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在龍旗下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5472
  “軍械局水師學堂的總辦想見見我,問我是否願意馬上去?我答應了。從那裏到軍械局大概要走五英裏。我們(還有一個擅長騎馬的朋友普理查德)開始了跋涉。我們乘平底船渡過白河,然後是長時間地騎馬。這裏隻有一條小路,可普理查德在走過坑坑窪窪的時候還始終不停地聊天,而我的馬隻能象貓一樣跳躍前進。剛開始我就覺得很不舒服,我終究沒有抱怨,但是坐在馬鞍上被顛得東搖西擺。我想在這裏一定要有一匹馬。雇一匹馬和一個馬夫的月租是7兩銀子,相當於我們那裏的5.60美元。”

  ??“好了,終於到達軍械局了。這裏方圓達四英裏,製造各種武器——發射藥筒,子彈和炮彈,發動機以及其他東西。裏麵的水師學堂被壕溝和圍牆森然環繞。我想,以我在美國海軍學院裏的那種所作所為,換在這裏肯定不會錄取我當學員。我在仆人的引導下穿過幾個院子來到一間裝飾著黑檀木家具的房間裏,總辦熱情地接待了我。我們坐在中式椅子上喝茶和交談,一個曾在國外留學的教授擔任翻譯。總辦說我的考核成績不錯,總督將會任命我當船舶駕駛和槍炮使用科目的教練官。我還要負責領航和航海天文學的課程,或者訓練陸軍和炮兵的學員,以及講授如何構築防衛工事。年薪相當於我們的1800美元,分開每月以銀幣支付。但是,我要自己租房子,這是他們的意思。但當我在工作上露了幾手後,薪金馬上就增加了。他們要求總督每月給我130兩銀子和安排一間房子,但總督說我還是個孩子。在他眼裏,我還很年輕,來到這裏才一周,而且又沒有什麽擔保人,沒準是個騙子。但他畢竟願意付我100兩月薪,並答應如果我在水師學堂幹得不錯的話,我會被晉升,合同期是三年。幾個月後,我被指派去指揮一艘有裝甲防護的訓練艦——現在她在船塢裏維修——直到一名從英國海軍聘請來的艦長來接手為止。”

  ??“我,才二十四歲,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成為艦長了,比在我們的海軍裏晉升得快多了。當然,在回國去當我們海軍的艦長之前,我要在這裏待一段時間。我接受了任命,在一周內就上任了。我的房子也安排好了,有一個很長很寬的陽台,有花園,種著杏樹,正在開花;房子前半部份是個大廳,麵積是18英尺乘15英尺,房頂高13英尺;另一間房間更大,房頂中間有個圓頂天窗可以透下陽光,我可以在這裏放一個架子種花。乾國政府為我的房子配備了床,桌子,椅子,餐具櫃,沙發,爐子。還有一個美國式的壁爐,但實際上我並不需要。冬天這裏結冰和下雪,但溫度計從來沒有掉到零度以下。生活上用的盆盆罐罐要自己買。他們為我配備了兩個仆人和一個廚師。而我隻留下了那個廚師。他們的月薪隻有4到5.50美元,實在是太少。我要在這裏住下去了,你們覺得怎麽樣?我想麻煩您叫吉姆把我所有的關於槍炮使用,大地測量,船舶駕駛,數學,天文學,代數,幾何學,球麵三角學,二次曲線,積分學,機械學以及所有其他書脊上寫著‘海軍研究所出版’的書,都裝在箱子裏給我寄來。當然還要帶上幾張照片,您知道我會很喜歡的,現在我手頭上連一張您,或者父親,或者其他家人(包括卡麗)的照片都沒有。”

  ??“我這次回信很準時,不是嗎?下周的回信可能要晚一點。現在我手頭的錢還不多,暫時還不能去幹什麽。美國領事,布羅姆利將軍很高興。翻譯們說他對我在麵試中的表現很滿意。”

  ??“過些日子我會到北京去,還想去蒙古獵虎。但眼下我必須學習,工作和學學說乾國話。我是這裏唯一一個既要教船舶駕駛,又要教槍炮使用的教員,所以理論和實踐什麽都要懂。但這對我也有好處,唯一的問題是,我將來能否有可能回到我們的海軍去服役。我想我的這個擔心對我的影響很大。如果美國海軍部長明白,我在這裏所獲得的技能上的收獲大大超過在海上服務所可能獲得的收獲,那麽他也許會給我開兩年假,隻發半薪或者1/4薪水,甚至不發工資,但把我繼續保留在美國海軍的軍官名冊上。”

  ??“日後再詳談,我愛你們。”

