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姑姪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5      字數:3181
  十一娘離了含象殿,想到太後早前的叮囑,幹脆便往貴妃居住的紫蘭殿走去,她原本以為依若柳貴妃的一貫執拗,總會遭遇幾回閉門羹,說不定最終還得豁出去煩纏硬闖,才能見到正主,哪知她在門前站了不到半刻,那早先前往稟報的宮女就返回請她入內,竟然是一點未遭阻辭。

  ??大周後宮居住什麽殿堂其實沒有固定規製,理論上是由皇後隨興分配,當年隻因篷萊殿距離紫宸殿最為接近,賀衍一再要求皇後居住在那,而這紫蘭殿卻是在含涼殿還要往後了,臨於篷萊池邊,位置甚是幽清,夏季固然陰涼宜人,但這時仍為春寒之季,未免顯得潮冷。

  ??十一娘尚且記得當年貴妃幹脆利落地選擇了這處作為寢宮,並直接提出她不愛與人同住,要求皇後體恤允她獨居一殿。

  ??縱然柳氏此時份位已經不比當初,然而依然沒有遷居更加靠近天子所在的殿堂,倒將含涼殿讓給了元賢妃占據,可見當真獨愛此處幽清。

  ??而這時,貴妃也並沒有因為寒涼而閉居暖閣,而在池水邊上幾株垂柳之下設席而坐,十一娘還未走近,便被帶著水意的冷風逼得呼吸一窒,隻覺陰冷侵骨,長長呼吸出來,嘴唇就嗬出一捧白氣。

  ??貴妃身上披著一件白狐領的裘衣,見十一娘已經近前,才示意排演新曲的音聲人退下,連帶著身前的一把瑤琴也讓宮人收了下去,將雜餘遣斥數十步外,懶懶說了一聲:“不用那些虛禮。”抬眼打量著十一娘,將手中炭爐塞到小侄女的手中,好半響才又說道:“你生得與阿兄甚像。”

  ??十一娘輕笑,一邊唇角淺見梨渦:“大母倒認為我與姑母幼時極像。”

  ??貴妃的目光微柔,但倏忽之間卻又肅厲起來:“何故入宮,你能師從瑩陽真,可見聰慧不俗,阿母與兄嫂勢必憐愛,即便太後居心不良,阿母也不至於妥協服從,將你置於這險境。”

  ??要說從前,十一娘與貴妃之間接觸甚少,全因貴妃矝傲疏冷,並不樂於與人交好,十一娘原本就對她這孤傲不群的性情有些體會,然而這時聽見貴妃直稱太後居心不良,一點委婉都沒有,仍是不免感慨貴妃的任性坦率。

  ??“大母固然不願兒涉險,然則事不可違便不能一昧推避,眼下情勢如此,過於違抗太後會使家族陷於禍患,兒為柳氏女,既受家族庇養恩撫,則不能隻為一己安危而不顧闔族平安。”

  ??這堅定不移的話似乎引起貴妃萬千情緒,她竟長久沒再言語,足足一刻怔忡之後,才輕歎一聲:“這些年過去了,情勢仍舊沒有絲毫鬆緩,是我無能,終究沒能讓家中親人置身事外,導致你這般年齡,就被逼得入宮。”

  ??“姑母不需擔憂,倘若兒衝動稚拙,大母也不會放心任我入宮。”十一娘隻能這樣安慰。

  ??貴妃搖頭,笑意十分苦澀:“你對太後,知道多少?”

  ??“太後也好,諸多風險也罷,該知道兒都已知道。”

  ??這話倒是引起了貴妃不少驚疑,眉心輕蹙。

  ??“裴鄭蒙冤,世母被逼自盡,一切都是太後主謀,而太後對大母之忌防,一直就未真正打消,甚至姑母在宮中所為,聖人因何將謝刺史貶遷,這些我都明白。”

  ??貴妃這下才相信十一娘所言不虛,她固然訝異於十一娘這般年歲,母親竟然就將諸多要命的事一一告訴,然而也深知母親決非衝動者,這般決斷當然有萬無一失的理由,這時才緩緩頷首:“既如此,我也沒什麽好叮囑你了,也隻有千萬當心四字,若非逼不得已,將來還是遠離宮廷最好……我這處你今後也不需再來。”

  ??十一娘本來那聲應喏已到嘴邊,聽了貴妃最後一句又咽了回去,輕笑說道:“太後可諄諄叮囑,交待兒得閑常來看望姑母,勸導姑母與大母歸於和睦,怎能輕易放棄?”見貴妃焦急,十一娘緊跟說道:“姑母有心與家人疏遠,無非是不願牽連,然則,若太明顯,這層心思立即便會被太後洞悉,姑母不見大母,還可借口心存埋怨,可侄女不過稚拙,姑母又豈會遷怒?”

