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弄巧成拙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4000
  感謝:書友kmagth月票支持,多謝!

  ??————————————

  ??但是,直到真正與西涼軍正麵對戰廝殺時,張魯才清醒地認識到西涼軍端是強悍之極,絕非久疏戰陣的漢中軍所能匹敵的。

  ??是以,這些天他一直擔驚受怕,患得患失,因為他想到一個可怕的事實,那便是李利征戰至今未嚐一敗,親率大軍出征從來都是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為此,張魯恨不得立即撤兵,返回漢中過自己的安穩日子。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願意與李利罷兵言和,縱然賠償一些錢糧輜重也在所不惜。

  ??隻可惜開弓沒有回頭箭。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張魯確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想與李利妥協和解,化幹戈為玉帛,也得打完這一仗再說。否則的話,現在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死扛到底,要麽俯首稱臣;倘若試圖臨陣妥協,這無異於癡人說夢。

  ??故而眼前這一仗至關重要,毫不誇張地說,此役直接決定著張魯以及漢中張氏一族的生死存亡,更決定著漢中的最終歸屬。

  ??此役若勝,張魯或許還有與李利罷兵言和的可能,有機會選擇與西涼軍妥協,給予一定數目的賠償或許還能繼續待在漢中坐享富貴,過些安穩日子。

  ??此役若敗,那便大勢去矣。

  ??西涼軍勢必長驅直入,直接開赴陽平關城下,到那時大勢不可逆轉,勝敗已定。最為絕望的是,這些年張魯與益州劉璋交惡,可是除了益州劉璋能解漢中之困,張魯再無盟友,再沒有諸侯對他施以援手。如此以來,漢中危矣,張魯和張氏一族性命休矣。

  ??對於眼前形勢,張魯看得很透徹,也曾反反複複琢磨過無數遍,最終得到的結論都是如此。

  ??正因為這樣,他對時下陳倉之戰尤為看重,並為此不惜派出從未參與過戰事的護教衛隊協助張衛防守營寨。

  ??然而就在三天前,張魯意外得到密報,李利已於十天前離開陳倉城秘密返回長安,隨行還帶走了數千鐵騎。另外,據說此次李利回到長安乃是為了迎接各方諸侯使團入京朝貢,短時間不會返回陳倉前線,至少半個月無法脫身。這個消息是從長安傳出來的,而且來自於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位比三公,因此這則密報絕對可靠。除此之外,來人還透露了一個驚天動地的秘密,不過鑒於此事目前還在謀劃籌措當中,是以那名使者語焉不詳,僅僅一語帶過,稍稍漏出口風而已。

  ??而這則消息對於時下的張魯而言,無疑是久旱逢甘霖,當真是來得太及時了,太重要了。

  ??這才是真正的天賜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隻要把握住這次機會,那麽漢中軍就能一舉攻占陳倉,即便扭轉不了整個戰局,再不濟也能維持現狀,據守陳倉堅城,繼續與西涼軍對峙相持下去。等到那名使者所說之事爆發,李利勢必陣腳大亂,再也無暇顧及陳倉戰事,必定第一時間趕回後方滅火。屆時,整個戰局將發生驚天大逆轉,漢中軍將徹底占據主動,進可攻打長安,退可返回漢中據守,再無後顧之憂。

  ??於是張魯星夜兼程趕到張衛大營,親自調兵遣將,親臨前線指揮這場決定身家性命和漢中存亡的重大戰役。

  ??成敗在此一舉,決計不容有失,一絲紕漏也不能有,務求萬無一失。

  ??—————小分割線——————

  ??經過一天一夜的密切觀察和多方打探,張魯獲得的密報再一次得到證實。

  ??陳倉城中確實沒有李利的身影,連帶著長期跟在他身邊的金猊衛統領李摯和金猊衛戰騎悉數不見蹤影。與此同時,陳倉城加強了守城將士的數量,本來守城將士隻有兩千,如今卻增加到三千人。但這樣一來,城中兵力明顯不足,原來每兩個時辰交換一次防務,現在改為三個時辰交接一次,而且夜間守城將士明顯懶散很多,顯得心不在焉,其間還有兵士偷懶睡覺。

  ??是以,如今陳倉城的守備可謂是外強中幹,看起來守城將士明顯增加了許多,實際上遠不如之前防守嚴密。

  ??經過一天一夜的焦急等待後,張魯和謀士閻圃一致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不能再猶豫了,必須果斷出擊。否則,萬一李利突然回到陳倉城,那便錯失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突襲時機,此後隻怕不會再有這等絕佳的破敵機會了。

  ??大營主帳內,張魯高居帥位,階下站著兩文兩武四個心腹,文士自然就是首席謀士閻圃和楊鬆,武將則是張魯的弟弟張衛和楊鬆的族弟楊柏。此外,階下大帳內還站著三十餘名軍中將領,幾乎聚集了張魯麾下七成將領。其中還有六名五鬥米教護衛隊長,他們每人統領兩千護教衛隊,餘下三千衛隊則是由張魯親自統領,常年守護在身旁,片刻不離左右。

