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暗中鼓動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5      字數:3968
  城外東向三五裏,一處郊村。

  ??蔣大郎一路聽著農夫鄉親熱議著鹹宜觀主再得上仙顯靈發現預示聖母興周的寶鏡這樁大事,腳步卻未停歇,手臂上挽著個竹簍,當中盛放著好不容易靠勞力換得那香燭,並有自家積存的數十枚雞卵,行走得滿額熱汗,終於到了鹹宜觀外。

  ??悄悄跟在他身後的兩個大漢,麵麵相覷之餘,一口長氣籲出,也不知是如釋重負抑或頗為失望。

  ??兩日過去,蔣大郎之子仍然不見蹤跡,今日眼見這人出門,還以為會有收獲,沒想到卻是來鹹宜觀。

  ??事實上自從妻兒被劉玄清收容“解厄”,蔣大郎每隔三、五日便會前來探問,農人家境不豐,拿不出什麽錦緞金玉為謝,可因為摯誠純樸,又實做不出空手而來之事,原本打算是入山打些山雞野麅,可又被裏正提醒傷及生靈更加不利消厄,於是蔣大郎甚至連醃肉薰腸都一並舍了,拜托鄰人鄉親操勞稼穡,自己入城出賣勞力,換取些貴人們用的香燭等物,才好登門。

  ??縱然妻子已經“厄重不治”,蔣大郎傷心之餘,想著兒子還未平安,不敢有絲毫鬆懈。

  ??這回他依然沒有獲準麵見兒子。

  ??門上壯仆趾高氣揚:“觀主正在施法,若見閑人,必定功虧一簣。”

  ??蔣大郎反而長籲一口氣,隻要不得噩耗,總歸是有希望。

  ??他一步三回頭離開,劉玄清也立即得到仆從稟報,眉心皺處,簡直能夾死一隻蚊子。

  ??小兒失蹤勢必人為,並且不懷好意,本以為會立即挑動蔣大郎鬧事,不想這邊卻毫無動靜,對方究竟意欲何為?疑問得不到的解答,心中陰霾自然越漸濃厚。

  ??倘若蔣大郎今日一反常態強烈要求要見小兒,劉玄清打的主意是將人迎請入內,再殺人滅口!

  ??太後聽政一旦達成,她便有了免死金牌,區區一戶農人生死根本不足為懼。

  ??但沒想到蔣大郎就這麽走了,總不能追著上前殺人吧?再說那隱藏在暗處的威脅並非利用蔣大郎,也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要萬一動手,反而可能會被捉住馬腳,中了請君入甕的圈套。

  ??劉玄清不由進退兩難起來。

  ??倘若這時把意外告知韋郡王妃……

  ??不妥,畢竟太後聽政一事還未塵埃落定,免死金牌還未頒發手中,要萬一太後為萬全計,更改甚至終止計劃,自己一番作為豈不毫無作用?非但沒有免死金牌,說不定還會惹火燒身被太後一怒之下重懲。

  ??是以劉玄清最終決定以不變應萬變。

  ??她甚至不無自/慰地想——說不定對手不過是江湖遊俠,意在訛財,隻要太後順利聽政,何懼吃這小小暗虧?

  ??貪欲讓人瘋狂,有時也會讓人愚笨。

  ??原本就不怎麽聰慧隻靠著股狠勁力爭榮華的劉玄清,顯然兩者皆中。

  ??她不知道則是,某位被她早早“試死”的婦人家中,這時也正招待一位路客,是行商,路經村郊,給幣歇腳,讓農戶奉以飲食,無疑是十分受農家歡迎的。

  ??這一處是畿縣,已近長安,亦屬京兆管轄。

  ??農戶姓朱,年過不惑,娶妻曹氏,農戶與曹氏之兄為八拜之交,情誼與手足無異,夫妻兩家境雖則貧寒,然頗恩愛,一年之前,劉玄清雲遊至此,村民聽聞其為太後親厚居士,震動非常,又聞鹹宜觀主好善樂施,不收報酬,甘為鄉裏卜算相麵,更甚於問診消疾,於是爭相前往。

  ??曹氏經聽脈後,斷為康健,可再經卜算,被稱有厄運在前。

  ??夫妻二人將信將疑,劉玄清也沒強迫,隻稱萬一遭受意外,千萬謹記送人往長安。

  ??不多久,曹氏便腹瀉不止,又遭蛇傷,於是信以為真。

  ??然而最終積厄難解,曹氏暴病而亡。

  ??行商見農戶之子服喪,順口一問,農戶便將遇厄一事說來,不無哀淒,然則,並未提及詳細。

  ??行商驚問:“莫非又是因為往鹹宜觀解厄不得?”

  ??農戶大詫:“客官如何得知?”

