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5943
  滕霄聞言後,心裏暗暗欣喜,因為他早就等著李利主動開口詢問,算得上是期盼已久。

  ??而他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他深知自家主公的性格喜好。但凡能入主公李利之眼的將領,幾乎都是萬裏挑一的大將之才,而這樣的人一般都會破格提拔,繼而委以重任。

  ??並且,李利素來看人極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賞識某個將領,必定加官進爵,待遇極厚。就像此前的張遼、高順、許褚、陳到、周瑜和魯肅等人一樣,一經發現立刻委以重任,且都是軍中實職,隻待來日沙場建功,即可名正言順地躋身上等將領之列。

  ??故而,滕霄沒有冒然舉薦城下這名將領,而是選擇在最恰當的時機推薦給主公。惟有如此,才能讓其真正進入自家主公的視線,繼而從普通校尉之中脫穎而出,得到主公破格提拔,並委以重用。

  ??“咳!”稍稍整理思緒後,滕霄輕咳一聲,恭聲道:“稟主公,城下與敵將交戰之人乃末將帳下典軍校尉徐晃徐公明。他、、、、、、”

  ??“徐晃徐公明?”不等滕霄把話說完,李利突然插話道。

  ??“正是。”滕霄下意識地點頭應聲,隨即神情愕然道:“難道主公認識徐晃,亦或是聽說過他?”

  ??李利聞言欣然笑道:“果然是徐晃!之前我就感覺此人不凡,尤其是他手中那杆長柄宣花大斧尤其引人注目,當世之中使用戰斧這種重兵器的武將並不多見,由此不難看出他膂力過人。至於此人名號麽,我倒是有所耳聞,卻一直未見其人。早年我聽說他在楊奉帳下效力,還以為我等和他是敵非友呢,沒想到他竟在我軍之中。嗬嗬嗬!”

  ??滕霄微笑點頭,說道:“主公所言不錯。徐晃是河東郡楊亭人,字公明,出身庶民之家,家境貧寒。早年司隸混亂時,白波賊楊奉曾率部占領河東,那時徐晃便是郡縣小吏,不被楊奉看重。然而主公平定長安之亂後,末將奉命帶領武威營駐守安邑,當時楊奉對末將陽奉陰違,讓我大為光火。隨後末將出其不意地領軍包圍安邑城,收繳楊奉兵權,不料這個老小子倒是頗為奸猾,換上百姓的衣服趁亂逃出郡城,繼而再次落草為寇,活躍在上黨一帶,又重新拉起數千人馬。

  ??當夜,楊奉雖然僥幸逃脫,河東郡各縣的郡兵卻沒有隨他逃走,隨之被末將整編為郡府兵,其中就有徐晃在內。隻不過末將當時並不重視河東郡兵,因此也沒有發現徐晃,他仍舊留在東垣縣擔任縣尉。直到今年春夏之交,主公從冀州返回安邑大營後命令末將整頓兵馬,積極備戰。而後末將巡視河東各縣,無意中發現徐晃手下的數百郡兵戰鬥力不俗,軍容嚴整,訓練頗有章法。隨之末將便對他考校一番,發現他武藝高強,為人沉穩冷靜,且生活儉樸,常與兵士同食同宿,深得手下將士愛戴。有鑒於此,末將提拔他為典軍校尉、東垣城守將,準許他招募三千步卒,勤加操練,以觀後效。”

  ??緩口氣後,滕霄繼續道:“主公返回長安後,命王方將軍擔任東垣城守將,末將便任命徐晃為副將,協助王方守城。數月間,東垣城城池修繕一新,城牆加高數尺,如今已有將近三丈高,據說這都是徐晃帶領兵士曆時兩個多月修建而成的。此番大戰,末將正想將舉薦給主公,東垣城終究太小,徐晃駐守這樣一座城池確實有些屈才了。具體如何安排,全憑主公做主!”

  ??李利聞言後,微微一笑,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是雲龍第一次向我舉薦賢才。你當真舍得,不後悔?”

  ??“嗬嗬嗬!”滕霄爽朗而笑,恭聲道:“主公言重了。若是主公覺得徐晃尚可一用,末將絕無二話,立即放人,任由主公調遣!”

