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忙碌的阮長史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631
  晉王夫婦離開晉陽這二十餘日,阮長史無疑迎來了有生以來最為忙碌的生活。

  ??密道工程雖然接近了尾聲,章台園的改建卻才剛剛開始,賀燁雖然並不在意要把這處修造得富麗堂皇,但作為掩飾密道的幌子,阮長史認為必定要造得美輪美奐才不至於讓人疑心,因為晉王殿下一貫表現,可不是甘於簡樸的角色。

  ??又兼府衙公審一事過後,晉陽城中許多貧苦百姓,果然紛紛將自家煩難上報各坊主,雖說大部分工作是由陸離統籌,可阮長史哪能袖手旁觀?毛維哭窮,救恤百姓之事便隻好由晉王府擔當,給挨餓者下發糧粟,給患疾者請醫診治,還得操心那些既無授田,又無生計者,安排活路,讓他們按勞取酬養家糊口。

  ??王妃還交待了他幫助那些願意遷居來晉陽居住的繡娘家屬,今後衣食住行暫且不提,辦理合法遷籍手續便讓阮長史竭盡所能,挖空心思將從前人脈全部利用起來,修書求告,才能保證分散各地的家屬們,得到居住地官員允準遷移。

  ??需要動用的錢銀甚多,王妃又特意交待不能從晉王帳上支取,賀燁那些私財,可是見不得光的。

  ??虧得王妃的妝奩交由碧奴管理,這位對於賬務之事又相當熟練,倒是個好幫手。

  ??不過二十餘日,阮長史自覺瘦了一大圈,是以這日好不容易聽聞晉王一行回府,他幾乎打算當著那夫妻兩麵前吐幾口血,最好是加薪,再不濟也得允個十日八日休假吧?

  ??哪知阮長史血還沒吐出來,竟迎來了王妃一連串的詢問,諸多正事也就罷了,甚至沒忘了家觀裏住著那位:“這些日子以來,嶺兒不曾因為事務繁忙,便冷落佳人吧?”

  ??雖說晉王去了雲州,可何氏被禁足在家觀,往常唯一接觸者,也隻有張五,張五不可能告訴她晉王去向,是以阮嶺便是前往看望閑談,也不怕真實身份曝露。

  ??“王妃諸多交待,阮嶺不敢怠慢。”長史氣呼呼說出一句,目光無比哀怨。

  ??奈何王妃視而不見,倒是碧奴善良,替累得就快斷氣的阮長史斟了一碗熱羊奶,又為他請功:“王妃去了雲州,府裏府外多少瑣事都壓在長史肩頭,這二十餘日可真累苦了,可憐長史,一日怕是不足兩個時辰歇息,還得抽空去看望那位何娘子,聽她撫琴唱曲,慰藉佳人寂寞。”

  ??十一娘倒也不是鐵石心腸,很懂得阮嶺的需求:“犒賞之事由大王負責,嶺兒盡管開口,我既回來了,也能替嶺兒分擔不少事務,允你休息三日。”

  ??阮嶺這才摁捺了怨氣,交待起家觀那位這段時日的表演。

  ??“她倒從沒提起其叔父叔母對她多麽苛待,惡人都由身邊婢女做了,聽那婢女說,自打何氏之父被問罪,何氏成了孤女,叔母便當她麵鄙責,說何氏父親既然做了惡事,為何不牽連家小,便連何氏都該沒為官奴,隻將何氏當作下人使喚,浣衣打掃之事不說,一家衣物都令何氏裁製,一日兩餐,盡給些餿飯殘羹,後來聽說燕趙陷落,叔父叔母害怕葦澤關也保不住,將商鋪結業自去逃難,何氏便被遺棄。”

  ??一個官家女落得這樣下場,該是摧人淚下引人憐惜了吧,但阮嶺看上去卻一點不曾憐香惜玉:“至於那阿月,倒並非何氏仆婢,而是秋山觀中侍女,我打聽了一下,的確不假,應當是後來被幕後人買通,協助並且監控何氏,故我有意套話,阿月也不防備,說起羅六郎,聲稱那時何氏並不知羅六郎鍾情於萬秋山,的確被羅六郎一表人才打動,被秋山觀主看了出來,哪想到秋山觀主對羅六郎雖然無情,卻也不容外人覷覦她交結‘知己’,表麵上撮合兩人,實際卻是為了讓羅六郎厭惡何氏,於是何氏又被傷了一回心。”

  ??說到這裏,阮嶺微微一笑:“何氏當我麵前,哭得好不可憐,說她與羅六郎有緣無份,並不幹秋山觀主何事,還斥責阿月,說阿月不該詆毀觀主,我當然要為何氏遭遇憤憤不平,因憐生愛,委婉提出了要納她為姬妾,為她終身依靠之事,她卻一口拒絕,說雖然身份卑賤,但也不肯屈為妾室,相當有風骨。隻何氏雖然拒絕了這事,卻對我依然脈脈含情,寫了不少詩詞,和著琴曲來唱,無非是感慨相逢恨晚,有緣無份罷了。”

  ??艾綠丫頭原本在旁聽得有趣,這時忽然惱火:“那何氏一心以為阮長史便是殿下,還這番作態,莫不是她企圖將王妃取而代之?也太沒有自知之明了吧!”

