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告發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369
  待到傍晚,陸離下衙回到溯洄館,方才聽說十一娘已經回府,不待王妃遣人來請,便主動往玉管居去,剛進了屏門,便見賀燁迎了出來:“絢之果然來蹭食了。”

  ??這話原也不帶什麽敵意,可晉王看上去又的確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模樣,陸離隻好無奈地搖了搖頭:“何為果然?”

  ??兩人一邊往正廳去,晉王一邊慢條斯理說道:“早前我問王妃,估摸著絢之也快回府,雲州一行是何結果,絢之必然關心,再兼王妃離開這二十多日,也甚牽掛晉陽諸多人事,故而提醒,莫不請絢之過來一敘,又正好共用晚膳,王妃便說,不需去請,絢之應會過來,這不就果然了麽?”

  ??原來還在計較十一娘與陸離之間的心有靈犀。

  ??偏偏陸離又道:“雲州一行不會有其餘結果,重建雲州一事必定達成。”

  ??“這回絢之可料錯了,王進穀一口拒絕了放棄民政,故而,這事王妃也沒辦法,隻好如實上諫太後,將之擱置。”晉王存心誤導。

  ??陸離卻是一笑:“王妃必然不會先提讓王進穀交還治政權,那麽他又怎麽會一口拒絕?再者,這事若真不得不擱置,隻怕午時,王妃剛一回晉陽,便會遣人囑下官回府商議對策了,又哪有閑心與殿下作賭,看下官是否主動來見呢?”

  ??說著話,兩人已經進入正廳,見十一娘正好帶著婢女們從另一側入內布好食膳,陸離便見了禮:“恭喜王妃,大功告成。”

  ??賀燁隻好“認輸”,直到隔了二十餘日沒有吃到的美食入口,方才有了幾分心滿意足。

  ??待用完晚膳,三人依然在正廳議事,十一娘便道:“其實這回談判如此順利,首功便是鄭參軍,可惜雲州一行,為防王進穀起疑,我一直沒機會正式對鄭參軍道謝。”

  ??便擇其重要將這回與雲州王的交鋒說了一遍。

  ??陸離問道:“此事雖十分順利,可雲州重建是否能夠按照計劃一一實現,將來雲州刺史可至關重要,王妃可曾考慮過由誰擔當?”

  ??就算為了收複兵權,太後必然會下令晉王府監管雲州,可十一娘卻不可能前往雲州,而陸離又要推行新政,也不可能去雲州坐陣,晉王府的屬官包括阮嶺在內,無論才幹還是資曆都不足擔當一州刺史,再說太後對十一娘還沒有依賴信任到這個地步,所以這位刺史,必定是太後另外任命,但要是來了個毛維那樣的貨色,雲州重建一事可就阻礙多多了。

  ??“六哥憂慮之事確應重視,故而這回我打算直接舉薦一人授任雲州都督。”王妃說道。

  ??“王妃先別說,讓絢之再猜一猜。”賀燁心有不服,硬要考驗兩人間的默契程度。

  ??陸離看向賀燁,半響才搖頭一笑,晉王殿下應當還沒有向十一娘表白情意,故而才將自己當作假想敵,如此也好,不妨再刺激他一下:“不會是十四郎,他雖得太後信重,但與王妃也甚親近,太後必定不會那樣放心,同理,也不會是邵廣與尹紳,這兩人甚至還不比十四郎更加合適,寧致雖也為長安五子之一,同王妃及下官交熟,但畢竟京兆王為名門世族,根底在長安,相對而言,必然會衡量更多,太後對他也相對放心,隻是寧致資曆還不足以擔任刺史,主持雲州重建。”

  ??又稍經沉吟,陸離繼續分析:“柳尚書雖然合適,但他為王妃世父,王妃若直接舉薦,就怕萬一會引起太後猜疑,反而不利柳尚書仕進。”便更不可能是柳均宜了:“可王妃舉薦之人,又不可能是韋後黨,也隻好在親友裏擇選,故我猜測,應當便是寧致之父王諫議。”

  ??看賀燁那灰黯的神情,陸離便知道他又猜中了。

  ??毛維罷相之後,太後重新起用了王淮準領銜尚書省,說明在京兆十望當中,除了韋、謝、柳三者以外,太後對王家也格外看重,她如今非但已經正式臨朝,更甚一手把控軍政大權,也知道僅靠那些黨徒,不足以治理國政,夙願達成,太後相對放寬了信任範圍,雖然王淮準並沒有對她言聽計從,可這也正是王公的一貫風骨,太後對京兆王,一直還是比較信任的。

