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豪族子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201
  “這位老丈。”賀燁親眼目睹老人不惜賣孫為奴,再也忍不住,上前打斷:“聽你們二位對話,老丈似乎是村內住戶,家中還有田產,為何非要長孫為人奴從?”

  ??老人這才看向賀燁,見是個生麵孔,倒也不存戒備,回應道:“幾位郎君想必是欲前往明德寺吧,就在前方不遠了,若是騎馬,至多小半時辰,隻是諸位若是為了賞寺中梅林,今日隻怕不夠時間,需得在寺中留宿一日,但因明德寺香火旺盛,不少信徒均從外縣趕來,就不知寺裏是否還有空舍,幾位不如今晚在村中留宿,明日一早再去佛寺。”

  ??這顯然就是答非所問,賀燁剛要轉回正題,卻被十一娘打斷:“多謝老丈提醒,未知老丈家中可能留宿我們兄弟兼僮仆三人?”

  ??十一娘今日雖然沒有把臉抹黃將眉描粗,但為方便之故,這時卻身著男裝,便連艾綠也是一身裋褐,儼然小廝扮相,故而幹脆與賀燁兄弟相稱。

  ??“老兒家中可不敢留宿貴人,隻是羅郎君一貫俠義,諸位還是寄宿羅郎君莊上。”老人笑道,臉上再不見淒苦之色。

  ??十一娘也沒再堅持,便看向那位羅郎君:“未知郎君可行個方便?”她這話音才落,卻挨了賀燁一個暗肘。

  ??十一娘便看向晉王殿下:“阿兄,這位老丈必有難處,剛才已經明言,你又何必追根究底,阿兄一貫養尊處優,又哪裏知道鄉裏之間,這些貧苦百姓艱難之處?”

  ??賀燁:……

  ??好吧,他知道以自己一貫稟性,的確不該多管閑事。

  ??便輕哼一聲,揚了揚下巴:“我就說在太穀縣玩玩也就罷了,你非要去什麽山寺燒香,這下好了,今晚且趕不回縣城,我可是有話在先,吃不了素食,如果你執意寄宿明德寺,我管那些僧人如何,大不了自己出去獵上幾隻野兔,動手烤著吃。”很有些惱羞成怒的模樣。

  ??十一娘尷尬不已,隻好向羅郎君施禮:“某與阿兄來自長安,至晉陽遊學,聽說明德寺梅紅豔放,一為禮佛,也是為了觀賞梅景,卻未想到要在外留宿,還期羅郎施以方便。”

  ??那羅郎君卻也好說話:“南老丈既開了口,羅某自是不會推脫,便請二位隨我前往寒舍吧。”又轉過頭去對老人說道:“大郎之事,改日再與老丈商議,老丈先請。”

  ??竟然仍是畢恭畢敬的態度,連十一娘都嘖嘖稱奇。

  ??華衣男子姓羅,說不定便是太穀豪族子弟,就算樂善好施,但是對一個村居貧農這樣恭敬,怎麽看也有些蹊蹺,十一娘原就打算著在明德寺周邊村莊寄宿,側麵打探一下明空的底細,這下子更是對羅郎無比好奇,便看向賀燁,見他雖然一臉不以為然,顯然也沒有異議,於是便當真隨那羅郎君去了居處,一路上不少寒喧客套。

  ??當然也自報了姓氏,十一娘並沒隱瞞自己出身京兆柳,她與賀燁都是一口長安話,自然也冒充不了當地人,好在長安作為國都,長安人士遍及周境,莫說太原府,便是嶺南、劍南等更加偏遠之地,稍有見識者還不至於聽不懂長安話,晉朔的語言雖然在腔調上不同,倒也不那麽難懂,是以溝通起來不成問題。

  ??更不說這位羅郎君居然會說雅言,溝通起來便更加順暢愉快了。

  ??待到目的地之前,十一娘已經確定這位果然是太穀羅氏子弟,族中行九。

  ??十一娘忍不住與賀燁交換了一個眼神,羅九郎,在太原府卻也赫赫有名呢!

