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國鼎立】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7      字數:3770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驍騎》更多支持!

  ??————————————

  ??曹丕淡淡地笑道:“鳳雛先生果然爽快,曹某便卻之不恭了。

  ??兩個條件:其一,南漢大軍攻破南陽郡之日,就是我魏國兌現盟約之時,屆時兩萬戰馬和裝備一定如數奉上;其二,貴方購買的四萬金削減為三萬金,卻要增加五萬石糧食,同樣是你我兩家聯手打通結盟通道之後一次性交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龐統聞聲後眉頭緊皺,目光緊盯著曹丕,注視半晌,遂起身走到涼亭邊,仰望著已經轉移至東北方向的皓月,沉思不語。

  ??此刻龐統真切體會到曹操的這個兒子確實不簡單,軟硬不吃,心機深沉,而且極為執著,稱之為固執絲毫不為過,端是難纏得緊。此子年齡不大,卻繼承了奸雄曹操的秉性,多疑善變,狡詐頑固,並且手段強硬,準確地說應該是心狠手辣。

  ??卻也正如龐統所說,曹丕其人太過工於心計,對人性的把握很準,卻沒有多少軍事才能。隻顧著催促南漢率先出兵,卻忽略了一旦南漢攻打南陽郡,李利首先要對付的不是南漢大軍,而是調集重兵圍困北魏;否則,西涼軍就不敢輕易南下,唯恐曹操率軍偷襲其後方腹地。

  ??不過龐統也知道,曹丕認識不到這一點,但其父曹操一定想得到,並且能夠妥善應對,從而確保他魏國的利益和戰略目的。對於奸雄曹操,龐統心裏還是十分欽佩的,認為他是世間屈指可數的亂世霸主,足可與西涼李利相提並論。

  ??正如他方才所說,西涼李利自起兵以來縱橫天下,百戰不殆,唯一一次戰敗就是敗在曹操手裏,而且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敗。因此,曹操是迄今為止唯一能夠與西涼李利一較高下的諸侯,憑此戰績,曹操就不愧為當世雄主。

  ??想起北魏皇帝曹操,龐統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眼下這座長安城的主人,再過幾個時辰就將登基稱帝的李利李文昌。

  ??龐統對李利的感覺很複雜。就在不久之前他才知道,原來李利早在五年前就曾親筆手書,征辟他前往長安出仕,然而這份征辟手令卻被龐統的祖父和兄長藏了起來,直到他被劉表賞識,破格提拔為軍師之後,才見到這份征辟書信。

  ??平心而論,龐統最為理想的明主並不是現在的主公劉表,最為欽佩的諸侯也不是曹操,而是西涼李利,最為看好的諸侯也還是李利。因此,如果五年前他接到了這份征辟出仕的書信,幾乎可以肯定他將前往長安出仕,很有可能與孔明同時出仕,甚至官職比孔明還要高,因為他比孔明還大兩歲,與司馬懿是同齡人。

  ??然而天意弄人,命運讓他和西涼李利失之交臂,從而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路,成為對立的敵人。他的家族龐家是久居襄陽的老士族,雖然不是襄陽城中最大最殷富的世家大族,但族人大多在荊州劉表帳下出仕,真正是本鄉本土,親戚朋友和族人組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如同老樹盤根一般根深蒂固,故土難離。不管龐統是否願意前往西涼出仕,他的家人卻不願意他離開荊州,更不能接受一再打壓士族的西涼李利,所以李利征辟龐統出仕的書信落到他們手裏,便無法再見天日,自然也不會第一時間交到龐統手上。

  ??與李利失之交臂,龐統也僅僅是有些遺憾而已,畢竟有些事一旦錯過了就永遠無法回頭。更何況,自從他為劉表出謀劃策成功逼降江東勢力之後,劉表就對他青睞有加,短短一年之內就從郡府功曹縱身一躍,成為南漢王朝首席幕僚,荊州軍的軍師將軍,有權調動二十餘萬荊州步軍。對自己的際遇,龐統沒有什麽不滿意的,遂全心全意地為劉表效力,替荊州軍謀劃所有戰事。

  ??然而此次跟隨使團前來長安,沿途之上的所見所聞讓龐統大感震驚,深深地被西涼近年來的巨大變化給驚呆了。寬闊平坦的官道,來往穿梭的租賃馬車,絡繹不絕的大型商隊,還有路邊錯落有致的磚瓦房,以及那隨處可見的普通百姓淳樸的笑容。

  ??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震撼著龐統的心靈,讓他深切感受到李利是個值得自己欽佩的諸侯霸主,也是當今世上唯一能讓他親口承認的雄才偉略的雄主。最近半月來,每一天的見聞都讓他的心靈受到一次衝擊,以至於半個月下來,他隱隱有些後悔,感覺自己錯過一生中最寶貴的一次機會。

