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摟草打兔子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4089
  周瑜、法正和裴潛三人聽得目瞪口呆,瞠目結舌地直勾勾看著臉上時刻掛著微笑的主公李利。

  ??隨之周瑜由衷讚歎道:“這才是真正的香餌釣金鼇,拋出天子和百官將各路諸侯全部調動起來,群狼奪食,勢必引發一場大混戰。隻要各路諸侯大打出手,必定進一步加深他們之間的仇怨,使得他們將注意力從我西涼軍身上挪開,繼而盯著身邊相鄰的諸侯。

  ??如此一來,就為我軍進取中原掃清道路,進而一步步蠶食中原州郡,徹底消滅割據中原的各路諸侯。主公此舉當真是大氣魄、大手筆,英明至極,末將拜服!”

  ??“哈哈哈!”難得見到周瑜甘拜下風的場景,李利開懷大笑:“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要想把這些諸侯都調動起來,就必須拋出他們最眼饞、最迫切想得到的誘餌。若非如此,他們還會一直龜縮不出,時刻提防著我西涼軍,令我等束手束腳,無從著手。而這個能讓天下諸侯都為之垂涎三尺的香餌,正是天子劉協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

  ??說話間,李利收斂笑容,深有感觸地正色道:“說實話,天子和百官們為我西涼軍做出過巨大貢獻,沒有他們坐守長安,我西涼軍絕對不會如此迅速地發展壯大,乃至成為天下第一大諸侯勢力。盡管他們坐守長安什麽也不做,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國,但他們的作用和影響力卻是難以估量的。”

  ??“??????兩年前,是我軍大整軍之後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糧草緊缺、軍械不足,府庫空空如也,就連郿鄔糧倉都搬空了。就這樣,還是無力支撐各營將士最基本的糧草給養,不得不將大軍化整為零,分散到邊境駐守,自謀出路。就在我最困頓之際,朝中百官紛紛發動關係,一封封親筆信函發往各州各郡,聯係他們的門生故吏和世家故交,借取糧草輜重。

  ??隨後,一車車錢糧相繼進入長安,每一筆數目都不算太大,一車、兩車??????五車、十車,其中以皇甫嵩和朱儁兩位將軍的故交好友最為慷慨,十餘位故交便資助十萬石糧草和二十萬餘斤鐵器。而其他百官們的門生故吏雖然資助數目不大,卻勝在人數眾多,有著數以千計的門生故吏和世家故交。半年下來,相繼為我大軍籌集了一百多萬石糧草和數十萬斤鐵器,餘下還有琳琅滿目的其他金銀玉器,足足堆滿一個倉庫,價值不下三十萬金。

  ??與此同時,劉氏皇族也做出巨大貢獻。漢室數百年的積累,所擁有的金銀細軟數目龐大,僅是宗正府便捐獻了三十萬金,皇宮之中也有不少於二十萬金的金銀玉器。因此,我西涼府庫雖然沒有糧草,但金銀玉器卻堆積如山,隨後換取了無數糧草輜重,極大緩解了我軍的糧草輜重壓力。當然,現在我也不必對諸位隱瞞,皇室宗族捐獻金銀細軟並非自願,而是迫不得已,不得不這麽做。”

  ??“嗬嗬嗬!主公無須解釋,錢糧短缺,此乃形勢所迫,不得不如此。我等能夠理解、、、嗬嗬嗬,理解!”周瑜、法正、裴潛等人啞然失笑,連連點頭附和道。

  ??李利微笑頷首:“是啊,形勢逼人,處境困頓,逼得我李利不得不做惡人,否則我數十萬西涼將士的生計便沒有著落。直到現在,我一直沒有忘記百官們為我西涼軍所做的巨大貢獻,經常念叨著他們的恩德。

  ??最近三年,各路諸侯每半年都要繳納一次錢糧,雖然數目都不多,卻廖勝於無,林林總總算下來,也有上百萬石糧草和數十萬兩金,大大緩解了我西涼糧草匱乏的局麵,為我們實施修養生息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若是沒有各方麵的資助和諸侯進項,我西涼軍何以在短短數年間發展壯大至此啊!”

  ??法正深以為然地接聲道:“主公所言極是。我西涼四州之地,若是沒有天子和百官們坐守長安,就不會得到任何資助,一切都需要自食其力、自謀發展,如此便不會有時下這般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麵。然而我等與天子、百官們的矛盾衝突無法調和,更不可能妥協,注定是勢不兩立的對立勢力。

  ??在平定長安之亂的初期,天子和百官們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幫助我等渡過難關,挺過那段最艱難的時期。毫不誇張的說,在那一時期,我西涼軍離不開天子和百官們的援助,不可或缺,否則必然麵臨其他諸侯勢力的征伐進剿。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如果說三年前的天子和百官們對我等而言是炙手可熱的香餑餑,那麽現在他們在我等手裏就是燙手的山芋,阻礙了我軍進一步發展壯大。”

  ??語氣一頓,法正神情肅然道:“恕微臣鬥膽直言,天子和百官們所能發揮的作用已經全部使出來了,如今便是他們收取回報的時候。因此,時下將他們拋出去無疑是個極其明智的決策,幹脆利落,有百利而無一害。

