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
作者:紳士東      更新:2020-05-15 23:42      字數:3323
  南疆,陳宮在帥帳中,對著沙盤默然不語。

  當然,此時陳宮所在的南疆,不是後世天山以南的南新疆,而是古代“南疆”所指的雲貴一帶。

  陳宮麵前的沙盤比例,比張任的要小不少、也細致許多。

  而且相比之下,張任的沙盤,更側重於地形模擬,陳宮的地圖……看起來更加抽象!

  特地分好一塊塊的開發區,在裏麵放上代表木材、石材、礦產、各類鹽井、鹽泉……一係列資源標識。

  並且標注上修路的成本……

  南疆在華夏大地上,本來就屬於金銀礦產比較豐富的,建立穩定且合理合法的交易渠道之後,絕非什麽一味等著給養的地方。

  否則蜀侯府現在就已經傳令張任,劃瀘水而守便是,何苦還抓著“南蠻”不肯放手?

  之所以舍不得,正是舍不得南疆的“特產”。

  隻是對於這些做慣了“中間商”的西川大員來說,用楚國的低價工業產品,與南疆的蠻子交易他們的金銀、礦產……這種迅速變現的手段,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至於建設南疆、開發南疆?——關我們什麽事兒?

  相比之下,雖說現在南疆總體上還是楚國在補貼,但是考慮到修路的話,補貼的這部分成本,其實要遠小於修路的開銷!

  相當於將南疆人也調動起來,大家一起修路……

  這路固然是在南疆,不過對楚國來說,卻同樣意義重大——如果道路暢通,則南疆根本沒有獨立於華夏文明之外的基礎。

  更不用說,現在的經費,還包括了禮部的楚學宣導的開銷。

  一來是因為楚國的鄉學、縣學發力,令“讀書人”的比例大幅提升,二來也是因為楚學不同於舊儒學,本身就有極強的傳播力、並且也重視向真正的底層宣播,而儒學的“底層”,也是士族的“底層”,遠遠沒有將民間的底層算進來。

  畢竟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城郭外的“野人”,還都是近似部落製度。

  至少也得有個跟腳,才能算是底層,純“野人”隻能算工具……

  在春秋時期,儒學已經是最先進的學說代表,也的確對社會進步起到了巨大作用,不過以儒學標準,來定義現在的宣播目標,未免太形而上學。

  楚學的特殊性,與楚國的基礎教育普及程度,令楚國禮部有足夠的宣播楚學的人手!

  至於向北一些,那些遷徙的部族,還有南中大族,與蜀侯之間的紛爭,陳宮現在完全不想理會,楚國也是這個意思!

  並不是不感興趣,而是……還沒有到插手的時候。

  楚國現在要做的,是將南疆徹底收入囊中。

  因為地形崎嶇閉塞,南疆在封建王朝時期,哪怕同屬華夏,也向來都與中原文明迥異,即便是封建王朝鼎盛的明清時,雲貴一帶的漢人比例已經不少,然而民間提到“苗疆”,依舊想到的是蠱蟲、趕屍人之類的傳說。

  陳宮不僅是戰場專家,在內治方麵,同樣是能手,而且……最擅長的,就是“打星際”式的內政。

  如果細化到派係之爭、黨同伐異、揣度人心、引導民意……陳宮隻能算是準一流、甚至二流,然而多退少補,哪裏不行“點”哪裏,正是陳宮所擅長的。

  此時其他人旁觀的話,隻能看到簡陋的沙盤,然而在陳宮眼裏……

  沙盤籠罩著一層光影,仿佛活了過來,每個分格中有著代表伐木、耕作、采礦、漁獵、修路……各式建設活動的迷你人形晃動!

  甚至每個分格上,可以“顯示”出各方麵從業人數與各類資源的增長,以及道路運輸時的消耗……

  正是明策的效果,延伸到了內治範疇的開發之中!

  範圍比在戰場上使用更大,不過卻沒有了“細節”,看到的隻是縮略圖,和象征意義的“貼圖剪影”。

  開荒軍的性質,令陳宮不需要像朝堂內治時一樣,還要揣度各地、各個階層的心態,確保將大家的利益都最大化,至少也要令反對聲音鈍化下來……

  開荒軍不會拒絕命令,陳宮隻要安排好人力和項目就可以,這對於他來說,再舒服不過。

  陳宮模式其實是對亶州、夷州的拓荒的總結與歸納,並且將其流程化,如今陳宮模式也在包括交州在內,廣大需要開拓、融合的區域中,備受推崇與學習。

  雖說其他人沒有“明策”的能力,但隻要按部就班的計算、安排,也就隻是在調配效率上差一些,並且對信息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高而已。

