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3624
  時隔六年,西涼李利領兵進入幽州,劍鋒直指盤踞在幽州周邊的烏桓和鮮卑部落。

  ??當這個消息傳到烏桓鮮卑各部首領耳朵裏的時候,他們震驚不已,惶恐失措,人人自危。於是,伴隨代行烏桓單於職權的蹋頓邀請各部聯合出兵攻打幽州之際,烏桓、鮮卑各部首領紛紛響應,並將部落中最精銳的勇士召集起來,組成聯軍,共同抵禦西涼李利率領的東征大軍。

  ??就在他們聚集兵馬、伺機出兵之際,恰好遇到冀州袁紹派遣使者攜帶重金請求他們出兵攻打幽州,並約定事成之後平分幽州。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迅速達成盟約,約定次年春暖花開時共同舉兵,攻打幽州公孫瓚。

  ??故而此次烏桓、鮮卑聯軍共同出兵襲取幽州,並不單單是為了配合冀州袁紹攻打公孫瓚,拔除袁紹的後顧之憂,以解冀州之圍。恰恰相反,他們聯合出兵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對付公孫瓚,而是李利率領的東征大軍。他們之所以答應袁紹的請求,並與之結盟,不過是順手牽羊將計就計。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把盟約放在心上,更不會顧及冀州袁紹的危險處境,甚至不顧袁紹的死活;反過來,他們還要利用袁紹牽製幽州一部分兵力,借此為他們打敗李利大軍創造有利條件。

  ??而這一切,袁紹至今還蒙在鼓裏,渾然不察,茫然不知。說到底,他這是自作聰明,自以為可以收買蠻夷大軍為他所用,殊不知他高估了自己,卻低估了蠻軍首領們的智商,利用別人不成,反被別人利用。

  ??與虎謀皮,其結果必然是反受其累。

  ??勒馬陣前,蹋頓思緒急轉,想到得意之處,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奸計得逞的獰笑。

  ??眼見蹋頓沉默半晌,此刻卻莫名其妙地冷笑起來,駐足在他身旁的蘇仆延和烏延二人不由得麵麵相覷,神色詫異而迷茫,不知道蹋頓這是怎麽了,為何無緣無故地發笑。

  ??“單於,你這是??????”

  ??蹋頓聞聲回神,扭頭看向蘇仆延,高深莫測地笑道:“無事,隻是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罷了。”隨口敷衍一聲後,蹋頓目光灼灼地盯著對麵五百步外的漢軍戰陣,神情陰鷙地冷笑道:“看看對麵的漢軍軍陣,左右兩翼各有兩萬騎兵,中軍卻是三萬餘步軍和近萬名鐵騎。你二人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蘇仆延聞聲啞然,神情茫然,遂與烏延對視一眼,似有所悟地道:“單於言外之意是說,漢軍兩翼相對強悍,中軍卻十分薄弱,我等應當避實就虛,集中兵力猛攻李利中軍。隻要打垮了中軍,眼前這些漢軍便不攻自破,潰不成軍,如此便可輕而易舉的取勝。待擊潰漢軍主力,我等趁勢追殺,一舉攻破盧龍塞,直取幽州。此乃末將愚見,還請單於明示。”

  ??“嗬嗬嗬!”蹋頓聞聲大笑,欣然點頭道:“蘇仆延首領果然智計過人,說的一點沒錯。此戰,我等擁有十三萬鐵騎,而漢軍隻有五萬騎兵和三萬步卒,故此我聯軍占據絕對優勢。如無意外,我等此戰必勝。這是其一。

  ??其二,漢軍放棄城池之利,主動出關與我聯軍正麵決戰,此舉殊為不智,實在是愚蠢至極。殊不知我聯軍全是弓馬嫻熟的輕騎勇士,最擅長的作戰方式便是曠野廝殺,迅疾如風,奔襲速度之快,遠非漢人騎兵可比。這般一己之短攻彼之長的戰法,正中我等下懷,焉有不勝之理?

  ??其三,漢軍身後雖有雄關要塞可以依靠,卻不能不顧及關前的數萬漢軍。一旦漢軍在關前大敗,其身後的盧龍塞形同虛設,根本擋不住我等十餘萬鐵騎的凶猛追殺;隻需咬住漢軍不放,便可順勢殺進關內,一舉奪下此關。

  ??與此同時,我聯軍身後便是莽莽群山。即使戰事不順或進攻受阻,亦可退入深山,毫無後顧之憂。如此一來,我聯軍進可攻退可守,尚未開戰便已立於不敗之地。我等擁有如此多的有利優勢,焉能不勝?哈哈哈??????”說完話後,蹋頓放聲大笑,肆意的狂笑聲傳遍整個戰場,落入漢軍將士耳朵裏便覺格外刺耳。

  ??眼見蹋頓朗聲大笑,蘇仆延、烏延二人不由得附和著大笑起來。大笑之餘,烏延忽然想到什麽,頓時神色驟變,笑聲戛然而止。隨即他忍不住地對蹋頓提醒道:“單於可還記得昔日於夫羅大軍慘敗之事?”