  ??將碧奴與阿祿逗得直笑,阿祿問:“艾綠這時不憐惜何氏了?”

  ??“我既知道她是被那些壞人指使,欲對殿下與王妃不利,也是個壞人,哪裏還會憐惜她,恨不得揍她一頓才好。”艾綠揮了一揮拳頭。

  ??十一娘笑道:“何氏還不至於這樣沒有自知之明,她呀,無非是想用風骨凜凜,贏得殿下對她又敬又愛罷了,我猜她雖是得人指使,目的卻並非直接針對新政,應當是挑唆我與殿下不和,她若是得了寵愛,日後吹吹枕頭風,讓殿下莫與毛維為敵,那麽我這王妃,以及六哥這少尹,沒了殿下支持,更是步步維艱了。”

  ??阮嶺表示讚同:“王妃既然已經知道了幕後人,這出戲還是就此打住吧,我雖然也是個憐香惜玉之人,可又不是香臭不禁,何氏這容貌雖然算是上等了,隻心術不正,虛偽矯情,我可不願被她占便宜,王妃高抬貴手,便饒了阮嶺吧。”

  ??“不忙。”十一娘這回倒不體諒阮長史了:“嶺兒再演一段時間,且讓幕後人自己忍不住跳出來,我再當眾拆穿,要不然那幕後人見一計不成,卻沒得到教訓,還以為這回隻是運氣不好,何氏露出了破綻,才被察覺,今後源源不斷用這美人計,我也懶得應付……何氏既然要維持風骨,便不會做出有傷俗禮之事,可她這樣拖著總不是個事,嶺兒大可裝作尊重何氏意願,卻又沒辦法當真停妻另娶,相逢恨晚那話多多歎息幾回,先讓何氏著急起來,必然便要請求外援,到時才能在逼於無奈之下,屈為妾室。”

  ??阮嶺瞪大了眼:“讓我繼續作戲倒不妨事,隻王妃行行好,到時可別真讓我納了何氏,我姬妾雖多,卻沒有一個有她這麽能折騰,到時還不鬧得後宅起火。”

  ??說完也不待王妃答應,起身便走,全當王妃默認了。

  ??艾綠笑得歪歪倒倒:“阮長史還真可憐,就沒見他這麽怕過什麽人,王妃行行好,就別捉弄阮長史了。”

  ??“我什麽時候說過要讓他真納了何氏,將來於娘還不埋怨我有心讓他們夫妻失和呀?”十一娘顯然也被阮嶺的急躁逗得哭笑不得,連連搖頭。

  ??碧奴卻小聲說道:“王妃,婢子仿佛聽說,於娘子隻送兩個姬妾來晉陽,她自己……說是身體嬴弱,受不得太原寒涼,要在長安將養一段呢。”

  ??晉王這回赴藩有些倉促,阮嶺雖然同行,家眷卻暫時留在了長安,晉安長公主倒是不舍與兒子分離,奈何阮嶺怕她來了這裏,會引陸離不愉,堅定不移地拒絕了母親隨往,可他的妻子於氏,按理是要跟著過來的,沒想到隻是讓兩個姬妾來晉陽服侍,她自己卻留在了長安。

  ??阿祿猜測道:“怕不是長公主不同意吧,畢竟她是婆母,讓媳婦留在身邊照顧也無可厚非。”

  ??十一娘卻不這樣認為:“於娘是長公主親自擇選兒媳,當不至於待她如此苛刻,再說,阮嶺還無嫡子,隻有兩個庶子,便是這層緣故,長公主也不會讓兒子兒媳分離兩地。”

  ??她猜疑著,怕是阮嶺和於氏之間,有些不和睦,可王妃不願在婢女們麵前議論際嶺的私事,便沒將這猜疑說出來。

  ??不過倒是問了一問賀燁,做為舅父,應當不至於對甥男之事一無所知吧。

  ??“我隻曉得,這樁婚事是盲婚啞嫁,阮嶺那時十四,根本就不知姻緣之事對他有何影響,於氏之母,當年也是阿姐伴讀,可於父一直外放,於氏嫁來長安前,與嶺兒從未見過,不過於父沒有納過姬妾,可阮嶺這小子,打小便荒唐,阿姐也不拘管他,惹出不少風流韻事,姬妾自然不會少,許是於氏心裏有些芥蒂,卻又無可奈何,夫妻兩逐漸便積攢下矛盾來。”

  ??說完又拍了拍腦門:“想起來了,好多年前,應是阿兄還在世時,嶺兒鬧過一次休妻,說是於氏將他婢女無端端打死了,是個妒婦,阿姐也狠狠斥責了一番於氏,卻沒答應休妻,到後來便不了了之。”

  ??那便是真有矛盾了,不過王妃也沒有那麽多閑心去修補人家夫妻之間的關係,再說這事她也並無辦法,她既不可能要求阮嶺遣散姬妾,又更不可能教訓於氏不要妒嫉,若讓她去勸,大約隻能勸於氏和離……

  ??所以,還是不要多管閑事好,免得被晉安長公主殺來晉陽,質問她拆散人家夫妻是何居心,那可就是笑話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