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北上
作者:北郭茶博士      更新:2020-05-14 22:42      字數:2431
  高泰與天地會和丐幫商議了許久,李式開和丐幫能做主的事情他們全都應下了,但是購買大船等大事就直說向總舵主回報。

  等到將事情一一說完就到了天黑了,韋小寶也一旁聽了半天心胸激蕩,隻覺得自己師父是要做一件改天換地的大事情,心中不由的自豪起來。

  第二天丐幫和天地會就告辭離開,他們告訴高泰各省各處的據點和切口,並約定有事情如何聯係,之後就離開了泰州。

  高泰把情況與老門主說了,然後爺倆商議許久決定還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路線發展,如無必要就暫時不牽扯天地會的其他事項,最多出些銀錢。

  高泰也是不相信天地會能成事,所以就同意了老門主的保守意見。

  又在泰州待了幾日,高泰派韋小寶去請老門主,不一會王留懷就走進五虎廳,他坐下也不吃茶,就問道:“門主有何事找老夫?”

  “師叔取笑我嗎?”高泰笑道:“師叔啊,你老一直都是咱們五虎門的門主,我在你麵前不過是晚輩弟子,你怎麽還客氣起來了?”

  王留懷冷哼一聲,道:“你打什麽鬼主意了?說吧。”

  “我的心意師叔你是知道的,除了光大咱們五虎門就是反清複漢,驅除韃虜了!”高泰輕咳一聲,道,“隻是我現在是清廷通緝的反賊,若是在五虎門做門主時間一長總會讓清廷知道,到時候就會引來大軍彈壓圍攻,咱們五虎門幾代心血就會毀於一旦,所以我準備暫時離開泰州,以後五虎門對外還是師叔你這位老門主主持大局,隻是希望師叔不要輕舉妄動,最好還是按照咱們商定的計劃發展師門,不知師叔你意下如何?”

  高泰問完就看向王留懷,老門主眉頭一皺,道:“你能看到這一重老夫十分欣慰,不能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你退居幕後也好,隻是為何要離開泰州?”

  高泰沉聲道:“鼇拜近些年一直殘害我江湖豪傑,我聽說天地會和雲南沐王府的不少英雄都要去北京商討大事,我擔心鼇拜和清廷高手,就要去看看。”

  王留懷心中十分不喜高泰的決定,可是現在的門主畢竟是高泰,況且五虎門中興有望也全賴高泰,所以他隻得歎息道:“門主要去老夫也不攔著,隻是你萬不可意氣用事,做事情要想著五虎門的師門榮辱和漢家大業!”

  高泰點頭道:“小侄明白了!以後還請師叔多多勞累。”

  “不妨事。”王留懷問道,“你準備何時動身?讓俊卿和竇連福隨你去吧,他們武功還算紮實,六十四招五虎斷門刀也學成了。”

  高泰輕輕搖頭,道:“漕幫一統江南江北漕運,生意越做越大,怕是很快要有不少江湖勢力眼熱想要分一杯羹,還有兩地官府也不會省心,所以咱們五虎門一定要全陣以待,看護好自己家的產業,我此去京城隻準備帶小寶一人,師叔放心,我會加小心的。”

  ……

  八月十九,高泰和韋小寶兩人回到五虎門時帶回了兩包袱數千兩的黃金,走的時候則帶了萬兩的通兌銀票和百十兩散碎銀子。

  兩人兩馬一路北上走走停停,沒幾天就過徐州、夏邑,進了歸德府城。

  歸德府是宋朝時期的陪都南京應天府,後金朝占領後降級為歸德府,再等數百年後這裏還是撚軍、義和團大刀會的發源地之一、北中國的鐵路重要樞紐,名為商丘。

  有著河南之歸,豫東門戶之稱的歸德府現在是河南省內少數的大城市,走過東關外的牛馬店,高泰和韋小寶騎著馬進了東城門,見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躺倒在地,衣衫襤褸的流民,他們麵有菜色,腿腳浮腫,還有不少已經活活餓死。

  看到這等人間慘劇,小寶心中難受,扭頭道:“師父!這些人都是黃河決堤淹了家園的災民嗎?”

  高泰皺眉道:“是的。咱們出了江蘇就能看到難民,沒想到這歸德府的更多,四個月前的汛期黃河在開封府、蘭儀兩地決堤,淹了幾百萬畝良田,這些人隻怕都是從開封以東逃過來的。”

  小寶摸了摸懷中的銀票,道:“師父,咱們怎麽幫幫他們吧。”

  兩人說話間已經走到城中心,高泰看了眼東西大街以北的那高大巍峨的府衙,冷哼一聲,道:“救助災民是這歸德府知府的職責,咱們先看看吧。”

  說著話高泰走到街邊蹲下,拍了拍一個昏睡的老人,問道:“老丈!你是哪的人?”

  那老人擦了擦嘴角,睜開渾濁的眼睛,沙啞的說道:“他大哥你問我?俺是蘭陽縣陽堌鄉秦瓦房村哩人。家裏遭災啦,黃河把啥都淹完啦……”

  韋小寶自幼在富足的江北長大,不曾見過人間慘劇,兩眼一酸,問道:“辣塊媽媽!老爺爺,你家裏還有誰?在歸德府待多久了?”

  老人眼神一暗,道:“屋裏頭哩餓死了,俺孩去永城拜什麽青竹會了,現在永城夏邑都是萬字會、紅槍會。青竹會哩收人,可惜俺走不動了,現在就俺在歸德捱日子,活一天是一天,小少爺你問我來多久啦?俺也不知道來多久了。”

  “你靠什麽吃喝?”韋小寶繼續問道。

  老人咧嘴露出一口大黃牙,道:“一開始歸德哩老百姓也給點吃食,現在誰哩日子都不好過啦!就靠著官老爺兩天放一回糧食活著啦,紅芋(紅薯)、野菜燒哩大糊塗(粥),喝一碗不動不走也能捱兩天……”

  高泰聞言默不作聲,悄悄從懷中取出一塊幹鍋盔塞給老人,不顧他慌張的藏掖和跪下叩首致謝,拉起小寶就走開了。

  “師父,他們這麽可憐,是因為韃子殘暴嗎?”韋小寶不住地打量著周圍的災民,低聲問道。

  高泰搖頭道:“你越往北越能看到韃子欺負百姓,有些八旗韃子跑馬圈地,無數百姓的家園田地都成了韃子的私產,一家老小也成了八旗韃子的奴隸,他們比這些災民還要可憐!”

  “啊!”韋小寶訝然出聲,罵道,“媽的!大明時候百姓就過的比現在好嗎?”說著一指災民,“崇禎爺爺坐朝廷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就不受災了?”

  高泰沉聲道:“黃河平均五年就要決口一次,有的大有的小,總是會有災民,大明時期也未必比現在好多少,可是咱們漢人總歸不是韃子的奴才,現在不反了韃子,全都要祖祖輩輩做奴才啊!”

  韋小寶默然不語,過了一會,問道:“我們能不能幫幫他們?”

  高泰沉吟道:“可以,不過咱們兩人能力有限,幫災民不是殺人打架,就靠咱們幫也幫不了多少。”

  “那……”

  “你不要急。”高泰拍拍小寶的腦袋,道,“你剛才也聽到了,永城有個青竹會招收災民,我猜那是青竹幫,不如去找他商量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