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議借俄兵者當斬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6      字數:3305
  當大隈重信等人正在評估諸國的技術和經濟實力,看看那家比較合理時,英國公使帕克斯得到了消息,一心想讓英國商人掙這筆錢的帕克斯在鐵路公司計劃受挫後一直上下其手,向新政府吹風。大隈重信當時正頭疼大久保利通和副島種臣以及西鄉隆盛等人的反對聲浪。帕克斯的舉措正好是份送上門來的大禮。大隈重信跟帕克斯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達成協議,最後在急變派內部提出讓英國參與修築。大隈重信的意見是英國為鐵路的發源國,經濟實力強大,所以應選定英國為技術和資金援助方,讓英日合資建設鐵路。最後急變派內部通過了大隈重信的意見。之後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跟帕克斯介紹來的英國商人納爾遜開始談判,最後同意向納爾遜借款來建設鐵道。同時讓納爾遜幫忙尋求車輛和鐵軌。納爾遜回國後在報紙上公開登載廣告為日本鐵路建設募集資金。消息傳回日本後舉國騷動,時人皆大罵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等人是“賣國奴”。兵部省和集議院寫來的彈劾書和建白書堆得有如山高。但大隈重信等人卻絲毫不以“民意”為意,我行我素。不久大隈重信的手下前島秘密完成了鐵道建設計劃書和預算書。大隈重信抄著二書進了內閣,在內閣閣議上以雄辯之才使得內閣通過了《前島計劃書》。隨後大隈重信跟帕克斯合謀,迫使大久保利通同意不再幹預鐵路建設事務,成功掃除了鐵路建設的絆腳石。在另一方麵,大隈重信對於帕克斯深懷戒心,為了避免出現技術換市場之類的事情,同時也為了盡快促進日本鐵道技術的進步,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挑選了長州藩士井上勝擔當日方總代表(井上在英國留學時專攻鐵路和礦山技術)。明治三年英國鐵路技師莫倫受聘到任,同時井上勝受命出任礦山頭和鐵道頭,日本鐵路建設正式開始。

  ??和乾國一樣,日本鐵路建設過程絕非一帆風順,相反一樣是處處受製,當時日本人也和乾國人一樣對於鐵道認識不深,多有抵製。雖然有個別大商閥願意出錢,可是總體上民資還是不樂意出錢修鐵路,預算總也湊不足。所以工部省最後隻好提前把鐵路納入自己旗下,開辦官營鐵路。可是政府財政困難,所以建設預算一削再削,原計劃打算進口英國的枕木,結果最後改為使用國產木材做枕木;當時鐵路預定通過多摩川,所以要在上麵架設橋梁,原定進口英國石材建設石橋,結果因為預算不足而作罷,改為木橋;原計劃還要通過幾條河,都要架起橋梁,結果一概作罷,線路修改為盡可能避開河流。接下來更是麻煩不斷,因為傳聞鐵路是不祥之事,所以當鐵路修到東京地區這些人煙稠密的地方時,當地居民紛紛組織起來遊行示威,不準鐵路通過。百般無奈的工部省勸說無效,隻好在海上攔海建堤壩,在堤壩上修建鐵路。日本的第一條鐵路全長29公裏,有近10公裏的線路是這種海上堤壩線路,而且由於預算不足,大隈重信隻好決定使用窄軌,結果導致後來日本鐵路很快就達到了自然極限而運力不足。

  ??來自民間的麻煩不斷,而日本政府內部的反對聲也沒有消失過。但是工部省還是堅持修築,明治五年6月12日,品川——橫濱線試運行成功,9月12日,新橋——橫濱線宣布開業。這是日本第一條實用性鐵路,它的建成是日本工業化和近代化的一大標誌。開業當日熱鬧非凡,明治天皇乘坐親自指定的禦車做為第一台火車從新橋站出發,以時速32.8公裏的速度平安開到了橫濱站。消息傳出後舉國轟動。人們對於鐵路的印象大大扭轉,諸般抵製迅速消失。10月15日鐵路正式營業,營業連續數日都是盛況空前,許多華族和商賈紛紛前來體驗坐火車的感覺。當時日本近代工業剛剛開始興起,鐵路運輸主要還是客運為主,當時客運車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一票1元12錢5厘,中等一票75錢,下等一票37錢5厘。考慮到當時下等車票的價錢足夠買到5升半(約10公斤)大米,所以在當時坐火車仍然是平頭百姓所不能企及的事情。

  ??做為一個以前還是閉關鎖國的落後封建國家,日本僅僅用了幾年時間就建設了一條實用鐵路並開業待客。這個事實轟動了全世界,日本頓時受到世人矚目,在日本國內,明治天皇對於鐵道建設也非常滿意,下令全國興辦鐵路,從這時起,日本國內掀起了興建鐵路的風潮。

