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帝國雄心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5667
  德國民族主義曆史學者甚至宣稱:沒有殖民地的德國“注定隻能當二等強國”。更有人從傳播德國文化的角度強調了擴張殖民地的重要性:“德國人在數十年中有過許多發明和發現,但在很多人眼中它們卻成了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產物,從而使德國人的威望和文化被湮沒了。”

  ??德國政府的一些要員也鼓吹奪取殖民地。“對於一個成長中的民族,沒有擴張就沒有生機。”隻有奪取殖民地,才可以“給充滿進取精神和活力的德國人提供一個活動場所,幫助創造一種新的、不那麽平庸的德國人。”這種急切向外擴張的欲望正是德意誌帝國推行殖民政策所必備的“民族動力”。

  ??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也是俾斯麥政府在國內爭取政治主動的一個籌碼。9078年以後,天主教的中央黨成為德意誌帝國議會中的第一大黨。中央黨在殖民地問題上毫不隱諱地主張向外擴張,以便為德國資產階級奪取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傳播“德意誌文化”。中央黨領袖溫特霍斯特明確宣布:“我們現在擁護、將來也擁護明智的殖民政策。”為了在議會中得到支持,俾斯麥政府不能不考慮中央黨在殖民地問題上的態度。

  ??在這一時期,德國國內各種鼓吹殖民擴張的社會團體也不斷出現。9078年10月,商業地理及促進德國海外利益中央協會成立,9081年夏,西德意誌殖民及出口協會在德國工業家中央聯合會秘書長布伊克、軍火巨頭克虜伯等人的支持下成立。9082年,在民族自由黨政治家約翰內斯?米克爾等人的策劃下,德意誌殖民聯合會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應運而生。

  ??麵對這樣的形勢,俾斯麥自然要打出殖民政策這張牌,借以撈取“政治資本”。他曾在私下談話中指出:“所有的殖民事務都是騙局,但我們需要它幫助選舉。”

  ??德意誌帝國建立後,俾斯麥受國際形勢的掣肘,在殖民擴張問題上一直很謹慎。他認為,德國地處中歐,東西兩麵有法俄等強國環繞,尤其宿敵法國對德國向有複仇之心,因此德國必須集中精力於歐洲大陸,拉攏俄奧等可能成為法國盟友的國家,孤立法國,防止其複仇。故此,在談及殖民擴張問題時,俾斯麥總是以反對者姿態出現:“隻要我是宰相,我們就不會實行任何殖民政策。”然而時過境遷。80年代初有利的國際形勢撩撥著俾斯麥的殖民擴張野心,促使他一改在這一問題上的無所作為的政策。

  ??此時法國政府對外政策重心轉移,法德關係趨於緩和,減輕了德國西部邊境的壓力。就在今年,法蘭西第二帝國“最偉大的殖民開拓者”茹費裏組閣。他一反往日的複仇態度,采取對德友好政策,將主要精力集中於海外殖民地的擴張上。俾斯麥政府對茹費裏的這一政策自然嘉許有餘。為轉移法國在歐洲大陸的注意力,他大力慫恿法國政府向海外擴張。俾斯麥命令駐法大使轉告法國首相,隻要法國不將目光轉向德國,德國將支持法國吞並北非、西非和東非等一切可以得到的地方。

  ??同時,英國的國際困境也是德國能夠順利奪取大量海外殖民地的重要原因。英國是當時世界第一號海上和殖民強國,且日後德國要攫取之地皆英國欲奪占之地。因此,沒有英國的應允,德國難以在爭奪殖民地的市場上立足。但本世紀80年代上半期英國的國際困境迫使它在爭奪殖民地中向德國讓步。

  ??9082年英國占領埃及加劇了英法兩國在殖民擴張問題上的矛盾。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成為歐洲通往東方的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也成為英國的全球商業、金融以及海軍戰略體係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當時80%的英國海上交通要經過蘇伊士運河。為此英國政府處心積慮地想控製這一戰略要地。但隨後埃及爆發了民族起義。由於當時在埃及擁有巨大勢力的法國顧慮德國的威脅,不敢過於分心海外,埃及民族起義的爆發成為英國獨占埃及的絕好機會。英國不顧法國等列強的反對,發動武裝幹涉,占領了整個埃及。法國當然不能容忍英國獨占自己窺視已久的埃及,兩國矛盾因此尖銳化。雙方從9084年起陷入了一場逐步升級的海軍競賽,在殖民地問題上也隨之衝突不斷。這樣一來,更刺激了德國人擴張殖民地的願望。德國國內開拓殖民地的呼聲甚囂塵上,作為德意誌帝國最有名望的軍事統帥,年事已高的老毛奇自然也不免深受這種全民渴望建立殖民帝國的狂熱情緒的影響。因而發生這種“白日夢”的事情也就不足為怪了。