  ??在馬吉芬的許多信件中,他都透露出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國海軍服務的願望。他從沒放棄過這個念頭。這是一個美國軍人對祖國的誠摯的熱愛。這時,一份關於重新召集被遣散的海軍學員的議案已經被提交國會。馬吉芬聞訊後將它稱為“我的議案”。“它會被通過的,”他說,“我都等累了,但它對我們歸隊肯定有時間要求,否則就失去機會。一有消息你們要盡快通知我。”遺憾的是,議案被國會否決,馬吉芬要繼續寄身異鄉,教他的乾國學生。象這一次參加遠航訓練的許多乾國年輕軍官都是他的學生。隨著北洋艦隊的擴大,他的職務也提升了,工資也增加了。他獲得了更多的墨西哥銀幣(當時流入乾國的墨西哥銀幣允許在乾國流通,民間俗稱“鷹洋”),更多的仆人,更大的房子,和軍服上更多的彩色紐紋(北洋水師的軍官以軍服上紐紋的式樣區別軍銜)。作為回報,他將美國海軍學院的經驗帶給乾國水師學堂。當時,在乾國和日本的海軍中有許多外國雇員。現在日本海軍中還有一個美國雇員美國軍官霍恩..H.丹尼森。但馬吉芬無疑是外國雇員當中最盡職的一個。當時,幾乎每一個軍官都把榨取人民和政府的錢,和瀆職看得很平常。馬吉芬卻是非常廉潔的,無論是經手訂購炮彈還是用於製造步槍的材料都沒有收取回扣。在某一年的感恩節,他安排了一次盛大的晚宴,邀請了所有曾在天津受訓的乾國海軍軍官來參加。這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刻,赴宴的乾國海軍軍官都是遠道從旅順,上海和香港趕來的。

  ??在這兩年裏,馬吉芬當過船舶駕駛和槍炮使用科目的教官,指揮過水師學堂的練習艦,訓練過新訂購回來的魚雷艇。

  ??今年他本來想提出休假回國探親。在他動身前,乾國和英國因為俄國間諜問題而交惡了。馬吉芬馬上撤回了休假申請。他被任命為一艘新式雷擊艦的艦長,並指揮這艘新艦參加了乾英聯合艦隊對海參崴的封鎖行動。

  ??俄國艦隊相比乾國海軍隻占據微弱的優勢,但加上英國遠東艦隊之後,形勢就完全倒轉了。俄國艦隊被完全封鎖在了港內,封鎖行動持續了一個月之久,在行動結束後,他得到了乾國政府的嘉獎——一枚勳章、一份給美國海軍部的感謝狀、一套新式乾國官服和200兩白銀的獎金。

  ??馬吉芬在給家裏的信中自豪的描述了他乾國的情況,並盡量避免讓家人擔心,他調侃他們的憂慮,談論他透過窗戶看見的一些可笑事情,一個小孩還問他要乾國郵票,他還透露一旦公務不忙就和大家去旅行,他認為在乾國的時光是無比美好的,“我那吝惜金錢的祖國剝奪了我所渴望的服役機會,但我有機會將我的忠誠、技能和勇氣奉獻給了另一麵國旗下的人民,我為此感到無比的自豪。”

  ??不久馬吉芬便接到一項特殊的任務——借遠航訓練的機會,護送林逸青的夫人李思竹前去美國和他相會。

  ??對於乾國政府下達的這個奇怪的任務,馬吉芬並沒有多想,而是忠實的執行了命令,而在他將一切準備完畢,就要出發之際,卻得到了林逸青的一份加急電報。

  ??林逸青在電報中要求馬吉芬將當年他在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裏的沒有進入美國海軍的同學全部召集起來,他想見見他們。

  ??盡管林逸青在電報中沒有多說什麽,但機靈的馬吉芬立刻便明白了林逸青的用意,他為此興奮不已——這意味著那些當年和他一起畢業但沒有進入美國海軍的同學們和他一樣有了新的更好的發揮自己所學專長的機會。

  ??之所以有如此的判斷,是因為美國海軍正在“黑暗時代”艱難的爬行,目前還看不到黎明。

  ??人們習慣性的把過錯完全歸諸海軍部長們的無知和海軍軍官們的保守,因為有些部長確實是難以置信地無知,有些軍官超乎尋常地保守。但很多人也承認,美國海軍在“最近幾年確實遭到了忽視”。在外國人看來,美國在內戰後似乎已經失去了它在國際上的有利條件,並且已被排擠出局。在9079年,智利發動了對秘魯和玻利維亞的戰爭,並在海上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美國在秘魯擁有經濟利益,因此在秘魯的失敗已經顯而易見時,派了一個海軍使團前往瓦爾帕萊索,試圖說服智利停止戰鬥。美國的太平洋支隊隻擁有幾艘木質艦艇;而智利海軍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海軍之一,擁有2艘英國新造的裝備有12英寸裝甲和先進後膛炮的鐵甲艦。因此,智利人自然認為,美國人既橫加幹涉,又沒有禮貌,而且據國會的一位議員說,他們“直率地告訴美國海軍將領並且通過他告訴美國政府,如果他要管閑事,他們就將把他和他的艦隊送到海底去。”美國有一位艦長對此深感惱火,並稱他很驚奇“智利因為輕而易舉地取得對鄰國戰爭的勝利而變得如此洋洋自得和過於自負,竟敢要同美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交戰。”這兩個國家最後沒有交戰,這對這位艦長的受到傷害的自尊心也有好處;因為,如果進入戰爭,美國海軍的單薄的艦隊將會遭到痛擊,而且根本不可能去發動地麵戰爭。

