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五)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895
  感謝:書友中華虎賁軍月票支持,多謝!

  ??——————

  ??“子廉稍安勿躁。”

  ??曹操抬手招呼曹洪坐下,輕笑道:“渡河之後,袁紹肯定會斷掉各路諸侯的糧草供應,可他仍想繼續指揮盟軍,那麽他就需要一個可靠的盟友從旁幫襯,繼而穩固他的盟主地位。

  ??但是,此次會盟諸侯當中,真正能支持他並且能讓他信任的諸侯是誰呢?

  ??隻有我曹操!”

  ??說話間,曹操扭頭看看身邊不遠處的將領,對曹洪低聲說道:“我早已和袁紹暗中商議妥當,待攻下函穀關後,我軍駐守函穀關,袁紹率領冀州軍坐鎮中軍,而其他諸侯就必須率軍攻城略地。等到功成之後、、、中原地域有限,這麽多諸侯待在一起未免太過擁擠、、、嗬嗬嗬!”

  ??曹洪聞言驚愕,既而臉頰微紅,頗為激動,十分敬畏地看著曹操。

  ??此前他經常直呼曹操孟德,但自從曹操坐上諸侯大軍的副盟主寶座之後,他下意識地改口,現在更是不敢叫了,對曹操又敬又畏,視若神明。

  ??欣喜之餘,曹洪忽然想起些什麽,急聲道:“不對呀主公!袁紹麵善心狠,笑裏藏刀,經常做這種兩麵三刀的事情。現在他需要主公和他聯合起來壓製各路諸侯,從而確保他穩居盟主寶座,掌控諸侯大軍。事成之後,如果他過河拆橋,轉過頭來對付我們,又當如何?”

  ??曹操聞聲扭頭,一臉詫異地直盯盯看著曹洪,半晌後,讚許道:“子廉當為我曹家千裏駒!之前我一直以為曹仁沉穩機敏,稍加磨練後必是大將之才,可堪大用。現在看來,子廉粗中有細,思慮長遠,與子孝相比毫不遜色呀!”

  ??“主公過獎了。”曹洪臉頰微紅,罕見地謙虛道:“子孝精通兵法韜略,擅長排兵布陣,統兵征戰之能確實遠在我之上,我有自愧不如。不過,若是單說武藝,我卻是不遜於子孝,誓死保護主公周全!”

  ??“子廉言重了。”曹操知道曹洪這番話的意思,心裏很是受用,欣慰說道:“我們都是自家兄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必要互相攀比,更不用斤斤計較。一直以來,子廉對我忠心耿耿,屢次救我脫險,這些我曹操一輩子也忘不了。不過子廉日後還需稍稍收斂一些,不要貪戀美色、奢侈享樂,值此大亂之世,正是我輩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不可虛度光陰哪!”

  ??“這、、、末將知錯了,以後不會安於享樂了。”曹洪臉頰潮紅地低頭應道。

  ??顯然,曹操輕描淡寫一句話直接點中曹洪軟肋,令他誠惶誠恐。

  ??事實上,曹洪與曹仁雖不是親兄弟,卻是從小一起習文練武,一起長大,不是親兄弟卻勝似兄弟。無論是文治武功還是聰明才智,曹洪都不遜於曹仁,可他卻是個安於享樂,生活極度奢侈糜爛之人,以至於曹仁最近兩年來很少和他來往,而曹操也指望不上他。他府中侍女舞姬多達五百餘人,府邸修得比曹操的後院還要奢華,揮金如土,日日笙歌漫舞,沉溺於酒色享樂之中。

  ??正因為如此,曹操曆來倚重曹仁,有心將曹仁培養成大軍主將。相比之下,曹洪就有些爛泥扶不上牆的趨勢,這讓曹操頗為失望,卻又礙於曹洪多次舍命相救之功,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不願當麵指責。

  ??不過曹洪卻有一個別人所不能及的長處,至少對於曹操來說是這樣。那就是曹洪雖然貪戀女色、安於享樂,卻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對曹操忠心耿耿,屢屢不顧自身安危,舍命相救。因此,曹操親率大軍出征之時每次都將將曹洪帶在身邊,下意識中隻要曹洪護持左右,他就不用擔心自身安全。

  ??眼見曹洪低頭認錯,曹操深感欣慰,根本沒有責怪他的意思,“知錯能改就好,子廉不必自責。”

  ??“嘭——咕、咕咕!”

  ??就在曹操話音未落之際,山穀西邊的懸崖上突然傳出一聲清脆聲響,隨即一隻夜鷹(貓頭鷹)出現在山穀上空,盤旋驚鳴。

  ??“嗯?”聞聲抬頭的曹操頓生警覺,臉上笑意迅速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凝重之色。

  ??“深夜子時,夜鷹受驚疾飛,驚叫哀鳴,此乃大凶之兆啊!”沉吟之餘,曹操對曹洪沉聲問道:“今夜有多少兵士負責警戒守夜,先前派出去的斥候可曾發現異常情況?”

  ??看到曹操神色有異,語氣不善,曹洪不敢遲疑,立即稟報道:“末將在穀口安排五千兵士守夜,山穀北麵三裏處有三千將士駐守,共計八千將士負責守夜。另外,從我軍進入山穀後,末將先後派出三批斥候,共計一千餘人,將山澗方圓十裏之內全部搜查一遍,一草一木都不曾漏掉,沒有發現什麽。不過???”

