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作者:驃騎      更新:2021-07-21 13:36      字數:2976
  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特高課行動處,田中左衛門的雙手疊在小腹上,微微向前探出身子,畢恭畢敬地向坐在椅子上的人匯報情況。這位能使一向心高氣傲的田中左衛門低下頭來的人,七十歲左右,身材魁梧,無論年齡與體格都比田中左衛門整整大上近一倍。

  ??此刻,他靜靜地坐在椅子裏,半低著頭聽著田中左衛門的匯報,光禿的腦殼上透著些許驕傲與高貴。無論田中左衛門說到緊要處或是無關緊要處,他的臉上都沒有任何表情,唯一能顯示出田中左衛門嘴裏的話語已經進入他耳中的跡象,便是他的睫毛會不時地輕輕抖動幾下。

  ??就在田中左衛門說完一句話,想露出自己那標誌性的微笑來為報告結尾時,放在他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田中左衛門一臉歉意地看著對方,在得到對方點頭默許後,他匆匆接起了電話。

  ??“亨利先生,您這麽晚打電話來,不會告訴我是那幾個騙子有下落了吧?”田中左衛門迫不及待地問。

  ??“田中先生,我們看來離這些騙子還遠著呢!”

  ??亨利·王的話似乎讓田中左衛門有些失望,他仰起頭,故意掩飾住自己內心的不滿,問道,“那不知亨利先生這麽晚打電話來有何貴幹?”

  ??“我下麵跟你說的事,可比你一直惦記著的那幾個騙子值錢多了遠著呢”

  ??“哦?”田中左衛門聞言,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坐在椅子裏的那個長者。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長者從懷裏掏出一支烏黑的勃朗峰牌鋼筆,快速地在便箋上寫下“免提”後,遞給了田中左衛門。田中左衛門畢恭畢敬地接過便箋看了一眼,隨即按下了電話的免提鍵,將電話放在了座機上。

  ??“田中,你聽說了嗎,最近行情看漲啊!”

  ??“亨利先生,不知此話怎講?”

  ??“就是我們上次說的那件事,山姆大叔馬上就要出手了!看著吧,過不了多久,銀價就會呼啦啦一路飆升上去。”

  ??“照你的意思,我們的機會終於到了。”田中左衛門似乎有些興奮。

  ??“那還用說嘛,我們就等著在上海灘再狠狠地撈上一筆吧!”

  ??這時,禿頭長者又遞給田中左衛門一張便箋,上麵寫著兩個字——“計劃”。

  ??“你目前有什麽可行性的計劃嗎?”田中左衛門按照長者的意思問了一句。

  ??“計劃?我就是為這個才打電話給你的,摩根先生讓我們明天到老地方碰個頭,一起來商量一下。”

  ??“好的,謝謝亨利先生,請轉告摩根先生,明天我一定準時到。”

  ??田中左衛門在電話裏又跟亨利·王假意客套了幾句便掛了電話,轉身緊張地看著那位“便箋人”。

  ??“便箋人”不是別人,正是日本陸軍總部龜田大佐。聽完田中左衛門的話,他那始終從一地眯縫著的雙眼忽然張開,宛如岩石上突然崩裂出兩個洞。他銳利的目光投在田中左衛門異常緊張的臉上,仿佛在冰凍著田中左衛門的任何幻想。

  ??“我這次來上海,就是想看看你有沒有找到上次橡膠股票案裏的那幾個騙子,可剛才聽了你的匯報,看來到目前為止,你還是一無所獲啊!”

  ??田中左衛門立刻站直了身子,低頭說道:“大佐閣下,請再給我一點時間,我保證,這一切很快就會結束的。”

  ??龜田沒有理會田中左衛門的回答,而是繼續順著自己的思路說下去,“剛才你們在電話裏談到白銀的問題,到底是怎麽回事?”

  ??田中左衛門一聽心裏一緊,如實說道,“不瞞大佐閣下,屬下得到可靠消息,最近美國政府將要出台收購白銀法案,我覺得,這對於我們大日本帝國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龜田用鼻子輕輕哼了一聲,說道,“好機會?你倒是說說看,它是個什麽樣的好機會?不會再是上次橡膠股票那樣的好機會吧?”

  ??“不會,這次您放心,絕對不會!”田中左衛門頭都不敢抬,連聲辯道,“隻要我們部署周密,一定會利用這一法案,在中國引發一場白銀危機。”

  ??“噢,你這麽有把握?”龜田有些不屑地問。

  ??“屬下不才,這幾年對中國經濟方麵的問題還有些研究。”

  ??田中左衛門邊說著,邊偷偷抬眼觀察著龜田的表情,見他沒再吭聲,便繼續說了下去——

  ??“事實上,在中國,因白銀引發的經濟危機,明朝時期就曾出現過一次。雖然當時中國政府沒有規定以白銀作為貨幣的法律地位,但明朝官員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在經濟交往活動中,田賦、徭役都換算為白銀,因此白銀在實際操作中作為本位貨幣的地位卻被承認了。

  ??1620年至1660年間,歐洲市場爆發了貿易危機,與中亞的貿易日漸萎縮,新大陸輸入中國的白銀大大減少。中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嚴重影響。由於白銀流入的驟減,經濟的奔潰,最終導致明朝滅亡。”

  ??聽到這裏,龜田忍不住插話問,“可據我所知,過去中國的經濟都是自給自足的,怎麽可能因白銀的進口驟減而受到重大打擊?”

  ??“中國雖然號稱地大物博,卻不是白銀的主產地,嚴重依賴進口。我找到的相關數據中顯示,在17 世紀的前30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約達25萬至26. 5 萬公斤。就拿我們大日本帝國來說,在1560到1600年白銀的年輸出平均數在33750一48750公斤之間,其中大多數到了中國。當時明朝到底進口了多少白銀,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得到很精確的數據,但從那些學者研究的數據上來看,明朝的白銀完全不能自給自足,嚴重依賴進口。”

  ??聽了田中左衛門一番介紹,龜田眯著眼睛幽幽說道,“一個不富藏銀的國家, 竟然去選擇別的國家所富藏的貴金屬白銀作為自己的貨幣, 將金融命脈交於他國,這確實荒唐至極。”

  ??少頃,他又問道,“那白銀的驟然減少對明朝的經濟造成多大影響呢?”

  ??田中左衛門顯然是做足了功課,不假思索答道,“,如以銅錢計,崇禎時十年間米價上漲了十倍,銀價上漲了五倍。鑒於糧價是中國物價的基本指數,即便加上戰爭及災荒因素,也較同時物價上漲的歐洲的三到四倍的嚴重。尤其是白銀和銅錢比值的變化。白銀和銅錢比值在短短幾年內出現如此大的波動,不可能與當時進口白銀驟然下降無關。魏斐德在《洪業———清朝開國史》裏也寫道,‘明朝末年日益惡化的通貨膨脹,可能正是白銀進口長期不足的嚴重後果之一’。通貨膨脹導致穀價暴漲,與此同時, 自然災害和疾疫又一起席卷中國大地,嚴重的幹旱和洪澇接踵而至。接連不斷的饑荒,伴隨著蝗災和天花,導致人口大量死亡。經過這場浩劫,晚明的人口總數大幅度下降,這恰恰與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同時發生,僅這幾點便可足以證明。白銀進口的驟然減少對明朝經濟的重大打擊,而且嚴重影響到了明朝的財政,使明朝的財政進一步惡化。”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