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崩潰的征兆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1      字數:3998
  用八個陸戰師攻打騰特菲爾德,絕對是殺雞用牛刀。

  ??戰鬥打響的當天,率先到達的第三陸戰師(陸戰隊的王牌部隊之一,當時番號在八以內的八個陸戰師,都是在戰前組建的部隊,而前四個又是牧浩洋擔任陸戰隊司令時首批組建的四個陸戰師,第三陸戰師就是其中之一,有此可見,龐躍龍不但動用了大批部隊,還出動了王牌部隊),僅用四個小時就擊潰了騰特菲爾德的守軍,在野戰機場搭建好之前,就占領了這座城鎮。

  ??結果,當大批部隊趕來的時候,才發現騰特菲爾德根本沒有想像中的美軍王牌師。

  ??當時,兩個美軍王牌師還在悉尼附近呢!

  ??接下來兩天,陸戰隊在騰特菲爾德除了遭到騷擾性戰術反擊之外,甚至沒有與營級以上的敵軍遭遇過。

  ??到了四月十六日,十六座野戰機場全部建好。

  ??這個時候,龐躍龍也猛然意識到,他太高估美澳聯軍了。

  ??就算情報有誤,騰特菲爾德沒有重兵把守,在中國陸戰隊進攻之後,美澳聯軍怎麽也應該發起反擊吧。要知道,騰特菲爾德沒有重兵把守,不等於不重要,因為從這裏出發,陸戰隊能掃蕩整個東南內陸平原。

  ??又等了一個晚上,還是沒有等到美澳聯軍的反擊,龐躍龍決定不等了。

  ??當然,這個晚上,龐躍龍也調整了作戰計劃,而且給各級作戰部隊更改了作戰命令,決定不再按部就班的推進了。

  ??可以說,這種隨意的打發,才是新式進攻戰術的精髓。

  ??原因很簡單,新式進攻戰術的核心內容,實際上不是空中突擊攻擊敵後地區,而是利用空運提供的便利條件,最大限度的發揮作戰部隊的戰場機動能力與戰術靈活性,以遠遠超過敵人部署防禦的速度來打擊敵人,即在敵人調整防禦部署之前就發動進攻,在敵人永遠也不可能組織起防禦的情況下作戰,從而達到瓦解敵人的目的,把控製敵後戰場的戰役價值發揮到極限。

  ??要知道,如果防禦部隊連組織防禦的時間都沒有,那還不如直接投降。

  ??由此可見,靈活多變的進攻打法,才是真正找對路了。

  ??龐躍龍誤打誤撞,無疑中采用了這種打法,很快就收到了驚人的戰果。

  ??四月十七日到四月二十一日,短短五天之內,二十個陸戰師分頭出擊,其中包括首先攻占騰特菲爾德的八個陸戰師,以狂風掃落葉之勢,掃蕩了澳大利亞東南內陸平原,最遠的一支進攻部隊到達了新南威爾士州西南的米爾迪拉,從這裏往西前進,到阿德萊德隻有四百公裏,往東南到墨爾本隻有五百公裏,往東到堪培拉不到八百公裏。顯然,米爾迪拉已經是美澳聯軍的戰略大後方了。當時,另外一個陸戰師占領了帕克斯,往東三百公裏就是悉尼、往南三百公裏就是堪培拉。

  ??當然,這五天沒有打大規模殲滅戰,隻是殲滅的敵軍絕對不少。

  ??比如,在米爾迪拉,陸戰隊就殲滅了三個澳軍師,斃傷俘澳軍官兵四萬人;在帕克斯則殲滅了一個美軍師與四個澳軍師,斃傷俘超過六萬人;在伯克,三個陸戰師更是一口氣包圍了四個美軍師與十個澳軍師,最終全殲三個美軍師與七個澳軍師、重創另外四個師,斃傷俘十三萬人。

  ??這些規模不大的殲滅戰加在一起,就是一場驚人的勝利。

  ??根據龐躍龍發給戰爭部的戰報,在四月二十一之前,陸戰隊已經在第四次戰役中殲滅美澳聯軍八十餘萬,僅收容的戰俘就超過了六十萬。

  ??當時,向前線運送物資的運輸機,幾乎每次都會帶回滿滿一機艙的戰俘。

  ??因為俘虜中有不少傷員,龐躍龍還不得不讓四艘醫療船開到布裏斯班,成為臨時的戰地總醫院。到第四次戰役結束的時候,這四艘醫療船總共幫助了近十萬名傷俘,用掉的藥品就有上千噸。

  ??隻是,打到四月二十一日,第四次戰役才算剛剛開始。

  ??戰線再次被中國陸戰隊突破,赫裏斯離下課也就不遠了,隻是他不甘心,也就決定做最後一搏。

  ??四月二十二日,赫裏斯讓拱衛悉尼的十個美軍師在二十個澳軍師的協助下,從沿海平原北上。

  ??有趣的是,當時赫裏斯根本沒有給前線部隊下達明確的指示,即沒有告知部隊,他們向被推進的目的是什麽。

  ??也許,赫裏斯隻是想讓部隊向北推進。

  ??美澳聯軍主力出動,這可樂壞了龐躍龍。

  ??雖然第四次戰役總體上打得非常不錯,從突擊縱深來看,已經創了新高,各部隊的官兵也非常積極,傷亡更是微乎其微,但是沒能打成大規模殲滅戰,依然讓龐躍龍耿耿於懷,似乎覺得少了點什麽。

