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夜遊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411
  除夕夜,月色清寒。

  ??雖說晉陽城的建製並不類同西京長安,不是以宮城作為中心借用一條朱雀大街將都城分為東西對稱,各座市坊也不如長安布局嚴謹排列整齊,而是城城相套,對立汾河兩岸的東、西二城之間,又有中城作為連接,使得三城相連,周回四十餘裏,可謂氣勢恢弘、景致雄麗,隻不過晉陽雖然遠離京都,卻依然執行貫徹宵禁製度,每當入夜,各座坊門禁閉,貫穿三城之間的官馬道上,也是一片寂黯。

  ??這樣清寒的月色,便是唯一光源。

  ??然而當子時的鍾聲響徹寒夜之後,官馬道上卻忽然出現了一行十餘騎,大剌剌地穿行其間,沒有疾馳,馬蹄聲似乎有些悠哉遊哉。

  ??寂靜的冷夜,迎澤門蒼啞的暗合仍在身後不遠,可玉管居裏溫暖如春的愜意卻再也感覺不到了,十一娘身上雖然圍著厚厚的貂披,但晉陽城更加森寒的冬風還是逼得她呼吸一窒,可她的心情卻格外雀躍,故而並不在意這錐骨的冷風,雖說月色黯淡,甚至照不分明官馬道兩旁槐樹的枝葉,放眼望去隻有一片神秘的陰沉,可隻要仰望兩側,依然不難見到坊牆隔開處,高門富戶的簷角華燈,恍若雲外星辰。

  ??雖然走在黯沉裏,卻也距離人世繁華不遠,這樣奇異的感覺,還是首回親身體會。

  ??十一娘早便聽說了晉陽城在上元佳節時也會開設燈市,但如今隻是除夕夜,故而官馬道上各大燈棚還未搭建,又因宵禁,這條路上冷冷清清,並沒有什麽值得矚目的景致,隻在此萬籟俱寂時夜遊,縱然她兩世為人也是首遭經曆,感覺新奇有趣也是在所難免。

  ??她的身邊,當然有晉王殿下在旁“護駕”,否則看守迎澤門的守兵也不會如此痛快便放行——晉陽王府所在的宮城,雖然眼下也已經有了許多豪門望族居住其中,並非禁苑了,然而門禁還是保留著,也隻有擔任太原尹的賀燁有這特權,深夜可以出行,而不受到任何盤問。

  ??“除夕夜暗賞貧戶喜錢一事,原是絢之與裴十一郎少年時候興之所致,緣何王妃似乎也早早得知,早前竟仿佛與絢之心有靈犀一般,竟都想起這件舊事?”賀燁冷不丁詢問。

  ??竟然還是被他留意到了!

  ??十一娘不由看向身邊人,清寒月色之下,他的神色頗有些晦暗不明,隻是語氣卻甚平和,似乎為隨口一問,而不是出於懷疑。

  ??“裴十一郎非但與薛六兄交好,三堂兄當年與他也甚是親近呢。”十一娘毫不猶豫利用三郎柳彥為借口:“我未擔任公主侍讀之前,除夕夜當然是在家中渡過,有一年守歲,便聽三哥說起這段往事,他是有心與六兄、裴十一郎一齊施惠,奈何當時年幼,大母與世母當然不會放心他夜裏出外遊玩,三哥竟一次也沒參與過,故而提起時,大覺可惜。”

  ??賀燁便笑:“我真險些忘記了,三郎之母原是出身裴氏。”

  ??他之所以對裴十一郎有些微印象,還是那年,聽兄嫂席間提起,裴皇後對這胞弟顯然也很是疼愛,兄長愛屋及烏,便想予裴十一郎重用,破格授予門蔭,裴皇後卻拒絕了,說道是弟弟雖然也被長輩拘著熟讀經史,卻更喜騎射,年紀雖小,卻甚正直,必然不願依靠提攜得職,雖說裴相或許不會聽任孫子考武舉入仕,但就算裴十一郎通過文試得以出身,或許也會選擇武職一途。

  ??隻是沒想到,不待裴十一郎下場應試,裴鄭二族便遭滅門之禍,賀燁早前提起這段往事,尚且覺得惋惜。

  ??他對陸離感慨:“阿兄固然下旨將裴鄭兩族問罪,對阿嫂卻曆來愛重,我那時年幼,並不明白多少道理,但事後想來,阿嫂自然不比得那些淺薄婦人,一味偏向娘家父族,她當年坦言稱讚裴十一郎正直耿率,應當不是浮誇之辭,可惜裴十一郎最終被家族牽連。”