  ??大周所稱豪族,其實專指建國以來才興盛的豪闊,要麽是隨高祖起兵的部將,要麽是當年資助高祖的富戶,其中有一部份,因功勳甚大,大周建國之後,受封爵位,便上升為勳貴階級,有別於豪族了,因而,論地位而言,豪族略低於勳貴。

  ??不過因為自明宗以來,好幾代皇帝重文輕武,勳貴的地位大不如前,而豪族在地方經營壯大,雖然政治地位有限,大多卻比勳貴更具財力,不難賄賂地方官員,雖說論勢力,無法與京兆十望等顯望並肩,但在本土,卻也有一定影響力,比如陳氏這樣的二流世族,實際上無論財勢,都不如羅、蔣等豪族。

  ??太原為大周龍興之地,這也注定了晉朔之境,豪族最為壯大。

  ??但豪族因為根基不足,故子弟習文者少,絕大多數都不是經科舉入仕,而是走任子、抑或雜流二途,這也造成了豪族子弟無望中樞拜相,論起政治地位來,始終要低世族一等,可是太穀羅氏,近十年來卻有意向世族轉型,雖然也隻出了兩個明經,但在晉朔眾多豪族之中,已經算為翹楚。

  ??這位羅九郎,雖然未得出身,然而頗擅詩賦,其名聲竟然讓長安士子都有聽聞,羅家正值“轉型”關鍵,是以對九郎羅厚這位子弟寄予重望,十一娘熟悉太原眾豪族的過程中,當然不會忽視羅厚,但根據探察所知,這位被家族寄予厚望的九郎,個性確有乖張處,以至於讓羅氏諸多長輩愛恨交加。

  ??據說羅九郎雖然聰穎好學,然而又頗好美色,不過莫說他隻是豪族子弟,即便是出身世族,這也不算什麽缺點,但讓人議論紛紛的是,羅九郎竟然與自家嫂嫂有苟且之嫌,不僅數回當眾稱讚嫂嫂貌美,居然挑唆嫂嫂與兄長和離,不過後來又見異思遷,與和離歸家的嫂嫂一刀兩斷,以至於嫂嫂哀怨不已,羅九郎身上便背負了與嫂嫂通奸,喜新厭舊兩大惡名,當然,這僅隻是傳言,羅家並未承認九郎有此劣跡,當事人便即那位嫂嫂也沒有站出來指責過小叔的罪行。

  ??隻不過羅九郎曾經寫詩讚頌嫂嫂才貌,倒是確鑿。

  ??又說羅九郎為人高傲,許多世族子弟都被他當麵譏損,是以不少人都認為羅九郎狂妄自大,名聲在外內裏糟糠——羅九郎從未應試,似乎也的確不那麽自信。

  ??可羅九郎不願與世族結交,卻偏愛與草莽廝混,居然和市井之徒八拜為交,兩人稱兄道弟,甚至為了市井之爭打架鬥毆,這也讓羅家諸多長輩極度頭痛。

  ??當時晉王也目睹了羅厚的事跡記載,竟發感慨:“此子頑劣程度,比我竟有過之而無不及。”

  ??沒想到明德寺未到,卻在這村野與高深莫測眾說紛芸的羅九郎狹路相逢,別說十一娘好奇,便連晉王殿下的精神也為之一振。

  ??從土路前行兩、三裏,便到了一處莊園,然而與眾多豪貴修建的田莊不同,羅九郎這處莊園,屋舍竟當真是用土坯茅頂建成,與村居農舍的區別僅在於,院子大些,屋舍多些,直到進了內宅,十一娘才看見竹木搭建的幾處亭台,與寒梅蘭桂一類植株,略作裝飾,而一應陳設器具,皆非名貴材質,樸實無華,就連茶具碟碗之物,也非瓷非玉,而是陶製,隻是相比農人常用,沒有破損,更加齊全而已。

  ??當然相比貧民居宅,屋簷更加敞闊,故而不用憂慮雨雪入室,窗戶便建得更加低矮且寬大,坐於室內並不覺得昏黯,屋子裏頭的陳設也不是那麽簡陋,又經過仆婢精心清掃,整潔非常。

  ??十一娘又特別留意在旁侍奉的婢女,雖然沒有濃妝豔抹、簪金帶銀,容貌卻也嫵媚秀麗。

  ??再看呈上待客之熱飲茶點,很是精致可口,足見這位羅九郎雖然不那麽講究華屋精舍,對生活品質卻也並非毫無要求,至少還不拒絕紅袖添香,美食佐味。

  ??而這位當主人的,似乎也並不覺得自己這土屋茅舍慢怠貴客,客套話一句不說,當聽十一娘稱讚茶點可口時,甚至洋洋自得,根本不想謙遜。

  ??“那位南老丈,看上去似乎不像普通農人?”

  ??直到十一娘問出這一句話後,羅九郎方才輕輕一挑眉梢,顯露出幾分詫異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