  ??貴妃這才醒悟過來,不免又再蹙眉。

  ??“因此姑母不能拒兒不見,並,兒心裏清楚,太後之所以有此叮囑,無非是打算事後將我收服,好為她利用,打探姑母言行謀算,兒自有辦法應對。”十一娘說到這裏,卻也收斂了笑容:“並,兒有懇切一勸,姑母莫再幹預聖人任何決斷,尤其不可再針對謝、毛黨羽。”

  ??“即便我什麽都不做,太後也容不下我。”貴妃斷然說道。

  ??“但姑母就算再多鼓動,聖人也不會不顧太後意願,否則謝、毛等人何至於四年以來仍舊不受追處?”十一娘老早就想勸服貴妃,這時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裴鄭一案牽連甚大,即便聖人有心翻案,可何來證據?再者,聖人也不會因為舊案責處太後,更不論眼下潘逆仍然未除,無論從哪一方麵,都絕非合適時機,倘若促生,隻有一個結果,那便是惹火燒身!”

  ??“有些事情,連阿母也未必知情,你更加……”

  ??“姑母可是指聖人有意立晉王為儲?”

  ??這話險些將貴妃驚得拍案而起,不敢置信:“阿母是如何得知?”

  ??十一娘卻答非所問:“姑母聽我一言,除非太後徹底失勢,否則此事決難達成,一旦太後察知聖人打算,晉王性命堪憂,可要讓太後失勢,就必須聖人狠下決斷,姑母應當明白聖人不可能做到這般果決。”

  ??“但擁立晉王幾乎是唯一出路了。”貴妃自然知道十一娘所說確是事實,但仍然不願放棄:“聖人做不到之事,將來晉王卻能做到,太後隻能把控聖人,卻絕對不能操縱晉王。”

  ??“所以,太後勢必不會放任晉王得儲。”十一娘說道:“晉王若要登位,不能隻是憑借聖意,太後就算表麵上不會反駁,不知有多少手段讓晉王死於命。晉王這時尚還安好,無非是太後權衡利弊而不得不容,倘若晉王成為儲君人選,任何顧忌都不足以讓太後放任了。”

  ??雖然這些話從一個十歲幼稚口中說出未免驚人,然而貴妃這時卻以為十一娘隻是口述太夫人及幾個兄長之見,故而也沒多表示驚疑,隻不過仍尚猶豫。

  ??“姑母貿然牽涉進儲位之爭,即便與柳氏一族早斷來往,一旦事敗,憑太後多疑之心,怎會放過大母及阿耶?也許就連兩位世父也都會遭受禍難,故而,姑母一定要冷靜,除非有萬全把握,切切不可輕舉妄動。”

  ??其實自從四年前,貴妃借裴後之死設計謝饒平受疑,從而阻撓太後臨朝聽製,算是小勝一局,然而眼看著曆經四年,雖然有薛謙與馮伯璋等鼎力支持,可因為太後力保,天子始終難下決心將謝饒平置之死地,並且太後雖然暫緩臨朝,卻一直仍在幹涉朝政,貴妃難免也有些灰心,縱然焦急,也苦無良策扭轉局麵。

  ??她原本是想著再借立儲一事,徹底挑生天子與太後失和,然而被十一娘這麽一勸,倒也清醒意識到貿然行事除了隻會將晉王置於險境,沒有半點益處。

  ??“回去轉告阿母,說我不會冒失行事。”貴妃終於給了一句準確答複,十一娘才剛覺得如釋重負時,便聽貴妃問道:“我這回與你見麵,太後必然追問交談高詳細,你知道如何應對?”

  ??十一娘一左梨渦再現:“當然是……姑母大大抱怨了一番大母不慈,眼睜睜讓兒身犯險境,還如當年般心硬如鐵,並姑母叮囑侄女莫忘謹言慎行。當然,兒在應對時會表現出猶豫躊躇,也會更加委婉。”

  ??倒說得麵若冰霜的貴妃稍一莞爾:“果然是個機靈鬼。”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