  ??王績是王淮準嫡子,又曾外放地方,太後也有意培養他為將來國相,是以提拔了他擔任諫議大夫,論理,王績是不會再外放了,可眼下情勢告急,重建雲州如何重要不提,將來收歸王進穀掌握的兵權更加重要,這便注定了雲州都督一職絕對不能是私欲過旺,瓦釜雷鳴者,所以最合適的人,便是王績。

  ??無論發生什麽情由,王績也不會與王進穀勾結謀逆,雖然十一娘與王寧致交好,但這一層關係,也不足以影響王績與晉王府勾聯——“假設”晉王妃要行叛逆之事的話。

  ??故而十一娘直接薦舉王績,並不擔心引起太後疑慮,而且有九成把握,太後會采納她的諫議。

  ??陸離的料中當然不會出乎十一娘意料,她微笑頷首,卻問道:“這二十餘日,可有百姓舉告不法?”

  ??陸離歎了一聲:“當然有,並且甚多,眼下太原府衙隻我一個主持公道,可謂顧此失彼。”

  ??也先擇要緊幾樁事商討:“一部分人,狀告世族、豪族子弟仗勢欺人打架鬥毆,這些被告皆非投誠毛維者,故我分析,應當是毛維在後推動,目的是為了讓咱們與這些家族對立。”

  ??“六哥如何處斷?”

  ??“這些案子雖然是事實,造成後果並不嚴重,都是些紈絝子弟爭強好勝鬧出之風波,罰當然要罰,否則毛維便會挑動民憤了。”

  ??十一娘頷首:“毛維這手段還真上不得台麵,先說世族,之所以持觀望態度,無非是打算看咱們與毛維誰更強勢,怎麽會為了家族中一介紈絝子弟便站定立場?隻要安撫得當,便能挫敗毛維詭計。就沒有真被官員欺淩,討還公道者?”

  ??原來十一娘根本沒打算與毛維先去爭取世貴站隊,她打算的是先用毛維黨開刀,最好是貪官汙吏,用以殺雞儆猴。

  ??“平民百姓要與官員作對,除非關係家破人亡,否則應會存著觀望之心,毛維雖然貪婪,可到底是世族出身,頗注意吃相,許是一定程度上約束了黨羽,故而並沒有鬧出什麽血案,不過倒有一佃農,狀告丁梧亮害殺其長男。”陸離又解釋一句:“丁梧亮有一妹妹,便是陳伏驥侄子之良妾。”

  ??賀燁挑眉:“那這個丁梧亮,可是當日教唆佃戶圍堵絢之者?”

  ??“他與這事是否有關下官不知,不過那些佃農,正是出自這個丁家。”

  ??“那麽這丁梧亮是否當真有罪?”

  ??“事關人命,還在調察。”陸離蹙著眉頭:“事發至今其實已經過了兩年,原告鄭遠,並非逃戶,確為丁家佃農,長男死時年方十五,起因是與丁家莊頭爭執,那莊頭有個女兒,是丁梧亮侍婢,故而丁梧亮便知曉了這事情,帶著幾個家丁,將鄭遠子活活打死,鄭遠當時雖心存怨憤,可被其老父勸告,說他們本為丁氏奴,要是告官,這奴告主可得先挨刑杖,再說丁氏為豪族,官府也不會理論區區佃農被主家打死。”

  ??也就是直到衙堂公審一事鬧出,晉王妃當眾鼓勵百姓舉告不法,鄭遠聽說後,實在忍不下心頭這口惡氣,先是找了個借口從丁家脫身,便來擊了登聞鼓。

  ??“隻是這案子已經過了兩年,怕是找不到任何實據了。”賀燁蹙眉。

  ??十一娘笑道:“官府辦案,沒聽說非得有實據才能抓人,否則又哪有那麽多屈打成招之事?那鄭遠可有人證?”

  ??陸離說道:“當時丁梧亮行事無忌,倒是有許多農人也目睹了凶案,我暗下走訪了幾戶,這些人雖然害怕被丁家報複,可也承認了當日親眼目睹之事,隻是一聽要來衙堂作證,與被告對恃,都拒絕了。”

  ??“隻要確有其事便行。”十一娘冷笑道:“六哥明日便遣衙役,將那丁梧亮逮捕刑獄,不過這盤審之人……殿下,也隻有你能擔任了!”

  ??要想讓丁梧亮認罪,必須心狠手辣,舍閻王燁其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