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勝敗難論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9      字數:5676
  徘徊在主戰、主和兩種聲調中,仁曦太後似乎顯得猶豫不決,一連多日保持著沉默。而可能是得到了皇太後的暗示,一向為清流們所瞧不起的總理衙門的行動變得積極起來,首先是召見法國駐北京公使寶海,質問法國為何攻越。

  ??讓以郭筠仙為首的總理衙門大臣們吃驚的是,寶海的回答竟然是“不清楚”!

  ??事實上,法軍攻陷順化的消息傳來,寶海也是極為震驚的,他第一時間向巴黎的法國政府發去電報,詢問詳情,並在電報中表達了反對因為越南問題同乾國開戰的立場,“如果說今天的乾國隻是法國軍隊9060年打擊過的滑稽的搖旗呐喊者的可笑後裔,顯然像我所說的那樣去同他們和解就會使我們上當,何況我們的威信和我們的尊嚴都要求我們不屑一顧地拒絕那些沒有道理的要求。但是如果乾國20年來,特別是最近的3年以來,懂得了改變它的軍事狀況,它有力量以武力跟我們爭奪我們想要的與它毗鄰的地區,那麽在我看來,完全應當擔心進攻順化這樣一種莽撞的行動的後果,並考慮是否應該謹慎行事設法避免發生全麵的戰爭。”

  ??由於北京同巴黎之間的電報線路需要多次中轉,往返耗時將近一個月,所以在這焦急的等待當中,麵對郭筠仙的質問,他也隻能無奈的回答“不清楚”了。

  ??郭筠仙對寶海的回答當然不滿意,但寶海接下來的話讓他安心了不少。

  ??在幾次會麵中,寶海都告訴郭筠仙,法國政府絕對不會同意和乾國這樣一個長期友好的東方大國發生戰爭,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四世和太上皇拿破侖三世以及歐仁妮皇太後一直非常看重和乾國的友誼,帝國首相茹費理雖然有對外殖民擴張的傾向,但對於乾國也是非常友好的,曾經在給他的信中稱“對於法國和乾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從來都沒去想過”,乾法兩國有太多的“共同利益”,發生戰爭是“最最愚蠢和不幸的事情”。除此之外,寶海還以個人名義起誓,他會為了“法蘭西帝國和大乾帝國的和平和友誼而竭盡全力”。

  ??在作出了這樣的保證之後,寶海又不無擔憂的提到,“目前乾國國內的輿論偏向於非理性的排外,很可能影響到西南地區的官員們的行動,因為不止一次有消息說,有乾國軍隊在幫助受越南政府雇傭的黑旗軍匪幫攻擊法國僑民”,並指出很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駐越法軍進攻順化的軍事行動。當然這隻是他本人的“猜測”,不代表法國政府。

  ??寶海的這番話令郭筠仙大吃一驚,他立刻將和寶海會談的內容整理成奏章,上奏仁曦太後,仁曦太後得知這個情況後也很震驚,立刻下旨命西南各省督撫“關於越南情形究竟如何,即刻據實上奏,不得隱瞞!”

  ??仁曦太後在等西南督撫的回報,寶海在等法國政府的回電,而就在等待的時間裏,越南的局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起來。

  ??在何羅硭取得了重大成功後,身在河內的波滑坐不住了,他於是想通過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如今《順化條約》已經簽署,越南朝廷已經指令越南官軍不再與法國為敵,同時斷絕了對黑旗軍的供給,指令黑旗軍從河內附近撤軍,黑旗軍此時的處境定然愈發艱難。波滑決定落井下石,在黑旗軍最困難的時候再對劉仁義發起一擊,挽回懷德失敗的負麵影響,重塑他“英雄”的形象。

  ??可是,波滑的這一擊還是一時的意氣用事,而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腦子不轉彎的波滑對用人還是如此隨意,在懷德戰役中見死不救的參謀長科羅納少校再次被委以重任,帶隊去偵察黑旗軍的動向。9083年8月28日,他率隊乘船來到了洪水剛剛退去的四柱廟,在確認當地已無黑旗軍的蹤影後,科羅納少校留下了一個連駐守四柱廟,帶著剩下的人沿著紅河繼續向北到了巴蘭村,並在巴蘭村以北的丹鳳縣發現了黑旗軍的蹤跡。

