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買櫝還珠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3542
  這種藩王入京的排場就等於向李利示威,輸人不輸陣,亮出陣勢表明他們並不懼怕李利。

  ??隻可惜,此舉充其量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實際上他們就是前來進貢酎金、向李利示好的隊伍,擺出架勢無非是給沿途百姓看的,表明他們實力強大,並不弱於西涼軍。

  ??是以,大將軍府沒有給這些進貢使團好臉色;非但不予接待,反而還以顏色,直接將他們晾在一旁,不聞不問。

  ??並且,僅是如此還遠遠不夠,有對比才能顯示出差距,有對照才能深切體會到巨大落差。

  ??為此,大將軍府安排專人接待公孫瓚、劉表和袁術等三路使團,並在驛館正堂隆重設宴款待。

  ??如此兩相對比之下,其他幾路無人問津的諸侯使團則倍受冷遇,巨大的失落感油然而生。然而,他們卻還不能也不敢表現出絲毫不滿,否則萬一落下口實,守城兵士極有可能將他們抓進大牢,即便不死也得脫層皮。與其這樣自找苦吃,不如忍氣吞聲地隱忍一時,隻要達成此行目的,不辱使命,便是萬幸了。

  ??畢竟,時下不比太平年月,各路諸侯動輒殺人早已司空見慣。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現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是乖巧一點為好,盡量不惹事,辦完事便趁早離開,這才明智之舉。

  ??這也是糜竺此刻最迫切的想法。

  ??奈何小妹糜環雖然已是出嫁的妙齡,卻還是比較任性,對許多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自從進入西涼地界後,糜環一路之上東看看西望望,似乎對所見到的一切都有濃厚的興趣,看見什麽都感覺新鮮。比如:寬闊而平坦的官道,道路兩旁每隔五十步便有一盞掛在兩丈高木樁上的風燈,還有來來往往的大馬車,而沿途百姓竟然隻需拿出五個五銖錢就能乘坐這種大馬車;此外,道路兩旁密密麻麻的常青樹和許多花卉。

  ??事實上,這一切不僅讓糜環大感好奇,就連糜竺自己也極為驚奇,一路上一直坐在窗口望著窗外的新鮮事物。而他最感興趣的還是,通往長安官道上的商隊絡繹不絕,甚至還能看到金發碧眼的西域商隊,以及隻有雍州才有的駱駝商隊。讓他深感意外的是,一直以來他都以為西涼苦寒,西都長安早已荒廢,遍地荒涼,上百裏無人煙;但此番親自前來長安一看,方知傳言不可信。沿途之上的村落和鎮甸數不勝數,人口密集,鎮甸繁榮,近乎看不到流民的身影,百姓們雖然沒有綾羅綢緞,卻穿戴整潔,精氣神極好,逢人便笑嗬嗬地打招呼。如此繁榮之地,比之徐州各郡有過之而無不及,哪有一點荒涼的景象。

  ??真正讓糜竺大吃一驚的則是,大氣磅礴而博大雄渾的長安城,這絕對是他迄今為止見到的規模最大的城池。這座坐落在關中平原上的都城,占地麵積足有三十餘裏,東西南北共計十二處城門,其中東西兩麵城牆高達五丈,南城還在修繕之中,北城仍在擴建。

  ??那占地十餘裏的北城,依舊還能看出這裏曾是荒蕪的廢棄城垣,但現在卻重新修繕擴建。一棟棟新近建造的三層閣樓拔地而起,橫向成行,縱向成排,街巷寬闊,布局合理,整潔而大氣。想來,不久之後這裏將成為城中最繁華的街市之一,前景廣闊,商機無限。對於商業經營,糜竺還是極為自負的,畢竟徐州糜家便是商賈之家,涉及各個商業領域,其中就有房屋和商鋪買賣。

  ??說實話,當糜竺看到新建起來的北城之時,他怦然心動,腦海中浮現出無數商機,而且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某一刹那,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此城之中置辦房產,而後涉足北城建設,在這裏攫取極為可觀的錢財。隻可惜??????這個念頭也隻能想想罷了,以目前局勢來看,他想涉足西涼商界無疑是癡心妄想,根本沒有可能。

  ??此外,長安城繁華的街市,井然有序的治安,以及濃鬱的商業氛圍,都讓糜竺心動不已。夜深人靜時,他曾不止一次地設想,以徐州糜家的億萬家業,若是涉足長安商界,參與北城擴建,再與西域通商,勢必會賺得盤滿鉢滿;不出三年便可將現有資產翻一番,真正成為大漢境內名列前茅的商賈之家,甚至有實力與中原第一大商賈甄家一較高下。

