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5      字數:3464
  雲鼎香爐裏白煙逐漸蘊繞,清香淡息蘊繞鼻尖,卻始終不能緩解歪在榻上那婦人緊蹙的眉心,這不是因為煩惱,滿滿都是疲倦。

  ??“將玄清居士那丹藥再給我一枚。”榮國夫人撫著胸口,微閉著眼,似乎發上珠花金釵都讓她不堪重負,長長呼出一口氣來,身子更見疲軟。

  ??她並不瘦弱,甚至頗為豐腴,可自從過了四十,隻覺精力每況愈下,記憶也大不如前,宮中太醫也不知是否敷衍,按方服了不少藥劑,一點不見效用,眼看著鏡中容顏逐漸蒼老,榮國夫人更覺驚恐,她的母親以及長姐都未活過五十,而她已經四十有五,怎麽也不能擺脫死期將至的恐懼。

  ??於是終於開始信奉仙藥,她甚至親自去過邙山,相求淩虛天師施藥,然而不說見麵,連天師隱居之處都未曾尋得。

  ??起初對劉玄清還不怎盡信,是因為榮國夫人對當今太後就不怎麽待見,可當一日,她親口為才滿一歲的孫女兒取了小名,睡了一覺後自己竟然已經忘記怎麽也想不起來孫女小名時,才覺死亡的危險已經迫在眉睫。

  ??更兼一親友,說道服食劉玄清所煉丹藥後神清氣爽,榮國夫人才總算下定決心。

  ??效果還是有的,比如膚色紅潤不少,力乏時服食立即消困,然而終究不能徹底緩解失眠多夢、易乏氣弱,不過榮國夫人這時倒也堅信隻要一直服用就能恢複青春。

  ??就算不能,至少也可延緩死期。

  ??所以她才不吝錢物,實在自從姑母過世,榮國公府風光不如從前,拿出這麽一筆巨款購丹,動用公中不能服眾,也唯有從嫁妝私己中出錢,好比剜了心頭肉,需知一家豪奢入不敷出,榮國夫人又不願舍棄中饋權,偏偏幾個兒媳也不容易拿捏,她多年來積蓄的私己已經吐還不少。

  ??誰讓錢財與性命相比終究還在其次呢,沒了性命,這些身外物留來何用?

  ??因而每回榮國夫人與劉玄清見麵,都有一種愛恨加交的矛盾情感,尤其是今日!

  ??“我猜,太後怕是動了垂簾聽政之心,快快邀請鹹宜觀主過府,許多事我要親自詢問。”——這是榮國公的原話。

  ??更加如諸多訂囑,好比盛裝相迎,好比待若上賓,好比曲折討好,好比委婉打聽。

  ??榮國夫人為盧太後嫡親侄媳,多久沒有這樣屈意奉迎,更不說當見劉玄清趾高氣揚那番形容——

  ??“夫人有所不知,自從裴後薨逝,聖人因傷慟太過而臥疾不起,本是太後操勞國政,如今就連上仙都有示意,聖母興周,可見天意使然。”

  ??這倒也不怪劉玄清狂妄,實則韋郡王妃早有示意,事到如今,也該將太後早涉國政之事泄露予貴族知曉。

  ??韋郡王妃在這等大事上還不至於自知主張,顯然是受太後意會。

  ??不過太後也沒預料見在這關頭,會有人盯上劉玄清,磨刀霍霍後,把鋒刃交予榮國夫人手中。

  ??榮國夫人一聽太後早已涉政,險些噴出一口黑血!

  ??韋海池算什麽東西?當初不過是被自家姑母看中,才得以選入後宮,若非姑母提攜,她哪來今日尊貴?倘若天子冷待盧家也就罷了,偏偏是韋海池!

  ??忘恩負義之輩!

  ??不僅榮國夫人這樣以為,榮國公也氣得跳腳——難怪政事堂被謝、韋等把控,原來都是韋海池在後操縱,這時居然還生垂簾聽政野心,她真以為她是文皇後不成?!

  ??且說眼下,榮國夫人還未與夫主“會師”,雖說仍然服用一枚劉玄清所煉丹藥,精神煥發之後,氣性也有所增長,正要讓心腹去打探榮國公與劉玄清交談詳細,卻被通稟劉玄清身邊仆婢求見。

  ??這又是什麽情況?