  ??精明到家的劉仁義之所以選中丹鳳縣布防自有他的道理,丹鳳縣扼守著通往山西的必經之路,法國人怎麽繞也繞不過,守住丹鳳縣,山西就能高枕無憂。丹鳳縣四麵被紅河圍繞,為防洪水侵襲,縣城四周修有高高的、兼作城牆的河堤,易守難攻,極為堅固。雖然此時越南的形勢對劉仁義極為不利,簽下《順化條約》的越南朝廷已經不可能再給他哪怕一個銅錢的支援了,可是關山重重的地理限製令駐紮在北圻的越南官軍並沒有收到順化方麵停止與法軍對抗、驅逐黑旗軍的旨意。所以,黑旗軍的士氣暫時還沒有受到這一不利消息的影響。

  ??正為找不到黑旗軍而犯愁的波滑得報在丹鳳縣發現了黑旗軍,大喜過望,他當即下令遠東艦隊的炮艦把部隊一批一批地運往巴蘭村。為了一舉將黑旗軍殲滅在丹鳳縣,波滑這次頗下了一番血本,東京遠征軍一共出動了6個法國人連外加三個越南雇傭軍連,遠東艦隊的內河炮艦也全體出動,波滑這次磨刀霍霍,準備大幹一場。

  ??六個法軍連編為兩個團,其中東京遠征軍第2團,下轄第 26、27、29 連,每連250人;東京遠征軍第4團,下轄第 25、26、27 連,每連250人;東京土著步兵第 1、2、3 連,每連150人;遠東艦隊的炮艦負責火力支援。

  ??9083年9月1日進攻行動正式開始,淩晨5時30分,遠東艦隊的3艘炮艦“馬槍”號、“大斧”號、“閃電”號在負責引導的汽船“鵜鶘”號、“海防”號身後先行出發,計劃行駛至丹鳳河段以北的底河水域,與在丹鳳河段以南的遠東艦隊其它軍艦南北呼應,共同封鎖丹鳳河段,切斷黑旗軍獲得增援和撤退的道路。

  ??丹鳳戰鬥最先還是在河麵上打響,上午7時45分,抵達底河水域的遠東艦隊3艘炮艦和兩艘汽船根本不能分辨岸上的目標,所以兩艘汽船前出至河岸抵近偵察。與此同時,埋伏於河岸港汊中的黑旗軍李唐、龐振雲所屬的扒船營5艘帆船突然撤去偽裝、向兩艘小汽船傾瀉火力。遭到攻擊的小汽船慌忙規避,同時3艘炮艦開炮還擊,慌亂中“馬槍”號還遭遇擱淺,整艘船攤坐在河床上紋絲不動,成了黑旗軍炮船絕好的射擊靶子。

  ??麵對如此危局,“大斧”號和“閃電”號加強了炮火,黑旗軍炮船的火力最終被壓製住了。

  ??北麵的戰鬥很是激烈,南麵也不平靜。

  ??8時30分,在遠東艦隊剩下的炮艦火力支援下,法軍由越南雇傭軍打頭陣(說得直白點就是讓越南人當人體盾牌去和黑旗軍死拚來減少法國人的傷亡),開始向丹鳳發起攻擊,而駐守在丹鳳的黑旗軍也發現了法軍來襲,密集的子彈開始從黑旗軍的工事中發射出來。盡管如此, 有越南人當擋箭牌的法軍還是在艦炮和行營炮的支援下步步緊逼,先頭法軍已經渡過紅河登上了丹鳳正麵的製高點——丹鳳河堤。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最高指揮官波滑少將竟然作出了一個無比荒唐的決定。

  ??他竟然以彈藥消耗過快影響後續戰鬥為由,下令停止前進,整補後再行進攻!