  ??而這一萬五千名護教衛隊則是張家祖孫三代精心培養起來的護教力量。是以,六名護教隊長都以年過四旬,年紀最大的護教長老張銃現年已是花甲之齡,卻也是六名護教長老中武藝最為高深莫測的神秘人物。據說,當年張魯和張衛兄弟二人想拜大長老張銃為師,學習武藝,卻被他毫不留情地嚴詞拒絕,聲稱二人資質不夠,雜念太多,即便學武也是徒勞;不如專心學習符篆之術,數十年後或有所成。

  ??正是張銃大長老這句話,讓張魯和張衛兄弟大受打擊,自此便破罐子破摔,使得張銃一語成讖。時至今日,張魯雖說貴為天師,卻是既不會符篆之術,又文不成武不就,其自身武藝僅限於三流而已,頂多對付幾個小兵。而張衛則要比其兄張魯強很多,武藝介於一流門檻和二流上階之間,對付一般將領不成問題,若遇到真正的強者就不行了。

  ??好在張家根基深厚,長輩眾多,且多為女性,對張魯的地位不構成威脅。是故,他自己文不成武不就並不打緊,他的幾個姑姑、妹妹和女兒都是資質上乘的習武奇才,不但武藝高強,而且精通符篆之法,還對巫蠱之術有所涉略,端是了得。其中成就最高的便是小姑姑張芝,一身武藝已入化境,符篆之術信手拈來,舉手投足間便能毒倒一大片,巫蠱之法已然登堂入室。就連年紀兩倍於張芝的大長老張銃,也時常驚歎張芝乃數百年不遇的道門奇才,一身武學和符篆之術令他望塵莫及,因此他對張芝一直畢恭畢敬,敬若神明。

  ??此刻,大帳議事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便是張魯發號施令,隻待天黑後便自動出擊偷襲陳倉城。

  ??“兵馬便是如此。待六位長老率領護教衛隊攀上陳倉城兩側山坡之際,張衛率領三萬步騎正麵攻打城池,將陳倉守軍全部吸引過來,聚集在正麵城樓上,而後護教衛隊借用繩索登上兩側城頭,給予守軍致命一擊,一舉拿下陳倉城!”

  ??下達命令後,張魯霍然起身,神情肅然道:“本天師親臨城下督戰,眾將務必同心戮力,破敵之日就在今夜!”

  ??“諾!”大帳內一片應諾之聲,底氣十足,顯然是對今夜之戰誌在必得。

  ??——————分割線——————

  ??陳倉城,城守府大堂上。

  ??臨近黃昏,此次西征漢中的中軍將領悉數聚集一堂,但上階主位卻是空的,連帶著經常站在主位旁邊的親衛軍統領李摯也不見蹤影。

  ??“最近兩天,局勢突變,敵軍調動兵馬極為頻繁,尤其是今日午後,張衛大軍全部集結在大營之中,兵力遠勝於半個月前的五萬之眾。據斥候探報,最近幾日陸續有大股兵馬進入敵軍營寨,保守估計,敵營之中的兵馬數量已超過六萬之眾,接近七萬大軍,近乎兩倍於我軍。這些情報,諸位將軍已經知悉,在下便不再贅言。敵軍大舉調動兵馬必有所圖,而且來者不善,如不出預料的話,在下斷言張衛大軍今夜必然有所行動。”

  ??說到這兒,法正語氣一頓,當即起身走到大堂中央,肅然道:“而今當務之急是,我等必須立即動起來,按照預定計劃積極備戰。對此,諸位將軍可有異議?”

  ??話音未落,馬騰接聲道:“此番我等欲行疑兵之計,誘敵深入,引張衛大軍主動來攻。本來計劃實行的很順利,隻待文昌返回城中坐鎮,一切便依計而行。沒想到,天子竟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身患重病,當眾病倒在朝堂之上,使得整個計劃橫生枝節,拖住文昌無法脫身。如此以來,我等此番便有弄巧成拙的危險,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誘敵不成反受其害的困境當中。”

  ??說話間,馬騰起身離開右側首位,顧自走到末席坐下,朗聲道:“大敵當前,我等不能亂了方寸,務必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力求大破敵軍。遵照文昌返回長安時的囑托,從現在起,由軍師法正、秦弓營統領黃忠和趙雲將軍三人共掌大軍。現在,就請三位將軍發號施令!”

  ??黃忠和趙雲二人聞言後,彼此對視一眼,當即齊聲道:“請軍師下令,我等自當依令而行!”

  ??法正聞聲也不推讓,鄭重點頭,朗聲道:“承蒙諸位將軍信任,在下便代主公下達作戰將令。眾將聽令??????”

  ??——————————————

  ??諸君看看衣兜裏還有木有月票,馬上國慶了,最後三十個小時,咱是不是衝涼梳洗一番,換身衣服,千萬別把月票忘在兜裏,太可惜了。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嗓子都喊啞了,咋就木有效果呢??????

  ??淩晨還有一更。這種節奏不知您是否滿意,不行的話,虎賁還可以再加速,隻求九月最後一張月票。多謝!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