  ??榮國夫人正在氣頭上,本不願接見區區奴婢,可想到夫主一再叮囑的大局為重,到底忍下一口怒氣,揮手示意帶人入內。

  ??階下瑤英,趁著劉玄清與榮國公交談,壯著膽子來見榮國夫人,實在是因為前兩晚她再度被黑衣人授意,這回任務可沒上次那麽簡單,瑤英隻覺驚心,但她別無選擇。

  ??拋開榮華富貴不談,隻憑黑衣人出入鹹宜觀好比入無人之境,取她性命自然易如反掌,可見背後主人非富即貴,決非劉玄清能夠抗衡,瑤英也不大明晰政局之事,還以為劉玄清諸多作為是為討好太後,但因為那蔣姓小兒失蹤,雲英又如失魂落魄,瑤英直覺鹹宜觀有若虎穴龍潭,艱險程度竟然更勝牙儈苦役場。

  ??她也隻能聽令行事,或許才有一條生路,更不說這條生路兩旁還有錦衣玉食的誘惑。

  ??一咬牙,瑤英決定孤注一擲。

  ??拾階邁檻,垂眸入室,她“砰”地一聲跪在地麵,不待榮國夫人詢問,便將黑衣人交待的話一股腦倒了出來。

  ??“夫人,婢子有言相勸,那丹藥萬萬不能再服!”

  ??“觀主根本就不通道術,婢子聽觀主從前與喬娘子議論,竟然隻是粗通醫術,煉丹術僅僅隻懂皮毛。”

  ??“觀主為了斂財,起初隻是借裝神弄鬼手段嚇騙商賈,畫符解厄積累名氣,後貪欲漸長,將所煉丹藥高價出賣,三年前就毒害一商婦吐血身亡,夫人倘若不信大可追察,那商賈曾經因妻子暴亡狀告至官府,不過被觀主行賄疏通,反判商賈誣篾訛詐!”

  ??“這兩年來,觀主越發變本加厲,竟然開始騙取貴族財銀,為免再生中毒事件,觀主故計重施,以犯厄之名欺騙百姓,再以解厄之名讓之試毒,無礙後才將丹藥售予諸位顯貴,雖不至中毒暴亡,然亦無半點益處,決不可能健體強身,數載以來,因服觀主煉製丹藥中毒身亡之平遠超十人,但百姓皆以為是犯厄之故,自認劫數而未聲張。”

  ??“予夫人服食之藥起先也經民婦試毒,一個尚且無事,可另一個連服十餘日後,已然毒發身亡!婢子因被原主人喬娘子懲治發賣苦役,路遇觀主才得以贖買,最近服侍左右,故才知道這事,那中毒者羅氏家住城郊,觀主一察便知。”

  ??“羅氏之子原本也在鹹宜觀,觀主本欲殺人滅口,但那小兒不知何故失蹤,觀主為掩罪孽,竟隱瞞不說,小兒之父此時仍然以為小兒在觀中解厄。”

  ??為何背主?

  ??蒙麵人自然也有交待,瑤英匍匐痛哭:“不瞞夫人,婢子從前便無意中聽得這類惡事,心驚膽顫,卻不敢聲張,也是以為婢子並非鹹宜觀仆婢,即使事發也不會受牽,然而如今卻成觀主仆婢,委實擔憂一旦出了意外不能自保。”

  ??“丹藥本身並不含劇毒,然則長期服用實對身體有害無益,因而觀主不敢讓貴人長期服食一種,定期更換丹藥,以期將危害減至最微,如此縱然有貴人受害,醫者也難察究竟……婢子曾聽觀主告知喬娘子,丹藥短期內會緩解服用者困倦疲乏,隻覺精神煥發甚至肌膚重見光澤,然而一旦造成依賴,若不繼續服用則會萎靡不振甚至加速衰老,可若長期服用……終是有損陽壽,及到一定時間危害必然顯現,故而,喬娘子討藥,觀主才訴以實情,叮囑喬娘子千萬莫輕信道術仙丹。”

  ??這番半真半假的話有若驚雷當頭霹下,榮國夫人隻覺一股陰寒恐懼在體內瞬間膨脹。

  ??她不由想起自己服藥之後感覺,果然莫名振奮,可一旦停藥,疲乏感更勝重前,而記憶衰退這一症狀非但沒有改善,甚至更為加重,她尚且以為是不夠療程,沒想到竟然是飲鴆止渴!又再想到太醫複診,也曾勸阻莫要輕信仙丹,當時她還聽不進去,隻以為是庸醫淺見,這時聽聞劉玄清身邊婢女揭露真相,縱然未經察證,榮國夫人卻已經信了八/九分。

  ??區區奴婢,甚至還在鹹宜觀求生,若非驚懼不寧,哪有膽量敢誣蔑主家!更何況這個主家最近風光無限!

  ??察!必須追根究底,若這奴婢所言不假……

  ??榮國夫人冷笑,區區劉玄清能有今時今日聲勢,以致貪心不足狗膽包天,決非賄買判官一點手段,若無韋氏姐妹庇縱,哪裏至於橫行無忌!

  ??到時她倒要看看,韋海池怎麽憑借一個欺世盜名的騙子惡棍捏造出所謂天命效仿文皇後垂簾聽政!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