  ??便一時興起,也要效仿裴十一郎當年善舉,在除夕夜施惠貧寒,然而陸離如今因為病弱,苦笑道不能再受風寒,所以晉王殿下便隻能與王妃“夜遊”晉陽城了。

  ??早前十一娘感覺到陸離似乎想借機提起裴鄭冤情,悄悄示意莫要心急,因她明知賀燁感激賀衍多年庇護,或許不會敵視當年頗得賀衍愛重的裴皇後姐弟,然而未必對裴鄭二族也心懷同情,要是陸離直訴冤情,憑賀燁之敏銳,便有打草驚蛇之憂。

  ??但十一娘卻又不願放棄這個機會,側麵了解一下賀燁對裴鄭一案究竟是何態度,盤算著由她稍略提起,表麵上她與裴鄭二族並無直接聯係,或許不至於讓賀燁生疑。

  ??故而這時便說道:“還以為殿下會不滿薛六兄提起裴十一郎,畢竟當年裴鄭二族入罪,是先帝決斷。”

  ??賀燁斜著眼角看了過來:“貴妃當年,似乎頗為懷疑這一逆案背後別有隱情,裴鄭二族是身負冤屈,裴氏原是三郎外家,想必三郎也不信這一結果,怎麽,王妃對這件案子也有疑惑不成?”

  ??“但凡有太後插手之事,我總不那麽相信表麵定論。”十一娘幹脆問道:“難道殿下便從沒有產生過懷疑?”

  ??“當年正是謝、毛等人力證裴鄭謀逆,此事的確與太後脫不開關係,隻阿兄對裴皇後一往情深,倘若明知裴鄭二族無辜,當不至於施以族誅重罪。”賀燁微微蹙起眉頭:“事隔多年,涉及此案者大多已經不在人世,縱然我也有些疑惑,卻難以追察事實真相了。”

  ??“貴妃曾經與殿下聯手察明毒害裴皇後之真凶並非葉昭媛,可先帝得知真相後,又何嚐為葉昭媛平冤昭雪,追究真凶罪行呢?”十一娘淡淡說道:“先帝對裴後雖然一往情深,然而對生母韋太後,又何嚐不是孝順至極。”

  ??言下之意便是,隻要韋太後咬定裴鄭謀逆,賀衍當然不會為了裴皇後這個妻子,追究生母汙陷忠良的大罪,極有可能被太後說服,錯信了那些所謂證據。

  ??賀燁沉默,不得不承認這個可能的確存在,兄長雖說不會汙陷裴鄭二族謀逆,但兄長生性懦弱,當年極有可能被太後威勢屈服,錯斷了此案。

  ??十一娘見賀燁並沒有因為她質疑賀衍便不滿惱火,也懂得適可而止,此時決非要求重審舊案的恰當時機,隻要試探清楚賀燁其實對裴鄭二族並不厭惡,便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不過殿下之言確有道理,僅憑猜疑,的確不能確斷裴鄭二族便是蒙冤受屈。”

  ??賀燁也岔開話題:“提起三郎,我記得他比王妃你年長十歲,沒想到王妃卻與他這堂兄更加親近。”

  ??晉王殿下這是認為十一娘之所以傾向裴鄭二族無辜,應當是受了柳三郎的影響。

  ??“我自幼便安靜,不大喜歡與年齡相近之姐妹玩鬧,倒是不少向三哥請教經史,自是與三哥、四姐更加親近幾分。”

  ??賀燁頷首,不由想起了一件舊事:“當年我纏著三郎寄住在柳府,便目睹了王妃力證清白,那時王妃年紀雖小,一張嘴卻將柳直與你那堂姐說得啞口無言,心智了得,也難怪與王妃年齡相近者會敬而遠之。”

  ??突地又想起當年他還為蕭九郎擔憂,遇見這樣厲害一位青梅竹馬,日後若是“修成正果”,豈不是大周又添一個懼內之人,沒想到命運弄人,柳十一娘竟然成了晉王妃。

  ??十一娘似笑非笑:“我也還記得,當年殿下忽然駕臨,大母與諸位長輩可是忐忑不安得很,柳府眾人,對殿下無一不是敬而遠之。”

  ??那時的賀燁,可謂神憎鬼厭,哪裏想到多少暴戾頑劣都是偽裝,竟然還敢說她心智了得,她是兩世為人,賀燁當時才是真真正正的稚子孩童。

  ??賀燁幹咳兩聲,竟然有了幾分討好的口吻:“待新歲過後,我打算先去一趟葦澤關,王妃可願同行?”

  ??十一娘愕然,賀燁對葦澤關之行的迫不及待她能夠想到,目的當然是與武威侯等將領商議戰事,可為何要她同行,對於行軍作戰她可是個徹底的外行,不會有任何助益。

  ??“王妃難道不打算見一見三郎?”晉王殿下十分耐心的提醒。

  ??原來如此。

  ??王妃用力表示驚喜:“多謝殿下體恤。”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