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衣錦榮歸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4102
  十餘日後寒衣節,璿璣也迎回了她的敵人。

  ??這一日,長安城同樣迎來今冬初雪,灞橋垂柳,已是殘葉稀疏,可原本坦露的枯色,這時卻被銀白素裹,別有一種柔冷風情。

  ??七月時,什邡令因緝盜有功,由毛維力請,毫無例外地升遷返京,竟授職戶部司郎中,連升了好幾個品階,距離五品“瓶頸”僅隻一步之遙。

  ??而這位前程似錦的幸運兒,四載之前,不過隻是一個流外雜職而已。

  ??便是那娶了毛維家奴方氏的何紹祖。

  ??雖然風冷雪密,並不是晴好天氣,但因為衣錦榮歸,何紹祖躊躇滿誌的心情可想而知,故而當過灞橋,他甚至極有閑情地下了馬車,立在雪地裏手拈山羊胡,搖頭晃腦地吟出兩句酸詩來——

  ??當年離辭灞橋柳,今日歸故長安雪。

  ??便聞一句:“何郎中好興致呀!”

  ??何紹組萬分納悶地遁聲看去,心裏幾番狐疑。

  ??雖說這回是衣錦還鄉,可當年離京時他卻籍籍無名,壓根沒想過竟然有人在灞橋相迎,直到看清一張烏漆油車上,下來那位長身玉立的朱衣男子,何紹祖方才驚喜非常地舉揖上前:“宇文舍人怎麽在此?”

  ??為宇文盛駕車那長隨高高抬著頭:“何郎中,我家郎君眼下已經升任禮部尚書。”

  ??何紹組連忙改口:“宇文尚書,可喜可賀。”

  ??他雖然是起步寒微方得升遷,當初卻是在裴相門下受教多年,相比普通士人,當然更加熟諳官場職階,知道得以入主政事堂之宰相,普遍是先任職三省官員,再轉遷六部尚書曆練,宇文盛先任中書舍人,這時擢升為禮部尚書,至少說明太後是將他當作未來宰相栽培,何紹組想到對方與自己年歲相當,如今卻已經是“宰相備選”,不由暗暗羨妒,未免傷感自己空有才華,一來門第寒微,再者命運多舛——要不是當年誤娶裴氏女,說不定如今也有這樣造化!

  ??“今日寒涼,這敞風之處可並不適合寒喧,我已在陋舍備下酒膳,正是為了與何郎中接風洗塵,有請何郎中移步。”宇文盛熱情相邀。

  ??何紹祖受寵若驚:“卑職怎當宇文尚書這般盛情。”

  ??“你我原為舊識,何必客套。”宇文盛幹脆攜了何紹祖同乘,主動說起了這幾年來朝中不少人事,何紹祖聚精匯神聆聽,心裏卻也暗暗自得。

  ??當年宇文盛雖然對他有提點之恩,可何嚐待他如此熱情?足見此番升遷回京,自己也是今非昔比——連“宰相備選”都不敢輕視!

  ??宇文盛的接風宴設在一間暖房,雖說麵積不大,然而因為陳設簡雅,倒也不顯得逼仄,但暖房為了避風保溫,一般隻設高窗,透光便顯不足,再兼今日又是下雪天,室內便更顯昏晦,宇文盛便設多盞燭照,倒恍如徹夜長談的意趣。

  ??室內又置輕紗屏風,潔白如霧,屏風後頭有女子琵琶樂舞,不見人麵,隻見綽約身影,更顯格外新雅,把酒賞來,倍添興致。

  ??待一曲終了,宇文盛方喚屏後琵琶助興那女子:“璿璣,來向何郎君問侯一聲。”

  ??何紹祖這才知道彈琴之人竟是多回點撥方氏那位姬人,雖說隻是妾室,但他一貫曉得這位甚得宇文盛寵愛,故而也不敢失禮,還禮不迭,自是不能抬起眼睛仔細打量,又哪裏料到麵前人竟然與他有故?

  ??璿璣見禮之後,倒也沒有過多耽擱,隻冷冷掃了何紹組一眼,又衝宇文盛莞爾一笑,便告辭退去。

  ??何紹祖,我終於是盼到了你,春風得意之日!

  ??她並未行遠,隻在暖房左側一間廂房坐下,時不時地彈奏一曲琵琶樂,遙遙地為死仇“助興”,這琴聲時有時無,又因隔著一些距離,當然不會攪擾暖房之中賓主飲談,這樣的安排讓何紹祖大覺感慨,暗度這宇文盛亦非出身富貴,沒想到卻懂得這多風雅。

  ??是跋涉歸來,又難辭主家熱情款待,何紹祖很快便覺酒酣耳熱,宇文盛見好即收,笑道:“雖說甚盼與何郎中不醉不休,卻惜何郎今日遠道歸來,家中亦有親長妻小期盼早歸,不便強留何郎盡興了,好在來日方長,你我如今同朝為官,自不愁飲談機會。”

  ??聽見暖房門響,璿璣方才推開一角直欞窗,陰陰的注視著何紹祖受寵若驚的連勸“留步”,又是一個莞爾,輕聲慢唱:“隻以為富貴在望,難曾料黃泉路近?”