  ??美國人的想法和價值觀與當時的英國人和法國人並不一致,在美國人看來,經過內戰的大屠殺(有50萬人死亡),沒有一個人希望發生另一場戰爭;而且由於美國增加了幾百萬平方英裏的土地,也沒有人需要進行另一場戰爭。用不著再對外覬覦,在美國的海岸線和邊界線之內,就有一個版圖綽綽有餘的帝國;而在這些海岸線和邊界線之外,絕對不存在任何威脅。正如有人說:“除阿拉斯加外,美國沒有任何外國的領地——沒有一處不能從陸上接近……太平洋是防禦最薄弱的邊境,它也遠離最危險的敵人。國內的資源與我們目前的需要相比,能夠用之不竭;我們能夠在‘自己的小小角落’裏無限期地依靠自己生活下去……”

  ??這些話闡明了美國在過去1/4世紀裏的真正情緒。

  ??在9065年,就在內戰剛剛結束後,吉迪恩.韋爾斯因為建造了一艘顯然不必帶撞角的新鐵甲艦而遭到了批評。他對批評者說道:“我非常小心地從事這項工作並簽訂了合同。在作出決定時,我們擔心會發生戰爭。我們有一支龐大的防禦部隊,但沒有與海上強國發生戰爭時所需要的那種數量的大威力軍艦。”在9070年,眾議院海軍事務委員會的一名成員對指導海軍的思想作了一個簡潔的說明:“我在履行與海軍有關的官方職責時,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使其獲得尊敬,使其強大以及使其富有戰鬥力。我是按美國人,而不是按英國人的理解來使用這些術語的。我不是在談英國海軍,也不是在談法國海軍。我指的是一支曾經屬於我們祖輩的、以及應當在和平時期屬於我們的美國海軍。”盡管這番話是對處理內戰期間海軍事務所受批評的答複,但卻恰如其份地歸納了美國海軍之所以處於“黑暗年代”的全部原因。

  ??在第一個100年快要結束時,美國已經使它的海軍處於一種徒有其名的狀態,不再“可敬、強大和力能勝任。”不管用哪一國的——英國的、法國的或者美國的——釋義來解釋這些詞,情況都是如此。出現這種情況,是有充分原因的。在第一個100年中,美國已經獲得了《獨立宣言》發表以來從未夢想過的成就,而且現在既不需要也不想再取得更大成就了。當時,夏威夷並不屬於美國;波多黎各也不屬於美國;乾國和日本的海軍對太平洋邊疆並不構成實際的威脅;巴拿馬運河沒有建成。所有這些因素都證明了海軍的實力可以削減。但是,在這種削減過程中,“我們的小小角落”的安全卻受到了影響。“如果這個小小的角落受到通過地峽的新的貿易路線的影響,美國就有可能會突然之間從夢中醒來,覺察到有人曾經放棄過全人類共有的一份與生俱來的權利——海洋。”

  ??“美利堅合眾國不再需要對它海軍的嘲弄,就像一個溫順的巨人不再需要包了棉花的棍棒和錫做的刀劍一樣。”

  ??這是美國一位名叫亨利.喬治的社會評論家在9082年發表的意見。當時,美國海軍擁有14艘鐵甲艦(大多數是內戰時的低舷鐵甲艦)和少數幾艘木製船隻。沒有一艘軍艦裝備有口徑超過5英寸的後膛炮。大多數艦隻都已廢舊不堪。所有的艦隻都已過時。美國終於認識到,如果海岸遭到攻擊,它的保衛者就必須有某種金屬艦隻;而木製的艦隻則應當淘汰。在9082年和9083年,美國政府開始將木製艦隻的修理費用限製在建造新艦隻費用的30%,以後又減至20%。經過9083年造艦的辯論,國會授權撥款建造3艘鋼質巡洋艦和1艘郵船。但在同一年,在中期選舉中,民主黨在眾議院中成了多數派。對他們說來,3艘小型巡洋艦就已經足夠了;共和黨人關於建立一支新海軍的猶豫不決的步伐停止了。除非有相當大量的輿論認為海軍應當不隻是一支海岸防禦部隊,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任何新的情況都不會發生。

  ??第一批3艘小型巡洋艦(“芝加哥”號、“波士頓”號和“大西洋”號)是以蒸汽和風帆共為動力的軍艦。而反對全蒸汽軍艦的一個明顯而且經常重複的論點竟然是,美國沒有像大英帝國為皇家海軍提供加煤站那樣,在世界範圍內建立加煤站!曾經威脅要指揮官們填寫軍艦上使用的每一塊煤的單據的波特海軍上將仍然斷言,新的快速艦應能“在不碰煤的情況下環行全世界。”與此同時,海軍部的顧問委員會(所有的成員都是像波特那樣的專業人員)卻直截了當地持反對意見,他們明確的說:“以風帆作為動力應當放棄……因為如果‘芝加哥’號隻用風帆出海航行,它幾乎無疑將會成為體積比它小1/3但依靠蒸汽航行的對手的口中之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