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帝王心】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7      字數:3616
  ————————————

  ??宴席過後,蒯越親自送劉曄一行前往館驛住下,安排妥當後立即折身返回州府。

  ??正堂上的荊州僚屬早已散去,空蕩蕩的不見一人,蒯越稍作停留便徑直前往二堂。

  ??此刻他心中滿是疑惑,急需找劉表商議,他相信不光是自己疑慮重重,自家兄弟蒯良、蔡瑁、張允、劉琦和劉磐等人同樣是滿腦子疑問,摸不著頭腦。

  ??方才劉曄呈上兩道書簡,其中一份是結盟書,劉表看過之後想也不想就欣然應允了。對此荊州眾僚亦無異議,樂見其成,因為他們一致認為時下荊州聯合江東之後雖然實力不弱,卻還不足以獨力對抗強大如吞天巨獸般的西涼李利,所以與冀州曹操結盟是必然之舉,唯有兩家聯手才能對抗西涼軍。

  ??這是分則兩傷、合則兩利的事,但凡熟知天下局勢的人都會這麽做,唯一的選擇,別無它途。

  ??因此劉表應允結盟乃眾望所歸,無可非議。可是另一份書簡卻頗為蹊蹺,劉表隻是看了一遍就隨手放下,而後不聞不問,權當沒有見過似的。筵席開始後,蒯越、蒯良和蔡瑁等人快速傳閱了書簡,乍見之下紛紛麵露狂喜之色,摩拳擦掌激動不已,可劉表卻情緒不高,神情淡漠,似乎對書簡上所說之事毫無興趣,以致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這可不行!

  ??劉表可以對書簡上的曹操手書視而不見,神色淡定,但蒯氏兄弟、蔡瑁和劉琦等人卻無論如何也淡定不下來,一個個就像是被貓爪子撓了似的火燒火燎。他們迫切想知道劉表究竟是怎麽想的,這麽重要的事情怎能避而不談呢?

  ??三步並作兩步走進二堂,蒯越果然看到劉琦、蒯良、蔡瑁、張允、黃祖和劉磐六人都坐在堂下,劉表高居上位,卻都沒有說話,那份懸而未決的書簡還在他們手上傳閱。

  ??躬身見禮,劉表擺手示意蒯越落座,隨即坐在上首的蔡瑁便將書簡交給他,並低聲告訴他,劉表讓眾人詳細查看書簡,看看裏麵存在什麽問題,然後再行商議。其實就是考校他們的觀察力,看他們在無法拒絕的誘惑麵前是否還能從中發現問題,是否還能保持頭腦清醒。這既是考校也是試探,劉表深知自己年事已高,無論什麽樣的誘惑對他而言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已是含飴弄孫的古稀之人,或許他還做不到清心寡欲,卻早已沒有了爭強好勝之心。名利對他來說就像過眼雲煙,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在意的事情並不代表麾下文臣武將們也不在意。所以他有必要試探麾下文武的心意,想知道他們在麵對巨大誘惑的時候還有誰能保持清醒,還有誰能站在他劉表的立場上替他考慮,說白了就是劉表想知道自己最為倚重的親信對自己是否忠心。

  ??亂世之中人心叵測,數典忘宗之徒比比皆是,忤逆不孝之人層出不窮,就像劉表極其賞識卻又甚為痛恨的劉曄一樣,身為漢室宗親竟然甘做亂臣賊子的爪牙鷹犬。身逢亂世,最珍貴的東西不是奇珍異玩、金銀細軟,而是一顆赤子之心。忠心比什麽都重要,沒有忠義之心,即使再有才能、哪怕經天緯地之才也不可用,亦不足惜。

  ??時下劉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麾下文武能夠團結一心,全心全意地拱衛劉氏江山的最後一塊疆土,做任何事情任何抉擇都能以漢室江山為中心,以荊州利益為出發點,摒棄名利之心,以大局為重。倘能如此,劉表就有信心重整河山,重建大漢王朝,即便不能中興漢室,亦可守住漢室的半壁江山。

  ??“爾等可曾看出書簡有何不妥?”沉默良久之後,劉表心平氣和的詢問道。

  ??堂下一陣沉默,劉琦、蒯良七人紛紛留意著對方的神色,卻不約而同的三緘其口。其實他們都看出了書簡的問題,太明顯了,誰看不出來呀,若是連這點眼力都沒有,他們這些年就算白活了。劉表用如此明顯的破綻考校他們,簡直就是侮辱他們的智商,是以他們六人都沒有第一時間答話,沒有人出來搶答。

  ??看到堂下七人麵麵相覷,卻無人答話,劉表並不生氣,臉上反而露出一絲笑意,遂將目光投向右側首位的劉琦,語氣溫和地道:“琦兒,說說看,書簡上有何不妥啊?”