  ??換言之,如果他們賴在長安不走,必將對我等造成極大困擾,牽製著我西涼軍政的方方麵麵,處處掣肘,非但沒有任何助力,反倒還得時刻提防著他們借機生事,挑起事端。而主公素來仁慈,又顧念他們往日對我軍有過貢獻,勢必處處忍讓,無形中便縱容他們的氣焰,促使他們愈發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倘若如此,當事態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主公還是不能對他們下手,而我等更是投鼠忌器,有心無力。畢竟,肆意殘害三朝老臣和弑君篡位的罪名實在是太大了,誰也擔待不起;一旦背負這等惡名,必遭天下黎民百姓詬病,從而徹底失去民心。不得人心,千秋霸業自是無從談起,而後便會舉步維艱,江河日下,直至徹底敗亡。是以,微臣絕對支持主公扔掉這個燙手山芋,此次便是最好的時機。”

  ??法正話音方落,周瑜便欣然點頭說道:“孝直所言甚是中肯。現如今,我西涼軍雖號稱天下第一諸侯勢力,卻還沒有強大到橫掃天下各路諸侯的地步,這就讓各路諸侯深深鬆一口氣,不會一直盯著我們。與之相反,他們也想快速發展壯大,迅速拉近與我等的距離,隨後趕上,最好是一舉超過我西涼軍。而他們所需要的快速發展壯大的契機,正是效仿我西涼軍的發展道路,挾持天子和百官,借此牽製各方諸侯,占據大義之名。有鑒於此,末將對此還有些擔憂,三五年之內會不會又有一方勢力迅速崛起,繼而與我西涼軍分庭抗禮呢?”

  ??“呃?”法正聞言驚愕,不假思索地點頭接聲道:“公瑾之言著眼長遠,不無這種可能,微臣也有此擔憂。”

  ??李利微笑不語,目光轉移到一直不曾說話的裴潛身上,笑聲道:“文行對此有何高見?有什麽想法不妨直言,無須顧忌。這就是我李利不同於其他諸侯的根本區別,討論時局和軍政之時,無論你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毫無顧忌地說出來,所獻之策被采納了,則論功行賞,說錯了也不予追究。如果你對我李利有什麽看法,或者有些事情看不慣,也可以當麵提出來,同樣不予責罰;但背後妄加議論或肆意誹謗,則一律嚴懲。嗬嗬嗬!”

  ??裴潛神情一震,眼神浮現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之色,能夠親耳聽到自家主公的這番話,這說明李利已將他納入親信之列,這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即將被提拔重用的好兆頭。

  ??“稟主公,在下、、、呃,微臣對長安局勢不甚了解,是以不敢妄自猜測。但主公行事曆來嚴謹縝密,算無遺算、滴水不漏,因此微臣鬥膽猜測,主公對此事一定有過周密的謀劃,斷然不會放虎歸山留下後患。是以,微臣沒有安北將軍和軍師的擔憂,反而對即將到來的混亂局勢有些琢磨不透。有我西涼軍虎視在側,不論哪路諸侯搶得天子和百官,其都將視為西涼軍為頭號大敵,到那時我等勢必陷入被動,甚至還會有一連串的聲討和罷免官爵的詔書傳到西涼境內。”

  ??李利笑嗬嗬地頷首道:“文行果然見識不凡,一語中的。一旦天子落到其他諸侯手裏,我等必然是麵臨被聲討的被動局麵,這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如今天下局勢已趨於明朗,弱者聲討強者,缺乏說服力,再華麗的辭藻亦是枉然,過於蒼白,我等完全可以不予理會。嗬嗬嗬!”

  ??大笑之餘,李利話音稍頓中語鋒陡轉:“現在擺在我等麵前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收複漢中,然後才有精力謀劃其他事情。文行,聽說前幾日你潛入漢中拜訪了楊鬆,不知結果如何,他是否願意投靠於我呀?”

  ??裴潛聞言臉上露出一抹喜色,恭聲道:“全仗主公威名,微臣不辱使命,已於八天前說服楊鬆投效主公麾下。按照軍師的吩咐,這幾日楊鬆應該就在積極運作,設法說服張魯斷掉益州軍的糧草供給,而後再將益州軍困在陽平關內,坐以待斃。”

  ??“哦?這麽說軍師之策確實可行,不知最近幾日可曾發現關內守軍有何異常舉動?”李利有些驚訝的追問道。

  ??裴潛坐回原位,正襟危坐,霍然將話語權轉到法正手裏,深諳進退之道。法正聞聲笑道:“正如主公所說,這幾天關內的益州軍還真是與以往有些不同。其一,關內的炊煙明顯比前幾天少了許多;其二,城樓上的守軍又增加了三千人,防守愈發嚴密,兩個時辰輪換一次;其三,守軍當中沒有漢中軍和張魯、楊柏等人的身影,他們似乎是已經全部撤出陽平關。

  ??是以,這幾日我軍各營將士積極備戰,一旦發現守軍異動或收到楊鬆的密信,便立即強攻陽平關,徹底殲滅益州軍,繼而攻占漢中!”

  ??李利聽得眉開眼笑,讚許道:“好,甚好。如果戰事順利,孝直和文行當居首功,公瑾指揮有方,本將軍必定論功行賞!”

  ??語氣稍頓之際,李利似是想起什麽,神情頓變,急聲道:“趙韙、吳懿等人絕不會坐以待斃,一旦張魯斷絕糧草供應,他們必定強行突圍,殺出漢中,返回益州。然則,益州軍吃了大虧,絕不會讓張魯好過,他們極有可能在返回益州途中摟草打兔子,捎帶著奪取葭萌關。而我軍若想攻取益州,葭萌關絕對不能落到益州軍手裏,否則我等將極其被動。”

  ??“葭萌關!”周瑜、法正和裴潛三人聞聲色變,不約而同的念叨著這個扼守蜀道咽喉的險關要衝。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