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求情被拒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3326
  太後聽說長假未過的十一娘忽然入宮,心中不免大感疑惑,便猜度著怕是為了婚事,於是幹脆連謝瑩都打發了,隻留著高玉祥在跟前,待十一娘入內,又見她憂心忡忡的神色,太後也不急著追問,佯作驚喜的與十一娘寒喧了好陣子,見這丫頭終於忍不住要說正題,太後倒是率先開了口。

  ??“昨日燁兒可曾聽我囑咐,去了上清觀?”

  ??十一娘稍稍一怔,才道:“原來晉王殿下是奉太後之令。”

  ??“他都與你說了什麽?”太後一張臉上堆滿了慈祥的笑容,格外好奇,這便是在暗示十一娘,她很樂見兩人“交好”,依十一娘的聰慧,必然便能明白這樁姻緣已經塵埃落定,就算不甘不願,也不能推脫。

  ??“說是來看望真人,但似乎……也不知是否兒錯覺,殿下似乎對兒有些不滿。”

  ??太後不由蹙眉,賀燁心裏中意的人是謝瑩,雖然她謊稱是先帝意願,不教賀燁有任性渾鬧的借口,不過想來心中也是不甘不願的,轉頭去見十一娘,態度當然不會太好,隻不過除了仁宗帝,也就隻有南陽王與瑩陽的話賀燁尚還聽得入耳幾句,十一娘是瑩陽愛徒,又是柳貴妃的親侄女,賀燁總不至於厭惡她。

  ??隻是聽丫頭言下之意,似乎並不知道自己將要冊封她為晉王妃,那麽今日又是因何入宮?

  ??可話題既然已經挑開,又是遲早要與十一娘“開誠布公”,太後幹脆也就繼續往下說了:“伊伊,眼看你就要及笄,燁兒也老大不小了,有些話,我也沒必要再瞞你,我素來惜重你之才華,也喜愛你大度得體,恨不能讓你長伴膝下,燁兒他雖不是我親生,到底也要喚我一聲阿母,你可願……為我子媳?”

  ??十一娘是真沒想到太後竟然會在今日與她開誠布公,臉上震愕的神色倒也不是全然偽裝,卻還記得要適可而止,於是在太後期待的眼神中,很快回過神來,膝跪叩禮:“兒,承蒙厚愛,受寵若驚,隻是……殿下似乎……太後恕兒直言,殿下似乎與六妹妹兩情相投。”

  ??謝瑩作態那麽明顯,賀燁言行更無謹慎,十一娘察覺二人之間“激情澎湖”不算奇異,毫無知覺才更匪夷所思,太後當然不會怪罪她這話失禮莽撞,將十一娘扶了起來,仍然溫和慈善:“瑩兒她不合適。”

  ??就是這麽簡簡單單一句,並不說謝瑩的野心勃勃,太後長歎一聲:“汝陽王謀逆,於皇室而言可謂禍起蕭牆,縱然未讓他得逞,然而這禍事影響極大,我固然明白燁兒不是亂臣賊子,不懷叵測居心,但他那性情,也是仁宗帝過於放縱,以至於桀驁不馴,身邊若無一個明白人始終提點,將來隻怕會有奸侫挑唆,賀姓宗室,是再經不得蕭牆之亂了!”

  ??見十一娘聽得仔細,太後又是一聲長歎:“我知道,若單論才品,你配燁兒多少有些委屈,可如今,我最信得過之人,也隻有你,燁兒他就是個喜新厭舊之性情,雖然是與瑩兒相投,卻也不是非卿不娶,你是先帝屬意之人,燁兒對先帝又是那樣敬服,相信憑伊伊之才情智慧,不難獲取燁兒敬服,再說他若行事混賬,我好歹還能壓得住,總不能看著你受委屈。”

  ??其實太後有些話也覺得頗難啟齒,因為她對十一娘,一直是“以德服之”,總不能直言告訴讓她監視賀燁,這樣可見顯明是將十一娘當作棋子了,難免會讓她心存芥蒂,是以這時暫時沒有直訴目的,而采取了更加委婉溫和的說法。

  ??“要論才智,伊伊的確巾幗不弱須眉,我是有心將你留在身邊,可總不能耽擱了你之姻緣,可將來無論你嫁予何人,卻都不便時時入宮了,沒有你為我分憂解難,我也是真不習慣。”太後拉了十一娘的手,表現得格外期許:“你既然擁有常人不及之才華,困於後宅豈不可惜?若你成了晉王妃,燁兒不頂用,你卻是個得力幫手。”

