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934
  高低起伏的叢林悠然徜徉在夜空裏,恬靜而幽寂。

  ??夜風輕拂,空氣中似乎裹挾著一些若有若無的聲響。

  ??乍聽之下,似是喊殺聲,仔細傾聽卻又似馬嘶聲,但不管什麽聲音都影響不了叢林的寧靜。

  ??因為“這片叢林”此時需要的是緘默,是等待,而不是多管閑事。

  ??“咻、咻、咻!”

  ??伴隨著三顆炙亮的箭矢竄上高空,待升至百米高空是突然“砰砰”爆裂,而後宛如流星隕落一般在夜空中留下三道璀璨的軌跡。隻可惜,數十裏外的叢林深處卻是聽不到火箭爆裂聲響,隻能看見那西邊夜空下驚鴻一現的三束火光,僅此而已。

  ??忽然,距離飛雲渡十裏之外的南麵叢林山頂上,一棵筆直的樅樹枝丫上極其突兀地跳下一個身影。

  ??“嘭”的一聲平穩落地後,那身影貓著身軀下山,在漆黑的叢林中快速穿梭,如履平地,不多時便到了山腳下的山坳裏。

  ??“稟將軍,主公已發出三支響箭,請將軍速速定奪!”

  ??就在從山頂下來的身影恭聲稟報之際,山坳裏突然點燃兩隻火把,兩名身著將軍戰甲的魁梧將領站在他麵前。而說話之人也不是普通士卒,而是一名有資格腰上係掛佩劍的屯長級以上的中級將領。

  ??“三支響箭麽,主公這是何意?”

  ??兩名身著戰甲的將領聞聲後神情微怔,其中一名身軀壯碩的將領甚是詫異地率先開口說話,而與他並肩而立的另一名將領則是虎眉一挑,若有所思地抬頭看看天色。

  ??隨即,他對壯碩將領低聲道:“公明將軍莫急,主公這麽做必有深意。既然是三支響箭,那你我二人便要三思而後行,詳加揣摩才是,暫時不可輕舉妄動。”

  ??“呃?”被喚作“公明將軍”的壯碩將領聞聲愕然,既而欣然點頭說道:“子龍將軍言之有理。此番出征,徐榮將軍早已言明,命將軍為主將,末將從旁輔佐,是以末將唯將軍之命馬首是瞻。”

  ??“子龍將軍”聞言後,微笑著搖搖頭:“公明將軍切莫如此客氣。將軍比雲年長,且從軍多年,久曆戰陣,身經百戰,當為雲之兄長。相比之下,雲乃新近從軍之人,迄今為止,投入主公麾下僅有三月而已。

  ??實話說,雲雖有左中郎將之名,卻是承蒙主公器重,實際上難免有些裙帶之嫌,可謂是名不符實。此次出征幹係重大,雲惟恐有負主公厚望,辜負了徐榮將軍信任。是故,公明兄不必客套,此戰你我二人還需多加商議,謀定而後動,如此方可成事。不知公明兄意下如何?”

  ??“嗯?”

  ??字號“公明”的壯碩將領聞言後,甚為驚詫,不由審視地看著“子龍”,卻見他眼神清澈而真摯,神色坦誠而自然。頓時,“公明”神色為之動容,大為歎服道:“子龍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實令徐某欽佩之至!若是子龍不嫌徐某粗鄙、出身卑微,此後你我便以兄弟相稱如何?”

  ??“子龍”聞言大喜,會心而笑,當即躬身拜道:“故所願矣,不敢請耳,小弟見過公明兄!嗬嗬嗬???”

  ??“賢弟切莫多禮,快快起身。”壯碩將領急忙伸手扶起“子龍”,笑道:“此生能與子龍做兄弟,實乃愚兄之大幸也!”

  ??“兄長此言差矣。”子龍聞聲搖頭:“此番小弟有幸結識兄長,並與兄長並肩作戰,才是真正的生平一大幸事!”

  ??壯碩將領聞言而笑,卻無意中留意到身旁小校一臉焦急的神情。當即,他斂起笑容,肅然道:“子龍啊,你我既是兄弟,便無須客套。眼下主公正親率大軍與諸侯盟軍夤夜鏖戰,戰事要緊,待戰後你我二人再敘兄弟之義不遲。”

  ??話音稍頓後,他神色真誠的坦言道:“不瞞賢弟,愚兄此前確實對賢弟初入軍中便高居左中郎將之職心生疑慮。待得知子龍胞妹乃少將軍李暹的正妻之後,便以為賢弟是藉此才得以拜將封侯。直到前日出征之時,徐榮將軍私下告訴我,去年冬天,子龍曾帶領百騎夜襲飛雲渡,一把火燒掉盟軍四成糧草,並親手斬殺陳留張邈。至此,愚兄方知子龍並非趨炎附勢之人,實乃智勇雙全的大將之才。

  ??愚兄說這番話的意思就是,雖然我癡長賢弟幾歲,卻自認武藝與謀略皆不如賢弟。是以,我方才說唯子龍之命馬首是瞻,絕非蓄意客套,而是發自真心的肺腑之言。而今主公軍令已下,如何決斷全憑子龍一言而決,愚兄無不應從!”

  ??“子龍”聞言後,甚是感動:“多謝兄長信任,小弟感激不盡。不過???事關重大,斷不可草率行事。兄長且容我思量片刻,不知可否?”

