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3559
  宛城郡守府,七位諸侯三兩結伴走出府門,稍作寒暄後,各自策馬離去。

  ??距離宛城混戰已有三天,這是戰後七位諸侯首次議事,前後半個時辰便結束了。

  ??東門大街上,袁紹神情陰沉地策馬而行,張郃、高覽二將帶著三百餘名親兵護持左右,徑直出東門返回大營。

  ??“公則,陛下剛剛敕封劉備為徐州牧,袁術為揚州牧,曹操為征北將軍,孫策為平南將軍。敕封我為司空,劉表為太尉,卻被我二人推辭了。”翻身下馬,袁紹大步流星地走進中軍大帳,頭也不回地對跟在身後的郭圖說道。而此時,許攸與郭圖並肩而行,聽到袁紹的話後,許攸神色頓變,下意識地落後一步,讓郭圖先行,尾隨步入軍帳。

  ??留意到許攸刻意落後自己半個身位,郭圖微微一笑,扭頭銜許攸微微揖手,以示感謝。許攸見之微微愣神,連忙拱手還禮,心下詫然,對郭圖最近一段時間的言行舉止有些捉摸不透,與從前截然不同,仿佛變了個人似的。

  ??主臣落座後,郭圖麵帶微笑地道:“此次前來迎駕的諸侯都有封賞,為何呂布沒有得到任何賞賜?”

  ??“呂布?嗬嗬嗬!”袁紹聞言啞然失笑,笑聲有些冷,稍稍收斂笑聲後,神情不屑地道:“如今呂奉先不過是喪家之犬,寄居劉備帳下,俯仰鼻息,苟延殘喘而已。此番之所以將他視為一路諸侯,無非是看在李賊大軍壓境,正是用人之際;如果李賊率軍強攻南陽郡,好讓他領兵抵禦西涼軍。僅此而已。否則,呂布一無根基,二無城池,有何資格與我等同堂議事?”

  ??郭圖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並不急於回話,而是扭頭看向下首的許攸。許攸當即會意,開口道:“諸侯混戰剛剛結束,此時天子大肆封賞各鎮諸侯,無非是借此化解諸侯之間的矛盾,以免再次發生大戰??????”

  ??不等許攸把話說完,袁紹便抬手示意他不必再說,搖頭插話道:“子遠此言差矣。此次封賞各鎮諸侯絕非化解紛爭那麽簡單,其實陛下並不關心諸侯間的混戰,他之所以如此慷慨,乃是為了號令各鎮諸侯起兵討伐西涼李利。剛才的殿前議事上,陛下已將此事當眾提出來了,並擬好了討賊詔書,詔令天下各州各郡的州牧、刺史和郡守起兵討伐李賊。

  ??隻可惜??????七位諸侯無人出麵接詔,就連劉表都當起了縮頭烏龜,其他諸侯自是避猶不及,誰會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故而,討伐李賊之事無疾而終,隻能暫時擱置起來,容後再議。”

  ??眼見自己沒有領會到袁紹的真實意圖,許攸的臉頰微微發燙,訕訕一笑。待袁紹話音落下,他接聲道:“天子終究年幼,少不更事,將討伐李賊之事想得太簡單了。而今天下紛亂,各鎮諸侯各自為政,除非逼不得已,否則誰願意輕易招惹李賊?可笑我們這位天子還以為各鎮諸侯都會聽從他的詔令,豈不知一聲令下、群雄呼應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複返?”

  ??袁紹深有體會地點點頭,感慨道:“昔日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最終之所以能取勝,並非各鎮諸侯齊心戮力之功,而是西涼軍內部不和,又有朝中老臣作為內應,使得董卓及其麾下西涼軍焦頭爛額,迫使他不得不退守西都長安,以求自保。然而,眼下的西涼軍早已是今非昔比,李賊獨掌軍政大權,苦心經營西涼數年之久,將西涼軍打造的猶如鐵桶一般,牢不可破。正因如此,才使得我等聯合中原諸侯討賊之戰大敗而歸,損兵折將,大傷元氣。

  ??如此慘痛的教訓至今仍是曆曆在目,前車之鑒就在眼前,誰還會重蹈覆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過,天子如此急迫地興師討伐李賊,倒是提醒了我等,迎駕冀州之事必須盡快成行,不能再耽誤下去了,以免夜長夢多,被他人捷足先登。”

  ??郭圖聞言會意,接聲道:“主公所言極是。這半個月來,七路諸侯中已有四位諸侯表現出搶奪天子和百官之意。其一是兗州曹操,此人明麵上以主公馬首是瞻,實則暗懷鬼胎,野心勃勃,並且他還是第一個率部趕到洛陽接駕的諸侯。