  ??“十一德薄才疏,怎敢當太後如此期許。”十一娘沒辦法讓自己紅臉,隻好低頭垂眸,且作嬌羞模樣,這態度,便不是拒絕了。

  ??太後很滿意,笑著說道:“在我麵前,伊伊就不必自謙了,關於燁兒,我今日可就算正式交托予你,千萬記得,莫要讓他受人蠱惑,必須小心他身邊是否出現心懷不軌之人。”

  ??這其實,就是讓十一娘監視賀燁。

  ??十一娘再度膝跪叩首:“十一謹記太後教誨。”

  ??然而這一拜下去,十一娘卻並沒起身,一鼓作氣說道:“太後請恕,十一今日入宮,實有不情之請。”

  ??“起來細說。”太後眸光一深,口吻卻還是那樣溫和。

  ??“十一不敢起身,隻因,隻因十一是要為大逆罪人求情!”

  ??太後的笑容終於斂去,沉默了許久,才輕輕問出一個字來:“哦?”

  ??“十一跪請太後,寬恕罪逆林昔不死。”

  ??竟然是為林昔求情?!太後這會子是真的驚訝了——那林昔與十一娘從無牽涉,一貫懂得進退的丫頭,怎麽會為一個大逆罪人求情?!

  ??“今日真人本欲入宮跪求太後寬恕林昔,十一擔心真人在悲憤之餘,會觸怒太後,故而才勸服真人稍安勿躁,由十一代為訴冤,不過十一清楚,林昔既然已被揖捕入獄,隻怕參與九成宮逆案已為罪證確鑿,論罪,當獲斬首之刑,不可寬恕,然而,林昔為老師故人之子,老師不能眼見林昔獲死,十一明知此為不情之請,卻不能推脫。”

  ??聽了這番話,太後方才恍然大悟,林霄上都死了這麽久,以至於她都忘記了那人和瑩陽還有一段舊情,沒想到瑩陽對林霄上還是念念不忘。

  ??隻不過林昔一介世族旁支子弟,又不過區區禦史,對太後而言雖然不算太大威脅,並且太後清楚,林昔並沒有參與謀反,放他一條生路賣給瑩陽個人情原本不算什麽,但這個林昔,曆來直言敢諫,並且專與太後作對,早就讓太後煩不勝煩,這就好比晚上睡覺時,耳旁總是有蚊蠅嗡吵,被叮咬一口固然不致命,卻恨不能一巴掌拍死幹淨是同樣的道理。

  ??收拾林昔的打算太後一早就有,但這個人,還真是鐵板一塊沒有半點縫隙,太後的人給他大筆賄財,他非但不收,甚至還義正辭嚴地把人好一番罵,非要問清楚來人受誰指使,好具折彈劾!往常不去北裏飲樂,從來也不召妓,胡姬酒肆一律不涉足,就連家中婢女,也從來沒有沾染一個指頭,硬是沒讓太後找到栽贓陷構的機會。

  ??唯一紕漏,便是與汝陽王賀淇有些來往,所以這回賀淇謀逆,太後總算有了機會收拾這隻蚊蠅,又哪裏答應輕易放過,別說他隻是林霄上的兒子,便是瑩陽真人親生的都不行。

  ??這要換成另一個人為林昔求情,太後非得疾言厲色喝斥一番不可,甚至會懷疑對方居心不良,至少得治一個同情逆黨之罪,隻不過換作十一娘嘛……

  ??想來是瑩陽因為藍氏割耳明誌一事,不信林昔會是賀淇同謀,打算入宮找她理論,十一娘不能勸服瑩陽,也不能眼睜睜看著瑩陽觸怒自己,才硬著頭皮攬責上身,不得不走這一趟。

  ??這孩子也的確孝順,又是重情重義之人,否則自己也不放心把她放在賀燁身邊。

  ??太後想到這裏,長歎一聲,把十一娘再一次扶了起來:“也是瑩陽之冤孽,為了一個棄她不顧者,孤獨終生也就罷了,還如此關心那人之子,隻不過……林昔參與謀逆之罪證的確已經察實,賀淇及其共犯口供,都稱他為同黨,就等著九成宮之謀得逞,由他上折遵請賀淇繼位,連繼位詔書都被他事先擬好,罪有應得,怎能寬恕?”

  ??什麽口供、詔書,還不是太後黨栽贓陷害罷了,隻不過林昔與汝陽王來往密切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太後要治他為同黨,誰也不可能非議。

  ??“隻怕老師會因而悲痛。”十一娘倒也沒有堅持讓太後答允。

  ??“我剛才跟你說那些話,你如實轉告瑩陽,想必瑩陽也不會因私廢公,隻是她當然會傷心,伊伊要盡力寬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