  ??又見錦簾輕晃,卻是宇文盛掀簾而入,也不走近,隻操手倚門看著她笑:“今日娘子親手備下膳食,那人卻未嚐出舊時滋味。”

  ??“他怕是早以為我葬身黃泉,徹底將我拋之腦後了。”

  ??宇文盛收斂笑容:“自從鄭雄因功獲賞,不少地方官員察覺緝盜好處,這一年間,多建功績,實則是以無辜替罪,有那些膽子略小者,且隻是汙逃戶為匪,如何紹祖這等膽大包天之徒,竟是將治下百姓斬殺!奈何我手中並無實據,隻怕就是察得實證,太後也隻會包庇黨徒,哪裏會管無辜枉死?”

  ??璿璣冷笑:“終是要到大禍釀成那日,韋太後才會引以重視,如何紹祖這樣狗鼠一類,正好用來平息民憤。”

  ??兩人已經將何紹祖判了死罪,可當事人卻毫無知察,隻不過他這輕鬆愉悅的心情,在邁入家門之後,便已經煙消雲散了。

  ??但聞一聲哭嗓,又見滿臉褶皺的老婦人虎撲上前,兒啊命啊的連串叫喚,何紹祖有如黑雲罩麵:哪來的瘋女人,誰是你兒啦?

  ??忍不住直瞪向久別重逢的妻子。

  ??卻聽方氏一本正經說道:“阿家,大冷天,快莫讓夫君站在雪地裏挨凍,有話回屋再說。”

  ??何紹祖:!!!

  ??他不過離家四載而已,怎麽老娘都換了個人?!

  ??關了房門追問,這才知道自家親娘早在四年前便已過世,方氏好個賢妻,沒有及時報喪不說,竟然將他親娘偷偷一葬了事,也不知從哪裏找了個老嫗,冒名頂替。

  ??何紹祖的臉上再抹一層鍋灰:“你可知不孝之罪何等嚴重,竟然自作主張?”

  ??方氏把腰一叉:“我不自作主張,又能如何,難道還能追去任上讓你回來守喪?你那時好容易才得官職,可甘心就此丁憂?”

  ??何紹祖失語,四年之前他是好不容易才入毛相青眼,謀了個外任,當然不甘心就那樣丁憂,誰肯定三年之後,毛相還記得他是何人?

  ??“但你也不能隱瞞至今!”

  ??“夫君說得輕巧,妾身又不識字,此等性命攸關之事,難道還能請人代筆不成?就算讓人捎個口信,也得擔莫大風險,再說夫君早知又能如何?如今夫君知曉了,可願意上報嫡母病故?”

  ??當然是不能的,眼看著富貴在望,此時丁憂豈不更加可惜?再說親娘都已經入土為安了,不孝之罪已經既成事實,沒得擔了風險還要吃虧的道理。

  ??便不再追究方氏自作主張,何紹祖越發壓低了聲:“這事可做得周密?”

  ??“若不周密,夫君早就被朝廷問罪了!放心吧,阿家病逝後,我便換了居宅,這時街坊都不認得阿家,家中原也沒幾個仆婢,幹脆都打發了,這老嫗是個孤鬼兒,丈夫兒女都死絕了,一人乞討來京中逃荒,我給她衣食讓她養尊處優,是她三生修來福氣,勢必不會張揚,再者,我也不許她拋頭露麵。”

  ??何紹祖方才放下心來,有了閑情過問一聲親娘葬在何處,偷偷摸摸去祭拜一番了事。

  ??殊不知他這回升遷授戶部職使,早已讓元得誌暗暗懷恨。

  ??大周六部為尚書省統屬,元得誌身為尚書令,自是要將自家黨從安插在要害職位,哪曾料戶部司郎中這麽一個美缺,卻被毛維強橫安插了何紹祖進來,元得誌尚且記得何紹祖之妻方氏,與姚姬之死脫不開關係,又哪會甘心容何紹祖在他手下礙眼?

  ??已經暗暗打聽得何紹祖勇緝兩百盜賊究竟是怎麽回事。

  ??“一個真正急公會眾都沒有,全是什邡治下百姓,多為農人,被他這什邡令汙陷為盜匪,那些愚民一來是因膽小,再者也投告無門,有些還生怕再被汙陷,背井離鄉逃難去了,有些閉緊了嘴巴就當家人遭了飛來橫禍,枉死一個總比滅門要強。”說這話的是元得誌心腹喬令,他當然曉得元大相國的心思,故而建議道:“倘若捅去太後跟前……”

  ??“不妥不妥。”元得誌蹙起眉頭:“毛維勢必要反誣我構陷,再者在緝賊一事上冒功者可並非毛維黨從,我有好幾個舊屬,也是以囚徒逃戶充數,誰讓急公會匪那般狡猾,太後又勒令嚴繳呢,也是無奈之舉。”

  ??自己屁股後頭都不幹淨,哪裏能揪著毛維這條尾巴不放?還是需得再找另外一條尾巴下手。

  ??元得誌便囑咐喬令:“給我盯緊了何紹祖,我就不信他沒有其餘錯失。”

  ??喬令連聲應諾,元得誌轉而又問:“交好竇侍監一事,可曾有了門道?”

  ??這下喬令立即成了一張苦臉:“暫無進展,這事難處還不在需要做得隱密,而是因為那竇侍監極難應付,卑職打聽許久,竟未能摸清他之喜惡,總不好冒昧求訪,也隻能先從他諸多義子下手。”

  ??“這事也的確不能冒進。”元得誌甚能體諒心腹,這時並未多加責難。

  ??喬令原想提一提他妹子喬嬌的終生大事,但眼見元相國被何紹祖鬧得心煩氣鬱,再兼竇輔安那樁他也沒有半點建樹,這時講來豈不落下個不知進退的印象?於是忍了,暗暗打算著再立上一、二功勞時,再請元相國施恩體恤。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