  ??這個沒腦子的命令很快遭到負責外圍包抄的貝傑少校的強烈反對,他認為此時停止進攻無疑給了黑旗軍喘息時間,應該再接再厲,將黑旗軍一舉逐出丹鳳縣此時法軍的攻擊前鋒距離丹鳳黑旗軍的工事已不足100米。因此在他的強烈堅持下,進攻在暫停片刻後繼續進行,而帶領這次攻擊的正是貝傑少校本人。

  ??貝傑少校是一位正統的軍人,他拋下了火炮,下令麾下所有的法國和越南士兵在步槍口插上明晃晃的刺刀,“前進!為了法蘭西!”鬥誌旺盛的法軍衝過了堤壩、衝入丹鳳縣外圍的村寨,與駐守在此的黑旗軍發生了殘酷的白刃戰。

  ??麵對法軍的刺刀衝鋒,黑旗軍的防禦頓時全線崩潰。要不是黑旗軍在村寨中的若幹暗堡此時及時開火,好歹阻滯了法軍的此次刺刀衝鋒,法軍在當天很可能把黑旗軍一氣趕出丹鳳縣。

  ??9月2日拂曉,在前一天的作戰中擱淺的“馬槍”號好不容易脫困,但是旋即該艦的鍋爐又鬧起了罷工,軍艦照樣“定”在了河裏紋絲不動。這個節骨眼上,一支人數約為2000餘人的黑旗軍從山西方向開來,朝丹鳳縣急行軍,隻有“大斧”號一艘孤艦顯然無法阻截這支黑旗軍,所以大部分黑旗軍還是趕到了丹鳳縣,得到生力軍加強的黑旗軍有了底氣,和法軍圍繞著丹鳳大堤大打拉鋸戰。正當法軍逐漸占據上風的時候,波滑將軍再次下令全軍撤退,放棄此次作戰。這次沒有貝傑少校的刺刀衝鋒了,參戰法軍沒有違抗波滑的命令,各部有秩序的撤離了戰場。波滑自作主張發起的丹鳳戰役就這麽又一次以虎頭蛇尾的結局收場。

  ??戰後波滑宣稱取得空前的勝利,在大肆論功行賞的同時向國內伸手要兵要錢要槍,可是此時有一個人不高興了。這個人正是何羅硭!

  ??波滑兩次在倉促的情況下發動對黑旗軍的軍事行動,且都是自行其事,完全不把他何羅硭這個東京最高行政長官放在眼裏,使得上任伊始就以東京最高統治者自居的何羅硭大為光火,認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所以,趁著懷德波滑戰敗這個當口,何羅硭致信波滑,表達對其輕視自己的不滿。可是同樣視麵子如生命的波滑看來,何羅硭的這封信就等於是蹬鼻子上臉,公然向其挑釁,於是波滑立刻上書法國政府:“(何羅硭的)這封信中有含沙射影的中傷”,鑒於當時波滑在東京遠征軍中的地位尚無人能替代,所以這個回合何羅硭選擇了妥協。

  ??可這一次波滑又擅自發動丹鳳戰役,感覺自己再一次被無視的何羅硭終於忍無可忍,憤怒地提筆給波滑寫了一封措辭強硬的抗議信。用尖刻的言辭提醒他根本無權獨立指揮東京遠征軍,北圻地區的主宰是他何羅硭而不是波滑。“我提醒您,您和部裏不能直接聯係,您根本不處於法國兵團首長的地位,是我而不是您代表政府!”

  ??而波滑也毫不示弱地反唇相譏,譏笑何羅硭不懂軍事。在波滑的眼中,何羅硭就是個軍事門外漢,所以一開始就沒把何羅硭的指令放在心上,反而百般警惕何羅硭對軍事方麵的任何幹涉企圖。針尖對麥芒,雙方一直鬧到了海軍和殖民地部,都表示沒有了調解餘地,雙方有你沒我,隻能留一個。

  ??但讓他們二人沒有想到的是,海軍和殖民地部竟然對他們二人的矛盾選擇了無視。

  ??波滑和何羅硭接連向海軍和殖民地部寫信指責對方,但都杳無音信,而且讓他們倆感到怪異的是,海軍和殖民地部連電報指令都不發了。

  ??波滑和何羅硭根本不會知道,此時海軍和殖民地部長遊列居伯利正自麻煩纏身焦頭爛額,哪有心思去管他們倆的矛盾!

