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任官
作者:勤小漾      更新:2021-10-21 15:18      字數:2165
  隔日天明,沈辰昭、遲昂謙和袁沛洲三人著大紅羅袍入宮依旨麵聖,三人騎著係著紅綢的高頭大馬一路過得主街行過百姓,算是讓京城百姓識得了這三人相貌。

  進得宮去三人依禮拜謝聖恩,帝賜金銀珠寶對三人好一番嘉獎,之後各自出宮回府,靜等屬於自己的前程到來。

  盛朝大考十日出榜,五日賜官,如若在第三日還未領得聖旨或是吏部文書任命,便是再好的名次也此次大考亦是入那些未上榜的人一樣作罷……

  另一頭趕赴剿匪的定永軍一千將士在隔日到得那匪患成禍的江丘城外,與還堅守著的尚義軍會合商議一番,之後便立即動身出發江丘城外被匪徒占領的夏冷山進發。

  此處山匪多到一千三百餘人,都是附近幾處地界的山匪相合,但他們也不過是知道朝廷會有一批不菲的賑銀路過才合作的,這搶了賑銀後人心自然合不到一處,不過半日不到,定永軍便將一千三百餘山匪盡數清剿。

  拚死不從和作惡多端的匪徒便當場取了性命,無甚大過尚有悔改之心的都送入了江丘城和附近的江新城大牢,此處地界算是再無匪患之災,臨城百姓自是歡呼雀躍,定永軍儼然又收了一波民心。

  而那被劫的半數賑銀也多數找回,餘下還有一萬左右再尋不到,戶部右侍郎好不容易鬆下來的眉頭又皺了起來,但幸而附近幾城有名的富商財主都念著定永軍為民除害慷慨解囊湊了萬兩銀,此事便是圓滿了結。

  其實按理來說定永軍對付那些匪徒完全就是易如反掌,但卻還是花了半日時間才全數了結,有人知有人不知,這些匪徒中怕是混了有近五百不是匪徒的人,而這人是誰派的便是不由多說了……

  清剿過程中但凡通點門道的人都看出這其中有那不一樣的人,雖說都是亡命之徒,但他們更狠,目標也更明確,幾乎都是衝著戚容珩去的,而戚容珩在這應付過程中又是負了傷。

  好在那傷不深,養上些日子便行,江丘一眾官員都請求戚容珩留下養傷,但戚容珩以要回京複旨為由拒絕,又讓定永軍中郎將潘兆軍率領五百人一路將賑銀護送到季州,最後和護送賑銀的隊伍一同離了江丘趕赴回京。

  一行人白日趕路夜間也未進城或者村落擾百姓安寧,便歇在了一處林子裏,早有在東疆回京時的前車之鑒,戚容珩的周旁圍了不少人,孫承緒和雲炎雲朗二人也是寸步不離其旁,畢竟現在有半數人都去護送賑銀了,此次又是那人動手的好時機,不警惕不行。

  本以為在剿匪時有過一遭便會消停一回,卻哪知眾人歇著的林子才將將安靜下來一個時辰便又起了紛爭之聲……

  來的有三百餘人,一個個都黑衣蒙麵,手中兵刃也都冒著青寒的光,這是明衛的標誌。

  他明衛是精銳,戚容珩這邊的五百將士也是精銳,動靜一起便廝殺聲起,林中之樹本就因著秋日來到葉落不保,如今更是平白落了一地,有些還沾染上了點點猩紅。

  但毫無疑問的明衛鬥不過定永軍最精銳的五百人,更何況他們都是有備而來,三百餘人無一存活,戚容珩手下卻未失一人。

  但這場戰卻持續了兩個時辰,等到那血腥之氣襲入眾人鼻尖,才發覺天已經開始蒙蒙亮了……

  今日便是出榜後的第五日,京城上下都在觀望,畢竟每次大考都是才人輩出,但能嶄露頭角的卻沒有幾個,都想著看看此次又待如何。

  今日朝會也下的早一點,巳時未到便下了朝,而巳時初宮門便有禮官和宮中內侍魚貫而出,一個個手中皆有著物件,或是明黃的聖旨,或是紅綢蓋著的托盤,這便是帝王親自任命的入朝官員有的待遇了。

  而吏部府衙的大門處亦是有禮官和內侍呈著文書和托盤去向各處,這些便是經由吏部和禮部共同商議出來的任官,雖也是交由帝王批閱修改定奪,但總歸是沒那宮門出來的聖旨位高重權。

  宮裏一共出來五道聖旨,一道去了禮部尚書府,一道去了戶部尚書府,一道去了戶部侍郎府,一道去了吏部尚書府,最後一道去的卻是主街的守方客棧。

  去往禮部尚書府的聖旨其上賜官刑部右侍郎,到得戶部尚書府的聖旨上賜官禮部右侍郎,送得戶部侍郎府的聖旨上賜官禮部左郎中,這三道聖旨自都無需解釋了。

  而去向吏部尚書府和守方客棧的聖旨卻是令眾人沒想到,吏部葉尚書的大公子葉生凡此次大考名次在第九,而這聖旨卻是越過了前麵的人送得了他手上,賜的官是禦史台監察禦史之職。

  而送往守方客棧的聖旨上賜的地兒是前段時間才收拾幹淨的杳州,賜的官是杳州刺史,住在守方客棧的,是邵錦堯。

  無人知曉帝王到底是出於什麽考量下的旨,也無人理解何時一個刺史之位都經由聖旨任命了,但遲紜卻知道葉生凡這個禦史官怎麽來的,畢竟宮裏那位賢貴妃娘娘如今的本事可不容小覷,一個禦史台的官而已,她若是大膽一些怕是能給葉尚書擺到丞相的位置上去呢……

  而從吏部出來的任命文書遲紜未去了解全貌,隻確認了幾個自己在意的人。

  遲昂浩許是成績不甚出挑又因為遲家已然有了個侍郎在前,此次便未得一官半職,他自己倒也不氣餒,隻說自己年紀還小還可以三年後再考,雖說還是會有些失落,但總歸是替自家人高興的。

  而從策州來的韓赫稍好一些,也是得了運任命到了離京不遠的杳州,得的官位是通判,他與邵錦堯是同屆進考的學子,又年紀相仿,想來是能合得來,他為邵錦堯的左膀右臂遲紜也覺得甚可。

  另外遲紜關注的還有一人便非林斐莫屬了,他深得華沅惟的看好,一開始遲紜便知他的官位不會差到哪兒去,後來經由遲昂傑透露的一兩句話也知曉了。

  他們那處院子本就離尚書府不遠,文書到得那沒半個時辰尚書府上下就知曉林斐得了個兵部左郎中的官,和得了探花之位的袁沛洲平起平坐。

  對此遲紜隻有一句——站得越高,摔得就越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