  ??“嗯,這話我信。”李利微笑點頭,稍稍思量後,說道:“既然雲龍肯割愛,那我就不客氣了。如今我軍大戰在即,正是用人之際,暫時把他留在我身邊聽用,擢升為裨將,金猊衛左軍司馬。如此安排,雲龍是否滿意?”

  ??“呃!”滕霄聞言錯愕,遲疑道:“金猊衛司馬之職甚好,隻是將他一步提到裨將軍的位置上,是不是太快了?畢竟許褚、陳到、許定等人眼下還是都尉或校尉,徐晃一躍成為將軍,恐怕難以令人信服啊?”

  ??“嗬嗬嗬!”李利聞聲搖頭,笑嗬嗬地說道:“看來雲龍並不知道塞北戰事詳情,許褚、陳到等人此次出征戰功累累,雖然眼下還是都尉,但憑借他們所立之戰功,晉升他們為中郎將亦不為過。隻是如今強敵犯境,我軍戰事頻發,大戰正酣,故而這些戰功暫且記下,待戰後一並論功行賞。何況我軍各營將領都在各自營中為將已久,待戰後也要做些調整,很多將領的職位都會上調。所以,區區裨將之職不足為道,以徐晃之才,就算晉升他為中郎將也不為過。”

  ??“既如此,末將代徐晃謝過主公!”滕霄躬身施禮,欣然說道。

  ??李利伸手扶起滕霄,讚許道:“應該是我謝謝你才對。你這次可是為我軍舉薦了一員能征善戰的良將,實在難得,姑且記你一功,隨後再行賞賜。”

  ??滕霄眉開眼笑道:“想不到主公如此賞識徐晃,對他的評價極高,末將聽了都十分羨慕。嗬嗬嗬!”

  ??李利微笑頷首,目光落在城下的徐晃身上,眼神中透著一絲喜色。

  ??誠然,剛才他說對徐晃有所耳聞,雖是搪塞之言,卻也不算假話。

  ??身為後世之人,李利怎麽可能沒有聽說過徐晃呢?要知道,後世三國演義中,老羅曆來以劉備為正統,對曹魏和東吳的文臣武將頗有微詞,但他對徐晃的描述多是正麵的,這是曹魏將領中為數不多的正麵人物。由此可見,徐晃其人無論是品行還是能力都值得稱道,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徐晃是“五子良將”之首,就連曹操也盛讚徐晃有周亞夫之才。

  ??李利最看重的還是徐晃為人質樸和忠心不二的秉性。

  ??曆史上,徐晃自投效曹操麾下後,從不邀功請賞,生活儉樸,直到病逝時仍叮囑兒子不要鋪張,不用另換新衣下殮,就以自己臨死前的衣服下葬。如此儉樸之人世所罕見,即使普通百姓之家,人死後也要換上新衣,幹幹淨淨下葬,何況是當時就任右將軍的徐晃。此外,徐晃一生以曹魏江山為己任,以此為動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至死不渝。因此,徐晃被後世曆朝曆代的君王和武將所推崇,視為一代名將。

  ??暗自思量之中,李利突然眉頭微皺,臉上的笑容瞬間斂起,扭頭對馬超下令道:“孟起,你們三兄弟準備出城,替公明掠陣!若是我所料不錯的話,孫策準備出戰了。公明與黃蓋、韓當二人廝殺六十多個回合,且又身負箭傷,恐怕不是孫策之敵。如果孫策出戰,就由孟起前去迎戰,無須留手,讓他見識見識我西涼將領的武勇,否則他還以為我李利怕了他!”

  ??“諾!”恭聲應命後,馬超麵帶喜色地說道:“聽說這個孫策能在呂布手下撐過三十個回合,想來不是庸碌無能之輩。這兩年末將從未遇到過真正能與我一戰的對手,閑得渾身難受,此次正好那孫策鬆鬆筋骨,看他到底有何能耐膽敢如此囂張!”

