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4097
  易京城堡正堂門前,公孫瓚衣冠楚楚地等候在石階上,身後兩側站著匆匆趕來的一眾文武。

  ??五十餘人站在石階上列隊相迎,儀式不可謂不隆重,然則他們悉數站在石階上而不是立於台階階下的平地上,前後不過十步之遙,卻是意味深長。

  ??穿戴整齊的公孫瓚起初站在正堂門前,麾下一眾文武立於廊下石階上,而後長史關靖在他耳邊竊竊私語一番,促使公孫瓚移步石階,站在眾文武前麵,以示誠意。

  ??公孫瓚一動,麾下文武自然隨之挪動位置,立於階下平地上,可公孫瓚不知想到什麽,大手一揮示意眾文武站在石階上,仍是居高臨下迎接武侯駕臨。或許,隻有站在高處,才能顯示出公孫瓚和麾下文武的主人身份;不管武侯李利的身份地位如何顯赫,卻終究是客人。無論什麽時候,主客不能顛倒,恭敬必須有個限度,以免有些人喧賓奪主,妄自尊大。

  ??即使這樣,如此隆重的歡迎儀式在公孫瓚提領幽州牧以來也是不多見的,甚至於從未有過,此次尚屬首次。

  ??“李利此行帶了多少人馬?”台階上,公孫瓚一臉沉思狀的輕輕踱步,捋著胡須低聲對長史關靖問道。

  ??關靖弓背哈腰地跟在公孫瓚身後,聞聲答道:“城門守軍稟報,一共三百零二人,全是騎兵,夤夜冒雪趕來。”或許是揣摩不透公孫瓚此刻的心思,關靖據實稟報,不敢多言。

  ??“三百輕騎?”公孫瓚沉吟一聲,捋著胡須的手輕輕放下,背著雙手沉默不語,眼神深邃而複雜,讓人看不出喜怒,無從揣摩他的心意。

  ??幽州長史關靖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公孫瓚的神色,見狀後心有所悟,低聲道:“此次武侯深夜到訪,確實有些突然。按理說,無論如何,他都應該事先知會一聲,亦或是派遣哨騎提前稟報。今夜之舉確實於理不合,太過突然了,難免令人起疑。”看到公孫瓚眼底的狐疑,關靖便直接點出來,聽起來似乎是指責李利不守規矩,實際卻是在含蓄地勸解公孫瓚放下疑心,不可胡思亂想。

  ??由此不難看出,關靖一直負責與西涼軍聯絡,多年來與西涼軍相處的很融洽,並受到李利厚待,或者說他在其中攫取了不少好處。因此他有意無意地偏袒李利,替李利辯解幾句,藉此化解公孫瓚的疑慮;畢竟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連吃帶拿之後就要有這種覺悟。何況,李利實力強大,依附強者是亂世謀生之道,明智之選,無可厚非。

  ??公孫瓚微微頷首,“嗯。李利行事素來出人意表,無跡可尋,想來此次亦是如此。不過,這是幽州??????”話到嘴邊留一半,公孫瓚緘默其口,再不多言。可他後麵半句話確實顯而易見的:這是幽州,他公孫瓚才是幽州之主。

  ??關靖眉頭一跳,睫毛上下亂竄,賠著小心地輕聲道:“李利遠道而來,且是率部馳援主公,與情與理,我等都應以禮相待,切不可失禮於人,以免讓人恥笑。況且,李利實力雄厚,擁兵數十萬,還是此次討袁聯盟的諸侯盟主,縱橫捭闔,叱吒風雲。是以,我等切莫給人留下口實,省得無端得罪於他,又樹一強敵。主公以為然否?”