  ??劉琦是劉表的長子,是荊州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他在堂中的位置很靠前,位居首席。不過他在荊州的地位也僅限於座位,位居首席卻不代表他在荊州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際上他是有名無實。早年劉表對他甚為寵愛,因為他們父子的相貌極為相像,但是隨著去歲他的弟弟劉琮與蔡氏的侄女定親之後,形勢急轉直下。蔡氏時常在劉表麵前吹枕邊風,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使得他們父子之間漸漸變得疏遠起來。

  ??好在時間還不長,眼下劉表並未徹底放棄劉琦,還存有幾分觀察考校的心思。畢竟劉琦是長子,且早已成年,值此漢室危亡之際,廢長立幼殊為不智,對此劉表心知肚明,不會犯糊塗。怎奈劉琦風流成性,常年沉溺於酒色之中,小小年紀便整天彎腰駝背的挺不起腰杆,腳步輕飄,麵色蒼白,眼窩深陷,常年頂著兩個黑眼圈。讓人一看就知道他放浪形骸,不知節製,縱欲過度,年紀輕輕就呈現出一副早衰之相,以致劉表每次看見他都氣得吹胡子瞪眼,怒其不爭,忍不住訓斥一番。

  ??不管劉表如何訓斥劉琦,始終還念及父子之情,多少還給兒子留點顏麵,還不至於太絕情。所以劉琦此刻還坐在右側首位,這是隻有世子才能資格坐的位子,相當於“東宮太子”。而坐在他下首的蔡瑁卻是覬覦這個位子很久了,蔡瑁自己沒有資格坐,但是蔡家的女婿劉琮卻有資格與劉琦爭奪這個位。

  ??這一年多來,蔡瑁時刻都想將劉琦置之死地而後快,卻礙於劉表並未徹底放棄劉琦,還在袒護他,迫使蔡瑁不敢公然下手,隻能隱忍不發,蟄伏待機。而這一切劉琦竟然渾然不察,仍舊自我感覺良好,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意識到危機正在一步步向他靠近,隻要他行差踏錯,就會徹底失去世子之位,甚至性命不保。

  ??“回稟父親,書簡雖是曹操親筆手書,可落筆日期卻是六月二十一日,距今已整整過去半年。無獨有偶,曹操在書中與父親的約定恰好以半年為限,也就是說此書送到我荊州之時,這份書簡便已失效。由此不難看出,曹操絕非真心擁護父親繼承帝位正統,純屬虛言訛詐,不足為信。甚至??????”說到這裏,劉琦停頓了一下,抬頭看著劉表,欲言又止。

  ??劉表知道劉琦想說什麽,卻並不阻止,頷首道:“此刻堂中沒有外人,直說無妨。”這時他看向劉琦的眼神愈發柔和,臉上流露讚許之色,顯然對劉琦剛才那番話很滿意。

  ??這一幕落在堂下眾人眼裏,卻是神情各異。蒯氏兄弟對劉琦讚賞點頭,劉磐和黃祖二將亦是如此,隨即他們四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移到蔡瑁和張允二人身上,卻見蔡、張二人神色如常,附和著輕輕點頭。看到蔡瑁和張允不動聲色,蒯氏兄弟對視一眼,眼底閃過一絲凝重,卻又相顧搖頭,顯然他們沒有插手劉表家事的心思,想要置身事外。

  ??看到劉表鼓勵的眼神,劉琦顯得愈發自信,朗聲道:“甚至,孩兒懷疑曹操根本毫無誠意,書簡上所言不過是戲言耳,試探父親是否有爭霸之心,是否心存帝王之誌。除此之外,孩兒記得父親曾言,曹操乃亂世之奸雄,屢遭重創卻屢次化險為夷,實力不容小覷。

  ??由此推斷,此番曹操擁護父親繼位是假,恐怕是他自己急不可待地想要登基稱帝才是真。此乃孩兒的臆測愚見,不知確否?”說到最後,劉琦故意謙虛一下,但他臉上的笑容暴露了內心的得意。顯然,兒子在父親麵前竭力表現自己,無非是想得到父親的肯定,若是再有幾句讚揚的話,無疑是莫大的鼓勵。

  ??很可惜,劉表聞言後神情並沒有變化,仍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不置可否,並將目光移開,不再關注劉琦。頓時,劉琦大失所望,自信的笑容隨之消失殆盡,滿臉頹敗地低著頭,仿佛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一樣,不敢扭頭張望,生怕堂下眾人嘲笑自己。這是他成年以來第一次毫不避諱地闡述自己的見解。在此之前的曆次議事,他都是沉默不語的看客,唯一能做的就是隨波逐流,堅決支持父親劉表的決定。

  ??“子柔以為如何?”劉表對蒯良詢問道。

  ??“公子方才所言不錯。”蒯良肯定了劉琦的推斷,讓頹敗中的劉琦神情一震,遂對他投以感激的目光。蒯良點頭會意,接著說道:“正如公子所言,冀州曹操乃亂世奸雄,稱霸之心早已昭然若揭。”

  ??不等蒯良把話說完,蔡瑁便急不可耐的插話道:“方今天下,想當皇帝的豈止曹操一人,隻怕西涼李利早有登基稱帝之心!”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