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石刻群
作者:緣君九月      更新:2022-02-19 12:57      字數:2164
  當年桃源秘境現於渤海國境內的天魔角左域,萬仙盟一將消息發布,各地修士皆設法前往,為公平起見,萬仙盟中各門派均派出元嬰修士守護秘境,限定前往的弟子人數。

  畢竟秘境結界不穩,能夠承受進入的修士也極為有限,稍有不慎便會致使秘境入口崩潰。

  因此當年雖然來到天魔角的隊伍浩浩湯湯,真正商定後進入桃源秘境中的修士卻不超過百人。

  然而桃源秘境之所以稱為“桃源”,便是喻指“桃源夢遊”的典故。

  盡管當年商鼎、滄海、大藺、渤海、漠鼎……各國許多修士都曾進入桃源秘境,其中不乏精彩絕豔者,也曾有元嬰修士想要進入一探究竟。但奇怪的是,少則一個時辰,多則超過半天,金丹以上的修士一個個被桃源秘境逐出,且醒來後俱是一片茫然,竟然忘卻了進入桃源秘境後發生的任何事。

  人們無法得知桃源秘境中的情形,卻能從離開桃源秘境的修士身上得出其中的艱險。起初,大都是和平的,或是受些無關痛癢的輕傷。

  隻三日過後,被迫脫離秘境的修士數量與日俱增,而他們身上的傷口也愈來愈嚴重,其中不乏重傷昏迷和手腳殘廢的金丹修士。

  然而修士們從秘境中得到的機緣並非凡人可想象,有修士從秘境中獲得不遇至寶的消息不脛而走。百年難尋的靈藥、傾城之價的寶劍、五百年不傳的神通……慢慢地流行在人們的眼耳中。

  隨著時間的過去,嚐試入境者日日隻加不減,而被逐出秘境的修士成倍增加,秘境中的人數始終在下降,一日比一日更少。

  到第五日,被傳送出的昏迷修士中開始出現死亡者。

  大多數門派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弟子門客置於此般艱險,長老們監視愈嚴,漸漸部分弟子在命牌晦暗、瀕亡之際被他們的師尊和長輩強行脫出秘境。

  各大仙門中幾乎再無進者,仍有散修的亡命之徒願意一試。

  至第七日,桃源秘境自封,與外界聯係斷絕,眾門驚慌,唯有以命牌觀弟子門客安危。

  這時秘境中隻剩下二十三人。

  餘下的五日,天魔角左域陸續出現重傷或死亡的修士,有的是被撕咬得不成人形,有的肚子被挖了一個大洞,還有的攔腰斷成兩截。

  和他們身上所攜的珍奇寶物一起,現於世人眼前。

  最後的十三日,靜得瘮人。

  沒有人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

  即使有尊者心急如焚,意欲強行開啟秘境,幾大元嬰修士聯手竟然也毫無辦法。

  等待,成了唯一的辦法。

  而或明或暗的命牌,成了每個人心上一把高懸的利刃。

  看熱鬧的人們逐漸離去,帶著他們的寶物、寶物換取的錢財、人或者屍體,回到他們的陸地和海洋。

  原本水泄不通的市場,奇珍異寶從小小的天魔角流動到全世界。

  死一般的寂靜讓時間變得尤為漫長可怕,沒有太多人再對秘境或者秘境中的人抱有幻想。甚至有人傳言,秘境早已關閉,而其中的修士早被時空之力碾作粉塵消散。

  就連修煉五十餘年、享有渤海國第一勇士之名的元嬰修士都能慘遭毒手,誰會對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抱有幻想?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所有人都未料想到的。

  寂靜如死的第二十五天的太陽落下之後,渤海國的土地上出現了第一個並非重傷也並非死亡,而是仍然全須全尾的一個人——漠鼎國的金丹中期高勒奇。

  於是仙師們的希望又如春風吹拂般蘇醒過來,而如他們所期待的,從第二十六天開始,每天都會有一個人回到他們之中。

  有人發瘋、有人囈語,亦有人毫發無傷……

  九位修士一個個回到等待的人們之間,帶著他們空無一物的記憶,和滿載而歸的收獲。

  第三十天,黑暗與黎明之間,潮汐湧動最強烈的時候,海麵上被巨雷劈開一條寬闊的甬道,高百丈的海浪像猙獰的海獸一樣守護在側,一座由幽靈拉動的巨型黃金戰車碾過黑夜與白晝的縫隙飛馳而來。

  “一共十二個人,那……還有兩個呢?”許仙仙聽到此處,不由得好奇,“難道他們都和江硯文一樣,在黃金戰車裏?但若是如此,又怎麽從沒提到過……”

  卞識微及時打斷她:“不是滄海就是尻輪洲,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旁人多少都得些天材地寶,或者傳說法器一類。唯獨他最後出來,除一輛戰車,一把鐵劍,再無他物。”

  卞識微一對上許仙仙的眼神,立刻知道她有話要說,提前截住道:“我知道你一定想問,那些獸骨和龜甲是如何發現。汴州離渤海國也算相近,當時我族中長輩有不少心向往之,去而有返,去而無返者皆有。聽說那些龜甲獸骨共有三十八塊,俱是從那盤踞在車頂蓋上,半人半蛇身的黃金海獸腹中發現。”

  “這原也是一個意外,”卞識微同她解釋,“當初人們隻是看見那海獸手中握著一把金劍,便以為是什麽好得不得了的法器,結果就在取劍的工夫裏,無意中發現那海獸雕塑腹內有異,這才又有一番發現……”

  許仙仙將這來曆聽故事般聽過去,忽然意識到故事中那個江硯文她是見過,且說過話的一個青年,頓時有種時空錯亂之感。就好像她正為某段文字感慨連連,忽然得知這位作者並非亡故而隻是封筆,實則活得十分好端端。

  “到了。”

  出乎意料地,擺放成環形的十二座石刻立在一片森森草木之間,甚至有的上麵已經結了苔蘚,滑膩膩濕漉漉的,和路邊的普通石碑別無二樣。

  少年略一愣,馬上想通其中關鍵:“如今研究桃源文字確為熱潮,但其文字早有印本流行於世。若隻為觀字,何必費心來此。而此石刻用意雖是為免訛誤,樹以參照。但真正在研究文字的學者們又豈會看不到最初的獸骨,又何必來此。”

  許仙仙也表示讚同:“碧雲天是商鼎第一大宗,守衛森嚴,往來者大都是修士,黃金閣精於學術,在碧雲天中實非主流,恐怕少有人向往。”

  卞識微聽這話卻笑了:“我就是那少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