  ??“不過什麽?別吞吞吐吐的,你倒是說呀!”曹操聞聲色變,急聲追問道。

  ??眼看曹操如此急切,曹洪頓感不妙,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充斥在心頭。

  ??當即他如實稟報道:“一個時辰前,末將派出最後一批三百名斥候進入山澗北麵探查地形,並嚴令他們一定要將北麵出口的情況察看清楚,可是直到現在他們一個也沒回來。之前末將以為山澗中遍地亂石,崎嶇難行,加上又是夜間趕路,行動速度難免要慢一些,因此我就沒有在意。”

  ??說話間,曹洪生怕曹操發怒,來不及緩口氣,便立即解釋道:“我軍來此之前,末將曾派斥候打探過整個山澗的地形。這個山澗被當地百姓喚作‘飛雲渡’,是黃河汛期的一條支流,整個山澗都是洪水,人跡罕至,飛鳥絕跡,因此被稱之為飛雲渡。然而,眼下臨近隆冬時節,黃河水位急劇下降,使得山澗幹涸,河流便成了斷斷續續的溪澗,故而才能容納我軍潛伏於此。

  ??山澗全長十七裏,南北兩端穀口處相對開闊,各有一個長約三四裏的山穀,就像我們所在的山穀一樣。山澗北麵就是黃河,向南十餘裏有一個渡口,那是周邊百姓打漁時停靠船筏修建,十分簡陋,無法停靠戰船。渡口正前方是一條相對平坦的山路,圍繞飛雲渡北邊山崖修建而成,可供馬車通過,全長三十八裏,山路出口就在我們所在葫蘆穀的穀口處,與通往函穀關的官道相通。

  ??對比之下,山路雖然比山澗稍遠一些,卻平坦好走,路程也差不了多少,最多耽誤半個時辰而已。所以,這條山澗即使是在隆冬季節,也很少有人涉足,何況現在又是深夜,根本不可能有人從這裏經過。”

  ??說完話後,曹洪深吸一口氣,終究還是將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不過我軍最後一批斥候至今未歸,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些反常。區區十餘裏山澗,不管山澗如何難行,前後整整過去一個時辰,他們無論如何也該回來了。是以,末將、、、末將感覺他們可能出事了!”

  ??“出事?”曹操聞言大驚,眉頭緊蹙地沉吟道:“你是說他們有可能遇到西涼軍,或者直接被西涼軍伏擊殺死了?若是斥候被西涼軍發現,那我們、、、”

  ??說到這裏,曹操臉色大變,驚呼道:“啊!不好,我軍行蹤暴漏了!”

  ??“暴漏行蹤!這怎麽可能呢?”曹洪愕然說道:“一路行來,我軍晝伏夜行,不打旗號,不生火不造飯,全是吃幹糧度日,不與外人接觸。如此隱蔽行軍,怎麽可能暴漏行蹤呢?”

  ??曹操聞聲搖頭,低頭從岩石下走出來,沉聲道:“此次我軍是孤軍深入,一旦暴漏行蹤,後果不堪設想。置身險地之中,一切都應謹慎行事,小心為上。子廉,立即整軍出發,速速撤離此地!”

  ??“啊!”曹洪聞聲錯愕,神情激動道:“撤離,有這麽嚴重?我等連續行軍十幾天,受凍挨餓潛伏在這裏,現在就這麽撤退了,末將實在不甘心!”

  ??曹操抬頭望著月光下盤旋不止的夜鷹,沉聲道:“如今兗州落到呂布手裏,我等僅有三座小城容身,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手裏這十幾萬兵馬。倘若兵馬折損殆盡,天下雖大,哪裏還有我等容身之地?我軍就在西涼軍眼皮子底下,一旦泄露行蹤,包括你我在內的六萬多兗州將士都將葬身於此。因此,子廉不必多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立即整軍出發,不得有誤!”

  ??“諾,末將遵命!”眼看曹操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曹洪再不多言,隻得躬身領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曹孟德,既然來了,又何必急於離去?今夜你我好好敘談一番,爾等來一趟不容易,就全部留下吧!哈哈哈!”

  ??正當曹洪招呼手下將領集合隊伍準備出發之際,身後三十餘丈高的山崖上突然傳來洪亮的大笑聲。

  ??“吼———!”

  ??當曹操、曹洪和數萬兗州將士聞聲抬頭觀望時,一聲振聾發聵的巨獸怒吼將眾人震得兩耳轟鳴,腦袋嗡嗡作響。旋即,但見葫蘆穀東麵懸崖山頂上不知何時出現一頭蠻荒巨獸,金黃色鬃毛在月光下湛湛生輝,身軀龐大,獸吼聲驚天動地,一聲嘶吼之下震得懸崖上沙石飛落。然而,這還不是最嚇人的,最讓曹軍驚駭失魂的還是巨獸背上的偉岸身影。

  ??盡管眾人都看不清此人的長相,但這個駕馭巨獸之人的身份,卻是早已天下聞名。此人就是聞名遐邇、威震天下的驃騎大將軍,武威侯李利李文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