  ??李利微微頷首,叮囑道:“孟起武藝精進神速,這是我軍將領有目共睹的事實,戰力之強已然躋身我軍十大戰將之列。不過我要提醒你,千萬不可輕敵,孫策武藝如何暫時不得而知,但從細作探報上推斷,其勇猛不下於其父孫堅,甚至猶有過之。孫堅生前有‘江東猛虎’之盛名,陳留會盟時大放異彩,獨領風騷,率先進入洛陽城。如今孫堅雖死,但這個孫伯符別看年齡不大、聲名不顯,卻自小跟隨孫堅征戰南北,久經沙場。呂布尚且稱之為‘江東小霸王’,足見其勇猛過人,戰力很強,孟起斷斷不可小視他,否則難免有失!”

  ??“諾,末將記住了!”馬超躬身應聲道。隨即他稍稍整理甲胄,手持銀色長槍大步離開城樓,而馬岱和馬鐵兄弟則緊隨其後下城。

  ??馬超生性倨傲,很少服人,但他對李利卻是敬佩到骨子裏,又敬又畏。近年來,但凡李利交待的事情,他從來都是不折不扣的嚴格執行,哪怕是他父親馬騰也不能和李利相提並論。

  ??如果以前馬家父子對李利還心存疑慮,那麽自從馬雲蘿正式被李利收做寵妾之後,馬家父子便徹底倒向李利,再無二誌。因為他們馬家與李利已然是坐在一條船上,一旦李利兵敗,馬家也難以獨善其身,儼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在馬超三兄弟帶領兩千戰騎準備打馬出城之時,陣前廝鬥搏殺的徐晃和黃蓋、韓當三人也已進入白熱化的廝殺階段。

  ??但見後背插著羽箭的徐晃橫劈一斧震退韓當,既而轉身對戰黃蓋,依舊是揮斧與黃蓋硬碰硬地對撞。截至此時,雙方已經激戰六十多個回合,徐晃雖然依舊大開大闔地勇猛凶悍,卻終因力量消耗過甚而攻勢稍減。加之後背上的箭傷時刻折磨著他,傷口流血不止,整個後背都是血漬,背麵戰甲都染成了暗紅色。

  ??如此久戰之下,徐晃已是強弩之末,現在之所以還能不落下風,是因為他憋著一口氣,咬牙堅持到現在。倘若十合之內他還不能重創黃蓋和韓當二人中的任何一人,隻怕他就會所有鬆懈,繼而大勢已去,取勝無望,很有可能敗在黃、韓二人聯手之下。

  ??其實徐晃並不知道,黃蓋和韓當二人此時也不輕鬆,甚至還不如他。

  ??大戰至今,黃蓋和韓當二人雖說是以二對一,時而左右策應,時而前後夾擊,看似占據著主攻優勢,但實際卻不是這樣。

  ??韓當擅長弓箭,騎術精湛,但正麵對陣中弓箭隻能出其不意地偷襲一次,一擊得手便罷;若是失手,再想故技重施就不容易了,而且得手的機率也隨之銳減。放棄弓箭後,他手中一對短鐧很難對徐晃構成威脅,何況他自身力量不如徐晃,一旦近身廝殺,稍有不慎就會被徐晃施以重手,得不償失。因此韓當隻能牽製徐晃的攻擊,給黃蓋製造機會,始終處於配合黃蓋攻擊的輔助位置。

  ??正麵與徐晃對攻的黃蓋,雖然自身力量不遜於徐晃,卻騎術有些不盡人意,比不上徐晃和韓當二人。因此,他每次揮刀衝殺都要留有餘地,十成力道最多使出九成,剩下一成還得留下兼顧胯下戰馬,生怕用力過猛摔落馬下。一旦落馬,那他和韓當二人就危險了,極有可能被徐晃抓住機會重創他們中的其中一人。果真如此的話,一旦合擊被打破,失去韓當的襲擾牽製後,黃蓋自認不是徐晃的對手,必敗無疑。

  ??正是不為人道的苦衷,促使黃蓋始終無法放手一搏。而與徐晃硬碰硬的對攻之中,他同樣耗力極大,隻是強撐著沒有表現出來,實際上他也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多久了。

  ??陣前鬥將的真實情形,兩軍將士很少有人能看出來,卻也不乏明眼人。比如盟軍陣前的孫策和城樓上的李利、滕霄、李摯、馬超等人,他們就能憑著過人眼力和自身高深的武道閱曆看出陣前鬥將的原委。

  ??正因如此,李利才會突然皺眉色變,既而派遣馬超兄弟三人出城接應,以免徐晃有失。與之相對的是,盟軍陣前的孫策同樣知道黃蓋和韓當二將的實力虛實,緊握霸王槍,手攥韁繩,蠢蠢欲動。而這一幕也被李利發現了,因此他才叮囑馬超特別留意孫策的舉動,一旦孫策打馬殺出,就由馬超出陣迎戰。

  ??————————————

  ??“嘎吱———噠噠噠!”