  ??“這有何不可?主公放出三支響箭便是讓我等伺機而動,自行出擊,並非強令我等立刻出戰。故此,賢弟盡管斟酌便是,這點耐心愚兄還是有的。”壯碩將領欣然說道。

  ??隨著話音落下,山坳裏頓時再度恢複沉寂,就連係在樹蔭下的戰馬都是蹄裹布、口銜枚,沒有發出聲響。

  ??看到這裏,想必諸位看官都看明白了,這支潛伏在盟軍身後的伏兵便是來自滎陽大營徐榮帳下的兩萬大軍。其領兵將軍有兩位:主將是胸襟坦蕩、智勇雙全的常山趙雲趙子龍,副將便是被李利稱之為良將的河東徐晃徐公明,也就是身形壯碩的魁梧將軍。

  ??去歲九月,由於司隸突發戰事,致使趙雨和李暹的婚期推遲到年底完婚。十月中旬,趙雲護送妹妹前往長安成親,進入司隸境內後得知西涼軍正與諸侯盟軍在函穀關下對峙,戰局膠著相持。是以,趙雲隨即帶著送親隊伍趕到滎陽大營,與徐榮商議對策。隨後,由徐榮派遣衛隊護送趙雨的送親車駕經武關前往長安,而趙雲和跟隨他一同前來投奔西涼軍的百餘名鄉勇則留在徐榮帳下聽用。

  ??十一月,就在李利函穀關下一刀斬殺韓德、韓猛叔侄二人,震懾盟軍不敢輕舉妄動之後,趙雲帶領百餘名鄉勇悄悄潛入婁底原盟軍大營。而後,在眭固的接應下,趙雲帶領百騎夜襲飛雲渡,火燒盟軍糧草大營,並在撤退途中斬殺陳留張邈。

  ??十日前,徐晃奉命前往滎陽大營傳令,密令徐榮派遣一支兵馬在決戰當日偷襲盟軍後方,與正麵決戰的函穀大軍形成前後輝映之勢,一舉打敗諸侯盟軍。然而,李利在密令中並未言明由誰擔任這支奇兵的主將,不過派遣徐晃前去傳令,其用意已然明了。可接到命令的徐榮卻沒有完全按照李利的意圖任命徐晃擔任主將,而是選用初入軍伍,並且尚未正式覲見李利的趙雲擔任主將,命徐晃為副將。隨即,徐榮從滎陽大營四萬兵馬中抽調兩萬大軍交予他們二人,與三日前秘密開拔出征。

  ??如此以來,若說徐晃心裏毫無芥蒂,欣然接受徐榮的調遣,並盡心盡力配合趙雲作戰,隻怕誰都不信,就連徐榮自己也不相信徐晃有這麽大度。是以,臨行前他親自對徐晃言明趙雲的身份,並告知百騎劫營之事便是趙雲所為,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希望徐晃切莫因小失大,好好輔佐趙雲打好這一仗。

  ??怎奈徐晃和趙雲相處的時間太短,之前彼此互不相識,根本沒有任何交流。故此,連日行軍當中,徐晃不經意間便流露出對趙雲的些許不滿,隱隱表現出較勁之意,甚至於有些不屑。直到今夜收到李利伺機出擊的命令之際,趙雲的謙遜與坦誠讓徐晃深受觸動,繼而為之動容,一番深入交談之後兩人終於破除芥蒂,真誠相待。

  ??不得不說,這也就是趙雲和徐晃二人相遇,才能如此快速地冰釋前嫌,換做其他人恐怕就沒有這麽容易了。因為趙雲胸襟坦蕩,待人赤誠,且自身武藝絕頂高強,深諳兵法韜略;而徐晃同樣是文武雙全之人,善於治軍統兵,被李利視為大將之才。最重要的是,徐晃為人寬厚,治軍嚴謹,崇尚令行禁止,大局觀極強。這樣一來,二人之間一個真誠待人,一個品行敦厚,坦誠相待之下,還有什麽隔閡和芥蒂是不能化解的呢?

  ??“公明兄,此時至天明還有一個半時辰,而我等距離盟軍大營尚有二十餘裏,中間還有重兵防守的飛雲渡後營。現如今,戰事緊迫,時不我待,故此愚弟便直接下令了。”沉寂的山坳裏,趙雲稍解思量之後便有了決斷。

  ??“子龍盡管下令便是,但有所命,為兄無不應從!”徐晃接聲應道。

  ??趙雲聞言點頭:“既如此,小弟便僭越一回,若有不妥之處,懇請兄長直言相告。我意,大軍立即出發,務必在一個時辰之內趕到盟軍大營。途中,必然會驚動飛雲渡敵軍,屆時公明兄帶領五千步軍阻擊飛雲渡敵軍,而我則率領餘下人馬直奔盟軍大營而去。如果可以繞過盟軍大營直接奔赴婁底原戰場,我便率軍從盟軍身後襲殺,與主公大軍前後夾擊盟軍;若是不能避開大營,則直接強攻盟軍大寨。待天色大亮後,若是我等強攻不下,且主公在主戰場上也未能取勝的話,我等便速速撤退,伺機再戰;如果戰事順利,那麽一戰之下便可將盟軍徹底擊潰!如此安排,不知公明兄意下如何?”

  ??徐晃稍稍思量後,欣然道:“甚好,愚兄沒有異議。”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大軍立刻出發!”點頭應聲之中,趙雲翻身上馬,振臂一揮,使得沉寂的山坳裏頓時沸騰起來。

  ????????是以,當袁紹在婁底原陰謀得逞之際,正是這支奇兵突襲盟軍大營之時。這便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