  ??行商頓足:“你如何能信鹹宜觀主?實不相瞞,我原本主婦便是受劉玄清丹藥所害,吐血身亡!家主不甘,狀告劉氏,反而被斷為誣篾,連長安也待不住,我便是因此禍事才遭遣散……劉氏根本就是盜世欺名之輩!這些年,路經不少畿縣,已經聽聞不少慘事。”

  ??便問農戶:“莫非令正也是因為被劉玄清雲遊至此施惠,相斷為犯厄,不久或者腹瀉,或遭蛇咬,或家中險些走水,或被人劫財……哎呀,這事可多蹊蹺,說不定是劉玄清使計,尋無辜試毒!”

  ??緊跟著就說起詳細,某縣某村某戶,情形與曹氏別無二異,不信大可打聽。

  ??“兄台細想,哪有如此巧合之事,大家連犯厄都差不多,並且全是劉玄清雲遊施惠之處?再者,都說劉玄清道法出神入化,真真疾重者,可曾經她妙手回春?”

  ??農戶被這一提醒,頓時神魂出竅。

  ??當真與舅兄商量議定,按行商列舉一一打聽,果然得聞大家境遇八/九不離十。

  ??懷疑的種子一旦播下,立即茁壯成長。

  ??農戶們雖然信奉鬼神天意,可也耳聞過不少神棍詐財之舉,當初之所以對劉玄清信之不疑,無非是因為她打著太後信重旗號,誰會懷疑大慈恩寺高僧是江湖騙子?隻要被皇室遵奉,小民隻有誠服的道理。

  ??當然,那個捅破天機的行商至此再也不會出現,無從打聽。

  ??因為他是賀湛心腹。

  ??挑選蠱惑之人也是經過精挑細選。

  ??朱姓農戶與妻子曹氏夫妻情深,又是性情中人,甚大機會不甘忍氣吞聲,而力求為亡妻討回公道。

  ??至於其餘,有的雖然不願為了婦人得罪顯貴,但經不住蠱惑,認為有利可圖,至少去長安打聽打聽風聲敲敲邊鼓還是不會拒絕,有的雖為布衣,然則頗有血性,聽聞家眷可能是被人存心害殺義憤填膺,當然也有膽小怕事者,不願再惹是非。

  ??可是,有那麽幾戶心存不甘蠢蠢欲動也就足夠。

  ??與此同時,劉玄清因為再次“通靈”,一時成為市坊間風雲人物,邀約不斷,這番盛景,徹底將蔣家小兒失蹤一事造成的陰霾驅之一盡,劉玄清當然不會杞人憂天以為太後的計劃被人預先破悉,並狗膽包天與太後作對,她以為——即便是碰巧有人要對她不利,看此情形後也會偃旗息鼓。

  ??發現“聖母興周”的得道仙人若成欺世盜名之輩,簡直不像話!

  ??一點都不科學。

  ??隻要這段時間將蔣大郎應付過去,待太後大功告成,大不了造成走水事件聲稱屍骨無存,沒讓他陪錢已是大幸,還鬧什麽鬧。

  ??如果應付不過去,大不了殺人滅口,蔣大郎一死,對方也無計可施。

  ??劉玄清前所未有的狂妄起來。

  ??高高一疊邀帖經她挑挑揀揀,榮國公府居然還排在第五位。

  ??也是正常,劉玄清自以為榮國夫人已經是她信徒,保持來往即可,相比之下,“新客戶”更加重要。

  ??長安城內氣氛已經空前緊張又異常熱烈,除了閉門待客的王家,但凡與太後沾親帶故的家族門前都是車水馬龍,柳家自然不會例外。

  ??可繁忙者卻是源平郡公三兄弟,女眷們相對輕鬆。

  ??尤其十一娘,這段時間她隻忙著與眾位姐妹冰釋前嫌。

  ??柳熒玉一事出後,倒沒什麽人敢再挑釁十一娘,但大家看她的眼光無不顯示“敬畏”二字,就連柳瑾都受到影響,有回與十一娘不留神路遇,居然像見鬼般哭嚎起來,還一邊求情:“妹妹知錯,姐姐莫要報複。”

  ??十一娘:……

  ??就連白姬都無比尷尬。

  ??十一娘為了終止“妖魔化”,不遺餘力顯示和善可親。

  ??她有心這麽做了,效果自然不會差強人意。

  ??原本對十一娘心存不服的孩子們,當見她當眾展示畫藝之後已經五體投地,更不說十一娘一點沒有“天才神童”高高在上的架子,十分樂於分享畫藝心得。

  ??至於那些心存好意,主動指教她琵琶音律的姐姐們,十一娘也擺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眾人連好勝心都得到補償,於是僅餘那點芥蒂也煙消雲散。

  ??而在這番“你來我往”“彼此為師”中,十一娘還真發現了一位“天賦異稟”——便是柳婷而。

  ??婷而沒有正式學習過繪畫,可才剛嚐試臨摩,已經不俗。

  ??十一娘自認為當年啟蒙時,也多有不如。

  ??倘若柳婷而也有她前世機遇,經過數載精進,成就隻怕遠超蒹葭伊。

  ??因愛好相投,十一娘與柳婷而就越發親近。

  ??隻她完全沒有注意則是,柳七娘的心懷不滿——這位,原本是柳氏女兒中畫藝首屈一指者。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