒有脆弱到會被寒冬所吞噬,但人族不一樣,既然人族提倡種族平等,又自己標榜自己是共主,是盟主,既然如此,自然不可以對這些部落見死不救,尤其是一些小部落,若是放任下去,滅族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這是建國的第一年,若是在這個時刻,人族便不去針對這些困苦的人做出盡可能多的幫助,那又讓誰來相信,人族是真的認同自己口中理念的那個種族呢?因此君克爾在聽阿爾瓦等魔法師一致諫言,認為今年冬天將會十分難熬之後,便立刻寫信給喬治,讓喬治暫時不要準備國王登基大典,將修建教堂和聖腓特烈區等一切物資用來提前準備過冬所需要的一切,要保證盡可能的讓更多的人活下去。

  尤其是小部落,這些部落在血族的時候沒人管,也沒有任何的權利,若是此時人族能夠拯救他們,他們必然會死心塌地的跟隨人族,而小部落占據著易魁洛的絕大多數,他們的實力雖然弱小,但人口眾多,他們是這個國家賦稅的來源,物品的生產者,城市的建設者,是這個王國的基層,若是能夠抓住他們的心,那麽人族的統治在基層才能夠穩固。

  喬治也十分認同君克爾和諸位人族公爵的看法,順帶說一句,自建國以後,像多勒,克裏斯等人,都已經因為功勳而晉升為公爵,如今人族的公爵大約有十四位左右,都是為人族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其中除了少部分已經趕赴領地就任之外,大多數人都留在尚貝裏,負責協助君克爾一同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易魁洛所采取的製度是分封製,那些部落的公爵,侯爵,伯爵或者是子爵,男爵,自然是有封地的,而人族的各位貴族自然也是擁有封地的,隻不過與部落們不同,人族雖然擁有封地,但如今大多數的貴族並不前往封地就任,而是繼續待在軍隊裏,即便到戰爭解散後,人族的各位貴族們也依舊會留在軍隊中,組建常備軍,以保證王國的軍隊擁有十足的戰鬥力。

  往往要到年紀老邁,無法再提槍上陣的時候,才會隱退,然後讓新的年輕人來擔任這些軍隊或者是政府中的位置,在此之前,他們是不會前往封地就任的,而對於異族部落來說,這也是人族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畢竟這些貴族若老是在自己的領地待著,那麽人族對他們施加影響力自然十分有限,若是能夠讓他們像人族自己一樣,全部都居住在人族所掌控的城市裏,那麽人族對於各大部落的控製力自然會加強,當然,這些都是以後才會討論到的時候,在建國會議之後,大部分的異族公爵和侯爵們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領地,開始為人族組建軍隊和選拔人才,隻留下一小部分,建立常務議會。

  這個機構是在議會不召開的前提下,代表議會做出決定的機構,其主要存在原因是議會的人員過多,且都是各大部落的家主或者是酋長,事務繁忙,同時地位尊貴,,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能時刻保證議會的滿員,因此便組建常務議會,每屆二十人,三年一輪換,戰爭時代則不動,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議會可以行使權力,監督議長。

  這樣的製度可以說很粗糙,但要讓人族臨時想出一個更好的製度來,無疑也是癡人說夢的事情,畢竟一切都太過倉促,要想設計出更加縝密的製度,不僅僅需要時間去思索,也需要智慧去構思,而對於如今的人族來說,更多的智慧和時間需要用在如何贏得勝利上,至於政治和製度上的構思,隻要保證這個國家的穩定,就已經是萬事大吉了。

  而喬治手中的任務自然也十分繁重,他立刻命令手底下的奴隸和部下們立刻停止對於聖腓特烈的修建,這裏原本將被用來成為國王登基的場所,對於傑娜和君克爾是有過爭辯的,傑娜認為登基典禮應該在伊思普爾舉辦才行,那裏是人族崛起的主要場所,因此在那裏再合適不過。

  但君克爾卻認為末卡維要更加合適,理由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末卡維作為交通要道,在這裏舉辦登基大典,將可以使各大部族的領袖們能夠更快速的集結,如今是戰時,自然需要速度一些,不然拖延的時間過長,若是前線出現變故,必然會使得情況變得十分危急。

  同時末卡維的規模也足夠的大,許多娛樂設施和住房宿舍,雖然經過破壞,但大體上還是維持著非常堅固的結構,再加上如今有諸多異族的裝飾,算得上是一座繁榮的都會城市在這裏接待四方的來客,不會像伊思普爾一樣那麽局促,這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

  當然,更重要的是,君克爾並不想讓除伊思普爾之外的人族感到疏離,是的,正如傑娜所說,伊思普爾對堪培拉人民來說很重要,無論是養殖場人還是小鎮人,他們更加希望能夠在伊思普爾舉辦,君克爾也同樣認為應該如此,但最終他否定了這一提案,因為人族並不僅僅隻有伊思普爾人而已,如今的人族,除了伊思普爾的三萬多人之外,尚且還有數百萬人口,他們來自世界各地的養殖場和小鎮,他們的歸屬並不在伊思普爾。

  若是堪培拉人以伊思普爾為依歸,那麽讓這數百萬人怎麽辦?這等於是在人族內部製造一個小集體,仿佛他們才是上帝選民,而其他的人則被上帝拋棄一樣,這是君克爾所不能答應的,人族已經足夠弱小,若是在其中還要分黨分派,那麽人族的未來必然是黯淡的,因此必須要有一個新的首都來作為人族未來集中的場合,不帶有任何的色彩,它應該是屬於全民,全民族的,末卡維,顯然是最合適的城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