  ??公孫瓚眉頭微皺,扭頭看了關靖一眼,回頭時眼底閃過一絲厭惡之色,但他卻並未立即發作,而是若有所思地輕輕點頭。隨即他沉吟道:“是啊,現如今李利兵強馬壯,各鎮諸侯對他畏之如虎,誰也不敢輕易招惹他。此番若不是形勢所迫、逼不得已,我等也不會向他求援。”說到這裏,公孫瓚臉上滿是唏噓感慨之色,似是憂慮滿懷,卻又深感無奈。

  ??片刻後,他輕聲歎息道:“二十萬西涼大軍哪,李文昌當真是出手不凡,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盡顯霸主豪氣!請神容易送神難,看來嚴綱、田豫等人的擔憂是對的。但願他不會得寸進尺??????”

  ??“武侯到??????”正當公孫瓚憂心忡忡、欲言又止之際,兩百步開外的府門前傳來一聲吆喝,隨之便見一隊戰騎依次緩緩進入府門。領頭的霍然是奉命出城迎接的公孫瓚麾下大將嚴綱,以及一名身披貂裘大氅、高大俊朗的年輕人,嚴綱策馬落後一步,將俊朗男子的尊崇身份凸顯出來。

  ??顯然,這位駕馭著神駿座騎的俊朗男子就是名震天下、聞名遐邇的天下兵馬大將軍,諸侯盟主,武侯李利李文昌。盡管公孫瓚與李利素未謀麵,但此刻他不用別人提醒,也能一眼認出迎麵而來的高大男子便是李利。

  ??“幽州牧公孫瓚見過大將軍(我等拜見大將軍)!”伴隨俊朗男子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走到石階前,公孫瓚腳下未動,躬身見禮,其身後的一眾幽州僚屬同樣是見樣學樣,躬身行禮。

  ??“嗬嗬嗬!”未語笑先聞,李利龍驤虎步地走到台階前,雙手托住公孫瓚的手臂,笑嗬嗬地道:“公孫將軍切莫如此。我與將軍雖未謀麵,卻是神交已久啊!此番得以相見,方知將軍雄風不減當年,可謂是聞名不如見麵,見麵更勝聞名!”

  ??“大將軍過譽了。”寥寥兩句話聽得公孫瓚心裏暖洋洋的,臉上眉開眼笑,甚為自得。好在他也知道這不過是初次見麵的寒暄之辭,當即謙遜一笑,笑聲道:“大將軍之名如雷貫耳,威加海內,瓚心向往之,早就期盼著能與大將軍相逢。今日得見,足慰平生!哈哈哈??????”

  ??李利聞言自謙地微微搖頭,會心地笑道:“公孫將軍實在是太過抬舉文昌了。多年來,將軍戎守邊郡,勞苦功高,戰績卓著,實令李某欽佩之至。此番冒昧叨擾,失禮之處還望將軍雅量包容。”拱手一揖,算是為此次突然造訪道歉。

  ??這一揖,李利拜的自然,拜得恰到好處,正好敲在公孫瓚的心坎上。以至於,公孫瓚先前的諸多疑慮在這一揖後不由得放下大半,擔憂隨之驅散,如釋重負。隨即他臉上的笑容愈發濃鬱,少了幾分客套,多了幾分真誠,心胸豁然開朗,熱情地拉著李利的手臂,並肩邁上台階,向正堂走去。

  ????????????????????????????

  ??深夜醜時。撤掉筵席,屏退一眾鶯鶯燕燕的舞姬,正堂陷入短暫的沉寂,一種難以言表的壓抑氛圍充斥大堂,使得堂內空氣為之凝滯。

  ??大堂上階,李利與公孫瓚並肩而坐,堂下兩側都是公孫瓚麾下的文臣武將。此刻,堂下眾人屏息噤聲,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其實他們都在留意著李利的神色變化。不知從何時開始,或許是李利步入正堂後徑直落座於主位的那一刻起,大堂上的氛圍便被李利所掌控,公孫瓚反倒淪為配角。