  ??“呃!”蹋頓聞聲色變,當即收斂笑容,皺著眉頭,語氣不悅地沉聲道:“於夫羅慘敗身亡,南匈奴部落就此滅亡,此事我當然記得。偌大的匈奴部落就這麽輕而易舉的被漢軍滅了,同為草原部族,發生這麽大的事情,想忘記都難。烏延你到底想說什麽?”

  ??烏延點頭說道:“單於所言極是。曾幾何時,匈奴人占據著整個草原,統治草原各部長達百餘年,我烏桓部落便是其中一部,鮮卑人同樣也是如此。但眼下匈奴人除了西部匈奴逃亡西域之外,僅存的南匈奴也於四年前被李利所滅。四年前的青狼穀之戰,於夫羅率領十一萬大軍與李利麾下五萬兵馬正麵決戰,結果卻被漢軍使用火牛陣打敗,繼而一潰千裏,十一萬鐵騎全軍覆沒,遂導致南匈奴徹底覆滅,自此不複存在。”說話之際,烏延神情凝重,神眼迷離,似乎正在回顧著昔日青狼穀之戰的慘狀。

  ??語氣稍頓,烏延平複心神後,沉聲道:“今日決戰與昔日的青狼穀之戰何其相似。我等聯軍擁軍十三萬,而對麵的漢軍則有八萬之眾,且在盧龍塞與群山之中展開決戰。若是漢軍再度使用詭計,我等豈不是又要重蹈昔日於夫羅之覆轍,十餘萬大軍毀於一役麽?”

  ??“嗯?”蹋頓冷冷地沉吟一聲,一雙濃密的虎眉蹙到一起,微眯著豹眼,眼瞳中寒光閃爍,充斥著濃烈的殺機。

  ??蹙眉沉思中,蹋頓神色陰沉地自言自語道:“陰謀詭計,重蹈覆轍麽?倘若李利果真如此,那他未必太過輕視我蹋頓了。同樣的伎倆,能夠得手一次就已經甚是僥幸了,難道他還敢故技重施?莫非他真以為我蹋頓和於夫羅一樣愚蠢嗎?果真如此的話,那我今日便要讓他領教一下我烏桓鐵騎的厲害。今天我就要讓他知道,任何陰謀詭計在我十餘萬鐵騎麵前都將一無是處,正麵戰場上能夠決定勝負的絕不是陰謀算計,而是要靠實力!”

  ??一念至此,蹋頓神色冷厲,對蘇仆延、烏延二人下令道:“你二人速速傳令兩翼主將素利和難樓,準備率部衝殺,隻待我一聲號令,全軍一起衝陣廝殺,直取李利中軍!不管李利有何陰謀詭計,我根本不給他施展詭計的機會,他能奈我何?”

  ??“諾!”蘇仆延、烏延二人接聲領命,當即策馬轉身離去。

  ??????????????????????????

  ??當蹋頓、蘇仆延和烏延指著對麵漢軍陣前的李利、孔明二人指指點點的時候,李利和諸葛亮也在打量著他們,將他們的名字和真人逐一對照,並指認給麾下眾將。

  ??此舉看似不足為奇,實際卻很有必要。畢竟李利和麾下眾將之前並不認識這些蠻軍首領,此番決戰若是連對方的主要將領都不認得,未免太過荒唐,貽笑大方。

  ??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是,蠻軍大多軍紀鬆散,戰鬥時其將領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故而,如能斬殺其將領或部落首領,那麽對蠻軍士氣的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殺死一名蠻軍將領或首領所能起到的作用,將遠遠大於斬殺成百上千名蠻軍將士的戰果;倘若一舉誅殺聯軍主帥蹋頓,或許能起到奠定勝局的巨大效果。

  ??這種現象在諸侯爭鬥中並不多見,因為各鎮諸侯輕易不會在廝殺之中出現,但在漢軍與蠻夷作戰中卻是屢見不鮮,屢試不爽,屢建奇功。

  ??漢軍陣前。在公孫瓚和嚴綱二人的介紹下,李利終於將蹋頓、蘇仆延、烏延、難樓、素利和闕機等六位蠻夷部落首領逐一甄別,記在腦海裏,並叮囑眾將記住此六人的長相,稍後大戰廝殺時牢牢盯住他們,一旦有機會便務必將其斬殺。

  ??“主公,賊首蘇仆延和烏延已從蹋頓身邊離開,看來他們準備衝鋒廝殺了!”對麵的蘇仆延、烏延剛一動身,諸葛亮便立即警覺起來,出聲提醒道。

  ??“嗯。”李利聞聲看向蠻軍陣前,輕輕頷首道:“對峙半晌,我原以為蹋頓會派出將領出陣挑戰,借此耀武揚威一番。現在看來,蹋頓確是武勇智略,見識不凡,著實不可小覷。眼下他改主意了,打算全軍壓上,直接率軍衝陣廝殺。”

  ??說到這兒,語氣一頓,李利扭頭對諸葛亮說道:“這樣也好,接下來就是賢弟的排兵布陣時間。全軍八萬將士包括我李利在內,一律聽憑賢弟調遣,成敗在此一舉。孔明切莫心懷顧慮,盡可放手施為;成了,戰功算你的,敗了一切後果由我承擔!速速登上帥台,指揮大軍作戰吧??????”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