  ??至於說這場戰鬥可能發生在阿比西尼亞或是東非,則完全是林逸青的信口胡諂了。

  ??聽了林逸青的解釋,老毛奇顯得很是高興,這件事可以說困惑他很久了,而林逸青適時的解開了他的心結。

  ??小毛奇完全沒想到叔叔身上竟然發生過這樣的奇事,而林逸青竟然能給出合理的解釋,而這個先祖英靈同後人相會的故事也深深的感染了他,讓他情不自禁的為祖先和叔叔的豐功偉績而自豪不已。

  ??此時的小毛奇已然下了決心,一定也要建立不輸於叔叔的功勳。

  ??隻不過他現在還想不到,那一天真正到來時,會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景。

  ??法國,巴黎,凡爾賽宮。

  ??乾國皇帝的特使即將到來的消息又一次讓法蘭西帝國皇儲拿破侖?約瑟夫?路易?歐仁?波拿巴激動不已。

  ??但母親和宮廷禦醫一直告誡他,不可以過於激動,使身體不適。

  ??一直到八歲之前,約瑟夫始終是一個十分健康的孩子,不過對於這一段時期,他能夠回憶起來的東西甚少,正如他無法記得他出生那天的情況一樣。剛剛八歲時他得了咯血症。就在生病的那一時刻,他的靈魂一下子富有了感覺和記憶。那次病情發作的種種細節至今仍然曆曆在目,仿佛事情就發生在昨天。

  ??九個月的病榻生活,他以極大的耐性忍受下來,他自認為,在這段時期,他的靈魂獲得的最初啟示就是根據自己本身的情況順其自然地發展,這為他整個一生的思維方式奠定了基礎。

  ??他又要忍受痛苦,又對生活充滿了愛,這就是他當時真實的心態。在咳嗽異常劇烈時,以及燒得困乏無力時,他安靜得像縮回殼裏的蝸牛;一旦他稍微感到輕鬆一些,他便希望能夠得到些令人愉快的感受,既然他被剝奪了其它一切享受,他隻好力圖通過眼睛和耳朵彌補自己的這些損失。於是人們給他拿來了玩具娃娃和小人書;而且,不管誰在他的床邊坐一坐,都必須得給他講點什麽。

  ??母親給他講聖經的故事,他很喜歡聽;父親則帶來一些自然界的生物標本給他解悶兒。父親有一個大藏櫃。一有機會他就一個一個地把抽屜從櫃子上取下來,給他看抽屜裏麵裝的東西,並且實事求是地給他講解它們的情況。經過幹燥處理的植物和昆蟲,幾種解剖標本,人的皮膚、骨骼、木乃伊,和其它一些類似的東西,都到過他小時候的病榻上。父親打獵所捕獲的各種各樣的飛禽和走獸,在送往廚房之前,都先拿來給他過目;為了讓妖魔鬼怪在這個大聚會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姑媽專愛給他講述愛情故事和神怪的故事。所有這一切都被他全盤接受下來,而且這一切都在他的心中紮下了根。他有時間與這些看不見的生靈熱烈地交談;他到現在還能背誦一些詩句,這些詩句當時是由他口授,由母親幫助記下來的。

  ??他時常把他從父親那裏學來的東西再講述給父親聽。他每次都不肯輕易吃藥,服藥之前他總要先提出一些類似這樣的問題:製成這些藥物的原料都生長在什麽地方?它們都長的是什麽樣子?它們叫什麽名字?不過他姑媽講的那些故事也沒有白白講給石頭聽。他想象自己穿著筆挺華麗的軍服,遇見了一群最可愛的美麗姑娘,可是她們片刻不停,直到她們知道了這位不相識的王子是誰;與此相類似的另一次奇遇是他看到一位令人傾慕的小天使,她身著潔白的長袍,長著一雙金黃色的翅膀,她對他非常熱心,於是他繼續長時間地苦思冥想,一直到他的想象力把她的形象幾乎清清楚楚地顯現在他的眼前。

  ??一年以後他差不多已經完全恢複了健康;但是童年時代雜亂無章的愛好和夢幻已蕩然無存。他甚至連錫兵也不要玩了。他渴望得到能對他的愛給予回報的有生命的東西。狗、貓、小鳥等他父親飼養的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給他帶來無限的情趣,但是他無法給自己弄到在他姑媽講的一個童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小動物。它是一頭小綿羊,一個農家少年在森林裏偶然發現了它,於是他收留了它,把它帶回家裏喂養起來。溫順可愛的小綿羊實際上是一個被施了魔法的公主,最後她恢複了原形,變成美麗的姑娘,為了報答她的大恩人,她與他訂了婚。他太希望自己也有一隻這樣的小綿羊了!