  ??至於圍攻悉尼,龐躍龍還沒想過呢。

  ??原因很簡單,他還沒有為圍攻悉尼做好準備。要知道,在原定計劃中,攻打悉尼屬於第六次戰役了。即便超前,也應該安排在第五次戰役中進行。更重要的是,龐躍龍手裏的兵力不太充足,十二個陸戰師還在所羅門群島進行最後的適應性訓練。當然,安排新編陸戰師去所羅門群島進行訓練,也是龐躍龍的注意,因為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這些還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認清戰場的真實麵目,等他們踏上戰場的時候,至少不會被滿地的鮮血與屍體給嚇傻了。要知道,當時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清理工作正在進行,從地下挖出來的美軍官兵遺骸正需要人去掩埋呢。

  ??事實上,陸戰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做的事情完全是多餘,或者說與軍事情報局的異想天開有關係。當時,軍事情報局認為,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有沒有遭到破壞的通信設備,而且就在某座地下掩體裏麵。如果能夠獲得一台完整的美軍電台,以及附帶的解密計算機,那絕對是無價之寶。要知道,軍事情報局還沒能破譯美軍的密碼,獲取情報的手段非常困難,而一部解密計算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毫無疑問,陸戰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白忙活了一場。

  ??當然,軍事情報局最後也如願以償,隻是那台解密計算機不是來自瓜達爾卡納爾島,而是來自澳洲戰場。在清理布裏斯班港的時候,海軍的打撈人員在一艘沉沒的戰艦上,發現電報室被鎖死了,而且裏麵沒有遭到破壞。隨後,海軍花了很大的力氣,把電報室整體切割了下來,再用一架DY-2型運輸機送回國內。後來,軍事情報局在這裏麵找到了一部完好無損的解密計算機。雖然裏麵隻儲存了美國海軍的通信密碼,而且是戰術通信密碼,但是已經算得上是無價之寶了。戰爭後期,軍事情報局就是利用這部解密計算機,破譯了大量美軍的通信電文。

  ??在澳洲戰場上,龐躍龍夢寐以求的機會來了。

  ??當天,他就動用了擔任預備隊的八個陸戰師,然後從戰場上抽調了兩個陸戰師,並且讓這兩個陸戰師去騰特菲爾德待命,權且充當預備隊。按照龐躍龍的安排,等美澳聯軍向北前進兩百公裏,離悉尼比較遠之後,在發起攻擊,首先切斷美澳聯軍的退路,然後以三麵包圍的方式殲滅美澳聯軍。

  ??可以說,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

  ??四月二十四日,圍殲戰開始,首先由兩個陸戰師向悉尼北麵一百多公裏處的紐卡斯爾進行空中突擊,切斷美澳聯軍退路。

  ??結果,讓龐躍龍沒有想到的情況出現了。

  ??在退路被斷的情況下,美澳聯軍即沒有繼續北上,也沒有向南突圍,而是聚集在了格洛斯特、塔裏與布拉德拉。

  ??這下,反而是龐躍龍不知道該怎麽打了。

  ??顯然,這個奇怪的情況,正與赫裏斯的部署有關,即美澳聯軍在發現被圍後,前線部隊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辦。

  ??有趣的是,龐躍龍也沒有急於進攻。

  ??接下來,陸戰隊開始炮擊與轟炸這支美澳聯軍。

  ??在龐躍龍看來,這支美澳聯軍就是鑽進籠子裏的鳥,根本飛不走,也就沒有必要讓陸戰隊官兵去流血犧牲。

  ??火力打擊持續了三天,四月二十七日,美澳聯軍北上,全部趕往麥誇裏港。

  ??這是一座小漁港,而且麥誇裏也是一座小城鎮,根本容不下近四十萬軍人。美澳聯軍去麥誇裏港,其實沒有別的目的,就是想占領這座港口,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從海上撤退,結束這場毫無意義的反擊。

  ??問題是,有可能撤退嗎?

  ??在陸戰隊的炮火威脅下,根本沒有船隻能夠進入麥誇裏港,而且這座小港也容納不下多少船隻。

  ??在苦苦等待了三天之後,剩下的三十三萬軍人在四月三十日投降。

  ??等到陸戰隊開進麥誇裏港的時候,才發現在這支美澳聯軍中有兩個美軍王牌師,而且有近三千輛地麵戰係統完好無損的擺在那裏,像是在等待閱兵檢閱一樣,就這麽成了陸戰隊的戰利品。

  ??這些美軍最先進的地麵主戰武器中,隻有很小一部分被博物館收藏,還有一部分被送回去供工程師研究,絕大部分都被陸戰隊拿來進行了火力與防護測試,僅在五月份就有一千多輛被陸戰隊用掉了。

  ??到四月的最後一天,第四次戰役宣告結束。(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