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
作者:紳士東      更新:2020-03-01 18:33      字數:3128
  袁紹的主力,被吸引在白馬的時候,曹操悄然率領三萬精兵、也是他最後的家底,傾巢而出、從延津渡過了黃河!

  白馬到許都,隻有五百多裏路程,而且主帥夏侯惇又已經受傷……

  所有人都以為,曹操一定會去支援,故而在曹操放出風聲之後,也沒有人去質疑。

  然而……曹操偏偏沒有去白馬,而是強渡延津,延津的守軍在幾無防備的情況下,迅速失守。

  接著夏侯淵率領三千豹騎,兩夜一日赴三百裏,從延津奔浚縣——也就是白馬津北岸,對應的縣城!

  這行軍速度比尋常斥候送信還快……

  毫無預兆之下,不僅令浚縣守軍驚慌,而且直接的奪下了浚津,之後扮作潰軍,謊稱黎陽失守,騙開了南岸白馬津,將渡口付之一炬後又回到了河北岸的浚津。

  接著一麵對黎陽放出消息,說是袁紹的主力已經在白馬潰敗、袁紹身死,一麵向白馬放出消息,說是黎陽失守,大軍後路、糧草已斷!

  同時曹操親自率領兩萬餘步騎,迅速向黎陽進軍……

  夏侯惇和荀攸早就與曹操約定好日子,原本袁軍還盡量壓住謠言傳播,然而就在白馬津失火的當晚,在白馬各營寨坐鎮的夏侯惇、於禁、徐晃、蔡陽等人,各自出兵,戰場上大喊河北黎陽的“喜訊”!

  一時間袁軍中,前線的營寨還好,後方不少營寨因為已經得知白馬津失守,故而很容易便相信了這消息,直接便炸了營……

  沒有白兔效應的曆史上,官渡之戰也大抵是如此。

  曆史上曹操是聲東擊西,假意偷襲延津,之後在白馬正麵擊潰顏良的先鋒,接著一路往南退,在退無可退的官渡,與袁軍交戰——官渡已經退無可退,距離許都已經隻有二百裏。

  這時許攸因為家人犯法而未被赦免,而與袁紹離心,投靠曹操、告知了“阿瞞”袁軍的糧倉所在,於是曹操輕騎襲烏巢成功,燒掉了袁軍的糧倉後,袁軍士氣大潰,令官渡之戰成為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

  然而曹操當時雖然襲擊烏巢成功,但實際上袁軍還沒有挨餓,畢竟軍中也有半月的糧草,不是每天都靠大糧倉送飯。

  甚至當時曹軍也沒有太多的軍糧,如果真的繼續打,曹操依舊敗多勝少……

  袁軍與其說是敗於斷糧,不如說是敗於“糧倉被襲的消息”!

  現在黎陽其實還很安全,隻是被繞後偷襲了本就疏於防備的延津和浚津,順便燒了白馬津而已。

  隻是這把火,令袁軍將士,覺得消息可信了起來。

  相比於正麵被曹軍襲擊的營寨,最初反而是沒有被襲擊的後方營寨,原地炸營的更多,而這種恐慌也不斷蔓延……

  冷兵器時代的炸營,根本無法控製,兵力越多、傷害越大!

  袁紹及麾下各部將領,匆忙穩定軍心,這才沒有一敗塗地,然而三十萬大軍也隻剩下一半,其他的……大多倒也不是陣亡,而是“失散”,需要漸漸收攏潰兵。

  如此一來不僅是白馬一帶,不少潰兵直接逃回了河北,甚至有些成編製的返回黎陽!

  將不安定的消息,帶給了黎陽的同時,也給了曹操機會……

  短短三天,令假“黎陽有失”,變成了真“糧道被斷”,袁軍瀕臨崩潰。

  許攸建議袁紹孤注一擲、繼續南下直取許都,結果不僅被袁紹拒絕,還被煩悶的袁紹痛罵一頓,斥其不安好心……

  原本許攸倒是真心出的主意,料來此時許都已經沒有多少兵馬,隻要擊敗眼前的曹軍主力,兵壓許都——那許都本來隻是普通縣城,現在雖然城牆加固過、還是名義上的國都,但是……朝中有多少人和曹操麵和心不和?

  連董承都私下給袁紹來信,希望他來拯救天子!

  隻要幾萬兵馬擺到許都城下,外患一逼、內患自現,曹阿瞞拿什麽擋?

  而袁紹的老巢鄴城,還有數萬兵馬,許攸想來那留守的逢紀,哪怕差自己還差兩個郭圖,但至少是沉穩中正之士,曹阿瞞偷偷摸過河一些人又能做什麽?

  不過這聽起來太過冒險,袁紹又不善於聽從與自己主觀意識不符的諫言,加之許攸之前就力勸袁紹偷襲許都,令心情煩躁的袁紹借機發作,指責他是和許都的大臣有牽連,要做漢室忠臣……

  氣得許攸直跺腳,指著袁紹的鼻子說:你才是忠臣、你家四世三公都是忠臣!

  結果鬧得不歡而散,許攸甚至被袁紹免職關押。

  郭圖一見許攸要強攻,結果是令袁紹如此氣憤,立刻諫言袁紹撤回河北——這正是郭圖的智慧,袁紹生氣什麽,他就建議相反的……

  潛移默化中,袁紹總是采用他的意見,自然就會對他越來越倚重!