  ??正當黃蓋、韓當二人左右夾擊徐晃之際,但聞城門驟然打開,隨之轟隆隆的馬蹄聲疾奔而出,由遠及近傳進陣前廝殺的三人耳朵裏。

  ??瞬時間,黃、韓二人聞聲色變,愕然抬頭看向城門,隻見上千鐵騎疾奔出城,領頭之人身量魁偉,手持銀色長槍,胯下是一匹通體雪白的神駿戰馬,飛馳電掣般衝到陣前。

  ??這一刹那,黃、韓二人神情大急,微微愣神,不由自地放慢攻擊。

  ??同一時間,一直尋找機會破敵的徐晃卻不受絲毫影響,因為他知道從自己身後出來的兵馬都是自己人,根本用不著擔心,更不需要回頭看。

  ??正在此時,當黃、韓二人稍稍放慢攻擊的一瞬間,徐晃縱馬欺身而上,雙手掄起宣花大斧,凝聚全身之力揮斧橫劈,直逼黃蓋砍去。

  ??“鐺!”

  ??猝不及防之中,黃蓋倉促揮刀迎擊,隨即戰刀與宣花大斧淩空相撞,巨響聲砰然大作。一擊之下,黃蓋雙臂震顫,手中戰刀瞬間被大斧蕩開,旋即一道寒光凜凜的斧影以肉眼難辨的速度迎麵襲來。

  ??“噔、噔、噔!”

  ??陡見斧影逼近,黃蓋根本來不及多想,強忍著雙臂上的爆裂脹痛,鼓起腮幫子奮力揮刀抵擋。兵器再次碰擊中,黃蓋雙手虎口崩裂,雙臂上傳來兩股凶猛如火的熱流,逆行而上,灌入肩膀,繼而勢如破竹般衝進胸腔髒腑,致使他心痛如絞,一口熱血竄進喉嚨,仰頭吐出一口鮮血。與此同時,他胯下座騎生生被震退數步,驚叫嘶鳴,前蹄亂跳,促使口吐鮮血的黃蓋身形搖晃,血氣上湧,接著又是一口鮮血脫口而出。

  ??正當黃蓋驚魂未定地下意識以為徐晃會繼續策馬追殺而來之際,卻見徐晃突然提韁勒馬,迫使胯下戰馬直立而起,踱步轉身。旋即,當戰馬直立丈餘高之際,隻見徐晃雙手高高揚起戰斧,居高臨下,對著正欲近身廝殺的韓當迎頭直劈。

  ??“韓當小心!”

  ??霎時,黃蓋驚聲疾呼,希望韓當能夠及時勒馬後退,避開徐晃勢大力沉的直劈一擊。隻可惜他這聲提醒有些晚了,因為韓當此時已經衝到徐晃戰馬前,再想後退已然來不及了。

  ??“唏聿聿!”

  ??一聲高亢淒厲的戰馬悲鳴聲中,韓當架起雙鐧抵擋徐晃迎頭劈下的戰斧,卻不料右手鐧被一斧砍斷,左手鐧被砍得彎曲變形,所幸他自己反應敏捷,舍棄手中雙鐧,身體一歪滑下馬背。而就在他跌落馬下的一刹那,徐晃勢大力沉的一斧劈中韓當座下的戰馬,致使戰馬驚叫悲鳴聲戛然而止,整個馬頭被徐晃一斧劈成兩半。

  ??“駕!”韓當剛一落地,身體便被人單手拖起來,從而險之又險地避開了戰馬暴斃後的倒地碾壓。待他扭頭看清來人之後,強忍著鮮血淋漓的雙手劇痛,抓住黃蓋的手臂,飛身一躍坐在黃蓋身後,繼而兩人同乘一匹馬,倉惶逃向本陣。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