  ??隻可惜??????現實很殘酷,天下紛亂,諸侯割據,這隻能是個美好的憧憬而已。

  ??遺憾之餘,糜竺不由得想起曾經與自己有過生意往來的無極甄家。

  ??就在去歲這個時候,傳出無極甄家舉族遷入長安的消息,並且甄家主事甄氏還給李利做了妾室,可謂是不惜血本把住李利的大腿,將偌大的家業全都寄托在李利身上。當時,這個消息一經傳出便被眾多世家引為笑柄,甄氏和整個甄家飽受詬病,讓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貽笑大方。

  ??然而,僅僅一年時間,甄家便強勢崛起,商隊再次進入中原各州。除了冀州袁紹治下之外,其他各州各郡都有甄家商隊的足跡,卻沒有遭到各方諸侯的阻攔或刁難。諸侯們非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私底下授意僚屬適當照顧甄家商鋪,決不允許與甄家商隊結怨;徐州劉備便是如此,這是糜竺親身經曆的事情,而且還是他親自執行命令的。因此,甄家重返各州郡的生意極其順利,可謂是一路綠燈,暢行無阻。

  ??這件事情糜竺一直記憶猶新,當時他實在想不通為何甄家商隊在天下大亂之中還敢肆無忌憚地前往各州行商,並且各路諸侯不但不加阻止,反倒予以關照。直到他再次踏上西涼地界,終於知道答案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甄家依附的諸侯是天下第一霸主李利,各路諸侯沒有誰敢單獨挑釁李利的霸主地位。因此,對與李利關係密切的甄家商隊自然不敢刁難,甚至還要確保甄家商隊不能在自己的地盤上出事,否則就會招致李利的怒火和西涼大軍壓境。所以,盡管各路諸侯與李利大打出手,但隻要沒能徹底打敗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就沒有人敢對甄家商隊下手。

  ??時至今日,天下所有商賈誰還敢恥笑甄家曾經的舉族依附之事。恰恰相反,很多商賈之家對甄氏主導的依附李利之舉大加讚賞,極為羨慕。因為甄氏當時的舉動看似很幼稚很衝動,傾舉族之力攘助李利,這無異於一場豪賭,但事實證明這個女人當真是獨具慧眼,押寶押對了,為甄家再一次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捫心自問,糜竺時常感歎自己還真沒有甄氏那麽大的魄力。換做自己,絕對不會把整個家族的興衰命運全部壓在李利這樣一個年輕人身上。而這也決定著他不會取得甄家這麽大的成功,隻能屈居甄家之後,蜷縮一隅,當個東海富家翁而已。不僅如此,徹底投效李利之後,甄家兩個兒子相繼出仕,一個是大將軍府掾,一個京兆尹從事;據說此次又協助李玄擴建北城,並獻出上百棟府邸,甄家兄弟再次被李利大加封賞,加官進爵。為此,糜竺很羨慕甄家此時的財富和地位,而這也是他一直追求並為之奮鬥的目標。

  ??有鑒於甄家的巨大成功,糜竺曾想效仿甄家,舉全族之力相助劉備成就大業。奈何劉備時運不濟,初登徐州牧之位便屢屢受挫,以致於眼下處境艱難,岌岌可危,不得不進獻諸多錢糧,有求於李利。

  ??然而,劉備絕對想不到,他出於信任才派遣糜竺前往長安,卻不料糜竺前來長安的一路上大受刺激,從而衍生出許多之前從未想過的念頭。在此之前,糜竺很看好劉備,認為劉備生性堅忍,百折不撓,且有關、張之勇,假以時日必定成就一番大事。為此糜竺一直鞍前馬後地跟著劉備,甚至還想將小妹嫁於劉備,加深彼此間的關係,真正成為劉備的心腹。

  ??但是,這個世上很多人和事都不能對比,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對照。糜竺一直認為劉備能夠成事,可此番到了長安城之後,他尚未見到李利本人,便感覺西涼各州郡生機勃勃,蘊藏著無盡能量,加之西涼軍當真強大至極,前景遠大。

  ??由此延伸至到劉備和李利二人身上,糜竺恍然發現,無論從哪個方麵上看,李利都比劉備強大,前途無量。這種念頭一經浮現便一直滯留在他的腦海裏,驅之不散,揮之不去,始終縈繞在心頭,令他苦惱不已,卻又不得不去想。畢竟,這事關糜家全族的興衰命運,茲事體大,絲毫馬虎不得。隻是他想來想去卻仍是毫無頭緒,事到如今,很多人和事都糾纏在一起,盤根錯節,再不像從前那樣輕易做出決斷,稍有不慎便會招致滅族大禍。

  ??整整一天,糜竺仍是一無所獲,在心急如焚的等待中,盤踞在腦海裏的諸多思緒湧上心頭,令他異常苦惱??????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