  ??盡管公孫瓚竭力掩飾,可他臉上的惱怒與憂鬱之色,還是一絲不落地被堂下眾人看在眼裏。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在剛剛結束的筵席上,公孫瓚雖然一直陰沉著臉,卻始終沒有發作。與此同時,他還強顏歡笑地陪著李利談笑風生,硬生生支撐到筵席結束。

  ??有心人不難發現,筵席上公孫瓚時不時地扭頭瞟向站在李利身後的四名貼身侍衛,其中有一名戴著兜鍪的中等身材的侍衛便是他一直關注的目標。或許,也正是此人的出現使得公孫瓚神色大變,無形中置身於李利的壓製之下,卻又不敢輕舉妄動,隻得強作鎮定地靜待筵席結束,看看李利究竟意欲何為。

  ??“嗬嗬嗬!”一陣爽朗的笑聲打破了正堂的寂靜,李利擺手示意站在階下的侍從斟酒,遂滿臉堆笑地道:“值此幽州困頓、百姓流離失所之際,諸位都無須客氣,該喝就喝、該吃就吃,趁著現在還有條件吃喝,多吃點,多喝些。吃一頓少一頓,等到幽州被袁紹攻占或被蠻夷侵占之時,諸位恐怕就吃不著,喝不上嘍!”

  ??“哼!李??????”耳邊聽著李利冷嘲熱諷的話,公孫瓚勃然起身,雙眸圓瞪,神情極其惱怒地怒視著李利,沉聲道:“大將軍此話何意?莫非以為某公孫瓚可欺不成?”

  ??抬眼瞥了怒不可遏的公孫瓚一眼,李利頗為失望地搖了搖頭,顧自端起酒樽再飲一盞,而後好整以暇地道:“公孫將軍是否可欺,自是不用本將軍評說,公道自在人心,幽州百姓對你已有評斷,何須本將軍多費唇舌。”鄙夷地看了公孫瓚一眼,李利輕輕放下酒樽,緩緩起身,信步走到堂下,在大堂中央徐徐踱步。

  ??犀利的目光從兩旁幽州文武身上掃過,李利背著手走到正堂門口,而後轉身再踱步回來。邊走邊說道:“三年以前,幽州公孫瓚被譽為白馬將軍,單憑手中一杆長槍,麾下數千戰騎就敢孤軍殺進烏桓部落,屢屢殺得烏桓蠻夷大敗而歸,聞風喪膽,不敢邁進幽州半步。那時的公孫瓚名聲大噪,為世人所敬仰,被譽為‘白馬將軍’,深受幽州百姓和將士愛戴。

  ??就連李某人也將白馬將軍以為生平楷模,‘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麒麟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白馬將軍的英雄事跡對李某激勵很大,由此李某立誌掃平西域羌胡,平定塞上朔州,驅逐蠻夷,保境安民。所幸,這些年來李某諸事順遂,治下四州之地安定平和,百姓的生活不敢說富足充裕,最起碼安居樂業,不受蠻夷滋擾劫掠之苦。倒是公孫將軍近年所為,讓李某深感惋惜,扼腕不已!”振聾發聵的聲音在大堂橫梁上激蕩,堂內一片沉寂,幽州一眾文武紛紛自慚形穢地低著頭,就連站在上階的公孫瓚也不例外。

  ??話音一頓,李利朗聲道:“昔日劉虞在位時,幽州雖然邊患不斷,但幽州轄下各郡各縣還算完整,蠻夷宵小輕易不敢寇邊犯境。然而再看看時下的幽州各郡縣,上穀郡、漁陽郡、右北平、廣陽、遼西和遼東等六個邊郡,還有哪個郡是完整的,又有哪個郡內沒有蠻夷鐵騎肆虐?整整六個郡哪,幽州到底有多大,又有幾個六郡之地?短短三年時間,幽州何以淪落至此?這是誰的罪過,這是誰造的孽呀?”說到這句話時,李利勃然大怒,怒斥聲如炸雷般響徹整個府邸,震得堂內轟隆隆作響。

  ??“百姓何其無辜???????”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