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釜底抽薪】(上)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6      字數:3736
  正事敲定之後,李利佯作不經意地微笑問道:“聽說伯符近日正在江邊打造船隻,不知進展如何?”

  ??此言一出,剛剛眾將各抒己見時一團和氣的氛圍瞬間消失殆盡,遂被壓抑鬱結猶如實質般的寒氣所取代。

  ??須臾間,帥帳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坐於帳下左側首位的孫策聞聲色變,頓感措手不及。他完全沒有料到李利前一句還在說眼前戰事,後一句便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又回到了江東軍身上,而且還將孫策私下裏密令孫靜和孫賁負責打造船隻之事當眾說出來。

  ??這麽隱秘的事,就連孫策帳下大多數將領和親兵都一無所知,李利究竟是如何知道的?

  ??這一霎,孫策疑心大起,冷厲的眼神從張紘、呂岱、淩統、周泰、蔣欽和潘璋等人身上依次掃過。他想看看究竟是何人吃裏扒外,暗中勾結西涼軍,竟將這麽重要的消息透露給李文昌,這等於是把滯留在江北的所有江東將士全都出賣了。

  ??事實上,孫策確實是密令叔父孫靜率領五千將士在江邊晝夜不停的打造船隻,以策萬全。之所以秘密造船,是因為之前孫策率軍渡江的船隻全被一夥身份不明的賊人焚毀了。事發時,他還率軍駐紮在壽春城裏,而他本人更是整天前往州牧府赴宴,陪著李利強顏歡笑,逢場作戲呢。

  ??直到孫策率軍匆匆離開壽春之後,方知停靠著數百艘戰船的江邊船塢遭遇夜襲。駐守船塢的數百名甲士悉數被殺,無一活口,而那些戰船則被付之一炬,燒得幹幹淨淨。不僅如此,沿江漁民的漁船和竹筏也被人強行收繳一空,以致沿江百裏之內找不到一塊完整的船板。而且,還有人放出話來:“寸板不得下水,否則殺其全家,誅滅滿門!”

  ??令人稱奇的是,這夥賊人倒是還有點良心,趁著夜色在沿江漁民家門口留下足夠一家五口人食用兩個月的糧食和五百錢(五銖錢),每家都有,一戶不落。如此以來,沿江百姓不打魚不曬網,紛紛關門閉戶,緘默其口。以至於隨後聞訊趕到的江東將士,無論怎麽問都問不出那夥賊人長得什麽模樣,什麽來路,何方口音。

  ??但是,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時間長了總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事後得知,這件事正是秘密潛入廬江的魯肅一行人所為。魯肅隨行帶著一千餘精壯武士,個個身手矯健,皆有戰馬,行動迅速,來無影去無蹤,行蹤詭秘,神出鬼沒。是以,在江東軍占據的廬江境內,隻有這支隊伍能夠擺脫沿途守軍的跟蹤和追捕,並於偷襲船塢之後全身而退,還有餘力搜集沿江船隻予以焚毀,再給百姓們發放糧食和錢財。

  ??這一切的一切,無疑都指向魯肅帶領的那支騎兵,也隻有他率軍燒毀船隻之後還給百姓留下口糧和少許補償。換做其他諸侯帳下將領,即使有這種能力,也不會留下蛛絲馬跡,更不會心懷仁慈之心。不過魯肅此舉顯然另有深意,燒毀船塢和沿江所有船隻之後,故意留下破綻讓孫策知曉是他所為,擺明是不懼孫策,等於明目張膽的挑釁。

  ??可是孫策即便知道這些都是魯肅所為,卻也奈何不得他,更不敢去找李利興師問罪。原因很簡單,其一他手裏沒有證據,其二即使他手裏有證據,隻有魯肅死不認賬,他還是無可奈何;其三,即使魯肅親口承認,而李利一笑置之,孫策又能把魯肅怎麽樣,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這就是實力。亂世當中,有理沒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實力。隻要實力夠強,那便什麽都有了;若是沒有這份實力,有理的事也沒處說理,隻能自認倒黴,打碎牙齒和血咽進肚子裏,息事寧人。

  ??然而江東軍戰船被焚毀之事遠不止這麽簡單。得知事情原委之後,孫策不但不敢去找李利討回公道,而且還不敢聲張,強行壓下此事,嚴令所有知情人守口如瓶,隻當此事沒有發生過,而後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重新打造船隻。為何如此?這是因為這件事如果真是李利授意魯肅去做的,那麽此舉就不單單是為了燒毀船隻,必然有著深層用意,其後果不堪設想。

  ??故此,江東軍戰船被毀之事自然瞞不過李利。可是孫策借著派兵攻打潛山營寨之際,密令孫靜督造船隻之事極其隱秘,李利又是如何得知的呢?要知道,孫策領軍離開壽春之後便擺出一副死守廬江的架勢,並無率軍返回江東之意,而秘密打造船隻,隻是為不時之需,以策萬全而已。