  ??在得知法軍攻陷順化,逼迫越南政府簽定了《順化條約》之後,經過媒體的報導,法國公眾很快了解了這一“偉大功績”的經過,輿論在第一時間便分為了兩個陣營,開始了激烈的爭吵。

  ??擴張派人士認為,何羅硭的行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成功,使越南成為了法國的被保護國,擴大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利益,顯示了法國的強大——要知道普法戰爭被普魯士軍隊攻入法國本土對法國歐陸第一軍事強國的形象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令法國人長期覺得抬不起頭來,越南的成功又令法國人找回了自信,是一次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

  ??反對派人士的看法則完全不同,他們認為,攻占越南國都順化簽訂城下之盟隻是“表麵上的勝利”,越南北方還在越南官軍和黑旗軍手中,他們的背後還有乾國軍隊的支持,越南北方的形勢完全不同於南方,乾國在越南北方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乾國政府從來就沒承認法國和越南之間的任何條約,《順化條約》也不會例外,何羅硭和利士比的魯莽行動隻會激怒乾國人,招來乾軍的大舉進攻,而戰爭一旦升級為兩國的全麵戰爭,將極大的損害法國在乾國的商業利益,法乾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將受到致命的影響,兩國的商業往來一旦因為戰爭而中斷,帶來的損失絕對是越南的殖民地所無法彌補的。攻占順化是一次得不償失而且會給法國帶來災難的行動。

  ??爭吵聲很快使得法國議會一片喧囂,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四世接連出席議會,聽取討論和建議,盡管有皇帝在場,但爭論的雙方還是因為吵得過於激烈,差點進行決鬥,最後拿破侖四世不得不下令,一切因為這次事件所發生的決鬥都是非法的,才製止了議員們在議會大廈大打出手血濺五步。

  ??盡管擴張派的聲浪很高,但經過一連十天的討論,最終溫和派的意見占了上風,議員岡比達指出,“《順化條約》的簽定方式極大的損害了乾國的顏麵(此公顯然對天朝上國愛麵子的傳統十分了解),將會導致戰爭的危險,何羅硭先生和利士比少將的行動等同於向越南和乾國宣戰,而發動戰爭的權力在法蘭西帝國皇帝陛下的政府手中,政府任命何羅硭先生時,要求他對付的是黑旗軍和越南北部的匪幫,穩定越南的局勢,並沒有給他發動戰爭的授權,因而他進攻順化的行動是非法的,帝國政府基於同乾國的傳統友誼和親密合作關係,必須要在這一事件的惡劣影響沒有達到最大的時候作出補救。”他的建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讚同,最終形成了提案,在議會得到了通過。

  ??盡管通過了實施補救措施以避免戰爭的議案,但議員們還是對帝國首相茹費理進行了指責,認為是他任命何羅硭擔任駐東京總監用人不當造成了這樣惡劣的後果,茹費理則辯解稱,自己給何羅硭的任命是行政方麵的,並沒有給他指揮軍隊的權力,何羅硭實施攻擊順化的計劃並沒有事先向他報告,一下子將責任推給了海軍和殖民地部——他已經了解了事件的經過,何羅硭將進攻順化的計劃報給了海軍和殖民地部,並得到了海軍和殖民地部長遊列居伯利的批準。

  ??盡管看出了茹費理是在推卸責任,但海軍和殖民地部沒有上報便自作主張的批準了何羅硭的進攻計劃還是讓拿破侖四世非常惱火,而這時他也看出來了,這次事件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而皇帝本人和“副皇帝”帝國首相是絕不能在入選之列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