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正統之名】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673
  提起袁紹之子袁譚和袁尚,曹操便不由得氣憤難平,惱怒不已。

  ??然則,袁家兄弟還不是讓他最為憂心的。真正讓曹操義憤填膺的,氣得牙癢癢的卻是號稱冀州第一戰將,被袁紹封為上將軍的鞠義。

  ??“鞠義這廝更是可惡至極!”僅是這一句話,曹操的氣息就變得急促起來,可見他心裏對鞠義憤怒到何種程度。

  ??語氣一頓,曹操不禁緩口氣,旋即氣呼呼地甕聲道:“鞠義惡賊冥頑不化,戰前我曾派人數次前去說服他率軍攻打張遼所部幽州軍,卻被他百般推諉,執意不從。可是等到我軍擊敗張遼、趙雲和張燕三路兵馬之後,他卻突然發難,趁火打劫,將我軍攻占的中山國和常山國悉數據為己有。而今此賊占據兩郡之地,擁兵自重,雖未打出旗號,卻無異於割據自立。

  ??最為可氣的是,冀州軍中真正的善戰之兵都掌握在鞠義賊子手裏。別看他帳下隻有五萬兵馬,卻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兵馬,我等若想一舉消滅他恐怕殊為不易。更何況,此賊時下背靠大黑山,而黑山之後則是李賊治下的並州,萬一把他逼急了,難保他不會率部投奔李賊。”

  ??說到這兒,曹操悵然若失地歎息道:“哎!袁紹若是不死,這些事情自然迎刃而解,可他現在一走了之,卻給我等留下一堆麻煩。真是時也命也,始料不及呀!”

  ??荀彧輕輕點頭,深以為然的輕聲道:“事已至此,後悔已然無用,唯有坦然麵對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

  ??曹操陰沉著臉微微頷首,沉聲道:“文若所言甚是。倘若時局正如文若所言,李賊暫時沒有揮軍進攻冀州之意,那麽我等便有時間收拾殘局,重新整編冀州軍,整飭吏治,從而掌控冀州局勢。對此,文若有何高見?”其實曹操心裏已有計較,卻仍然問計於荀彧,無形中顯示出他對荀彧的信任和器重,依為臂膀。此乃極其高明的馭下之道,一則收買人心,二則兼聽則明,拾遺補缺,以免出現紕漏。

  ??果然,荀彧似乎對此早有打算,當即不假思索地道:“正如主公方才所說,眼下鞠義擁兵自立,且占據有利地形,割據常山、中山二郡,背靠大黑山,進可攻、退可守,如此我等便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其狗急跳牆,率部投奔李賊。是以我等暫且將其擱置一旁,不予理會,等到徹底掌控局勢之後再作計較。

  ??這樣以來,擺在我等麵前的當務之急便是,盡快接管冀州餘下郡縣,整合冀州兵馬,全麵接管冀州錢糧、軍械輜重,並趁機壯大招募兵馬,壯大實力。與此同時,主公還須善待袁譚、袁尚兄弟,並對跟隨他們一起逃亡的冀州一眾僚屬許以高官厚祿,妥善安撫,從而借助他們之手迅速穩定局勢,全盤接管各郡縣。”

  ??說到這裏,荀彧語氣一頓,恭聲道:“眼下還有兩件事亟需解決,還須主公速做決斷。其一,現如今我等已有三州之地,主公府邸置於何處還須盡快確定下來。其二,袁紹已將帝位讓於主公,眼下主公對此有何打算,也需要盡早定下來。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時下我等州府尚未確定,主公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明確,如此便不利於安撫人心和軍心。不知主公尊意如何?”

  ??的確,時下曹操治下已然擁有三州之地,不再是之前的一州之州牧,並且是大勝之師,士氣高漲,地盤和兵馬暴增三倍,實力大增,與此前不可同日而語。隻因最近幾日仍有戰事,使得曹操無暇思考州府搬遷事宜和是否承襲帝位之事。但這兩件事情都必須盡早確定下來,不宜耽擱,若是遷延日久,勢必影響施政效率,反倒容易出現混亂。

  ??事實上,在確定首府治所上麵,本來無需考慮,鄴城便是現成的首府。然則,曹操畢竟是剛剛占據此城,尚未徹底掌控冀州,根基不穩,便不宜將首府設在鄴城。加之鞠義所部五萬餘兵馬便駐紮在常山和中山國,擁兵自立,坐壁觀望,對鄴城構成一定的威脅。再加上,鄴城距離河內郡頗近,而西涼軍又在河內屯駐重兵,時刻威脅著魏郡乃至鄴城的安全。如此以來,鄴城並非是最佳的首府治所,還需慎重抉擇。

  ??相比確定首府所在地而言,是否即位稱帝才是牽動人心的大事,可謂是重中之重。此事直接關乎曹操麾下所有文臣武將的切身利益,他們焉能漠不關心,豈能毫不在意?