  ??其二是徐州劉備,其人本來打算趁著天子和百官落難之際,出兵迎駕以表忠心,借此認祖歸宗,坐實漢皇後裔的身份;卻不料皇室族譜悉數留在長安,以致根本無法證實他的身份。於是劉備退而求其次,竟然也想挾天子以令諸侯,與主公爭奪天子和百官的歸屬。

  ??最後一人,便是寄人籬下的呂布,他此次純粹是被劉備拉走助陣,試圖借此震懾各路諸侯。殊不知呂布雖是一介武夫,可呂布帳下軍師陳宮卻智謀過人,必定不會心甘情願地替劉備賣命,未必沒有其它想法。”

  ??說到這裏,郭圖語氣一頓,緩口氣後,頗為自信地道:“這最後一路諸侯勢力便是我等。昨日下午,在下得知曹操帳下荀彧秘密約見董承,隨後又在十裏香酒肆約見了中常侍董弘。並且,我軍細作還打探到荀彧這段時間頻頻與百官接觸,其目的已經十分明顯,無非是想說服百官和天子身邊的近侍寵臣,從而慫恿天子移駕兗州。”

  ??“哦,有這等事?”袁紹聞聲色變,神情十分驚訝,眼神中浮現出濃烈的憂色,詫異道:“看來曹孟德已經走到我等前麵,對天子和百官誌在必得,搶先下手了。公則,我們不能再等了,必須盡快行動起來,務必趕在曹操之前說服天子前往冀州,否則我等豈不是白跑一趟,還搭進去上萬將士的性命。”

  ??郭圖神色自若地欣然點頭,高深莫測地笑道:“主公不必擔憂,在下已有良策,目前正在進行當中,成與不成今夜便見分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定叫曹孟德為我等作嫁,竹籃打水一場空,空歡喜一場。”

  ??“嗯?原來公則早有謀劃,可是先前所獻之謀劃?”袁紹頗感驚奇地問道。

  ??郭圖道:“正如主公所料。在下昨夜已與中常侍董弘接洽,並將主公準備的重禮贈送於他,這讓他大喜過望,遂向在下透漏,天子本就有意前往冀州,對主公寄予厚望。與此同時,兗州曹操也在積極謀劃,試圖秘密劫走天子,等到既成事實之後再將百官接回兗州。曹操此舉與在下獻給主公的策略不謀而合,因此我等便可借力使力,以同樣的方法接走天子。”

  ??“哈哈哈!好好好,如此甚好。”袁紹開懷大笑,眼睛眯成一條縫,仿佛已經看到曹操驚駭失望的模樣,為此心中舒爽之極,連聲叫好。

  ??趁著袁紹心情大好,郭圖恭聲道:“為確保萬無一失,還請主公提前與劉表商量妥當,請他幫忙護送百官前往冀州,並知會城門守軍不可多事。倘能如此,在下有十成把握敢在曹操前麵接走天子,助主公成就千秋霸業。”

  ??袁紹頷首笑道:“此事易耳。我與劉表相識多年,私交篤厚,這點小事想必他還不至於拒絕。畢竟他沒有爭奪天子和百官之心,因此一切都好辦,舉手之勞而已。容我稍事歇息,便前往劉表軍營,與他商議此事。嗬嗬嗬??????”

  ??“主公英明!”郭圖與許攸對視一眼,躬身拜道。

  ??—————————小分割線————————————

  ??就在袁紹和曹操二人積極謀劃之際,郡守府後院內堂上,劉協坐在主位上目送董承漸行漸遠,直至背影消失。

  ??“仲父,這幾日朝中百官紛紛諫言,勸說朕移駕兗州,前往曹操治下再立帝都,重整朝綱。不知仲父意下如何?”待董承離開後,劉協招手示意站在身邊的董弘坐下,顧慮重重地輕聲問道。

  ??聽到劉協將自己喚作“仲父”,董弘連忙擺手,示意自己不敢僭越,承受不起,遂謙卑地低著頭,眼神十分憂鬱,似乎隱藏著難以言語的悲傷。但這一幕,劉協無從發現。恰恰相反,每次看到董弘低頭拒絕的模樣,劉協便莫名失落,但心裏卻是愈發信任董弘,將他視為自己唯一可以信賴的心腹之人。

  ??從劉協記事的那一刻起,董弘就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悉心照料,從不言苦、從不嫌煩,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十幾年,直到現在。十幾年下來,兩人雖名為君臣主仆,實則情同父子,同甘苦、共患難,不離不棄,無話不談。因此,私下裏劉協經常稱董弘為“仲父”,但董弘從未答應過,始終恪守本分,從無僭越之舉。

  ??而這,恰恰是最讓劉協看重、且放心的寶貴品質,遂對董弘愈發倚重,就像孩子依賴父母一樣,片刻不離左右。

  ??此時麵對劉協的詢問,董弘語氣膽怯地低聲道:“老奴隻知道伺候陛下,哪裏懂得這等軍國大事,是以不敢多嘴,還請陛下見諒。”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