  ??此外,為避免影響軍心士氣,孫策刻意隱瞞了戰船被毀之事。知曉此事的僅限於他和張紘、顧雍、呂岱等寥寥數人,還有便是前往江邊督造船隻的孫靜和孫賁二將,以及造船的五千兵士。除此之外,再無旁人知曉。

  ??但現在,李利卻知道了,還毫不遮掩地當眾說出來。

  ??一時間,孫策不由得心生猜忌,看誰都像暗通李利的奸細,疑心大作,憂心忡忡,患得患失。

  ??然而孫策絕對不會想到,李利之所以知道孫策帳下一支兵馬正在江邊打造船隻,是因為他三天前去舒縣祭拜步老夫人時遇到了訪友歸來的步騭。當時步騭無意中說起自己的好友住在江邊,近幾日屯駐在江邊的江東軍正在四處搜集木材,硬生生搶走了步騭好友家中的門板,用於打造船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正是步騭的一番話,讓李利知道了孫策已經開始準備後手,正在江邊晝夜不停的打造船隻,以便隨時渡江返回江東。

  ??與此同時,李利還從步騭口中得知。盡管江東軍夜以繼日的打造船隻,怎奈木材奇缺,造船速度極其緩慢,但旬日之間僅得五十條普通船隻,一次最多承載千餘人渡江,船隻嚴重不足。

  ??正是這則消息,讓李利意識到這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大有可為。於是他帶著步騭於次日清晨起行,輕騎快馬,直奔皖縣而來。而步練師、小喬和呂玲綺則留在步府暫住一段時間,等到淮南戰事徹底結束之後,李利再派人前來接她們回去。

  ??而李利一行趕到皖縣時,典韋和徐晃二人率領的五萬步騎早已等候多時了。

  ??事情的始末就是如此。一次偶然相遇,不僅讓李利又得一賢才(步騭),還得到一個極其重要的消息,繼而抓住了再次削弱江東勢力的機會。

  ????????此時此刻,中軍帥帳裏靜悄悄的,靜得帳內眾人能夠聽到彼此的心跳,還有那屏住呼吸的低聲細起的鼻息聲響。

  ??看到帳下眾人屏息噤聲的情形,李利不急不緩地顧自品茶,微笑不語,心裏卻在琢磨著之前萌生的念頭,有沒有可能實現,又有多大把握。

  ??此外他心裏還有些慶幸,之前他授意史阿帶領鷹衛武士(即死士)燒毀江東軍的江邊船塢,其實並沒有更深的意圖,隻是本著給孫策添堵的心思才這麽做的。隻要遇到機會就不能錯過,無論如何都要抽冷子給孫策一下子,即便打不死他,也讓他痛一陣子。畢竟打擊對手就等於保護自己嘛!

  ??萬萬沒想到啊,歪打正著。如今渡江戰船已然成為孫策的軟肋,等於掐住了孫策及其帳下江東軍的脖子,以至於李利完全有機會也有能力將孫策和江東軍全殲於江北,畢其功於一役。

  ??一念至此,李利不禁笑出聲來:“嗬嗬嗬,諸位這是怎麽啦,都不用緊張,天塌不下來!”

  ??稍稍收斂笑聲,李利繼續說道:“伯符的根基在江東,打造戰船很正常嘛,用不著掖著藏著,何事不能對人言呢?我之所以有此一問,是想問問伯符造船進度如何,有沒有困難。若有難處,伯符盡管說出來,說不定我還能助伯符一臂之力呢。這絕不是妄言,我西涼軍雖然是陸地戰騎,不習水性,但勝在人多力氣大,即便造船不行,還能出力嘛!誰讓我們兩軍如今是一家人呢!”

  ??孫策聞言後臉色驟變,不但沒有放鬆心神,反而神經繃得緊緊的,拿出十二分小心,密切留意著李利的神色變化。

  ??這是因為他和李利相處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司隸大戰時,他便與李利對峙長達十個月,再加上最近又近距離接觸一月有餘,前後加起來將近一年。然而,和李利相處的越久,孫策心裏越沒底,愈發捉摸不透李利的心性和脾氣,隨之對李利愈發畏懼。

  ??現如今,孫策算是悟出來了。李利這廝是個十足的笑麵虎,他笑得越是燦爛,就意味著出手越狠;說話語氣越是溫和,就代表著他的對手要遭殃了。這都是血的教訓,促使孫策總結出來的成果。是以他此刻再次聽到李利和顏悅色的話語時頓生警覺,感覺李利此次一定會獅子大開口,要對他孫策下狠手了。

  ??“伯符啊,聽聞你近來喜得貴子,可喜可賀呀!”

  ??“啊!你想作甚,想讓我的兒子做人質嗎?休想!”乍聽李利之言,孫策“噌”地一聲站起來,滿臉鐵青地怒瞪著李利,全身繃得緊緊的,宛如一張搭弓上弦的利箭,似乎隨時準備衝上去與李利拚命似的。

  ????????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