  如果是盛世黨爭,說不定郭圖還有機會做個寵臣,隻是現在……

  結果正如許攸所說,貿然撤軍反而令軍心更加動蕩——軍隊的數量越大,“軍心”也越是難以約束,往往是被動的有進無退。

  這一退的,不等過河便各營都有逃兵出現,而且就在他們過河之後,沿途被夏侯惇銜尾追擊、被夏侯淵的豹騎剽掠兩翼的騷擾不說,來到黎陽時,城樓已經變幻大王旗!

  原來就在一天前,曹操率領的精銳,抵達了黎陽地界。

  平時訓練、率領虎豹騎的曹純,帶領虎豹騎中的兩千虎騎,扮作南岸歸來的潰軍,詐開了黎陽城門——的確此時許多潰軍在趕回河北,黎陽正是他們重新聚集的第一站。

  一番城門喋血的同時,曹操率領埋伏在城外的步兵湧入,攻破了黎陽城!

  原本黎陽的駐軍也不少,可壞就壞在之前接納了大量的潰軍,而且城門又直接被詐開……

  有那些驚弓之鳥在,又失去了城牆優勢,隻能巷戰,這些二線軍隊,如何是曹軍精銳的對手?

  如果說城牆戰有利於守軍恢複士氣,那麽巷戰就是與此相反的,最考驗守軍的士氣,不是所有軍隊,都在敵軍入城後還能有戰心……

  曹操斬了守黎陽的蔣奇之後,離開便聽聞袁軍主力過河的消息。

  原本因為兩軍數量差距巨大——袁紹即使撤回來,一營營也有十幾萬人,哪怕不能一起撤回來,逐漸將黎陽包住也受不了!

  故而曹純建議曹操先走,虎騎斷後,同時在黎陽的糧倉放火。

  不過隨軍的軍師祭酒郭嘉,卻獻了一條險計,而且被曹操接受……

  理由很簡單,郭嘉將利弊說的很清楚,這次連蒙帶唬的將袁軍蒙在鼓裏一頓敲,固然令其傷筋動骨,但對於河北這龐然大物來說,傷筋動骨也隻是“一百天”而已。

  雖然沒有真的這麽誇張,但隻要兩三年,袁軍也足以恢複元氣……而曹操呢?

  到時不僅袁紹會更加謹慎,而且以許都現在的情況,曹操不勝就是敗。

  隻有以雷霆手段、大勝袁紹,才能震懾朝中那些魑魅魍魎,否則一旦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的大義有缺,卷土重來的袁紹隻會比現在更凶!

  曹操對郭嘉的判斷,也深以為然,這是理性的一方麵。

  另外感性的一方麵,郭嘉此時臉色慘白,連呼帶喘、動輒咳得肺都要出來的樣子,也很難不令人動容,連被反駁了的曹純,見狀都連忙扶住他……

  曹操最終聽從了郭嘉的建議,立刻讓人收拾好場麵,城牆上全都換上傷勢不怎麽嚴重、精氣神充沛的士兵,好整以暇等著袁軍。

  袁紹在白馬的時候,率領的本陣中營,是在全軍的後部,而撤退時自然就是在前部,甚至是最前抵達了黎陽的幾營之一。

  袁紹發現黎陽失守後,親自到城下要見曹操……

  而已經梳洗更衣、踩了隱形恨天高的曹操,大笑的對袁軍說河北之地已經盡歸朝廷、連袁紹的外甥高幹都已經投降,勸袁紹束手就擒。

  袁紹心知是假、氣得差點吐血,隻想下令圍住黎陽,將曹操困死城中,但卻架不住麾下不少已經嚇破膽的戰將,相信曹操的鬼話,又是一番騷亂……

  曹操甚至真的大開城門,放尚且能戰的步卒對袁紹本陣發起衝鋒!

  數日前還在白馬,用炊煙都能遮住眼,一副可以碾壓一切架勢的袁軍,此時卻一觸即潰,見到策應的兩陣已經兵潰,袁紹隻好率領本陣中營往東撤,希望繞開黎陽——什麽河北之地已經徹底淪陷,袁紹才不信他的鬼話。

  然而行無十裏,路經一林時,埋伏在林中的虎騎奪出,先是紛紛大喊袁紹受死,之後又高喊袁紹已死,又是將袁軍剝了層皮,隻好繼續繞路……

  這一繞,便被後麵的夏侯淵和豹騎追上,繼續一通痛打落水狗!

  甚至被追至山穀時,袁紹戰甲的引擎都過熱燒毀——區區鎏金戰甲,運轉太強的寶馬引擎就是容易如此,若是木石戰甲會更糟糕,這也是呂布總是看著白圖訓練的原因。

  而這時隨軍的袁尚,將自己的引擎,卸下來交給了袁紹,這才令父親逃得一命,袁尚自己卻死在了山穀之中。

  可憐袁紹還有近十萬兵馬,跑在身後,自己隻能像喪家之犬一樣被追,而後麵的十萬人,在黎陽就被曹操攔下,曹操給他們講了一個鬼故事——名字很容易猜,就叫《袁紹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