  ??倘若曹操即位稱帝,改元開國,那麽追隨他的一眾文武自然水漲船高,屆時文武百官之中必有他們的一席之位,而大多數武將都能拜將封侯,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是以此事關乎無數人的前途命運,牽涉極廣,影響巨大,絕對不能疏忽大意。

  ??因此,這兩件事即使荀彧不提,曹操亦心知肚明,片刻不曾忘卻。其實他最近幾日一直在思考這兩個問題,反複思量,慎重權衡利弊。

  ??倘若此次一舉誅殺李利,曹操必定毫不猶豫地選擇定都鄴城,即位稱帝,君臨天下。這是因為目前天下無主,登基稱帝無疑是凝聚人心的上上之策,率先搶占天下正統地位,繼而揮軍征討四方,一統天下。可惜的是李利終究還是逃走了,這讓曹操不禁心存顧慮,自認實力不及李利,底氣不足,不敢擅自僭越帝位。

  ??既然暫不稱帝,那麽鄴城作為首府之事便需重新考慮,決計不能草率行事。畢竟全軍之首府意義重大,一旦選定便不容更改,更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必將引發混亂,影響整個局勢。

  ??如果荀彧此時不提這兩件事,曹操還想再往後放一放,待局勢平穩之後再行決定。但此刻荀彧鄭重其事的提出來,就意味著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而是眾文武的一致意見。如此以來,這兩件事便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必須速速決斷,否則人心浮動、軍心不穩,勢必引發混亂。

  ??心思急轉之中,曹操稍作沉默後,語氣低沉的幽幽說道:“兗州地處黃河以南,雖有堅城可守,卻無法久持。青州偏居一隅,北接幽州,東臨大海,亦不可取。相比之下,冀州地處中原腹地,沃野千裏,人口眾多,南邊有黃河屏障,西北麵有太行山脈相阻,當為首府治所的不二之選。因此,孤意已決,依舊以鄴城為首府,孤自領大漢丞相,代天巡狩,廓清寰宇,匡扶漢室!”

  ??“主公英明!在下、、、微臣參見丞相!”荀彧聞言後大喜過望,當即起身俯首叩拜,並不在自稱“在下”,欣然以“微臣”自居,儼然是死心塌地的拜曹操為主,從此再無異心。

  ??不言而喻,曹操顯然知道自己麾下文武之中有一部分仍舊心向漢室,即便是漢室已亡,他們仍然不死心,依然試圖匡扶漢室,重整大漢王朝。是以曹操反複斟酌之後,在不敢登基稱帝的情況下毅然選擇退而求其次,大義凜然地喊出匡扶漢室的口號,自領丞相高位,藉此籠絡人心,積蓄實力。但這隻是暫時的妥協,亦可看作是托詞,等到實力強大之時,時機成熟之際,他必將撕掉匡扶漢室的偽裝,正式登基稱帝,改元開國,君臨天下。

  ??????????????????????????

  ??司隸,洛陽城。

  ??郡守府正堂上,兩百餘名西涼文武躬身施禮,而剛從上黨趕來的李利則高坐於上階,擺手示意眾人免禮。

  ??大堂上,此時聚集著西涼軍六成以上的高級將領,以及司隸、南陽、豫州和淮南等州郡的州刺史和郡守,人數多達兩百餘人。

  ??是以當眾人起身落座時,大堂中左右兩邊各有五排席位,密密麻麻的案幾一直擺到正堂門口,而在座之人全是秩比兩千石及以上的文臣武將,均是李利麾下的重臣。

  ??議事開始後,各州刺史依次稟報治下州郡的政務情況,而後是各郡郡守詳實稟報。待文官們稟報完畢,各營統領依次稟報軍情,包括兵馬折損、兵員補充和軍械輜重等情況,並將各營所需的糧草輜重呈報於李利。

  ??在此期間,李利大多時候都是耐心傾聽,聽得很認真;並不時開口詢問,問得很仔細。自始至終他都不作表態,對每一個稟報軍政事務的文官或武將都是一視同仁,沒有絲毫偏袒之意。直到聽完所有軍政情況之後,李利針對目前局勢對各州各郡做出詳細的政務安排和兵力部署,並對各地駐軍適當調整。

  ??被調整的主要是駐紮在各州郡的守將和各營將領。其中,張遼所部武威營進駐淮南,屯軍於合肥,平調安南將軍;徐榮調任安東將軍,徐晃升任幽州主將統領,軻比能調任金猊衛副統領,陳到調任幽州副統領,郭淮晉升金猊衛副統領,郝昭出任上黨守將??????

  ??次日,李利接到細作探報,曹操將治所搬至鄴城,並昭告天下,自領大漢丞相,宣稱匡扶漢室,中興大漢王朝,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在這份布告中,曹操公然推舉荊州劉表繼承大漢正統,加尊九五,君臨天下。此外布告中還提到,廢除仲氏年號,繼續沿用建安年號,時下便是建安四年六月。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