  至於往北看去,那些南中大族和遷徙走的部族,陳宮其實並不十分在意——塚中枯骨罷了。

  “軍師,再向西的話,連南中部族都已經很罕見,真的還要探?”沙摩柯看著陳宮在沙盤上比劃了半天,忍不住出聲問道。

  沙摩柯還是習慣於稱呼陳宮為“軍師”。

  “探是要探的,連亶州那種海外之地都在探,我們為什麽不探?不過小沙你不用擔心,再往西去……海拔漸高,的確沒什麽人,所以也不用軍隊繼續這麽看著,後麵的拓荒也調整為三百裏、乃至五百裏縱橫為一個開發區,交給開荒軍就可以。”陳宮閉了下眼睛,取消了“明策”的效果。

  “開拓”這個詞,在楚國意味著崇高的使命感,但也不是要運動式的蠻來,陳宮也能把握住尺度。

  南疆一帶,以古哀牢國、古滇國——也就是後世的坤明——範圍為界,可以較為全麵的開拓,再向西……可以逐漸放鬆一些腳步,畢竟自然環境擺在這裏。

  哪怕是後世的城都到坤明一線,也仿佛是天塹邊緣,再向西之後,道路網開始明顯稀疏起來。

  沙摩柯聽說後麵不用他再耽擱在這兒,頓時鬆了口氣,再這麽呆下去,五溪獨立師快可以進開荒軍的番號了!

  “終於可以進攻……咳咳,我是說終於可以去解救西川的民眾、解除楚國的危機了?”沙摩柯兩眼發亮、摩拳擦掌的問道。

  “不,這邊的事情安頓下來之後,留下幾個團在夜郎、談稿、漏臥、牧靡布防,防止向北逃竄的部族反撲,仲達也會留下,我們帶另一半人手,先走一趟交州。”陳宮搖頭道。

  交州有沿海之便,此時楚國海軍也在直接護送運兵船,令一部分開荒軍,直接在交州南部、海外雷州等地登陸,與北方進入交州的開荒軍“兩麵夾擊”。

  陳宮和沙摩柯先去坐鎮一下,也是以免某些部族可能會想不通,或是士氏再出什麽幺蛾子——反正距離也不是很遠,而且這種山地地形,也是五溪獨立師的強項。

  沙摩柯聞言,卻有些意興闌珊,陳宮見狀索性岔開話題問道:“白一片最近怎麽樣了?就算在楚國,你現在也到了成婚的年紀,要不要我幫你說親?”

  果然沙摩柯聽到後,臉色立刻堆了起來,連連搖頭……

  陳宮見狀,也隻是輕笑一聲,沒有繼續——在陳宮看來,沙摩柯是很難“逃”掉了。

  至於西川的南蠻入侵什麽的……可以先“放養”一陣子再說!

  ……

  無論西川還是交州,現在都不是楚國的聚焦之處,曾經無人問津的大海,此時才是楚國“頭疼”的根源。

  楚曆六年八月,不僅齊侯和魏王,對楚國控製下的,在青州、冀州的港口虎視眈眈,甚至連公孫氏都有些按捺不住!

  雖然公孫氏還不敢明目張膽的,對安東港(安東津)、遼東港(遝津)動什麽手腳,但在遼港(遼口),已經在有意打壓楚國船隻進出……

  原本按照楚國與公孫氏的約定,安東港是楚國直屬,也是海軍主要駐紮之處,遼東港、也就是之前的遝津,楚**隊數量受限製,並接受公孫氏的監督,登陸的軍隊有明確界限,而遼港為楚國協助公孫氏建設,由公孫氏駐軍,但楚國船隻可以進出。

  然而現在楚國還沒有主動過界,反而公孫氏屢屢試圖將駐軍向南,壓縮遼東港的界限,而在安東港,更是在港外不遠,就有數千人的騎兵留駐!

  並且在公孫氏購買板甲時,抵押給楚國的礦產,也有幾處開始出現暴力衝突,被或明或暗的強奪回去……

  麵對楚國的責問,燕侯嘴上依舊是安撫、甚至認慫為主,不過下手卻還是一樣的黑!

  對此白圖也能夠猜到願意,無非是因為楚國插手炒海鮮半島,協助、甚至率領當地民眾,抗擊海寇的行為,令公孫康感覺到了威脅,幾番製止、楚國卻沒有罷手之後,釀成不滿。

  畢竟公孫康一直將炒海鮮半島,當做是自己的後花園,雖然自己不想得罪魏國,但更不願意白圖多管閑事——搶走些奴隸,可遠沒有搶走自己的威信嚴重。

  不過白圖敢拍著胸脯說,楚國此舉沒有任何理虧,畢竟是燕侯自己這個以“大盟主”自居的遼東霸主,沒有起到保護這些依附勢力的作用。

  甚至楚國也邀請過燕侯,想要與他攜手解決海寇和陸上的馬寇禍亂一方的問題,隻是公孫康自己沒有參與!

  楚國協助扶餘國和韓人,抗擊海寇,在道理上對任何人都沒有虧欠……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魏國與齊侯,此時在冀州、青州都對楚國的港口虎視眈眈,這給了公孫康更多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