  ??可是一想到諸葛亮此時已經榮升領軍將軍之時,龐統又感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隻有分屬兩個陣營,他和諸葛亮才能一較高下,看看臥龍和鳳雛究竟誰技高一籌,誰能安天下。

  ??說起來,龐統和諸葛亮師出同門,而且私交篤厚,情同兄弟。當年他們二人剛剛完成學業,原本商量好一起遊曆天下,可是諸葛亮卻爽約了,突然在李利麾下出仕。龐統當時並不知情,不知道諸葛亮怎會突然消失,更不知道就在諸葛亮出仕的時候,李利還親自為他龐統書寫了一封征辟書信。

  ??臥龍鳳雛齊名。然而臥龍諸葛亮卻走在鳳雛龐統前麵,出仕不到一年就一戰成名,並且還成了李利的義弟,也是內弟,成為西涼軍中地位超然的軍師。這讓龐統聞訊之後不免心生不忿,從而萌生了有朝一日一定要與諸葛亮較量一番的念頭,於是便在自家兄長的舉薦下,在荊州出仕。可惜他出仕的最初兩年並沒有引起劉表的重視,一直庸庸碌碌,聲名不顯,鬱鬱不得誌。直到劉表意識到局勢嚴峻,危機正在快速逼近之時,決心奮發圖強之際才注意到他,既而將他招募到身邊出謀劃策。

  ??龐統沒有讓劉表失望,一番連環相扣的謀劃之下,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便折服了江東勢力,由此博得劉表的青睞,脫穎而出,並迅速成為劉表頗為倚重的首席軍師,近乎是言聽計從,給予他極大的信任和支持。

  ??此時此刻,龐統仰望明月,感慨良多,深感往事如煙,歲月如梭。轉眼間,曾經熟悉的一切都已麵目全非,昔日的同窗好友變成了爭鋒相對的對手,昔日自己欽佩的諸侯豪傑也變成了自己即將麵對的最強大的敵人。然而這一切都必須麵對,否則人生豈不是毫無樂趣可言,活著還有什麽意義呢?

  ??一念至此,龐統轉身走到石桌前坐下,拿起魏國國書,在上麵簽上自己的大名,並示意身後扈從取出劉表交付於他的印信,蓋在信帛的右下角。

  ??“如你所願,我南漢大軍攻破南陽郡之日,就是你我兩家兌現約定之時!”將簽好的國書交給曹丕過目,龐統語氣平靜地說道。

  ??眼見龐統都已簽訂盟約,曹丕也不再猶豫,幹脆利落地簽好盟約,蓋上曹操的印信之後遞給龐統過目,而後雙方交換國書,正式達成盟約。至此,兩大諸侯國正式結盟,自此以後聯手對抗西涼軍,直到西涼軍敗亡或他們自身覆滅為止。

  ??????????????????????????

  ??東方露白,一縷晨曦劃破長空,晨霧下沉,清氣上浮。

  ??晴空萬裏,朝霞布滿半邊天。明媚的陽光沐浴金黃色的曠野,驅逐冬日的嚴寒,給早起的人們帶來融融的暖意。

  ??當第一縷陽光降臨人間之時,長安城南門大開,整齊的玄甲騎兵列隊出城,整整十萬戰騎相繼出城,緊隨其後的天子儀仗,鑾駕位於正中,文武百官跟隨其後,最後是五萬精銳甲士。整個祭天隊伍綿延十餘裏,騎兵開道,雅樂長鳴,迎著朝霞開赴十裏外的南郊圜丘。

  ??華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華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眾生,是最高的神。祭天儀式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曆代王朝都由天子來親自主持祭天儀式,祭天的祭壇一般為圓形(稱為“圜丘”),寓意天圓地方。在儀式上須誦讀祭文、奏雅樂,並焚燒祭品,以表示人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貢獻給天,作為對天滋潤萬物的一種報答。

  ??自周代起,就有“圜丘祀天”與“方丘祭地”之禮,都在郊外,所以也稱為“郊祀”。 自西漢伊始,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後,曆代王朝皆尊崇周禮因此祭天儀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進行。漢武帝之後,推行三年一郊之禮,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輪一遍。

  ??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圓。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來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內著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頭戴前後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圭,麵向西方立於圜丘東南側。

  ??此次西涼建國登基大典就在國都長安南郊圜丘舉行。不過此番並不是單純的祭天,而是祭天祭地祭五畤同時進行,並登基加冕,君臨天下。

  ??——————未完待續————————————————(我的小說《驍騎》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