  ??但是,不可能找到這樣的小綿羊,既然他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非常自然地發生的,漸漸地他幾乎忘卻了擁有一個如此珍貴的動物的願望。這期間他通過讀書給自己尋找安慰,他讀的書都是寫一些神奇的故事。那些虔誠的愛情故事很合他的口味。他幻想隻要他的她遇到什麽事,而她遇到的總是恐怖的事,在他趕去救她之前,他都要先進行祈禱,這些祈禱詞都詳詳細細地寫在書上。這種作法太中他的意了!他一直在朦朧之中感覺到自己對看不見的上帝有一種依戀之情,看了這本書後這種依戀更加增強了,因為上帝也本應該永遠是他的知心朋友。

  ??當他又長大一些後,天知道是怎麽回事,他亂七八糟地什麽書都看,於是母親開始斥責他總是不停地看書;為了取悅母親,父親今天把書從他手中拿走,改天又把這些書都還給他。他的母親聰明過人,她發現這種辦法沒有任何成效後便強行要求他也要同樣勤奮地閱讀聖經。讀聖經他實在也不需要別人驅使,他懷著極大的興趣閱讀聖書。這期間他母親總是小心謹慎地不讓任何帶誘惑性的書籍落入他的手中,其實就是他自己也會把各種傷風敗俗的書從他手中扔出去的;因為他的王子們和公主們個個都是極其有道德的人;除此以外,他知道一些有關人類自然史的知識,隻是他很少顯露聲色,他的這些知識都是從聖經那裏學習來的。凡是有疑問的地方他總是把書上的話與他眼前出現的事物聯係起來加以對照,以他的好學精神和聯想能力他能幸運地探索出真理。如果他聽人說到女巫,那麽他就必須要了解巫術。

  ??他必須得感謝他的母親和這種旺盛的求知欲,在他強烈地愛好讀書的同時,他還去學習烹飪,在這個過程中也能發現一些東西。殺一隻雞,剖開一頭仔豬對他而言猶如過節一樣高興。他把內髒拿來給父親看,父親給他進行詳細的講解,就像是在給一名年青的大學生上課,父親常常習慣帶著內心的喜悅稱他是自己教養不好的孩子。

  ??現在十二歲也過完了。約瑟夫學習法語、跳舞和繪畫,也上一般的宗教課,上宗教課時有些感覺和想法變得很活躍,不過沒有任何東西與他的情況有關係。他喜歡聽別人講上帝,他很感自豪,因為他能比他的同齡人更好地談論上帝;他那時曾以極大的熱情讀過一些書,這些書籍使他有可能喋喋不休地大談宗教,但是他從來沒想起要思考思考,他的情況到底怎麽樣,他的靈魂是否也是這樣形成的,是否它像一麵鏡子能夠反射出永恒的太陽;這些他曾經逐一預想過。

  ??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法語。他的法語教師是一個正直幹練的男人。他不是一個輕率的經驗主義者,不是一個枯燥無味的語法學家;他有學識,見過世麵。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他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滿足他的求知欲。他非常喜歡這個老師,以至他等候老師來上課時心裏總是激動得怦怦直跳。圖畫課他不覺得困難。如果他的圖畫老師又有頭腦又有知識的話,他在這方麵會有所成就的;遺憾的是他擁有的隻是一雙手和練習課。

  ??跳舞課開始時約瑟夫的興趣不大,因為他的身體太敏感,不能太累,而且他隻能與他的妹妹一起學習跳舞。後來他們的舞蹈老師突然心血來潮,為全體男學生和女學生舉辦了一次舞會,於是約瑟夫對舞蹈練習課的興趣才大大改觀。

  ??約瑟夫最喜歡的,是曆史課,尤其是關於東方古老而神秘的那些國家的曆史。

  ??一切都從凡爾賽宮裏的“東方珍寶館”開始。

  ??“東方珍寶館”是奶奶歐仁妮皇太後用來存放她的珍寶和東方藝術品的地方,據說那裏有大量的當年法國軍隊遠征大乾帝國時從北京城的“夏宮”裏掠奪來的珍寶,都是將軍們敬獻給歐仁妮皇太後的,隻是聽說後來為了感謝那位著名的乾國大臣林義哲對法蘭西帝國和大乾帝國友誼所做的貢獻,歐仁妮皇太後下令將絕大部分的珍寶和文物藝術品歸還給乾國政府。

  ??當然,它們的離去並不等於東方珍寶館會空著,為了表示感謝,乾國政府以乾國皇太後和皇帝的名義回贈了法國方麵大量的乾國當代珍貴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很快又讓東方珍寶館恢複了昔日的麵貌。

  ??約琴夫現在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走進東方珍寶館時的情景。

  ??富麗堂皇的屏風、美侖美奐的瓷器、雕刻精美的玉器、清新淡雅的書畫,無一不顯露出一個東方文明的神奇魅力。

  ??而為了讓自己更好的了解乾國,父親專門為他請了著名的東方學家做他的曆史老師。由於他的聰明和勤奮,很快,年紀小小的他,關於東方的知識,已經可以和大學教授匹敵了。

  ??每一年大乾帝國皇帝和法蘭西帝國皇帝都會互贈珍貴的富有紀念意義的禮品,每有新禮品到來時,他都會專門跑到東方珍寶館去觀看。

  ??而在東方珍寶館中珍藏的寶貴物品中,他最感興趣的,便是那個盒子。

  ??“東方魔盒”。

  ??這個漂亮的通體布滿精美花紋的木盒,是現在的法蘭西帝國的國寶。

  ??傳說英明睿智的爺爺拿破侖三世,就是按照盒子裏的文件的提示,指揮若定,一舉扭轉了戰局,反敗為勝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