  ??“興修鐵路,大隈君實為第一功臣。”黑田清隆點頭道。

  ??雖然黑田清隆並非對大隈重信所做的一切全都讚同,但在鐵路這件事上,黑田清隆認為大隈重信確是首功,無人可比。

  ??“黑田君,你聽說過沒有,現下戰事危急,有人給政府提出了向外國借兵平叛的建議。”鬆本十郎說道,“並且指出,最好向露西亞借兵。”

  ??聽到這句話,黑田清隆的麵色一下子變了。

  ??作為和大隈重信一樣的“急變派”,黑田清隆熱衷於北海道的開發建設,其主要目的,便是為了阻止俄羅斯帝國的南擴!

  ??黑田清隆一直為俄羅斯對庫頁島的勢力擴展與日俱增(當時庫頁島狀態為兩國雜居)深感憂慮,在明治三年5月他就任北海道開拓使次官後便大力整頓北疆。7月開始黑田清隆前往庫頁島,和當地俄羅斯官吏交涉,並在視察北海道後返回江戶。及後由明治四年1月到5月,他出國遊曆美國和歐洲。旅途中,美國人開普倫擔任了黑田清隆的顧問,為日後更多外國顧問得以前往日本協助進行維新鋪平了道路。回國後,在10月15日開拓使長官東久世通禧辭職後,黑田清隆著手領導開拓使的工作。明治七年6月23日,黑田擢升成為陸軍中將,及被任命為北海道屯田憲兵事務總理。同年8月2日,成為了參議兼開拓使長官。黑田清隆起用了以往在夏本武揚領導下曾在箱館當職的舊幕臣參與北海道的開拓工作,依靠開普倫進行政策指導和技術傳授,並按照開普倫的建議開始加大投資北海道的事業,以加強北海道的建設,阻止俄羅斯勢力日益南擴。然而,由於在短期內開拓官廳的支出嚴重超出,迫使黑田清隆苦思積慮縮減開拓規模,道路、測量等基建項目均迅速了事,隻選取部分具有效收益的產業活動重點進行投資。

  ??黑田清隆雖然景仰西鄉隆盛,但他不讚同西鄉隆盛對外擴張的“征韓”主張,他認為不能隨便對相鄰的乾國及俄國作出挑釁。明治六年,明治政府內部出現支持征韓論與否的爭議。當時黑田清隆便從重視內政的立場上反對了西鄉隆盛等人征伐朝鮮的主張。並在明治七年日本出兵台灣後,主張不和乾國全麵開戰,盡快進入外交談判,防止乾國及俄羅斯帝國對日本斷然出兵。

  ??黑田清隆一向認為俄羅斯才是日本的大敵,鑒於兩國已經在安政二年簽訂的《日俄和親通好條約》中確定庫頁島為兩國共管,因此經常發生主權衝突的問題,故而黑田清隆主張放棄遙遠的庫頁島,以免和俄羅斯有進一步衝突,並力促早日開發北海道作為防俄基地。明治八年日本政府和俄羅斯商討兩國在庫頁島的交界問題,由於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同是北海道開荒使的管轄範圍,受理和讓出當中的領土屬黑田清隆的職務,日本政府派出黑田清隆作為特命全權公使出使聖彼得堡,負責和俄國人談判締結庫頁島和千島群島方麵的條約。

  ??由於長年和俄國人打交道,黑田清隆對俄國人的了解,可以說極其深刻,是以鬆本十郎在一說出有人提出來要向俄國借兵以求平叛的事之後,不由得又驚又怒。

  ??“何人出自主意?此亂國之賊也!當斬之以謝天下!”黑田清隆大叫道。

  ??“黑田君還是不要說這樣衝動的話為好。”鬆本十郎向周圍望了望,此時在這間車廂裏,隻有他們兩個人,但鬆本十郎的動作還是表現出了對“隔牆有耳”的擔心。

  ??“難道,是大久保閣下或是伊藤閣下的主意?”黑田清隆一愣。

  ??“不是。”鬆本十郎搖了搖頭,“據說最早是現任兵部省高級顧問的米國人李仙得向大久保閣下提出借兵外國的建議,但大久保閣下沒有同意,於是便作罷論,而今戰事日益不利,李仙得又重提前議,並提議借露西亞在遠東之海陸軍前來助戰,可迅速平定叛亂。大久保閣下這一次沒有明確表示同意或是反對,但大久保閣下要外務省聯絡列國公使,搜羅軍事顧問,似有鬆動之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