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3226
  “聽說今日有美人登門?”

  ??這日賀湛才剛銷假上值,回家便聽了瑩陽真人好番抱怨,他卻轉身就晃來十一娘麵前嬉皮笑臉,頗為興災樂禍的口吻。

  ??“的確是個美人。”十一娘毫不介意,她關心的是另一件事:“任知故什麽時候向太後投了誠?”

  ??“早就攀搭上了韋元平,任知故這人,心胸狹隘得很,我沒把他放在眼裏,一不留神,他那女兒竟然被太後看中了。”賀湛長歎道:“能被五姐你讚聲美人,可想天人之姿,可惜可惜,遇見晉王這等不識風情之人,將來,怕是要不得善終了。”

  ??任九娘明顯是韋海池的耳目,就算風情萬種,賀燁哪會真對她動情,怎麽看也是一枚廢子的終場。

  ??“將來晉王府裏,又何止任九娘一個耳目?”十一娘語氣不善:“十四郎,別忘了你現今已為人父,再敢覷覦美色,阿姑可饒不了你。”

  ??“我就是同情美人罷了,五姐息怒。”賀湛仍舊嬉皮笑臉:“有好消息,聽還是不聽?”

  ??“聽與不聽都無關要緊。”十一娘偏不理會他的故弄玄虛,將手中畫筆一勾,完成了繡樣,方才抬眸:“毛維諫策到了?”

  ??賀湛長歎一聲:“難道你偷偷勘破了金匱遺書,當真是神機妙算。”

  ??“阿諛奉承得太明顯了。”十一娘白了賀湛一眼:“賀燁當日已經告訴我進展順利,我連這件事都猜不到?”

  ??“你就快成為晉王妃了,還把晉王連名帶姓稱呼,這不大好吧,叫順了口,哪天一不留神當著人麵前這樣稱呼,要怎麽解釋?”

  ??十一娘:……

  ??“仿佛真不大好?算你提醒及時。”終於是笑了,又轉回正題:“太後如何反應?”

  ??“還能怎麽反應,沒想到毛維這麽不頂用唄,氣得拍桌子。”賀湛將腿一伸,好副吊兒郎當的坐姿:“下晝才看到諫策,不及詔集政事堂眾議,不過問了我與徐修能有何看法,還特地詔見了絢之,針對太原府之局勢,問有何應對之策。”

  ??“陸哥必然直諫稅製改革,才能根治時蔽。”這也是計劃其中一個環節,十一娘並非神機妙算。

  ??“稅製改革議了許多年,皆無定論,太後倒是想下手改革,韋元平、元得誌等就會首先反對,更不說還有許多世族,傷及可都是貴族利益,哪有這麽簡單。”賀湛卻是一臉輕鬆:“絢之也說了,全麵改革雖然難以推行,然而戰事緊急,可在太原府甚至晉朔諸州試行,太後頗有些猶豫,留下絢之單獨細談,可見已然動心,恭喜五姐,計劃有望達成。”

  ??“徐修能呢,他有何反應?”十一娘又問。

  ??“他生怕踩中你布下陷井,明知絢之與咱們同盟,極想反對又不敢魯莽,倒是沉默得很,隻盯著我一眼眼飛暗器。”賀湛輕哼一聲:“他若一直這般謹慎,縱然太後對他已經起疑,或許還不會立即發作,但我覺得他必定會摁捺不住,那可就咎由自取了。”

  ??“晉王是否能順利赴藩,可在此一舉,咱們不能大意,我眼下不在韋海池左右,行事多有不便,十四郎需得留心進展,若有變折,千萬及時告知,方能作出應對。”十一娘肅色道:“晉王若不能從長安脫身,三、五年內,除非策動,否則性命難保,因為他無論有無野心,韋海池都不會容他長久,除非,晉王還有利用之處,所以,這回必須促成晉王赴藩。”

  ??十一娘對時勢看得清明,賀淇已除,晉王同時也喪失了身為棋子的作用,韋海池之所以沒有斬盡殺絕,一方麵是因為晉王暫時不具威脅,另一方麵,蜀王還在,最多再過十年,天子便將親政,留著晉王這個儲君人選,一定程度上還能掣肘蜀王。

  ??但晉王眼看就要大婚,今後妻妾成群,三、五年內必有子嗣,而一旦晉王有嗣,韋海池就多了一枚棋子掣肘蜀王,晉王便毫無作用了。

  ??晉王若不離開長安,便如同雄鷹被束縛羽翼,生死由人不由己,隻有擺脫韋海池禁錮,才能展翅翱翔,起碼不會如甕中之鱉,任人魚肉。

  ??眼下情勢,韋海池雖然政權在握,可潘遼大軍壓境,這是比賀淇甚至蜀王更加嚴重的威脅,也隻有在此危急時刻,晉王赴藩一事還有謀劃的餘地。

  ??這一場戰役,雖然不是與韋海池正麵相對,但對晉王的生死,可謂至關重要。

  ??不容有失,否則就是潰不成軍!

  ??十一娘格外緊張,而在此時此刻,她根本沒有閑情顧慮任九娘等等姬妾,隻不過她沒想到的是,關於滕妾人選,不僅韋太後早有盤算,就連韋太夫人與蕭氏,甚至父親柳均宜,其實也在暗暗籌謀。

  ??就在今日,雖然連謝饒平都尚且不知毛維諫言任命蜀王為太原牧,柳均宜卻從陸離口中得知這一政務,歸家之後,當然轉告了太夫人。

  ??“伊伊就快離京了。”太夫人長歎:“太後一旦決定讓晉王赴藩,新歲之前,必然會擇定婚期,可陪媵之人……行舟是否還在為難?”

  ??不是太夫人要給十一娘添堵,這的確是件無可奈何的事。

  ??其實論來,十一娘這回要嫁之人不是儲君,陪媵可有可無,但太夫人明知將來晉王滕妾多數都是太後耳目,甚不放心十一娘“孤軍作戰”,故而早在暗暗留意陪媵人選,為的也是給十一娘添個幫手,可正是因為出發點是為十一娘的利益考慮,這個陪媵人選便不是那麽容易抉擇。

  ??首先,這個人不可能是柳瑾,亦不可能是嫡宗女兒,柳氏一族為京兆十望,即便嫡宗庶女亦不會許為姬妾,除非太子姬妾,抑或君帝嬪妃,這便是當年柳韞屈為賀衍之妾,太夫人終生耿耿於懷的主要原因,大周風俗雖然不怎麽重視貞操,可對於世族而言,重視的是名譽,權望可以容忍女兒不守婦道,但不能容忍女兒屈為姬妾。

  ??那麽便隻能在偏支或者姻親之族擇選合適的人,而這個人,還必須要與十一娘齊心,即便將來有了子嗣,也不能因為私欲而生歹禍之心,那這個人,必須要與十一娘情同手足,而且還要心甘情願終生為妾。

  ??又因為十一娘的特殊任務,這個人還必須智計出色,否則就不是幫手了,那是十一娘的包袱。

  ??關鍵是許多事情,這時還不能分說仔細,這個滕妾的擇選可謂難上加難。

  ??蕭氏果然滿麵苦惱:“原是看好了一人,各方麵都算合適,隻挑開一談,卻不願屈為姬妾,那些千方百計要入晉王府為妾者,又顯然別懷居心,並不合適。”

  ??柳均宜是個男人,想法比較粗糙:“何必一定要陪媵呢?給伊伊擇選一些能幹聰慧之仆婢,照樣可為幫手。”

  ??太夫人瞪了一眼兒子:“其餘不說,光一個秦氏,就不容易對付,仆婢再能幹,那也隻是下人,還能震懾住晉王府裏那些姬媵?我知道你是為伊伊好,可晉王身份注定,將來不可能隻有伊伊一個正妃,伊伊不帶陪媵,也會有其他人。”

  ??蕭氏也懂得厲害,勸慰自家夫君:“若伊伊與殿下一直留在長安,有無陪媵還不算重要,但眼看他們便將赴藩,咱們有心無力,什麽忙都幫不到,伊伊身邊若無信得過之幫手,還要分心於內宅事務,正如阿母所說,晉王府中那些姬媵,可沒一個省心。”

  ??“可這人選萬一有個不妥當,別說助益,隻怕後患無窮,我之看法,寧缺勿錯。”柳均宜也有自己的堅持。

  ??太夫人也是左右為難:“均宜所說也不無道理,若真無妥當人選,寧願杜絕後患。”

  ??正商量著,曹媼便入內稟報,說是婷娘在外求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